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产业动向(3)——投资策略|有色金属
一、招商布局
依托凉山州有色金属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基础,以会理为极核、以会东和甘洛为两心、以其他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布局县域为多点,重点支持建设四川会理有色产业经济开发区建设,培育打造“一核两心多点”的有色金属产业链空间格局。
“一核”
以会理县为核心,依托会理县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和产业发展领域的绝对优势,以四川会理有色产业经济开发区为载体,充分挖掘有色金属资源禀赋优势和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基础,通过园区扩区调位,实现做大做强会理有色产业经济开发区。利用有色金属资源采选业优势,重点发展铜铅锌矿采选冶炼;同时向产业链下游精深加工延伸,发展铜线、铜带、特种铜管、黄铜棒、铅材、锌合金、锌粉等有色金属高附加值产品,进一步向产业链应用延伸,有序提升本地电力电气、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材料发展水平,并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形成有色金属垂直型产业集群。努力打造凉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有色新材料产业基地、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核心基地。
“两心”
“多点”
凉山州有色金属产业链招商布局图
二、投资方向
第一节产业发展定位
利用凉山州的有色金属资源优势,积极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开展资源整合与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优势资源集中度;发挥放大“资源+能源”的组合优势,紧盯“双碳目标”、坚持绿色发展,以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切实把有色金属资源优势转化为有色金属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重点延伸延长有色金属产业链条,不断提升有色金属产业附加值,着力打造成为以“全产业链及循环经济”为特色的川西南地区重要的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
第二节铜加工
(一)产业前景
铜加工材供需有序恢复增长。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铜加工材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存在同质化程度较高、产能过剩严重问题。而随着铜加工材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开展,去产能进程稳步推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铜加工材产量。受新能源汽车、储能、光伏、风电、电子信息等新兴领域带动增长,2021年各类铜加工材产量达1990.0万吨,表观消费量1975.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9%、3.7%,整体幅度不大。
2017-2021年中国铜加工材产量及表观消费量
说明:表观消费量=产量+进口量-出口量
铜加工材产品产量增速不一。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铜加工行业形成由铜线、铜带、铜管、铜棒、铜排板、铸造铜合金、铜箔为主要细分领域的产业格局。从铜加工材细分领域来看,铜线是铜加工材中的主要产品,产量占比最大,达50.5%,其次铜带、铜管、铜棒产量较大,分别为228万吨、214万吨、210万吨,占比分别为11.5%、10.8%、10.6%。2021年铜箔同比增长率最快,达到31.9%,远高于铜加工材总量增速,其次是铜带增幅排名第二,达到15.7%,在高端领域市场需求增幅较大。
2021年中国铜加工材产品占比
传统消费领域需求趋于平稳。第一,在我国铜行业的终端需求中,电力行业需求量最大,占比达49%,主要集中在电线电缆、变压器、开关、控制器等辅助设备;第二,铜消费的第二大主力军,是以空调和冰箱为首的家电行业,占我国铜消费量的17%。铜被广泛应用于冰箱中的冷凝器散热、干燥过滤器以及制冷系统,空调中的蒸发器、冷凝器用螺纹铜管。目前空调、冰箱等家电行业对铜材的需求增长趋于平稳。第三,在建筑领域中,铜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耐腐蚀性,在建筑行业可用于生产建筑面板、雨水管、上下管道以及建筑装饰品等。
(二)产业基础
