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京东商城为代表的家电网购企业,正在用他们销售增长的“火箭”速度,向国美苏宁这些家电连锁大鳄叫板。或许,在京东们看来,传统家电渠道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现在,轮到我们上场,请看我的演出。
京东网上商城日前高调宣布,在6月18日该公司11周年庆典当天,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平均每分钟销售额超2万元。按此速度计算,京东商城年内营收有望突破40亿元。
新蛋网中国区副总裁胡兴民也放出豪言:今后,无论是数码、通信还是家电产品,但凡你要买需要插电的产品,请上新蛋网。
世纪电器网则导演了一场小家电跳水潮,部分特价商品只有传统家电连锁售价的一半。
国泰君安最新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家电类网上商城已超过1000家,2008年家电网购销售额约为200亿元,今年则有望突破400亿。家电网购的优势,是否会支撑它迅速成长,直到与连锁卖场分庭抗礼?
初步完成敦豪(DHL)全球架构调整后,德国邮政敦豪(DeutschePostDHL)开始着手双管齐下为危机后的发展做铺垫。日前,德国邮政敦豪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弗兰克·安澎(FrankAppel)香港布道:通过“转变企业基因”提升业务效率。
而就在安澎来访前后,敦豪(DHL)在中国大陆陆续完成多笔投资及收购交易,包括全资控股中外运速递,建立货运分拨中心等多种举动。
德国邮政敦豪CEO安澎香港布道:
物流业要逆市扩张就得先“转变基因”
在危机中提升客户忠诚度
“应该说,我们最近不会再有更多调整了,因为各个大区和业务板块的运作相对独立,他们已经可以各自发挥优势。”安澎表示,接下来的重点是在内部推进一项名为“客户首选(FirstChoice)”的优化计划:通过员工主动参与,发现客户需求,改进业务流程,目的是令德国邮政敦豪在2012年于核心市场拥有最大的客户忠诚度。目前,集团已在全球285个业务机构中引进了这一计划,这些机构占其总收入的80%,其中亦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及香港。
据悉,流程优化前后的单位递送效率提升了约7成。“这是一个很直观的数据,在真实操作中,可改进的空间更多”,出身于麦肯锡的安澎展示出对数据的高度重视。
摘牌中外运速递
改变内在基因的同时,DHL也没有停止外延式发展。本周二,中外运空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外运发展”)公告称,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件有限公司(下简称“中外运敦豪”)将以4600万元的价格,收购北京中外运速递有限公司(下简称“中外运速递”)100%股权。
中外运-敦豪是外运发展与国际快递巨头DHL的合资公司,双方各持有50%股权。这也意味着,继联手拓展国际快递业务后,今后DHL和中外运将联手开拓国内快递和货运物流市场。此前,中外运速递已将快件业务转给上海全一快递有限公司(下简称“全一快递”),中外运速递的核心业务事实上已经从经营国内快递业务转为从事货运物流业务。今年2月,中外运敦豪以3亿元收购全一快递100%股权。
强化公路货运能力
与此同时,DHL也改变以往全力发展速递业务的方式,开始在货运及供应链业务上加大投入。6月30日,DHL宣布启动华东区国内运输分拨中心。作为敦豪在康桥工业园区2500万美元总投资的一部分,该中心将加强敦豪在国内公路运输与配送市场的业务能力。
该分拨中心同时是DHL供应链在中国的五大亚太区运输分拨中心之一。这五大中心与其余15个区域运输分拨中心一起构成了敦豪供应链的国内运输网络体系,覆盖全国400多个城市。
敦豪称,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政策定位将进一步刺激国内运输服务的需求,企业需要将货物从位于内陆的生产基地运至上海的港口和机场,也需要将进口的货物配送到国内各大城市的终端客户。在分拨中心中,货物可以根据专门要求重新打包并配送。目前,该中心每年通过转运作业可处理26.2万吨货物。
看好公路货运的不止DHL一家。就在DHL华东分拨中心启用前一周,它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TNT天地华宇也宣布在武汉启用公路分拨中心,并计划在5年内建设10家类似分拨中心。
“我们的供应链业务虽然目前的业务量不算很大,但有显著的增长。要知道整个中国的供应链业务比较分散,所以即使外部环境使得我们赢得新业务存有困难,但我们要看到在中国甚至是亚洲地区还有很多机会”,安澎表示。
里昂证券PMI指数在今年7月触及了自2008年7月以来的最高点,显示制造业活跃度继续攀升,而来自中国国内外的订单在今年6月都取得了增长。
众所周知,中国货运企业数目众多,价格竞争严重,货主对于价格亦高度敏感。但安澎并不认为这将成为其发展的重大阻碍。他认为,越来越多全球和国内的客户都明白到,低价没有办法获得高质量和可依赖的服务。好的物流是完整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客户一味地强调低廉的价格,供应链业务将会受损。
危机即将过去?
