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的出海故事,是海尔,也是华为山东站

从1984年至今,中国企业的现代化之路已历尽37年风雨。在这一万三千多个日夜里,中国的品牌之路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内到外的破茧与蝶变。以海尔、华为、联想、万科为代表的初代中国品牌们,即如大航海时代的拓荒者一般,先行于全球品牌市场这片汪洋巨泽中,并乘着时代之风,抒写着属于中国品牌的波澜壮阔。

在第五个中国品牌日到来之际,我们理应回首过往的点滴故事,并悉数那一个个企业的名字,无论浮沉兴亡,在塑造中国品牌的这条长路上,每一个名字都值得被铭记。时代的风永远向前,我们亦是要清楚,关于中国品牌的发展故事,绝不是坐于井中自说自话;而是迈出国门、扬帆出海,在全球的大视野中留下品牌强国的故事。

设计朱曦

1984年1月22日,一列南下的火车几乎纵穿过中国广袤的土地,呼啸着奔向深圳、珠海与厦门这些经济特区。至少在彼时彼刻,绝大部分人并未意识到这一列火车究竟承载着怎样的历史使命,又会如何改变着一大批人此后30年的命运。

人们在期盼着春天,等待着春节的来临。他们和往年一样,浏览着摊位上的年货,缝制迎春的新衣裳,而后数着挂历上的日子。人们的日子正在变好,生活虽不能说富裕,但奔头一天比一天更足,特别是在那些当打之年的人心里,雄心壮志日益强烈。他们只缺一个春天的风口,他们渴望逢春。

但他们不知道,早春已经来了。四天后,邓小平在深圳写下了“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这一历史性题词。在结束26天的南方考察后,广州、青岛等14个城市获批为沿海开放城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等沿海经济开放区相继成立。

改革开放的解放思潮自此席卷全国,1984年更由此成为了“中国企业元年”。中国创业者们迎着1984的春风而上,其后又在全球化的大潮中走出国门。“走出去”便是中国品牌立身全球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最为艰难曲折的道路。中国品牌出海30年间,有多少坚持到底的人,便有多少失意而归的人。而在那些始终坚持着海外创牌的名字中,华为与海尔,即是在书写着最不寻常的中国品牌故事。

启程

诞生于1984年的海尔,与诞生于1987年的华为,便是成长于同一片历史天空下的中国企业。

扎根于深圳的华为,沐浴着改革开放最前沿的风潮,并在自主研发PBX与建设大规模人力资源体系的支撑下,逐渐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而在青岛这座北方的海滨城市,张瑞敏带领着初代海尔人用大锤砸毁了76台不合格的冰箱,并就此拿下中国电冰箱史上第一枚质量金牌。

华为与海尔自出生那一刻起,便流淌着不同的企业血液,但在成长路径上却又异中有同。立足于国内,无论华为或是海尔,皆是走着一条自主研发、质量为王的“逆大流”道路,而后在这样一条不易的路上创业不休。放眼未来,二者又同样遵循着先难后易的逻辑,义无反顾地踏入全球市场的大门,时至今日仍斗志昂扬。

“砸冰箱”的海尔打开了新时代大门

1994年的任正非曾口出“狂言”,他向所有人喊出:“十年之后,世界通信制造业三分天下,必有华为一席。”就此注定华为要走上全球化道路。而几乎在同一时期,面对外国企业的轻视,张瑞敏带着愤怒与不甘地立定决心,“难道我们还要躺在祖先的发明上睡大觉吗?中国一定要创建属于自己的世界名牌!”海尔扬帆出海已是必然之举。

但走出国门非同儿戏,特别对彼时的中国品牌而言,没有企业成功出海的案例,让“走出去”这件事充满了未知与恐惧。摸索,试错,坎坷,失落,华为与海尔即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推开全球化的大门,并且不留退路。

若是时光能回到1998年,便会知道那一年俄罗斯的气温不算太冷,然而与之相对的是,俄罗斯市场却冰冷到了极点。那一年,我们若是站在竞品的角度看华为,大概只有冷笑与嘲讽,毕竟在1996年正式出海的华为将俄罗斯市场作为自己全球化的第一个国家。“出师不利”是压在所有华为人头上的帽子,而在进退之间,华为选择了坚守。

即如任正非自己所说的那样,“一切拥有中国品牌的优秀企业,都应到俄罗斯市场上去一显身手。”他坚信俄罗斯市场能够回暖,并决意等待,这一等便是4年。当然,守候于俄罗斯市场4年的华为并非毫无进展,他们收获了俄罗斯国家电信局的第一张订单,虽然只有12美元。