铜矿资源方面。凉山州铜矿资源保有储量位居四川省首位,约占四川省总量的70%。当前,凉山州铜矿资源主要分布在会理、会东等县市,主要开采矿山包括凉山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拉拉铜矿、会理市落东铜业有限公司落东铜矿、四川会理大铜有限责任公司会理大铜矿等。但经过多年的开采以及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凉山州本地的铜原矿石已不能满足现有企业的加工需求,有近80%的铜原矿石需从西藏以及澳大利亚采购。
初加工已具规模。当前,凉山州铜矿洗选和初加工拥有凉山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会理大铜有限公司、会理市矿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会理市落东铜业有限公司等20余户规模以上企业,形成铜精矿6万吨/年洗选能力及阳极铜16万吨/年冶炼能力,已经具备一定的原料供给规模优势。
产业链条环节缺失。目前,凉山州铜加工产业链条中游重要环节电解铜(阴极铜)冶炼仍处于缺失状态,而下游涉足铜制品生产的也仅有博鑫铜业一家企业,且该企业目前已处于停产状态。产业链延伸应用领域更是完全空白。
(三)招商方向
凉山州发展铜加工产业链,依托凉山州铜矿产资源以及铜精矿初加工产业优势,以凉山矿业年产10万吨阳极铜项目为基础,大力推动凉山矿业改建10万吨阴极铜冶炼项目尽早落地建设,加强阴极铜生产项目招引,为凉山州铜资源向精深加工领域发展提供原料保障。结合我国当前铜加工材市场现状,未来,凉山州将以会理有色产业经济开发区为主要产业载体,充分依托中游凉山矿业铜矿冶炼重大产业项目带动作用,积极招引技术领先、研发实力强大、资金规模雄厚的铜线、铜带、内螺纹铜管龙头企业,规模化发展高强裸铜线、绕组线、电子及通信线缆、复合铜线、高韧高导电子铜带、集成电路引线框架、制冷设备用内螺纹铜管等产品,为华中和西南地区的电力电缆、电子信息、建筑装饰、家用电器等产业做好配套服务;结合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趋势以及5G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适度招引国内电解铜箔龙头企业,产业化生产4.5-6μm极薄锂电池铜箔和高端PCB铜箔,为消费电子、5G通信、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配套服务,最终实现电解铜产品延伸发展,形成凉山州铜加工产业采、选、冶、深加工一体化,着力打造凉山州铜加工企业集群。
第三节铅加工
铅酸蓄电池占铅消费重要地位。我国铅的加工应用需求领域有铅酸蓄电池、铅材料、铅合金、氧化铅、铅盐和电缆等,其中铅酸蓄电池是铅消费的最主要的领域,占铅消费领域的80%以上。铅合金以及铅材料、氧化铅和铅盐仅分别占比6.8%、3.2%和1.8%。
中国铅下游需求结构占比情况
铅酸蓄电池迎来了“巨头”时代。近几十年来,我国铅蓄电池行业规模不断发展,制造工艺及技术持续进步,在国家环保政策的执行下,部分企业因生存能力较弱退出市场,企业总数有所下降,行业集中度大幅提高。从铅酸蓄电池细分市场的市场占有率来看,在国内电动轻型车铅蓄动力电池的市场,天能股份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已超过40%,在汽车启动启停电池领域,骆驼股份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首位,在汽车国内主机配套市场销市场占有率约48%,国内维护替换市场的市场占有率保持在25%左右。从铅酸蓄电池整体产量看,2021年天能股份铅酸蓄电池产量10158.78万千伏安时,骆驼股份铅酸蓄电池产量3258.05万千伏安时,二者铅酸蓄电池产量占据整体市场的半壁江山。
铅矿资源丰富。当前,凉山州有铅锌大、中、小矿区84个,其中铅矿主要分布在甘洛、布拖等县,包括甘洛县尔呷地吉铅锌矿区、甘洛县乐日沟铅锌矿区、甘洛县阿尔铅锌矿区等。根据凉山州自然资源局数据显示,2021年,凉山州铅(金属量)采矿权保有资源量(不含探矿权)113.15万吨、查明矿产地资源量(含地勘基金、采矿权、探矿权)169.72万吨。
铅矿初加工具有一定规模。经过多年的发展,凉山州在铅矿的洗选初加工方面已形成一定规模,具备了铅精矿8万吨(金属量)/年的采选能力。2021年,凉山州铅选矿含铅量3.2万吨,同比增长10.3%。拥有四川会东大梁矿业有限公司、会东县凯利矿业开发有限公司、甘洛县尔呷地吉铅锌矿业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
产业链条有待进一步完善。当前,凉山州铅加工产业链主要还是集中在洗选铅精矿,而在粗铅、精铅(原生铅/铅锭)的冶炼、精深加工方面仍是空白。目前,凉山州的铅精矿主要销外省内的汉源以及省外西宁进行冶炼加工。虽在铅酸蓄电池生产方面已有涉足,但规模相对还较小,且铅回收利用领域发展也比较缓慢。
