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一利好消息,不少人持乐观观望态度。然而,这一办法实施后,对于投诉率长期居高不下的家电维修行业来说,其质量能否就此得到提升行业混乱现象能否得到缓解近日,记者就此走访东莞家电维修市场,对东莞家电售后服务现状一探究竟。
■新规内容
主要涉及
明码标价等几方面
随着家电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关于售后服务的投诉与日俱增。从东莞市消委会公布的数据来看,多年来,东莞手机、家电行业投诉一直位居前列,而在家电类投诉中,关于售后方面的投诉占据大半。
“购买家电时纠纷相对较少,安装、维修、保养等售后服务方面的投诉就相对较多。”市消委会副秘书长邹杰日前在点评家电售后宰客行为时就指出,随着家电的普及,东莞的消费者选购家电时相对理智,大多会事先了解电器的功能、节能参数再决定是否购买,但是从处理的投诉情况来看,消费者往往缺乏售后服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纠纷防范意识。
据市消委会处理的家电投诉来分析,购买家电时纠纷相对较少,安装、维修、保养等售后服务方面较多。常见的纠纷问题大多是收费混乱、故障越修越坏、偷换配件、以旧换新、无维修资质等几大方面。
记者看到,该办法还特意将四大集中问题作了规定,如有以下四方面的情况,情节严重的,可处3万元以下罚款:虚列、夸大、伪造维修服务项目或内容;隐瞒、掩饰因维修服务导致用户产品损毁的事实;虚报故障部件,故意替换性能正常的部件;冒用家电生产者商标或特约维修标识。
售后维修要注意啥
■小贴士
1、找准售后点省钱又省时
业内人士提醒,如果家里电器坏了,最好先找出发票,看看是哪年买的,如果在“三包”期限内,一定要找销售商家。因为消法规定,根据“谁销售谁负责”原则,必须到销售店到品牌定点维修中心进行维修,否则丧失“三包”权利,得不偿失,因为在“三包”内,维修一般都是免费的。
3、事前看清价目表
虽然具体的配件价格很难提前知道,但是一般来说,上门费、检查费等大概的费用一定要先了解清楚,因为不少大型维修点都只规定了个大概范围,具体情况是根据距离远近来定价格。
比如,有的维修点就规定,上门费从30元~100元不等,这个空间就很大,一定要先问清楚,到你所在地具体需要多少钱。
■市场调查
现状1
家电维修收费较混乱
“以在墙上打孔为例,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基本上收费在50元左右。”一空调品牌售后人员如是说。
但记者走访市场发现,与这些大的品牌售后维修点不同,遍布各大社区和城中村的小型维修店却依然没有明码标价,都是由维修师傅根据实际情况来报价。
“一匹的加雪种100元。”记者以自己家的空调不制冷可能需要加雪种为由,咨询了南城的3家家电维修店上门及加雪种全部费用,得到的价格各有不同,第一家维修店报价为100元,另一家维修店则称50元就可全部搞定,而第三家报出的价格最高,称现在雪种价格上涨,又是维修高峰期很忙,需要120元。
除了大体的服务项目价格有明示外,记者走访时发现,不管是大型售后维修点,还是小型社区维修店,对于具体的配件价格却都没有明示。
对于这一价格,不少售后工作人员均称,涉及到具体更换或是维修零件的情况,得维修工作人员上门检查后才能给出报价。
业内人士指出,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虽然不少大型售后维修点有大概的价目表,但收费混乱仍是普遍现象。
现状2
无证上岗现象仍普遍
而记者了解到,此次实施的《办法》中规定,家电维修从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取得从事相应维修活动的职业、技术资质。其中,从事高处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制冷与空调作业、电工作业、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等特种作业的人员,应具备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资格并执证上岗。
现状3
夸大服务推高维修成本
《办法》中提到,凡夸大、伪造维修服务项目等行为,将被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而维修行业一贯的做法就是,能换不修,碰到要修的零件,往往直接被告知要更换零件,或者就是无中生有等现象。
市消委会指出,根据历来的投诉,家电售后服务“宰客”最常见的情况之一,就是采用明换暗修、张冠李戴、无中生有、虚高收费等手段坑害消费者。例如最常见的就是将小毛病变成大毛病,明明是一个小故障,可以通过小小的维修技术就可以修复,但是维修人员却趁消费者不在现场或不懂分辨,把维修说成换配件,收取高价换件费。
从事家电维修行业近十年的罗先生告诉记者,在行内这种情况确实很普遍,而且就算有这一规定出台,也很难解决这一问题,因为消费者不专业,导致信息不对称,很难去界定。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来是重新换配件利润相对较高,二来是因为现在的维修人员技术确实有限。”罗先生说,修配件花时长,肯定不如重新换一个来得省事,报酬相对高一些。另外,随着家电行业的迅速发展,东莞维修行业原有技术人员不断老化,由于行业薪资水平不高,劳动量大,年轻人不愿进,导致这个行业的用人缺口越来越大。“特别是技术过硬、具有一定作业经验的人员越来越少。”罗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