12美元轻若鸿毛,却成了华为打开冰雪之国的关键钥匙。在这笔订单后,华为在俄罗斯逐步布局起自己的营销网络,并在大部分企业弃俄罗斯市场而去时,坚定地站到了当地运营商的身边。这或许是最为贵重的12美元,因为它见证了华为4年的坚韧与守候,并撬动了后来华为与俄罗斯国家电信部门千万美元的GSM设备供应合同。

华为的坚守为自己的未来拉起大幕新华社发

但这一切只是人们对眼下的判断,却不是海尔目光停留的位置。于海尔人而言,中国加入WTO便是时代赋予的机遇,海尔要做的是顺应时代,而非顺应质疑。去美国建厂有没有风险?当然有,根据测算,在当时家电行业的成本构成中,人工成本占到10%,材料成本占到60%至70%,在美国购买材料的价格虽然和中国差不多,但美国的人工成本跟中国比是8倍的比例,这显然是一种巨大的经济压力。但海尔却看到了事情的另一半,如果从中国运送一台200L以上的冰箱到美国,运费约60美元,运输成本可以抵消掉人工成本的差距,这对海尔而言可以承受。

但数字只是支持海尔走出去的表面原因,更重要的在于,不想做“池塘中大鱼”的海尔期待在全球市场中与高手过招,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属于中国品牌的强盛之路。张瑞敏曾言:“在美国建厂前,有专家告诉我,我们大概需要8年才能回收成本,而真到走出去后,我们这一路走了不只是8年。但我觉得这么多年的坚持依然是值得的,因为海尔想输出的不是一个中国产品,而是一个中国品牌。”

出海之不易,坚持与守望,这便是华为与海尔在出海的第一个十年所共同经历的事情。他们扬帆起航又目光如炬,他们坎坷过,他们坚持着。

奋进

坚守,是寻得出路的必经历程。但企业终究要向前而行,也许目标无限接近,但他们脚下走过的路,最终只能是属于自己的路。

迎回俄罗斯市场之春的华为正式开启了全球市场的布局。相较于一般思维中优先进入一线市场,华为的出海战略则是极具特异性的“农村包围城市”。任正非说:“当我们计划国际化的时候,所有肥沃的土地都被西方的公司占领了。只有那些荒凉的、贫瘠的和未被开发的地方才是我们扩张的机会。”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选择与欧美巨头“避战”的华为不仅在发展中国家站稳脚跟,也逐步积累起自身的科技实力。这种“避战”即如同卧薪尝胆,一旦时机来临,便可大展手脚。迈过WTO大门的中国与全球经济日益紧密,在“非主流”市场的通信设备积淀又在技术层面为华为树立了信心。于是从2001年起,任正非把华为的旗帜插进了日本、西欧和北美的土壤,其与日本松下、日本电气公司成了合资公司;在美国成立全资子公司;与西门子、英飞凌等欧洲企业进行联合研发。

“避战”多时的华为终于开始了自己金戈铁马的岁月,而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也为日后出海的中国品牌树立了一种可借鉴的方案。

华为开始在海外开疆拓土新华社发

创牌之路究竟有多难?数据上看,家电企业如果选择代工生产,其利润率可达3%至5%,最重要的在于,因为是贴牌,所以生产方完全不需要考虑市场销路。而创牌则意味着一切从0开始,不论其利润率高低,仅仅在拓展市场这一环节上,海尔便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与精力,以期获得海外用户认可。海尔的自主创牌,在最初的阶段就好像是“薛定谔的猫”,有或无,生或死,一切难以预料。

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在今年接受采访时曾感慨道:“从大规模出口算起,海尔出海已经有31年了。一路走来,不容易,非常不容易。海尔在海外坚持了快30年做品牌,就是希望能树立一个关于中国品牌的自信,我们的品牌也能让外国人竖起大拇指。”

在那个中国占据“世界工厂”的年代,坚持自主创牌的海尔便如《圣经》中所言那般,走了一扇“窄门”,但在海尔人眼中,这扇门终究能通往永生。在海外创牌的岁月里,海尔用艰苦卓绝的20年让海外业绩达到盈亏平衡点,并于2019年实现了海外利润率与代工生产利润率持平。

海尔已然成为一个全球名牌

引领

中国品牌的故事,是品牌自己的故事,也是品牌强国的故事,承载着过去,着眼于当下,亦关乎着未来。华为和海尔皆是在自强又强国的轨道上,将目光投向远方,他们胜利过,也不曾停止过,他们很少忆往昔,只想倾听下一个时代的脉搏。