在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指导和“双碳”目标约束背景下,凉山州发展铅加工产业链,以会理有色产业经济开发区、会东特色产业循环经济园区为主要产业载体,优先加强与西部矿业、江西铜业等国有大型企业沟通,积极争取其在凉山州投资建设精铅(原生铅/铅锭)冶炼项目,充分利用凉山州丰富的铅矿资源招引铅锭—铅合金项目落地凉山州,为凉山州铅加工产业链的有效延伸提供原料保障。同时,以甘洛工业集中区为载体,结合国家《“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总体要求,积极开展铅酸蓄电池等含铅废物回收,实施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大力招引废旧铅蓄电池处置利用企业发展再生铅产业,并利用园区内的再生铅资源,集聚式发展铅酸蓄电池产业,着力打造“四川省铅酸蓄电池发展基地”。
第四节锌加工
锌合金产品呈多样化发展。当前,我国热镀用锌合金广泛应用于汽车板、家电板、民用板、建材板、彩涂基板、结构件镀锌产品等。普通热镀用锌合金市场总量约120万吨/年,国内大型钢厂常规热镀用锌合金需求量由于汽车等市场需求增速放缓,总量需求增速下降。同时大钢厂已经部分量转型生产锌铝硅合金、锌铝镁合金。而压铸锌合金涉及锁具、卫浴、门窗五金、箱包五金、服饰配件、玩具、电子元器件、工艺品等各个行业,目前压铸锌合金全国市场年总需求量约100万吨。随着锌合金下游细分企业对产品个性化的需求和对性价比追求,不断地促进合金市场的发展,催生了锌铝镁合金、锌铝硅合金的发展,同时也催生了铸造锌合金各种非标定制化的产品。
锌粉市场规模稳步增长。锌粉广泛应用于富锌防腐涂料、钢铁制品的镀锌防腐、化学产品的生产、有色金属的冶金还原及医药领域等。从市场需求来看,锌粉在涂料领域的需求最高,占到了锌粉市场总需求的60%左右,其次为化工领域(约28%)和医药领域约(4%)。2017-2020年,我国锌粉行业市场规模增速均未能超过10%,但2021年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生产开工率不足,国内船舶、集装箱生产企业订单暴增,对防腐涂料的需求大增,我国锌粉行业整体市场增速超过了15%,市场规模达60.9亿元。而未来几年,基建投资的稳定增长、新兴行业的不断发展等因素将接力带动下游行业对锌粉的市场需求。例如,船舶制造、海上风电、装配式钢结构的高景气度将带动防腐涂料的发展,进而形成了锌粉消费的保障。
我国锌粉行业下游应用占比情况
2017-2021年中国锌粉行业市场规模变化趋势
2017-2021年中国橡胶产量趋势情况
镀锌板(带)产销量波动上升。镀锌板(带)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够提高钢板寿命,被广泛用于汽车、建筑、家电、机械、电子等行业。2017-2021年,我国镀锌板(带)产销量呈波动上升趋势,2021年,镀锌板(带)产量增长至2419.68万吨,较2020年增长249.80万吨。镀锌板(带)销售量2346.20万吨,同比增长244.70万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汽车、建筑业、制造业及家电等行业对镀锌板(带)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未来几年镀锌板(带)将会是中国消费增长最快的钢材品种之一。
2017-2021年中国镀锌板(带)产销量趋势
锌矿资源丰富。当前,凉山州有铅锌大、中、小矿区84个,其中锌矿主要分布在会理、会东、甘洛、布拖等县市,包括会理天宝山铅锌矿区、会东县大梁子铅锌矿区、甘洛县尔呷地吉铅锌矿区、甘洛县乐日沟铅锌矿区、甘洛县赤普铅锌矿区赤普矿段等。根据凉山州自然资源局数据显示,2021年,凉山州锌(金属量)采矿权保有资源量(不含探矿权)144.42万吨、查明矿产地资源量(含地勘基金、采矿权、探矿权)194.58万吨。
锌矿初加工已具规模。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前,凉山州已形成锌精矿12万吨(金属量)/年洗选、11万吨/年的锌冶炼能力(鑫沙锌业10万吨/年锌冶炼项目停建中)。拥有会理铅锌股份公司、会东大梁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会东县凯利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凉山州索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2021年,凉山州锌选矿产品含锌量7.0万吨,同比下降31.4%;锌金属产量2000吨,同比下降50%。
凉山州发展锌加工产业链,依托凉山州丰富的锌矿资源以及四川会东大梁矿业有限公司、会东县凯利矿业开发有限公司、甘洛县尔呷地吉铅锌矿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的锌精矿洗选能力,以会理有色产业经济开发区为主要产业载体,持续加强与西部矿业公司等国有企业沟通,大力推动四川会理鑫沙锌业有限责任公司10万吨/年锌冶炼项目尽早开工复建,有效提高锌矿资源本地加工率,提升精锌的本地供给能力。同时,结合我国当前锌加工下游应用市场的发展现状,积极推进锌加工产业链向高附加值产品环节延伸,大力招引国内锌精深加工制造龙头企业,规模化发展锌合金、锌粉、氧化锌等深加工及应用产品,并借助攀钢西昌钢钒公司的钒钛钢铁产业优势,加强与攀钢集团沟通合作,适度发展镀锌板(带),丰富凉山州锌加工产业链终端应用产品。着力打造“锌矿石—锌精矿—精深加工—产品应用”全产业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