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80分第4期:黄光裕再无机会?

2012年8月15日上午,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公开建议苏宁国美将线下实体店全部关掉,因为留着没什么意义。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12月,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突破8000亿大关达到8019亿元,同比增长56%。预计到2014年,网络零售规模将接近2万亿。截止2011年12月,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2.03亿人,同比增长28.5%。预计未来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将持续增长。截止2011年12月,个人网店数量达1620万家,同比增长24.6%。

近年来3C网络购物市场增长迅猛,2011年3C网购市场交易规模达1681.2亿元,同比增长80%,预计到2013年3C网络购物市场规模将达3513.7亿元。互联网已经成为用户生活的一部分,用户的消费习惯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面对网络购物市场的迅猛增长,或许,中国家电大卖场美好时代结束了。

如果用数据来说明,就一目了然了。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家电市场零售总额为12085亿元,国美、苏宁占中国家电市场零售总额份额的约18%。按平均数计算,国美占总销售额9%,业绩下滑明显,对于完全依靠大卖场模式的国美来说,这显然不是个好兆头。

据南方周末的报道,在北京鸟巢以南2公里的一家国美电器门店里,2011年三季度,这座卖场里的销售人员还在忙着接待刚刚迁入新家的客户,而在最近,他们只能闲散地站在柜台边聊天,整个卖场几乎空空荡荡。

近日,记者在北太平庄国美实体店调研发现,周末双休日门庭冷落,导购均表示近期没有促销活动,卖场真的陷入困境了。“窥一斑而知全豹”,在整个中国,每个大城市中都伫立着国美卖场。数据显示,2011年,国美运营门店数量达到1737家。这里曾经是消费者购买家电产品的最佳去处。可到头来,在过度扩张之后,这些家电卖场均面临着销售额不断下滑的困境。

但是,这样还不足以让国美停下继续扩张的脚步。众所周知的“国美电器控制权内讧”持续了半年多,这场电影般的内部斗争,以2011年3月陈晓离职结尾。

种种因素的叠加,迫使经历了一个内讧及“失去的两年”后的国美电器,线下连锁店的数量在当年就被苏宁赶超。而截至2012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家电连锁市场曾独领风骚的国美电器,其当季营业收入仅为苏宁的三分之一强。不仅如此,在单店盈利乃至电商发展上,相比苏宁,国美均已全面落后。

杜鹃主掌下的国美电器,再度启动黄光裕时代的“扩张战略”。国美电器跑马圈地目标非常明确:480家门店的年度扩张目标、重点拓展二三线城市,20亿—30亿元的电子商务销售目标及到2014年至2400亿元的销售目标。

内讧平息,行业格局已变,苏宁电器、京东商城潮水般地漫向国美曾经的腹地,来自外部的家电零售“跑马圈地野蛮成长”模式在面临新的拐点:要规模,还是要单店效益?杜鹃挂帅的管理层决心通过一场史无前例的开店力度,向二三线城市及电子商务作防守反攻。

数据显示,仅在2011年三四月,国美就新开150家门店,这是国美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扩张,最终其全年净增门店390家,即便在下半年家电产品销售出现明显颓势的情况下,国美电器依然在积极开店,不少门店依然开在本来已经严重饱和的一二线城市。

但是,再大的规模扩张也敌不过家电零售市场的下行周期。今年以来,整个家电产业一改过去三年间的持续势头,掉头急转直下。这直接导致今年以来国美电器市场销售收入的下滑。另一方面,一直被家电连锁商视为“硬成本”——人工成本、门店租金在年年上涨。

投资机构高盛在2012年7月24日发布的调研报告称:由于租金、营销和人力成本的上升,国美电器上半年的亏损在预料之中,高盛预期2012年全年国美电器同店销售收入将同比下降25%,2013年将继续下滑2%。在发布上市8年多首次预亏公告后,国美随即决定关掉表现欠佳的店铺及削减经营面积,目标是2012年底经营面积减少10%至15%,涉及门店170到250家。

