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产权结构也非常稳定,公司实控人为前董事长何享健,持股29.42%,其儿媳卢德燕持股1.70%,二者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为31.12%,足够控股,这是老米最喜欢的一种产权结构。而且多年来公司的股权激励也是很多,大部分高级骨干均有股权。
(二)公司竞争优势
1,管理模式
平台、8项职能、9大事业部,事业部下面是各个作战单元,而总部变革为对一线作战单元赋能的平台。并在2018年近一步升级为包含经营单位、协同平台、职能部门的三层组织架构。目的是为了使前端平台人员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加强后端对于前端的支持。
2,渠道发展
3,T+3供应链改革
T+3供应链改革的核心其实就是“以销定产”,公司给出的定义是:以客户订单为周期始点(T),进行原料备货、制造生产及销售发货(+3),从而最小化供应链库存,实现产能最优。
当然跟“以销定产”对立的就是“以产定销”,以产定销是目前大多数制造类公司所采取的模式,以产定销的缺点也比较明显。首先是经销商层级多,打款压货导致库存周转效率低,物流层层流转,成本较高。其次是全国的仓库信息不透明且滞后,并没有形成连仓结网的效应,重复度高,价值链成本高,效率低,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4,研发能力
当然家电行业那么多,老米有不懂技术,所以无论公司得了什么奖,技术创新成就有多高,老米也看不懂。还是来点实在的,就看家电行业内各公司的研发投入,特别是在产品丰富度极高的企业,单个考察产品的实用度不高,所以只有钱到位了才是最靠谱的。
过去五年(2015—2019)美的持续保持较高研发投入,由52.63亿元增长至96.38亿元),年均增长为16.33%,五年研发投入总额为378.23亿,而同期海尔的研发投入总额为224.06亿,格力的研发投入总额为273.7亿,这样一看高下立判。而且美的的研发优势并不集中在单个的产品上,而是分散在多品类的产品上(从各种小家电的市场占有率上就能发现,下面我们就将进行列举),这就具备了一定的综合竞争优势。
5,品牌优势
美的旗下拥有美的、小天鹅、COLMO等自主品牌,品牌知名度高、覆盖市场广泛,涉及空调、冰箱、洗衣机、厨电、小家电等多个品类,其中,主品牌美的、小天鹅定位大众消费者,均价较低;华凌、布谷主要吸引90后年轻消费者;COLMO、比佛利等品牌定位高端市场,瞄准精英人士;东芝(TOSHIBA)等则主要针对海外市场。所以目前美的已形成完善的多品牌矩阵,全方位覆盖差异化市场需求。
美的的品牌,虽不及格力的空调,海尔卡萨帝的高端,但还是具备强大的品牌知名度,其优势主要以高性价比为主,因此美的在大、中小电器产品中均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当然也有,研发、渠道运营和管理的功劳)。
所以整体来看,美的的优势虽不明显,但综合性强。
(三)海外业务发展
由于国内家电市场日渐饱和,所以大力发展海外业务,成为了公司经营的重中之重。
第二步:合资合作。公司通过参股、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开拓海外市场,以外资企业的先进技术和成熟体系来降低海外扩张风险。第三步:投资并购,创建自有品牌。公司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创建运营自有品牌。1998年至今,公司以收购东芝、Miraco、Clivet、Eureka、库卡等多品牌,并推进建立海外基地,以进军日本、非洲、欧洲等海外市场,截至2019年,美的海外员工已超过35000人,全球业务涉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老米认为相对于格力那样坚持自主发展的海外扩张战略,美的的方法其实更高一等,这个我们在分析海尔时就讨论过了,历史证明,在海外自建品牌的成功概率非常低,一般市场份额排在前几的企业基本都是本地的品牌(原因有很多,比如国家的民族荣誉感、品牌长期积累的知名度等等)。
其实长期来看海尔通过直接收购海外知名品牌在发展,才是家电行业海外扩张的最好方式。不过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扩张,比如东南亚地区,美的的发展方式在前期却是最为有效的。至于格力,却执着于自主建设,让其海外市场扩张之路艰难无比,所以未来的海外扩张之路将由海尔和美的来主导。
美的2019年的外销营收为1167.8亿,占总营收比值为41.98%(2015年占营收比值为35.7%),毛利率25.46%(2015年毛利率为20.24%)。
