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石飞月北京报道
自主品牌投入效果显著
财报显示,北鼎股份三季度实现营收1.84亿元,同比增长22.04%;归母净利润为696.4万元,同比下滑52.7%。
而这样的局面从今年二季度就开始了。今年一季度,北鼎股份的业绩表现还是营收下滑、归母净利润增长,半年报突然改变风向,营收增长0.22%,归母净利润下滑15.19%。如果单以二季度业绩来看的话,这种表现更明显。
北鼎股份在三季度财报中解释称,第三季度,自主品牌国内与海外业务在营销推广、产品研发、人才吸引及激励等方面均保持了较大规模的投入,推动北鼎“BUYDEEM”自主品牌实现三季度同比收入增长30.01%的同时,对集团整体盈利水平造成一定压力。
简单概括来说,北鼎股份当下推动自主品牌的推广和市场份额的增长,暂时“牺牲”了利润。就像该公司证券代表上文所述,“这也是表端收入从二季度开始企稳回升,但是净利润受到蛮大影响的原因。”
至于采取这种策略的原因,上述证券代表告诉记者:“就国内而言,到2024年一季度为止,我们的费用投入都是在一个相对比较谨慎的区间,但对应的就是收入下滑,不是长久之计。”
记者翻阅北鼎股份2023年的财报看到,该公司当时与今年一季度一样,收降利增,营收下滑17.33%,归母净利润增长51.92%。其中,自主品牌业务的营收下滑22.23%,国内下滑15.54%,海外下滑64.68%,OEM/ODM业务的收入增长9.23%。
显然,相较于自主品牌,北鼎股份OEM/ODM业务的增长情况更好。且尽管自主品牌收入下滑,2023年,该公司归母净利润还是实现了不少的增长。“北鼎股份的代工业务虽然毛利相对自主品牌较低,但是因为费用也很低,所以最后的净利润水平其实还可以。”该公司证券代表说。
而在今年二季度开始增加有关自主品牌的投入后,北鼎股份这两块业务的表现也出现了明显变化。据该公司证券代表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北鼎股份自主品牌(国内)、自主品牌(海外)、OEM/ODM的收入规模分别为1.1亿元、1875.41万元和5874.93万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9.08%、172.02%和7.92%,占总体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8%、10%和32%。
国内外市场各有“难处”
2023年,北鼎股份国内自主品牌的下滑程度不及海外严重,但因为其大部分业务还是在国内,因此该公司在这次关于自主品牌的大力投入中,国内的投入规模应该是更大的。上述证券代表透露,三季度净利润下降,国内和海外的投入都有产生影响,甚至国内的推广投入增大的因素是要大于海外的。
只是从三季度各业务的增长幅度中可以看到,自主品牌(国内)的增长不及国外,这一方面或许是因为北鼎股份国内业务的收入基数本身就相对较高,要实现大幅增长并不容易,另一方面,不可否认与国内小家电市场增长乏力的局面有关。
目前,三季度小家电市场的数据还未出炉。奥维云网(AVC)2024年1-6月全渠道推总数据显示,厨房小家电整体零售额为261亿元,同比下降5.4%,零售量为13149万台,同比上涨0.4%;线上零售额为206亿元,同比下降2.8%,线下零售额为55亿元,同比下降13.8%。总体来看,市场是有收缩的。
那么,在市场收缩的大背景下,北鼎股份会通过降价来吸引消费者吗?对此,北鼎股份证券代表表示:“截至目前,北鼎的价格体系没有动过,还是挺稳定的。但是我们一直有在通过品类和规格的拓宽来实现价格带的拓宽,有从绝对价格来说更贵和更便宜的新品推出,但是没有单方向的降价动作。”
“北鼎股份的产品其实非常丰富。”GKURC产经智库首席分析师丁少将建议,该公司可以重点聚焦一些资源,发力其优势品类,比如养生壶、蒸炖锅等,不要过于分散资源;另外,北鼎股份可以在赢得年轻人青睐的这条路上,再多做一些营销工作,多尝试创新。
而涉及到海外市场,尽管这两年国内小家电品牌都在向其要增量,但海外市场的开拓却没那么容易。从三季度的收入比例中可以看到,北鼎股份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的收入占整体收入的比例为10%,仍然算不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