二、当前网络直播的发展状况与赢利模式特点分析
(一)网络直播的发展状况分析
(二)网络直播的赢利模式特点分析
三、网络直播的赢利模式发展变化及前景介绍
(二)年轻化和竞争中整合的趋势发展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1]王银江.基于P2P网络媒体直播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复旦大学,2005.
[2]孙梦如,鲁佑文.演唱会新型盈利模式分析与启示――以芒果TV与乐视TV首场O2O网络演唱会为例[J].艺海,2015(6):90-92.
[3]姜薇.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分析中看网络媒体产生与发展[D].中国人民大学,2004.
如今,简彦豪一个人的生活直播秀已经演变成一个为所有人提供视频直播服务的平台justin.tv,并且一系列视频直播平台迅速跟进,除了随时随地的真人秀之外,像Mogulus和Ustream.省略、Ustream.TV和Mogulus等展开竞争。
而随着2008年7月中一家名为Qik的网站正式推出大众测试版,“生活直播“的升级移动版实现了一周七天,一天24小时的同步直播。只需拥有一部带摄像功能的手机就可以完成整个直播过程,而不用像当初的简彦豪一样在背包里装上与摄像头相连的笔记本电脑,还得背上备用电池以及无线网络设备。
手机软件+网络平台
Qik的最成功之处就在于,它不仅仅利用自家的网络平台给用户提供一个即时影像并和观众互动的平台,而且通过捆绑支援YouTube、Facebook和Twitter等影音互动服务,使Qik用户拍摄的视频画面可以通过调用代码自动内置到这些网站上,拓展视频的播出渠道和速度。比如,只要将Twitter账号输入Qik的应用服务设置中,Twitter上的推友就会在现场播出上线的第一刻产生互动,迅速吸引众多用户的眼球。另一方面,拍摄完成的视频通过Qik之后同样也会保存在其网站上,就像普通视频网站一样,可供用户重复观看,并且用户也可以自主地选择把视频链接到自己的博客或Facebook上。
其实早在2005年2月,一家名为ComVU的加拿大网站就率先推出了手机视频直播服务的网站,用手机拍摄的短片可以上传至个人博客或主页上。然而,在ComVU的网站上却没有自家的媒体播放器,再加上它从一开始就采取收费的模式,因此用户数量十分有限。
与之相比,Qik的模式显然更能吸引用户,自开通以来,超过55个国家的用户已经制作了逾12.5万段视频。从2007年11月推出试用版以来,尽管受访者受到限制,但访问量稳步攀升,2008年3-8月间一直稳定在每月10万人次以上。年初,苹果总裁史蒂夫乔布斯发表主题演讲时,Qik创下了同时在线人数的最高纪录1万人次。
除了24小时的真人秀、即时转播的会议、音乐会、比赛之外,Qik的CEO苏卡拉(RamuSukara)表示,用手机传输视频还有意想不到的用处,比如一些用户在生病住院时可以用其与亲人保持联系,这就像人们通过MSN进行视频对话一样,但又无需在双方或者多方间建立起定向的联系,当,然,如果用户想保持私密性的话也可以选择组群设置,预先设定好只有在“亲友”组别的用户才有收看的权限。而Qik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Flixwagon则。与MTV台的选秀节目合作,让23位“公民记者”(Citizeniournalist)利用带摄像功能的手机在互联网上作现场报道。此外,一些知名的国外媒体BBC、NBC以及CBS等都开始尝试用Qik来进行新闻报道。或许正是看到了这样的前景,Qik的母公司在今年4月又吸引到一笔价值3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使融资总额达到400万美元。
盈利模式尚未成熟
就如同最初的YouTobe一样,处于发展初级的Qik以及和它相类似的视频直播网站也面临着如何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的问题。
每天中午12时—14时、晚上17时—24时,网络当红男主播毕加索都会开启直播,在线观看人数高达数万。
他连续两年在网络直播平台YY年度盛典中获得最佳男主播奖,2014年获得1000万票,2015年获得2900万票。按照每一张票价一元计算,意味着这位男主播当天给平台带来了上千万的营收。“目前月收入100万元左右,不过一个直播平台月收入达百万元的主播不超过十个。”毕加索告诉记者。
尽管成为顶级网红的几率很小,但还是有成千上万的人涌入视频直播行业。根据艾媒数据,2015年中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接近200家,其中网络直播的市场规模约为90亿元,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已经达到2亿人。
像毕加索这样的视频直播网红,正是网红3.0时代的主流。
某机构的《2016中国网红经济白皮书》显示,我国的网红人数超过100万,大致可以分为四类。视频直播网红最多,占比达35.9%;自媒体网红占27.3%;新闻事件网红占比18.2%;内容创作网红占11.6%。
与网红1.0时代的安妮宝贝、韩寒、郭敬明等“文字网红”和网红2.0时代芙蓉姐姐、凤姐等不同的是,3.0时代的网红可带动多个领域流量变现,直接催生了网红经济。