海尔2019年外销营收为933.2亿,占总营收比值为46.5%(2015年占总营收比值为20.7%),毛利率26.68%(2015年毛利率为17.29%)。
格力2019年外销营收为208.1亿占总营收比值为10.51%(2015年占总营收比值为13.64%),毛利率13.5%(2015年毛利率为16.62%)。
(四)机器人业务发展
2019年国内工业机器人的销售总量为14万台,相比于2015年的6.85万台增长了104%,年化增长高达20%,可以看出目前国内的机器人行业正处于快速的发展阶段。根据开源证券研究所数据统计,2018年中国机器人的密度为140万台/万人,相对日本的327台/万人,美国的217台/万人,韩国的774台/万人,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而且目前全球的工业机器人发展也是处于高速增长阶段(2014—2019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长率为62.7%),所以各国的机器人密度在未来还会有所提升,再加上中国的老龄化日益严重,未来可用劳动力将日益减少,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度将增加。所以整体来看,可以很容易预测未来国内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将会继续保持长期稳定的增长。
早在2009年,美的便开始研发伺服电机,为进入机器人行业做准备。2015年公司与日本安川电机成立合资公司,并正式成立机器人部门。2017年,公司通过现金37.1亿欧元,收购库卡81%的股权,合计持有库卡集团3760.6万股,占库卡总股本94.6%。库卡是全球工业机器人行业四大巨头之一,涉及汽车、物流、医疗、能源等多个领域。
2019年公司成立库卡中国事业部,涵盖机器人本体、柔性系统、一般工业自动化、智能物流自动化以及智能医疗自动化等业务,协同优势初显,为自动化业务的全面高速增长奠定基础。未来公司有望借助库卡先进的机器人制造技术提升自动化的产品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扩大行业领先优势。
当然美的的机器人业务发展还处于前期,2017年美的机器人业务亏损额为﹣17.1亿,但到2019年其亏损额收窄至﹣4.3亿,可以看出公司的机器人业务在未来几年有望扭亏为盈,并为利润增长做出贡献。
(五)行业分析
家电行业主要的支柱为空调、冰箱、洗衣机。
空调:
2014-2019年,中国空调市场零售额规模由1575亿元提升至1979亿元,年均增长为4.67%,虽然国内空调的增速已经放缓,但从保有量的角度来看,空调未来的还是具备比较不错的发展空间,因为空调行业的人均保有量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二(拿日本而不是其他国家来比较,是因为日本的人口结构,和人口密度与中国相似),所以老米估计未来十年国内空调行业的年均增长还是会维持在4%左右的。
2019年,在线下空调销售市场中,格力以31.77%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其次是美的(市占率28.8%)、海尔(10.61%)。但在线上空调销售市场,美的的市占率却最高(市占率30.97%),其次是奥克斯(24.09%)、格力(18.25%)、海尔(6.13%)。
美的空调的产品定位仅次于格力,属于中端产品以上,高端产品以下,并追求极致性价比,所以与格力有互补之势(格力的产品主要定位为高端机),所以老米预计未来几年空调市场还会继续保持美的格力双寡头的局势。至于奥克斯,因为产品质量跟不上公司快速的发展,所以很快将会出现衰退(这个我们在格力分析文当中已经讨论过了)。海尔的空调业务目前还无法跟美的格力去竞争,其高端品牌卡萨的还在成长阶段,所以海尔的老三的位置是会继续保持。
随着2020年7月能效新国标正式执行,低能效、高耗电的低频、三级能效变频空调产品或将面临淘汰,据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测算,能效新国标的实施将使目前空调市场淘汰率达到45%。这就说明了空调行业龙头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主要原因是龙头低能效库存相对较少,清理库存的压力相对较小,且龙头的品牌效应和技术水平更强,能够更快适应高标准的新国标产品生产。特别是实施了T+3模式的美的,其适应能力将更高。2020年美的快速响应改革,推出了行业内的第一款获批的新版能效空调“领鲜者”。
冰箱:
2014-2019年,中国冰箱市场零售额规模出现缓慢下滑,由946亿元波动下降至912亿元,2018年中国冰箱行业的保有量为106.5台/百户,而与我们人口结构相似的发达国家日本冰箱行业保有量为106.3台/百户。所以整体老看目前国内冰箱市场已经出现饱和了,未来的行业增长主要以价格提升来推动。