物流企业业绩一向被看作经济活跃程度的晴雨表,包括DHL在内的跨国物流巨头纷纷恢复投资,是否暗合经济转暖的预测?安澎对此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我相信中国的货运业务将在经济危机后出现强劲增长,但问题在于,你越是处于长期增长中,越难保持一个双位数增长率,因为有可能10%的增长已是过去几年的业务量的两三倍。相对于增长的百分比,我更关心实际的增长量。”
来自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报告则指,航空货运量自12月份触底以来表现平稳,5月份甚至有所增长,显示制造商预期经济复苏增加库存。然而,强劲的复苏仍未到来。安澎表示,DHL去年8月完成了香港中亚枢纽的扩建工程,使DHL的转运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虽然遇上经济危机使我们的转运业务低于预期。但我们全球的业务量得到了增长,同时我们没有失去任何一个重要的客户,在同行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我们相信投资会有回报。”本月下旬,德国邮政敦豪将公布今年上半年财报。
本报记者董珺香港报道
家电网购族将参照物选为国美苏宁
这是家电网购企业热衷于描述的网购场景,其中最关键的要素是,价格。
“比国美电器、苏宁电器等传统卖场平均优惠5%-15%.”这是世纪电器网打出的招揽顾客的旗号。把国美苏宁作为“参照系”的远不止一家。京东商城创始人刘强东也说,“我们的家电价格,就是要比国美、苏宁低,比传统卖场便宜20%.”
过去4年里,京东以平均340%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刘强东认为,每一种新的商业模式都围绕着两条线:供应链效率和成本。所以,京东商城可以做到以IT系统消化每天1500份订单,而超过3万种在线销售的产品比线下零售店便宜10%-20%.“零售商的竞争就是成本的竞争”。
当净利润率仅在0.1%,家电网购怎么办?
2007年,京东商城迎来了来自今日资本千万美元的融资。2008年底,今日资本再次注入资金,联合雄牛资本以及亚洲著名投资银行家梁伯韬私人公司,共计为京东注入了2100万美元的资金。
即便如此,刘强东也不敢称京东已经盈利,“目前所获收入刚好能够维持公司正常运作,盈利需要一个过程。”
世纪电器网CEO王治全坦言,公司去年刚刚踏过扭亏平衡点,净利润率0.1%.
