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洁成熔兴通讯员刘仪聆陶璨
“谢谢你,谢谢武汉人,冰天雪地里感受到了温暖。”2月6日,武汉绕城高速和京港澳高速交会处,返乡司机杨先生接过装有面包、方便面、矿泉水的“爱心餐”,连声道谢。
连日来,受雨雪冰冻天气影响,高速道路结冰严重,导致车辆滞留。武汉市积极组织高速沿线街道社区为滞留司乘人员送上物资,参与除冰除雪,并开设爱心休息室供司乘人员休息。
京港澳高速武汉段车辆缓慢通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任勇摄)
“车上有几个人?我们这里有餐包!不急哈,前面道路正在疏通!”
2月5日凌晨4点,寒风凛冽,京港澳高速武汉北收费站附近,武汉市东西湖区走马岭街综合执法中心工作人员在高速上徒步行走,对每辆车喊话,并安抚司乘人员情绪。
5日下午3点,走马岭街综合执法中心、街道派出所等部门近二十名工作人员,携带70箱方便面、1200份面包、30箱水、200份卤制品,踏雪来到高速公路。大家徒步近一公里,逐车发放物资,让滞留人员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高速路上“雪中送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洁成熔兴通讯员刘仪聆陶璨摄)
6日凌晨1时,雨雪未停,走马岭街组织的物资运送队伍就到达了武汉北高速。因地面开始结冰,车辆通行困难,执法队员们抱着物资,多次往返,徒步将物资送给滞留人员。
截至目前,走马岭街综合执法中心累计发放爱心餐1900余份。
行动是最好的破冰剂。
“开下车窗,这有方便面、热水,馒头还热乎着,免费的!”送物资人员暖心地喊着话。
2月5日至6日,汉口北高速卡口大量车辆和人员滞留,黄陂区祁家湾街道在做好除雪保畅的同时,送去“爱心包”300余份。
祁家湾街组织专班送去应急物资,同时组织沿线各村(社区)党员干部和附近村民,为滞留人员送去热水、面包、牛奶、方便面等物资,顶风冒雪逐人分发。“热茶下肚,暖胃又暖心。”旅客王女士真诚地说。
“辛苦了,再坚持一会!”5日上午,武汉南高速收费站,江夏区商务局的工作人员一边将一包包物资递进车内,一边宽慰着大家。
当日,京港澳高速、武深高速江夏段大量车辆滞留,江夏区连夜组织保供。5日凌晨1点,江夏区商务局组织打包1000份“爱心包”,天蒙蒙亮时,两辆满载物资的小货车就抵达了武汉南高速收费站附近,江夏区交通大队工作人员还带上了几壶刚烧开的热水。
“谢谢,刚刷到网友发的短视频,湖北高速沿线村民自发为大家送物资,没想到我也收到了,还是‘官方’补给。”贺先生笑着说。
6日凌晨,武汉绕城高速柏泉收费站出入口、硚孝高速西湖收费站出入口均遭受雨雪侵袭,部分路段出现结冰,给交通带来严重影响。东西湖区柏泉街综合执法中心联合柏泉环卫公司,前后出动铲车2台,执法人员50余人,清理两处高速收费站出入口积雪,并对易结冰重点部位抛撒融雪剂。
因区内部分高速路段临时交通管制,大批车辆绕行347国道、107国道,途经东西湖区东山街,车流量激增使部分路段出现拥堵。为方便司乘人员休息,6日,东山街开放陈家冲社区、东新社区、巨龙社区等3个户外工作者驿站,24小时免费为滞留司乘、环卫工人提供免费的姜茶、热水、泡面、暖宝宝等物资和微波炉、充电器、Wi-Fi等设施。
因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武荆高速收费站临时封闭。东西湖区新沟镇街联系附近酒店和招待所作为临时安置点,为滞留司乘人员提供免费住宿。“滞留高速的司机很让人心疼,回家的路不易,希望尽我们所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新沟镇街综合执法中心主任项晓环说。
“师傅,前方30米是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赶紧去休息,车辆我们来照看。”5日上午,东西湖区长青街友谊社区工作人员引导滞留司机前往“暖心室”。友谊社区临近四环线长青收费站,不少司机等候在收费站大门前。社区得知消息后,迅速在党群服务中心开设出一间“暖心室”,24小时开放,并成立了24人的应急服务队伍,每班12人轮转。
“热水、泡面、饼干免费供应,太贴心了。”当天,来武汉送货的黄佳一家三口跟随社区工作人员来到“暖心室”休息。两个小时后,黄佳一家顺利踏上回乡路。
2月5日,乘坐高铁到达武汉站的旅客出站。当日,经过加紧奋战抢修,武汉铁路运输秩序陆续恢复,部分高铁班次已恢复通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任勇通讯员孟立覃凯摄)
湖北日报讯(记者李先宏、通讯员赵浩宇、汪倩)一对来自恩施的老年乘客,在洪山区武汉火车站地区综合管理办公室(简称“武汉站地区综管办”)贵宾接待室度过的那个夜晚,注定会深深地刻印在自己的记忆中。