2019年国内冰箱线下市场前五的市场份额分别为,海尔(31.39%)、美的(12.77%)、容声(12.54%)、美菱(10%)、西门子(5.86%)。而线上市场前五的市场份额分别为,海尔(25.21%)、美的(15.25%)、容声(9.79%)、康佳(6.25%)、美菱(6%)。
海尔最为传奇的故事就是张瑞敏砸冰箱,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海尔早已稳居冰箱行业龙头的地位,而美的则紧随海尔之后。冰箱由于已经到天花板了所以没太多要说的,唯一的一点就是期待海尔高端品牌卡萨的普及,这必定让海尔占有率进一步提高。
洗衣机:
2014-2019年,中国洗衣机市场零售额规模由650亿元提升至764亿元,年均增长为3.28%。2018年中国洗衣机行业的保有量为73.3台/百户,同期日本的洗衣机行业保有量为72.3台/百户。可以看出目前国内洗衣机行业也是已经到了天花板了。
2019年洗衣机行业线下市场前五名分别是,海尔(32.55%)、小天鹅(16.31%)、美的(12.87%)、西门子(6.64%)、松下(6.22%)。线上市场前五名分别是,海尔(29.59%)、小天鹅(16.09%)、美的(15.83%)、TCL(4.06%)、奥克斯(3.84%)。
在洗衣机行业海尔和美的就难分伯仲了,因为小天鹅也是美的旗下的牌子,不过美的在冰箱高端产品的渗透力还是不如海尔,而在未来冰箱、洗衣机行业的发展中,高端产品的渗透从而带来的价格增长,将会让海尔步步高升。而且海尔的售后服务,以及物流端(日日顺物流)的反馈机制(详细可查阅老米之前写的海尔分析文),都好过美的,这让海尔在未来以更新换代为主的市场中,占据了更大的优势。
还有最后一个点分析点,就是未来线上渠道的发展将占据主导。2016—2019年,中国空调、冰箱、洗衣机线上渠道零售量占比分别从20.0%、28.1%、30.7%提升至43.0%、51.3%、54.3%。2020年疫情的爆发更是加速了,线上渠道的发展,而美的恰恰拥有线上销售渠道的竞争优势,这不仅仅体现在,冰洗空三大产品,而且还覆盖了众多的中小家电产品(这个我们可以从上文中各类小家电产品市场占有率上看得到)。所以美的这个综合型的家电公司,必定能在线上市场的高速发展中,获得巨大的利好。
好了到这里美的的业务就差不多说完了,具体的增长我们在最后讲估值时在讨论。
(六)财务分析
首先我们翻开2019年美的的资产负债表,公司的总资产为3019.55亿,其中货币资金为709.16亿,占总资产的23.48%,现金比较充足。公司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营收预付类款项)为468.23亿,占总资产的15.5%,占总营业收入的16,76%,该比值同比2018年的18.5%有所下降,说明美的回款速度加快,资金利用效率有所提升。
公司的存货为324.43亿,占总资产的10.7%,占总营收的11.6%,比值比较合理且稳定,说明公司在存货管控效率高。公司2019年的生产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为228.58亿,占总资产的7.57%,占比较低,公司的资产效益(税前利润÷生产资产)为130.9%,远高于社会平均资产效益6%,说明美的还是可以归类为轻资产行列的。
公司的无形资产为154.84亿,占总资产的5.1%,其大多为土地使用权、专利权和商标权。商誉为282亿,占总资产的9.33%,其中主要为收购库卡机器人公司的溢价,库卡机器人我们在之前已经讨论过了,公司对库卡的收购对未来在机器人行业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所以溢价较高还是可以理解,公司收购库卡后其亏损迅速收窄,未来几年大概率扭亏为盈。剩下的主要是对家电品牌的收购,比如东芝和小天鹅。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为27.9亿,占总资产的0.92%,主要是对广东顺德农村商业银行及合肥荣事达电机有限公司等公司的投资,由于占比过小所以这里就不在多说了。
公司2019年的负债总额为1944.59亿,其中有息负债(长期借款、短期借款)为470亿,小于公司的货币资金709.16亿,说明公司财务状况比较安全。公司的经营性负债(应付预收类款项,老米在算这个数据时一般不加应付职工薪酬和应交税费这两项,主要是觉得通过占有员工和税收的钱很难证明公司的能力强,咳咳,人民万岁)为864.57亿。
公司2019年经营性资产(别人占用公司的钱)和经营性负债(公司占用别人的钱)的比值为54.1%,这说明公司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很高,拥有很强的资金链。所以总的来说公司的财务状况非常健康,下面我们看看公司的盈利指标。