“B2C家电网购平台所要面对的发展瓶颈就是资金流问题。作为资金密集型企业,在发展初期未达到规模效应之前,都会面临资金问题。”王治全透露,世纪电器网正在考虑引进外来投资者,为未来发展提供充沛现金流。
新蛋网中国副总裁胡兴民则强调,新蛋尽量保证在前端销售环节“不亏钱”,“我们价钱虽然低,但是我们有分寸,我们认为销售产品的时候,你可以少赚,赚得很低,但不应该赔钱。”
但胡亦表示,目前新蛋在物流、仓储上的投资相当大,除了自建物流公司“奥硕物流”外,还在华东、华北、华南、西南、西北等区域成立了“七大仓”,每个仓有数千到数万平方米的面积用于储存商品,以保证全国各主要城市最快速到府服务。
前端保本微利,后端大投入无产出,至少目前来看,家电网购企业的想法是,先做大,盈利么,做大了,自然就有。
“当成本降到最低,就能够产生价格优势,这种价格优势继而转化为市场规模,而零售企业的价值正蕴藏于规模之中。”刘强东对未来信心十足。
苏宁国美深谋线上商机
事实上,即便是看似新兴的家电网购,也不再是战略“蓝海”。国泰君安报告统计,目前全国家电类网上商城已超过1000家,2008年家电网购销售额约200亿元,这意味着平均每家的年销售额为2000万。而国美上市公司08年的销售收入为458.89亿元,还不包括大中及未纳入上市公司的门店销售收入。
尽管如此,家电网购的潜力已无法忽视。苏宁国美显然不愿意眼看着后辈们做大,而选择了投身其中,一较高下。
苏宁的野心是要成为家电行业内最大的B2C平台,“未来两三年,苏宁B2C的销售规模达到50个亿,成为B2C行业中最优秀的电器服务商。”针对群雄逐鹿的网购市场,苏宁电器网上销售总经理李好认为,虚拟经济没有实体店的支持是很难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家电行业,苏宁B2C制胜法宝就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有效结合”。
2007年,国美网上商城销售额达到3亿元,在国美全年的总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不到1%,“但未来三五年内,国美网上销售额有望超过10亿元。”国美人士如是表示。
绕道竞争
世纪电器网CEO王治全则认为,国美苏宁要保持产品线上向下完全统一是个难题,“传统连锁巨头的加入并不会对其业务造成很大影响”。
京东CEO刘强东则盯住了微妙的零供关系,“我们没有资格压榨家电厂商。而且,我们保证,即使我们壮大到有资格了,也永远不会动用销售额剥夺厂商的话语权。厂商和京东合作,可以比国美和苏宁多赚3%”。
也有电器网“聪明”地绕过苏宁国美的正面冲突,选择与它们异质竞争。在圣托电器网上,重点推荐的产品是如刨冰机、电子酒柜、商用红外线烧烤、打蛋机、面粉搅拌器这样的商用电器。“我们卖的产品苏宁国美都没有。我们能以专业化知识为生意人提供最好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圣托电器董事总经理李志勤说,圣托干的就是专注商用电器的网上直销,主要面向中小商户服务。
国泰君安认为,除了与实体店铺的成本差异外,家电厂商的态度是网购商价格优势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目前国内家电渠道格局日益向家电连锁集中的阶段,家电制造商与连锁的矛盾升级,在自建渠道之外,网购是否会成为家电厂商的另外一个途径?我们认为在家电网购规模发展起来之后,与家电厂商的合作有望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本报记者汪小星实习生林虹
视点
联邦快递业绩下滑减缓
上月刚刚公布季度财报的联邦快递集团,业绩下滑速度似乎已经开始减慢。不过其同时也表示,因经济衰退和燃料价格的不断攀升,接下来的两个财季仍将面临困难。
联邦快递上个月也公布了一项对武汉客服中心的扩容计划。截至今年5月份的第四财季,联邦快递亏损从上年同期的2.41亿美元,扩大至8.76亿美元。董珺
国外家电网购初具势力
1.日本家电网购在连锁压力下迅速成长,已有一定地位。2007年,日本从事网购和电视购物的JapanetTakata销售额已经接近第9大电器连锁野岛电器。09年日本商品零售中,网络购物比重迅速提升。
2.美国家电网购成长迅速。亚马逊电器产品收入08财年达到75亿美元,增速45%;其中北美收入44亿元,增速41%.BestBuy网上平台2007财年收入增长36%,2008财年增长25%,但整体比重还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