一位2011年年底离职的国美管理层感慨道:去年底开始的逃离大卖场,已经让很多家电品牌看清了市场。我不知道黄家是怎么想的,我们最早做的战略规划,国美在三五年前就不应该这样发展了,在北京、上海、广州好几条街道,随便走走都能看见五六家国美卖场,你看哪个国家需要这么多门店?没有清晰稳定的战略,靠压榨供应商挣钱不是长久之计。

或许,正如这位国美前高管所言,中国家电市场,大卖场跑马圈地、通吃男女老少的阶段过去了。

一项数据显示,网络零售市场交易每年都以同比50%的速度增长,而3C市场渐渐也摆脱了实体店人满为患、网上商城冷冷清清的局面,进入快速增长期,网上购物将成为一种符合生活规律的趋势。

从2003年开始黄光裕即筹划做在线零售平台,但不久即告夭折。在过去几年,黄光裕在电商领域多次下注失误。直到2009年,国美重新祭出电商规划,但囿于股权之争,直到2011年4月国美网上商城上线,国美电器的电商布局才彻底浮出水面。国美前高管称黄光裕根本没有做电商的思维。

对比其他几大电商的成绩,就明白国美错过了向电商转型最佳时机。2011年,天猫(原淘宝商城)销售额突破千亿元,京东商城净销售额210亿元,苏宁易购销售额是80亿元,而国美商城2012年上半年仅实现10亿元的销售收入,刚刚成立满一年的国美电器网上商城显然掉队不少。

“屋漏偏逢连夜雨”,据国美电器此前的公告,2011年其旗下两家电商网站库巴网和国美网上商城的合计净亏损达到3.9亿元。这意味着国美电器的亏损数据,或将随着电商规模的扩大而放大。对于国美及所有传统零售商来说,这都是个两难问题:像京东商城那样大把烧钱做电商,投资者不答应;不加大投入,作为后来者难以在市场立足。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对国美来说,当前已不复往日家电零售连锁商疯狂扩张的市场条件,首先是一二级市场的家电消费已趋饱和,而在三四级城市的扩张,要落地也很难。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认为,向电商领域转型是传统实体连锁店的出路之一,“3C是模块化生产、标准化配置程度极高的产品,非常适合电商去销售”。

国美无疑看到了这一趋势,作为电商大战的后来者,国美尚处于疯狂砸钱阶段。但国美电器的电商业务并不乐观,不仅远远落后于苏宁电器,甚至排在行业前五名之外。申银万国在最近一期电子商务研报中,将天猫、京东、易购、亚马逊、当当等五家公司列为B2C市场的主要角逐者,国美网上商城和库巴购物网都不在列。

由于历史原因,国美拥有国美网上商城和库巴两个电商品牌,这种双品牌战略广受质疑。业内人士表示,库巴和国美没有形成协同,没有形成清晰的、差异化的定位,现在这两个网站彼此之间是竞争关系。

业内人士分析,电子商务对国美来说是一个“烫手山芋”,家电专家刘步尘分析,国美必须要发展电商,而且三年内一定是亏损的。这个行业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只有尽快地把控制权拿到手,以后才有市场,才有议价权。

显然,国美很难完成这样的任务。国美2012年国美网上商城和库巴销量之和是200亿元保底的销售规模,苏宁易购相当。同时,库巴的销售任务是要在今年达到100亿元,但截至5月底销售额还仅为20亿元,下半年要完成余下80亿元的业绩任务难度较大。

据媒体报道,多位国美知情人士表示,尽管黄光裕尚在狱中,刑期或长,但目前国美的重要决定和战略决策,都来自于黄光裕的直接意志,尤其是在其夫人杜鹃复出、陈晓离开国美之后,国美董事会只是黄光裕的“影子内阁”,杜鹃则是黄光裕的直接代言人。

据一位探望过黄光裕的匿名人士透露,黄光裕现在“心非常静”。他在狱中做的最多的,就是思考国美的战略问题。黄光裕的“思考”能挽救不断下沉的国美吗?