任正非说:“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张瑞敏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在拥抱时代这件事上,华为坚持每年将10%以上的销售收入投入研究与开发,用科技带动着产品的持续迭代,以此维持自己高水平的品牌竞争力。2017年之时,华为的业务已遍布全球170多个国家与地区,服务着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

与此同时,先于时代的通信布局让华为实现蝶变。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深刻探索,让其成为行业无可争议的领头羊。华为以中国品牌之名,摧毁着西方通信巨头们的城堡;又在长期的手机技术储备下,撬动着苹果、三星们曾经稳固的市场。

全球市场即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在触碰了欧美品牌的“奶酪”后,纵横于5G时代的华为如今正迎来一场真正的战争。美国市场的全面打压让华为的全球化战略倍增坎坷,芯片的“断供”更是给华为手机的未来蒙上一层阴影。但回顾过去的30年,不易和坚忍早已成为中国品牌刻在骨髓里的精神,在任正非的眼里,华为便是群狼,群狼可以忍过寒冬,更无惧任何挑战。

5G时代的华为正在迎来新的挑战新华社发

激烈的市场环境,让华为持续塑造着“狼性”精神;而与此同时,海尔同样在构筑着自己的精神内核——人单合一。2005年,早已成为世界名牌的海尔再次走向“不易”,其瞄准全球企业管理范式,用人单合一的模式重新思考企业与人之间的关系。

关于人单合一的探索,几乎可以认为是一场从0到1的冒险。因为在彼时的管理学界,被奉为经典的是杰克·韦尔奇的“六西格玛”与稻盛和夫的“阿米巴”,中国企业尚未步入全球管理学的殿堂。海尔人单合一之路,便是在挑战那些高不可攀的“巨人”。

曾经有很多人认为,海尔的人单合一模式不可能成功,因为其在颠覆大企业传统的科层模式,让员工与用户这些“人”的价值来驱动企业变革,这意味着企业要抛弃种种的过往,甚至“自我毁灭”。但时至今日,海尔活了下来,并用其孵化出的4000多个创客小微向所有人证明,人单合一让海尔成为了一个创业的热带雨林。

2018年3月,张瑞敏带着《海尔:一家孵化创客的中国巨头企业》案例第三次登上哈佛的讲堂。这一次,他把一个来自东方的管理范式镌刻于全球管理学界之殿堂。蝴蝶在中国的东海边扇动起翅膀,随后便在美国的东海岸掀起一股风潮,其为人单合一,又是“东学西渐”。

人单合一的价值有二。一是具有普适性,其不仅构筑着海尔的文化基因,同时亦能够适用于全球企业。从斐雪派克到日本AQUA,再到GEA,海尔将人单合一模式复制于其中,并帮助他们重获新生。

二是拥有变革性,这即是海尔所强调的“自以为非”。置于这个时代,海尔的“自以为非”便是在其35岁生日之际,决心塑造一个全新的品牌概念——生态品牌。所谓生态品牌,即是强调开放、包容、协同、共赢,无边际、自驱动是生态品牌最大的特征。而生态品牌下的海尔究竟是何形态?张瑞敏曾用非常简短的字句形容那番模样:群星闪耀时。

走向生态品牌的海尔正扬帆于新的航线

这便是海尔生态品牌所寻求的样子,人的价值第一,让全球一流资源汇聚到海尔的生态平台之上,从此以后,去边际,聚众力,造无穷。

结语

中国品牌的塑造历程,即是谱着一篇30年之久的乐章,低沉,昂扬,百转千回,渐远渐彰。华为正如他孕育的“鸿蒙”那般,于浑噩之时等待破晓;海尔则在生态品牌的雨林里挥别过往,于混沌的旅途中重塑新生。