而网红与电商的相结合,也是实现流量变现的一种途径。
数据显示,2015年“双11”期间,网红店铺仍占据淘宝女装C店前十中的七席,数十家红人店销量达2000万—5000万。而根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的《2016中国电商红人大数据报告》,预计2016年红人产业产值预估接近580亿人民币,远超2015年中国电影440亿的票房金额。
此前,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曾表示,网红经济是新经济中诞生的一个全新经济角色,展现了互联网在供需两端形成的裂变效应,这个角色在制造商、设计者、销售者、消费者和服务者之间产生了全新的连接。
资本专业化打造网红经济产业链
2016年网红经济的大爆发,与背后资本推手不无关系,网红背后有着专业的团队与产业链资源在运作。
根据Wind资讯,网红概念股板块共纳入了16只A股。其中“直播+”题材不在少数,投资者不乏一些行业龙头。目前,网红经济跨行业形成了一条上中下游的产业链:社交直播平台等成为孵化网红的产业链的前链,经纪公司以及网红孵化器是网红的中游聚集地,下游是用户以及模式成熟的网红店铺。
以在线直播为例,2015年下半年以来巨额资本加持直播行业。从YY、斗鱼,到360周鸿祎的花椒直播、王思聪的熊猫TV,再到百度、阿里巴巴、小米的纷纷入局。
而除了视频直播之外,资本还看好服装产业与网红的深度结合,积极布局网红经济上中下游产业链。国泰君安在研报中就指出,2014年中国服装网贩交易规模可达6153亿元,保守估计网红服装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000亿。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网红经济的中游层——网红孵化。早在2015年,作为YY平台第一营收公会“娱加”获得了IDG千万元的投资,公司估值过亿。
近日,微博与IMS新媒体商业集团联手推出Vstar计划,为网红经济公司量身定做的扶植和投资计划,重点推动视听自媒体产业的全新发展。据悉,2016年3月微博视频的播放量同比增长超增10倍,短视频也呈现急速迸发的态势。
IMS新媒体商业集团CEO李檬表示,未来5—10年整个新的网红的时代,一定会是从内容创作到最后的商业价值。预计未来3年网红视频IP市场超过2000亿元。“公司化规范化的体系才能使网红的生命走得更长久。”
游走监管红线边缘泡沫已现
不久前,文化部公布了一批涉嫌提供含宣扬、暴力、教唆犯罪等内容的网络直播平台,包括斗鱼、虎牙直播、YY、熊猫TV、战旗TV、龙珠直播、六间房、9158等。随后,papi酱的短视频被广电总局要求下线整改、去除低俗内容。
“行业乱象的出现与行业发展的阶段性有关,目前行业还处于流量集中的阶段。”易观智库高级研究总监薛永锋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将会形成几家“巨头级”平台,行业巨头本身的规范性将促进乱象的解决。
YY当家男主播毕加索在采访中也透露出对未来的担忧,行业规范化后如果网络主播和电视主播重合,网络主播失去其特殊性,也就没有吸引人的地方了,“‘铁打的平台,流水的网红’,这句话很有道理。”
-专家观点
易观智库分析师王传珍:“直播+”成风口
2015年年底,网红经济成了网络十大热词榜。加上papi酱等网红拿到资本融资,网红经济瞬间把市场概念炒大了。产业链与孵化公司应声而出,在商业模式在不大成熟的情况下,大量的创业公司和资本参与进来,产生了一定泡沫。此外,盈利模式相对固化。现在直播行业一般盈利模式是依托“打赏”,但在市场体量很大的情况下,打赏的盈利模式过于单薄。
艾媒数聚CEO张毅:网红经济将朝模式多元化、内容专业化发展
“造红”是网红经济制高点
可以说,“制造网红”是网红经济的制高点。谁能抢占制高点,便能从容拓展。
我们以优酷为例。
优酷在打造“内容红人”上,可谓风头无二。从最早的优酷“牛人”到一个馒头的血案,再到“万万”系列,优秀的内容带来可观流量,可观流量再继续变现。
我们不难从阿里的网红报告中,看到内容红人和电商红人二者的相似处。这也给内容红人向电商红人的转化提供了很大机会。在这个转化过程中,优酷则是最佳平台——优酷“造红”能力,是基因使然,最早优酷平台就是UGC起家,经过多年的沉淀,目前优酷平台上的网生内容带来的流量相对全部内容已经超过50%。
再往前追溯,《老男孩》案例堪称经典。早在2010年筷子兄弟自导自演《老男孩》,微电影创造了8000万的播放量。此后,《老男孩》升级为大电影《老男孩猛龙过江》。优酷推出的互联网大电影在过硬的IP内容基础上,结合独辟蹊径的互联网营销,尤其是电影主题曲《小苹果》MV的病毒营销,几乎可以说是完成了一个网红经济里从造势到变现的营销范本。
目前,优酷土豆对于UGC、PGC网红的聚集效力越来越明显。除开papi酱、罗辑思维,优酷还拥有一批数量可观的网红资源。其中包括卢正雨、王大锤、叫兽易小星、王尼玛、罗振宇、270夫妇、马睿(关爱八卦成长协会)、谷阿莫、Big笑工坊(任真天)、同道大叔、毒舌电影等内容达人。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优酷土豆用户中有超过2200万用户开通了自频道,自频道同时拥有超过100亿的月视频播放量和超过1000万的日订阅流量。
护城河过浅,电商红人亟待专业平台形成产业闭环
避免昙花一现局面,网红经济如何快速、持续变现?