看看国美的股东们的表情,也许还不够。伴随股价暴跌,作为国美电器战略投资者入股的贝恩资本更显尴尬,其账面亏损已达30%。据南方周末报道,贝恩投资亚洲董事总经理竺稼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我真不想就国美说什么。”

外界盛传黄光裕还有三张牌。国美曾在今年四五月间曾以“新锐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和“国美电器电子商务公司”的名义在智联招聘等几个招聘平台上招聘“图书(文学)品类经理”和“区域业务主管(电器\日用百货\图书)”,这是国美电商多品类扩展第一次涉猎图书。

此间还有消息传出,黄光裕之妹黄秀虹意欲进军高端奢侈品电商,已于2012年3月注册了一家投资公司,名为“北京多边荟投资有限公司”,其注册范围包括“销售航空运输设备、游艇、黄金制品、首饰、工艺品、钟表、电子产品、服装、鞋帽、日用品”。

如该消息落实,国美电商战略将变为三张牌:家电3C——国美电器网上商城;综合百货平台——库巴购物网;高端奢侈品——“北京多边荟投资”。

就在不久前,对于在0.56港元/股的历史低位反弹多日的国美电器来说,8月13日在鹏润地产抛售最大商业地产项目——国美商都的消息传出后再度暴跌8%。有媒体报道,国美电器与海航集团最终达成收购协议,后者将以低于60亿元的价格分期付款完成收购国美商都,此收购作价远低于2009年一度外放的100亿元代售价。

对于这部分套现资金的用途,黄光裕家族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市场认为黄光裕此次售卖,是要为看不到盈利前景的电商业务输血。

电商价格战,没有最惨只有更惨。由京东针对国美苏宁发起的新一轮电商大战随着当当、易讯等企业的“乱入”,正演变为整个国内电商行业的混战。

而今年第一轮电商价格战早在4月正是由国美死对头苏宁易购发起,随后引来国美、当当、天猫、京东等多家B2C参与,并在6月18日京东商城店庆日达到高潮。当当、天猫、苏宁易购等竞争对手以直指京东的宣传口号进行围剿,被业界称为6月血战。

对于看不到盈利前景,亟须输血的国美系来说,真正的决战还没有到来。如今烽烟再起,战争势必愈加惨烈。

一位刚刚从国美电器离职的中层领导感慨道,国美这艘大船就要沉了!或许,国美管理层都没有想到,中国家电连锁市场变化会如此之快,电商挑战会如此之大。这一次,身处高墙之内的黄光裕能否力挽狂澜,带领国美这艘大船继续向前走,我们是见证者。