他们是中国品牌最应该有的模样,独立,坚忍,奋进,创新。他们乘风而上又扬帆远航,他们创业不休也注定辉煌。

THE END
1.中国十大知名品牌故事二、海尔品牌故事 海尔的品牌故事,代表就是“砸冰箱事件”,张瑞敏砸了72台不合格冰箱,赢得了超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太多的消费者被这一故事所折服。虽然当时没有正式形成品牌故事的文字,或者说冠以品牌故事这一名称,但这则故事通过媒体报道、第三方评论等多种形式,在业界广为流传,堪称中国品牌故事的代表作。 http://news.ppzw.com/Article_Print_188814.html
2.海尔……我们的品牌故事海尔人,贵州情,报国心~冬冬,娜娜闪亮登场,20年征程,质量,品牌我们一直在路上,为了梦想,加油,努力,成绩已经属于过去https://www.meipian.cn/1k8ewq24
3.品牌故事:12个经典品牌故事导读:品牌故事在品牌创立和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好的品牌故事,不仅仅会赋予这个品牌性格,同时也是向消费者传达品牌精神的重要工具。 海尔砸冰箱事件 海尔砸冰箱的故事,可以说是世界经典品牌故事案例。作为中国商业史上最早三大商业领袖之一,张瑞敏曾用一柄大锤,砸醒了海尔的质量意识,更砸出了海尔的未来,成为了中http://www.pinpaigy.com/page138?article_id=6271&pagenum=all
4.海尔品牌发展史品牌故事海尔之所以对市场如此看重,当然还是源于对一个百年品牌的孜孜以求。在海尔的创业历程中,曾有许许多多的丰碑,但海尔比较相信一句话: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丰碑才是比较永恒的。所以,市场是“海尔”这个品牌的比较贴切诠释。 以上是小编对海尔品牌故事的介绍,大家可以多了解下海尔品牌。https://www.chinapp.com/gushi/81655
5.海尔品牌故事海尔品牌介绍售后服务电话呼呼买品牌故事 品牌 海尔Haier 73 人关注 品牌信息 发源国家 创立时间 创始人中文名 所属公司 品牌口号 总部地点 官方微信 联系方式 品牌介绍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是全球领先的美好生活和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服务商。我们始终以用户为中心,连续6年作为全球唯一物联网生态品牌蝉联“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https://www.huhumai.com/pinpai/310
6.海尔是谁创办的?海尔创建人海尔创始人张瑞敏的故事→十大品牌网那你知道海尔是谁创办的,海尔创建人是谁吗?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海尔集团的创始人是张瑞敏,下面小编就为你带来海尔创始人张瑞敏的故事及简介,一起来看看吧! 海尔创始人张瑞敏介绍 张瑞敏 海尔集团名誉主席 张瑞敏,山东莱州人,中国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人单合一模式和生态品牌的创立者。海尔集团创始人,现任海尔集团https://www.cnpp.cn/focus/20012.html
7.德国利勃海尔和中国海尔的历史渊源#品牌故事#厨房电器#恒隆电器德国利勃海尔和中国海尔的历史渊源#品牌故事 #厨房电器 #恒隆电器 #利勃海尔 - 王悦闻于20230915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7003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https://www.douyin.com/video/7279069120082054419
8.海尔创业35周年纪念日,开启生态品牌战略阶段!界面新闻从濒临倒闭的小厂到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从默默无闻的小品牌到享誉全球的中国名牌,海尔的每一次从0到1、从小到大,都离不开这些创业功勋们的奉献。杨绵绵在现场表示:“35年来,海尔凭什么走到今天?就是‘真诚’,我们真诚地创业,真诚到永远。” 创业功勋们根植下变革的精神,风雨同舟的创客续写着创业故事。这是https://jiemian.com/article/3818555.html
9.中国品牌的出海故事,从海尔TCL海信,到比亚迪华为大疆中国品牌的出海故事,从海尔、TCL、海信,到比亚迪、华为、大疆、TikTok。 而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正书写自己故事,华为将技术创新与赋能卷到了极致,比亚迪将全产业链优势卷到了极致,理想将用户体验卷到了极致,小米将营销造势卷到了极致,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故事,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百花齐放正当时。 随着比亚迪第800万https://www.yoojia.com/video/14110145694343232774.html
10.海尔的服务营销策略分析本文主要介绍海尔服务营销中的用户满意度打造,并从品牌故事、服务体系、客户关系管理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详细阐述。通过海尔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打造用户满意度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还能够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品牌故事:讲好品牌故事,增强用户认知度 http://www.chinauci.cn/appreciation/29635.html
11.聚焦中国品牌日中山如何从“中山制造”走向“中山精造”?国际知名品牌的中山故事 “海尔”是世界知名品牌。2023年12月13日,由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独家编制的2023年“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显示,海尔集团连续20年入榜,位列中国品牌TOP3,在全球排名第35位。 海尔生物科技实验室。记者 余兆宇 摄 https://www.zsnews.cn/mobile/article/view/id/727551.html
12.海尔CEO张瑞敏的经典创业故事海尔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现任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经过30年创业创新,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家电第一品牌。2011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1509亿元,品牌价值962.8亿元,连续11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508/22/63955158_8344417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