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品牌成长迅速,国际大牌在亚洲躺着赚钱的日子一去不返

【观察者网综合报道】据彭博社11月21日报道,在亚洲的跨国公司纷纷输给了亚洲的本土品牌,印尼一家知名的猫屎咖啡品牌人气盖过了雀巢,备受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青睐的一款中国护肤品品牌让欧莱雅黯然失色。因为被认为更便宜、更符合本地人的需求,本土品牌在亚太地区的市场份额快速上升,打击了他们的国际竞争对手。国际大牌在亚洲躺着赚钱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国际品牌在亚洲市场开始受冷落

西方跨国企业历来认为亚洲的钱好赚,利用该地区收入上升,而本土竞争对手实力不足的机会,饮料生产商、香烟品牌、快餐巨头等诸多跨国企业纷纷打入这一市场。彭博社引用了ChinaMarketResearchGroup在2011年的一项调查,85%的中国消费者更喜欢外国品牌。然而这个比例在去年下降了一半。

彭博社称,不光是中国,印度牙膏、越南洗衣粉、日本饮料品牌都在凭借更低的价格和迎合本土口味的设计,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在亚太经济增速势将于2019年超越全球增速的情况下,印尼Luwak速溶咖啡和中国百雀羚保湿霜等新晋明星品牌,让跨国巨头们步履维艰。

在亚太销售增长上,本土品牌胜过了国际品牌图源:彭博社

在2012年到2016年间,印尼Javaprima的速溶咖啡在亚太地区的市场翻了一番,而雀巢却滞销了。去年,雀巢的市场份额变少,这是自2011年以来首次出现。在印尼13亿美元的速溶咖啡市场中,Javaprima获得了12%使它的市场份额达到33%,同时雀巢失去了1.4%,市场份额降到16%。相比之下,同样540克的白咖啡,雀巢卖65000卢比,而印尼的Luwak则只卖23000卢比。

咖啡竞争:雀巢在亚太地区的市场份额增长受到了当地公司的挑战图源:彭博社

而在中国,根据英国欧洲商情市场调研公司欧睿的数据,百雀羚护肤品的市场份额在2012年到2016年间翻了五倍。上海百雀羚日用品化学有限公司在2016年的收益就达10亿美元。在这4年间,百雀羚的受欢迎使巴黎欧兰雅品牌失去了超过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国际品牌在中国护肤品市场增长艰难图源:彭博社

百雀羚成立于1931年,专门制作中草药成分的产品,并宣称要成为中国最好的化妆品品牌之一。它用亚洲流行歌手周杰伦和莫文蔚做品牌代言人,还赞助了改编自中国流行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电影版。据人民网2013年6月1日报道,彭丽媛于当年3月参观坦桑尼亚妇女与发展基金会时,还将百雀羚作为国礼送出。

尽管雀巢的咖啡在日本和韩国仍旧受欢迎,欧莱雅也仍旧是中国最大的美容集团,但是本土产品对一些人而言总是最好的。一位在杭州的47岁工程师刘青(音译)表示,她使用百雀羚已经十多年了,因为她相信这个品牌的配方。她不确定国际品牌的产品是否对皮肤有害。

2013年3月,彭丽媛出访坦桑尼亚的赠礼图源:彭博社截图

击败国际竞争对手,中国手机、家电品牌占据国内过半的市场份额

然而,近几年在中国失去优势的国际品牌不只有化妆品产业的欧莱雅。由于中国消费者越来越认可国内品牌,事实上,在多个产品领域,国产品牌已击败了国际跨国公司,占领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

如今,摩托罗拉和诺基亚已经销声匿迹,而国内手机市场超过一半的份额已被国货占据。知名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的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报告显示,华为、Oppo和Vivo占据了中国市场销售份额的前三甲,而小米也走出低谷超越苹果位居第四,苹果排在小米之后。

至于家电产品,以空调为例,在中国家电市场,跨国企业日立、松下、东芝、惠而浦的现在的知名度已经远远不如格力、美的、海尔等中国品牌了。据中商情报网发布的《2015年家用空调十大品牌排行榜》,国产品牌格力、美的、海尔位居空调产业的前三。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达87.49%。

本土品牌竞争力提升与积极回应消费者需求、重金打造知名度和创新意识有关

对于国际品牌在亚洲地区的失势,ChinaMarketResearchGroup董事总经理肖恩·雷恩(ShaunRein)对彭博社说:“跨国公司低估了来自本土的竞争,在跨国公司没把握住的新兴趋势上,本土公司行动非常迅速,例如健康和电子商务等。”

此外,尼尔森的执行董事里根莱格特(ReganLeggett)分析道:“本土商家提升了他们产品的质量和包装,并且能更快地熟悉本地的数字化手段”。

世界最大的品牌资产数据库BrandZ的全球总裁王幸在2016年发文指出,在BrandZ公布的《2016年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的报告中,没有一个国际品牌上榜,只有本土品牌。

她认为,因为中国品牌在媒体宣传上投入大量资金,所以它们能很快地进入消费者的脑海。CCTV前十名投资商,除了可口可乐外,全是中国品牌。而且本土品牌更加知道如何鉴别会“火”的电视节目,成为它们的赞助商。

另外,本土产品也开始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功能和情感的需求。中国消费者们日益增长的知识促使他们选择高价值的品牌。本土品牌能及时搜集消费者意见,并快速地把这些意见用于创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分配。因此,在提升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需求方面,本土品牌做得比国际品牌要好。