THE END
1.十大智能家电品牌智能家用电器品牌经专业评测的2024年智能家电十大品牌名单发布啦!居前十的有:小米XIAOMI、美的美居、海尔智家U-home、海信Hisense、SIEMENS西门子家电、TCL智能家居、SAMSUNG三星、卡萨帝Casarte、COLMO、长虹Changhong等,上榜智能家电十大品牌榜单和著名智能家电品牌名单的是口碑好或知名度高、有实力的品牌,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借鉴参考,想https://m.maigoo.com/maigoo/6852znjd_index.html
2.海尔智家并表后发年报2020年家用电器市场份额显著增强营收净利润受新冠疫情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影响,中国经济增速下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我国GDP总额突破101万亿人民币,比上年同比增长2.3%,增速为近5年来低水平。家电市场消费需求受大环境影响而萎缩,根据中怡康数据,全年白色家电、厨房家电零售额市场规模实现人民币4487亿元,较同期下降11.9%,其中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品类https://www.l5ygs13vqb.cn/chu-wei/271765.html
3.白色家电的市场格局讨论了2007年-2013年的家电政策细则,以及这期间相关家电的销量顶点时间,从而推导出2024是这些家电(空调、冰箱、洗衣机)的换新起点,根据每百户拥有量推出空调的需求来自新增和以旧换新,冰箱和洗衣机主要来自以旧换新。 那么接下来就讨论下空调、冰箱、洗衣机的市场格局。 一、空调 如上图所示,交银国际统计的近十年https://zhuanlan.zhihu.com/p/702701844
4.周末证券提升新质生产力渐入佳境六大科技制造板块锦上添花随着AI的不断驱动,以及国家智算中心布局的不断推动,在数据量持续高增的背景下,液冷机柜的低功耗优势将不断显现,公司产品矩阵完备,有望在液冷机柜放量期实现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提升。储能方面,受国家“双碳”目标的推动,液冷系统的普及或将持续推进,公司产品力较强,有望在行业渗透率提升过程中实现份额的较快增长。中国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17644515590433
5.从美的海尔格力最新财报,解读中国家电危与机为了满足优质化家庭的需要,海尔早在2006年就开始着手建设高端品牌卡萨帝,利用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实力、开发能力和制造工艺等优势,提供专属化、差异化服务,逐渐赢得了中国高端市场用户的信赖。 时至今日,卡萨帝在国内高端市场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品类的零售额份额排名第一。 https://www.tmtpost.com/6113243.html
6.这些年,中国收购的海外技术公司中国三大家电集团之一的海尔集团,尽管多年努力,但是直到2015年在美国家电市场的份额仅有1.1%。可见中国品牌拓展高端市场,是很艰难的。 海尔决定采取收购的战略进行美国市场扩张。2016年1月海尔通过5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6亿)收购了GE家电业务。2016年6月7日,海尔发表声明称二者已完成交割,通用家电正式成为海尔一员。https://www.guancha.cn/TMT/2018_01_08_442194.shtml
7.重磅!不止是芯片!半导体全产业链分析4.智能手机,全球--->中国大陆 2010s,随着大陆智能手机品牌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催生了对半导体的强劲需求,加之国家对半导体行业的大力支持以及人才、技术、资本的产业环境不断成熟,全球半导体产业酝酿第三次产业转移,即向大陆转移趋势逐渐显现。 人力成本是产业链变迁和转移的重要动力 https://blog.csdn.net/cf2SudS8x8F0v/article/details/80045401
8.中国家电制造全面逆袭:市场份额占比超50%对于中国制造来说,已经从原来的密集型劳动产业向高端制造业发展https://tech.huanqiu.com/article/9CaKrnK5u3O
9.中国家电品牌在日本占据显著市场份额,国内相关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相比于10年前的家电市场,今日的情况发生了180度的转变。中国家电品牌如海尔和海信,在日本家电市场占据了一席重要地位,约70%的家电由中国厂商生产。这份数据与中国国内家电市场的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对比。 据企查查数据,国内现有的家电相关企业有1827.61万家,近十年以来,注册量呈现出持续的增长趋势。2014年至2023年,注册量https://www.gfan.com/info/584173.html
10.2023年海外家电市场中国品牌份额海外家电市场中国品牌销量占比→根据GfK中怡康发布的《2023年厨卫及燃气具市场总结》报告,中国品牌从“制造出海”发展到“品牌出海”阶段,凭借性价比在全球白电市场扩张份额。2023年1-9月,中国白电品牌海外价格指数达86%。下面小编带来了2023年家电海外市场中国品牌份额情况,一起来看看吧。 https://www.cnpp.cn/focus/518886.html
11.《招商决策参考》第02期丰城市人民政府“十四五”国内大储还有较大空间。全球来看,宁德时代以接近2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其次分别为比亚迪、韩国三星SDI、韩国LGES,以上四家企业储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合计份额接近70%。中国来看,宁德龙头优势明显,头部厂商包括比亚迪、亿纬锂能、鹏辉能源、国轩高科、派能科技、海基新能源、普利特等。https://www.jxfc.gov.cn/fcsrmzf/tzhj/202311/8f376d64cd4d494388c121c34032739f.shtml
12.中金:美国IRA法案对电动车产业链影响几何?随着新能源车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新能源产业技术大革新,原本较为稳定的整车格局被打破,特斯拉、蔚小理等新能源车企快速崛起,比亚迪、蔚来等车企价格上探,逐步完成实现品牌重塑;汽车零部件也跟随整车厂一路进发,或将实现市场份额提升。 图表9:中国新能源汽车整车格局尚未明朗,但体现加快替代燃油车企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70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