2019年美的的净资产收益率为23.5%,而且近五年来都是维持在23%左右,说明公司的综合实力很强且很稳定。美的2019年的毛利率为29%,利润率为10.6%,在2017年的毛利率为25.4%%,利润率8.9%能看得出美的的盈利水平在近几年有所提升。当然跟美的盈利水平共同提升的还有公司的费用率,2019年公司费用率为19.2%,2017年公司的费用率为17.1%,公司费用的提升主要是公司对机器人业务的扩展所致。
整体来看美的的各项指标都还是不错的,算的上是优秀的企业。老规矩下面老米对美的进行下简单的财务排雷。
五步排雷法
①美的近三年的(近三年是从2016年开始算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简称销售现金)为7991.9亿,小于其近三年营业收入9429.6亿。从2016年开始美的销售现金的增长速度就开始放缓,数值也与营业收入差距越来越大,2016年美的销售现金为1533亿,同期营业收入为1598亿,而到了2019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为2793亿,而销售现金却只有2388亿。
其实相似的情况我们能在格力集团中看到,虽然格力的销售现金也长期低于营业收入,但其比值却长期稳定,而且格力在年报附注中也说了,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公司使用大量票据购买商品接受劳务,而美的在年报中却并未给出合理的解释,所以老米有理由怀疑公司的营业收入数值有一定的问题。
×未通过
②美的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1175.89亿,大于其近三年的净利润764.1亿。
√通过
③美的近三年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1175.89亿,大于其近三年的投资支出962.7亿。
④美的近三年的存货增长为107%,大于其净利润增长64.88%。
⑤美的近三年经营性资产(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增长为38.2%,小于其利润增长64.88%。
整体来看美的的财务不存在大额造假,但难免出现利润虚增的情况,所以在估值时我们要给予适当的调整。
最后老米在简单点评下美的的三季度报告,根据公司2020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177.53亿元,同比下降1.81%,归母净利润220.18亿元,同比上升3.29%,扣非净利
润206.16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公司的存货数量未241亿,同比2019年324.43亿有所下降。公司的现金流下降了16%,其实还是受疫情影响的原因吧。
其实整体来看,还算不错吧,毕竟在疫情期间能保持盈利增长。随着疫情的恢复,积压的消费欲望终于在年底爆发了,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暖(2020年,商品房市场销售总面积176086万平方,比去年增长2.6%),美的2020年的年报业绩应该会很不错的。
(七)估值
咳咳,又到了老米最不擅长的估值阶段了,再加上美的这么复杂就更难估了,本着看到胖子是胖子的原理,老米下面将对美的集团进行简单的估值(毛估,毛估哈)。
2019年美的的净利润为242.1亿,虽然国内洗衣机,冰箱行业以接近饱和,但空调行业未来增长还是会不错,再加上美的对小家电的扩展、海外业务的发展、以及机器人业务的扭亏为盈,老米预计未来五年美的将保持年化13%的增长速度,当然如果公司在此期间又进行并购就另当别论了。
所以老米在13%增速的基础上在加2%—4%的业务并购导致的业绩增长,在考虑美的利润可能虚增的情况,老米预计未来五年美的将会保持15%—14%的年化增长。然后在结合美的历史的市盈率,过去五年美的市盈率最高为23倍,最低为9倍(平均值在17倍左右),嗯,差不多了,可以下出结论,美的目前的估值是比较高的了(其实对于这种业务复杂的企业,这样估值还是比较靠谱的)。
老米认为如果想建仓美的的话,在静态市盈率20倍以下,是可以考虑买入的,但数目要小,最好越跌越买。当然老米目前是不考虑买入了,因为对于老米来说美的确实比较复杂,预测起来也比较困难,但事无绝对,如果美的跌幅过大,而老米又没什么好投资,还是可以考虑建仓的。
老规矩下面进入低估值讨论环节。
最后祝大家伙在新的一年里,买啥啥涨,卖啥啥跌,开心快乐每一天,新年快乐哈!!!!!!
好了本文到此就结束了,希望大家伙继续共同学习,一起成长,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