王幸还认为,一旦本土品牌开始“以顾客为主”的创新,他们很快会在各方面超过国际竞争对手。创新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然而创新并不完全意味着“重新发明”,中国品牌已经开始根据本土需求添加新的功能。

THE END
1.行业动态家电行业市场潜力及发展新趋势新特征虽然我国高端家电市场几乎被外资品牌垄断,但国内一些家电品牌也开始推出高端系列,且增长迅速。卡萨帝(Casarte)是海尔集团旗下的高端家电品牌,2021年上半年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74.4%,产品从艺术化设计、核心技术创新以及智能化等方面快速推动产品高端化。COLMO是美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Mjk0NzY4NA==&mid=2247522545&idx=1&sn=de15f22ed0f1b80f016f176e5f6ec364&chksm=ff5cc7a611aea976d0e1c139395556d524ba52fd9e88aacd88d22ce112e37c5d3c3a37f06722&scene=27
2.作为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其竞争对手众多,主要来自国内外多个知名品海尔智家 作为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其竞争对手众多,主要来自国内外多个知名品牌。以下是对海尔智家主要竞争对手的详细分析:国内竞争对手 美的集团 市场地位:美的集团是中国家电行业的另一巨头,与海尔智家在多个产品线上展开激烈 竞争。 美的 在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多个https://xueqiu.com/7103504788/301068426
3.供求为纲,渠道为领,品牌为王——家电行业全解析(二)小家电行业的竞争格局 我国小家电行业目前仍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由于进入门槛较低,目前家电品类良莠不齐,新产品层出不穷,国内尚不存在具备强品牌力的小家电品牌,但主要品类仍有部分企业逐步脱颖而出。 五、家电产品的成本构成及转嫁能力 家电产品的零部件较多,其中液晶电视的核心零部件是显示器/屏,空调和冰箱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021/00/596044_696787949.shtml
4.家电行业发展趋势展望分析问答集锦多元化、全球化、智能化、消费分化为 发展趋势。一、全球化:海外市场空间广阔,中国家电品牌加速出海 1.https://www.vzkoo.com/question/1733713203475260
5.爱仕达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炊具及小家电方面核心竞争力 1、品牌优势 自1978年创立以来,公司品牌在国内炊具行业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名牌、浙江省著名商标,并于2004年被国家工商局授予“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006年被中国品牌研究院评定为“中国 100最具价值驰名商标”。2006年,公司被浙江省人民http://yuanchuang.10jqka.com.cn/20240428/c657376959.shtml
6.中国家电行业全年度报告(2021)2.3厨卫电器:品牌竞争加剧,升级趋势持续 2021年家电行业在疫情影响下艰难复苏,作为家电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厨电行业在经历了一季度增速40.5%的“高开”后,二季度市场开始回落,零售额同比增长17.2%,并在三季度出现-10.8%的下滑,四季度虽在“双11”、“双12”等促销影响下市场有所回升,但仍无法改变全年“高开低走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325/10194823.shtml
7.格力电器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股票频道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面对中国家电行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公司以品质为支撑,以品牌为载体,坚定不移走品牌发展之路,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智能制造;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竞争力;依托核心优势,加强产业链纵深布局,把握产业链布局主动权;积极探索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https://stock.stockstar.com/IG2023042900001015.shtml
8.中国家电行业深度分析与未来趋势展望报告简介:本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家电行业的现状,为行业专业人士提供了市场洞察。详细内容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主要品牌表现、消费者行为、政策影响及行业发展趋势。报告预测了技术进步如5G和物联网对行业的潜在影响,并提供了战略建议,旨在帮助相关从业者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2869687/article/details/142621703
9.企业份额20252031年中国家电流通行业全景调研报告(3)家电行业前景预测 2.2 智能家电产销规模分析 2.2.1 智能家电生产情况 2.2.2 智能家电销售情况 2.2.3 智能家电前景预测 2.3 家电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3.1 行业市场品牌格局 (1)白色家电品牌竞争 (2)黑色家电品牌竞争 (3)厨房家电品牌竞争 (4)小家电品牌竞争 https://www.gelonghui.com/p/1461769
10.艾媒咨询2022数据显示,2021年格力总营收入为1897亿元,较同期增长了11.3%,2022年第一季度营收额为355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空调市场整体基本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出口成为主要驱动力。 中国家电行业企业竞争情报案例:格力(顾客满意度) 数据显示,格力空调顾客满意度全国第一,分数为85分。在满意度部分,格力的品牌形象与质量的https://www.iimedia.cn/c400/87438.html
11.海尔家电品牌营销策略研究(智能制造转型中制造企业数字营销策略在产品方面,“西门子”电冰箱与其他品牌的电冰箱产品差异较大,在电冰箱市场中的实质竞争很小,因此在各品牌的数据中,选取“美的”“容声”“美菱”作为“海尔”的对比研究对象;从购买意向、品牌印象、客户互动、了解意向 4 个维度对“海尔”“美的”“容声”“美菱”4 个品牌设置竞争态势分析矩阵,对企业的数字营销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599207-1.html
12.家电发展前景及竞争趋势分析家电发展前景及竞争趋势分析 家电产业的发展前景 中国家电产业曾经依靠规模化和低价制胜在全球市场上崭露头角。然而,随着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变化,相关的家电企业必须适应这个时代的变革。规模化和低价制胜已经不再是主导的竞争要素,一场以规模来支撑、创新来驱动、品牌来制胜、直击用户的多维竞争大战已经开始。https://www.jiwu.com/baike/103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