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认为,目前空调进入销售旺季,两大巨头乘机“打架”。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段郴群、张露、张忠安
双方庭审交锋
格力公司则称,空调“无风感”功效也非美的公司的首创,美的并无对此宣传词的独享使用权。该宣传词作为使用体验,已被国内外家电行业广泛使用。从2005年6月10起至今,国内个人或单位均申请了空调具备“无风感”功效的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国外也有同行业生产此类产品。
焦点2:为是否进行现场检验进行激烈辩论
美的公司当庭提出现场测试被告格力空调是否达到“有凉感无风感”的技术,以便验证是否构成虚假宣传。
提议遭到格力公司拒绝。“法庭难道是实验室吗?”格力认为,法庭达不到测试空调条件,拒绝当庭测试。美的坚持当庭进行检验,美的认为虽然现场条件有限,但至少测试风速。对此,法官宣布休庭十分钟。随后对美的提出庭审现场测试格力的空调产品,经合议庭评议,认为空调的技术参数测试应交由专业机构进行,不在现场测试。
焦点3:“有凉感无风感”是由客观参数还是主观感受决定?
格力公司强调,无风感是一种通用感受,是人体的感觉,不需任何参数。美的公司则认为,无风感是客观标准,并非主观标准,是需要有参数的。
双方律师说法
业内:空调销售旺季巨头竞争加剧
据悉,两大巨头一直以来竞争激烈,特别是在专利领域更是有多起诉讼。据媒体报道,格力和美的围绕专利的互诉案累计高达12起,累计索赔金额达数亿元。
业内表示,今年国内多地出现高温天气,目前空调已经进入销售旺季,两大巨头竞争加剧,乘销售旺季进行“打架”。
业绩对比:各有所长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对比发现,2017年美的集团实现收入2419.19亿元,增长51.35%。据2017年《财富》世界五百强榜单,美的排名第450位,较2016年上升31位。据福布斯2017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美的位列335名,较前一年上升67名。今年一季度,美的集团营业收入增长17.17%,达到702.88亿元。
而格力电器在营收规模上明显逊色于美的集团,数据显示,2017年,格力电器营业收入为1500.20亿元,同比增长36.24%。今年一季度,该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了33.26%达到400.25亿元。这也意味着,仅从营业收入规模来看,2017年美的集团是格力电器的1.61倍,今年一季度为1.76倍。
不过,格力电器的盈利能力却超越美的集团。数据显示,2017年,格力电器虽然营业收入同美的集团有近千亿元的差距,但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却是美的集团同期的1.29倍,达到224.02亿元,同比增幅为44.87%,是美的集团的2.54倍。另外,在净资产收益率方面,美的集团波动较大,格力电器则较为稳定。2010年,美的集团的净资产收益率为39.46%,格力电器为36.74%,都是非常不错的公司。此后,美的集团净资产收益率一路走低到2017年25.63%,格力电器维持在37.51%的高位水平。
链接
昨日格力电器召开2017年股东大会
董明珠公布格力产业规划四个板块
在股东大会上,董明珠表示,“今年我想搞芯片,股票就跌。为什么别人搞芯片股票就涨,格力搞芯片股票就跌,因为我们是真干。”她还表示明年格力空调全部用上自己的芯片。回答芯片业务如何开展时,董明珠表示,“芯片已经研究三年了,已算小有成就,但在我看来还是皮毛。至于怎么做芯片,现在还不能告诉你。但我们一定会做,坚定不移做下去。”
对于为何格力不分红,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表示,是为了让格力更加强大。4月26日,格力电器公布2017全年财报,总营收为1482.86亿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224.02亿元,同比增长45%,创出历史新高。然而格力电器2017年度没有分红计划,这也是格力电器自2007年以来首次未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