不过,制约电商红人发展有几大短板,取决于红人本身的热度及生命周期将导致红人品牌脆弱,风格相对单一,同时对红人个人形象的依赖程度过高;红人同质化严重,导致竞争激烈,红人产品可复制性强,也就是说依靠个人维护,红人的护城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同时,由于增长过于迅猛,在一夜爆红背后,大多网红缺乏专业的运营团队,供应链管理能力弱;而大量网红的涌现,也是的红人店铺获取流量能力不如以前,需要依靠更多精力来吸引流量。要突破这些短板,离不开红人生存的电商平台推出红人产品和政策、技术层面的支持。
视频+电商新技术将给传统商业模式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而对传统商业模式的颠覆关键也在内容上。其中,拥有优质、高端内容的优酷,作为平台,吸粉引流不是难事,从而能够帮助内容红人迅速向电商红人转化。
芒果TV估值近135亿元,即便单独上市新三板,其体量也远超其他公司。2015年-2016年芒果TV两轮融资共计15亿元,2015年营收10亿元,成绩已经是广电系视频网站翘楚。但芒果TV依然是网络视频中的第二阵营,和第一阵营中的爱奇艺、优土、乐视等差距甚远。
即便是第一阵营,多年来靠商业烧钱支撑的商业模式也一直没有改变。整个视频网站行业太需要钱,但由于盈利问题难解,无法给资本市场一个交代,资本市场的态度也比较冷淡。这一点从优酷土豆、爱奇艺等行业领头羊身上可见一斑。
2015年优酷土豆被阿里私有化之后,屡屡被传国内上市,一直遥遥无期。爱奇艺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亏损7.43亿元、11.1亿元、23.8亿元,为了减轻百度的财务负担,爱奇艺谋求私有化,但迟迟无人接盘。
芒果TV要在这样的局面下独立上市,光有内容优势是不够的。自2014年起,湖南广电宣布所有自制内容停止互联网分销,独播战略虽然给了芒果TV强大的内容竞争力,但其盈利模式的问题仍旧没有解决。
目前的芒果TV,主营业务包括视频网站、互联网电视、湖南IPTV及移动增值服务等。由于持有宝贵的内容+播控双牌照,芒果TV在近年内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张,与芒果TV合作的盒子厂商超过30家。
根据快乐购披露的招股说明书,芒果TV2013年度实现净利润1.38亿元,2014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09亿元。
但这笔收入显然带有政策红利的影子,也会随着政策风向的变动发生改变。免费内容大行其道,收费模式举步维艰,这正是目前视频网站发展道路上的死结。芒果TV此时虽有政策东风,但不具备重塑行业游戏规则的能量。
快乐购总市值97亿元出头,在国内电商中也并非第一阵营。更何况快乐购的盈利能力并不稳定。2016年上半年营收虽然增长17.06%,但净利却大降35.28%。
由此可见,芒果TV被打包进快乐购,实际上是抱团取暖,合并有助于创造双方都急需的新收入模式。今年开始,互联网视频直播大火,网红直播除了打赏,卖东西也成了直接的变现方式,这说明在传统电视购物没落的同时,直播购物或新媒体购物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风口。
电商和内容平台实现整合后,有可能构建一个新的消费场景:用户在收看网络独播节目时,屏幕的一角不断闪现主持人、明星们的服饰用品或周边商品,或许会激发即兴消费的欲望。
这一设想原本是在电视购物时代,由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提出的,但至今未能实现。眼下,这种模式很可能是重组后芒果TV快速实现流量变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