2月3日深夜,老两口带着3个小孙子在武汉站中转回恩施。出站后,两位老人久久未找到住宿的宾馆,正在为难之际,武汉站地区综管办工作人员发现了他们,提出用私家车送他们去宾馆,但两位老人担心被骗,坚决不同意。工作人员只好将老人一行,请到综管办贵宾接待室沙发上休息了一晚。
当日凌晨起,持续的雨雪、冰冻天气,挡住了不少旅客回家的脚步。为及时疏散到站旅客、服务好滞留旅客,畅通离站通道,洪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武汉站检查督导低温雨雪天气应对及旅客疏散工作,分管副区长24小时驻守武汉站地区综管办指挥调度。武汉站地区综管办与武汉站、公安、交管、地铁、公交、杨春湖长途客运站等站区单位联勤联动,全力保障旅客出行。
“风韵出行”是在洪山区注册的全国大型网约车平台。洪山区协调“风韵出行”成立应急保障车队,在武汉站西广场设立专用停车区域,全力做好夜间24时以后的运力保障。应急保障车队负责人袁超介绍,车队日均发车200多台次、运送旅客400多人,有力缓解了深夜到站旅客的出行难题。
服务好滞留旅客。2月2日夜间开始,武汉站东出口2个便民中心24小时开放,提供免费热粥热水;协调武铁旅服公司开放门店18个,24小时提供热水简餐和暖气;开放杨春湖长途客运站作为旅客临时安置点,武汉站区12家酒店以及和平街道4家酒店为旅客提供住宿服务。
此外,强化预报预警,成立融雪防冻值班小组,实行24小时值班。自2月2日18时至2月6日15时,武汉站地区综管办共出动人员预撒融雪剂38吨,铺设麻袋1880条,处理风险点位127处,处置结冰情况106处。
江汉区交通大队民警帮助面包车脱困。(通讯员廖慧摄)
湖北日报讯(记者杨然、通讯员焦萱)风雪中,冰面上,推车前行,3个小时帮助50多台车辆脱困,踉跄摔倒后,奋力爬起,继续坚持。武汉市硚口区交通大队民警曹春工作中的一幕被网友拍下,称其为令人敬佩的“摔跤哥”。“为了让群众不摔跤,我摔多少跤都值得。”冰雪未止,他依旧奋战在保安全、保畅通的一线。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中,像“摔跤哥”一样,武汉公安战线有无数民警、辅警以雪为令,迎雪而上,铲冰除雪,用力量和意志推动一台台受困车辆,助群众安全回家。
2月6日8时许,江汉区交通大队二中队中队长吴胜利、警长黄涛巡逻至解放大道航空路立交二层时,发现一辆面包车轮胎打滑,无法前行,影响后面车辆正常通行。吴胜利、黄涛和辅警立即下车,一边引导驾驶员紧握方向盘,轻踩油门,一边奋力在后方推车。5分钟后,面包车成功脱困,道路恢复畅通。
连日来的冰雪天气,严重影响道路通行能力,武汉公安交管部门采取“固定执勤点位+巡逻”相结合方式,加强现场指挥疏导、强化巡逻管控,最大限度将警力、装备投放到路面,同时调度各大队主动对接交通、城管、应急等部门,落实清雪除冰物资和应急处置力量。
“常青高架北向南方向有积雪,多台车辆被困,请立即安排警力处置!”2月6日9时许,江汉区交通大队指挥室在视频巡查中发现情况后,立即联系城管部门,同时组织警力前往配合处置。一中队民警许翔和快骑队民警刘传飞带着铲雪除冰车火速赶往现场,沿路为铲车护送开道方便其除雪作业。很快,高架主线上的积雪被清理干净,车辆也恢复通行。
街面警务站也积极投入扫雪除冰。2月6日10时许,二七路警务站民辅警在清理积雪时,发现一辆面包车因路面湿滑无法正常行驶,造成路面交通堵塞。民辅警与被困群众用铁锹将轮胎周围的积雪和冰块清理干净,帮助车辆脱困。
武汉交警提醒,近日气温持续走低,最低气温均在零摄氏度以下,路面易结冰,交通事故风险提升。请市民尽量选择地铁等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如需驾车,请务必检查车况,注意降速控距,切勿冒险行驶。
武汉站乘客排队乘坐夜行公交610路。(通讯员涂举学实习生黄文烨摄)
湖北日报讯(记者黄磊、通讯员涂举学、实习生黄文烨)“现在是凌晨而且是大雪天气,为我们提供前往汉口的公交车,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很不容易,十分感谢你们的付出。”2月6日凌晨2点,刚从G4560次列车下车准备乘坐夜行公交回家的陈先生真诚地说。
“大家先上车,车里暖和。”大雪之中,从广州、深圳等地返乡的旅客在公交工作人员的帮助与引导下有序登车。面对顾客扫码困难的问题,夜行610路公交司机张钧耐心指导,“打开支付宝后先调整定位至武汉,再领取武汉公交乘车码就好了。”作为2点半增开至汉口火车站的夜行公交司机,张钧还向乘客们讲解本趟公交车的运行路线,方便乘客们及时调整后续行程,安全归家。
公交车内的旅客纷纷点赞武汉公交的服务。从珠海返乡的魏先生对武汉夜行公交的应对与准备觉得“意外”,“我从珠海赶到广州再到武汉已经是深夜,听到还有夜行公交可以乘坐,对于一个返乡的人来说内心真的很欣慰。”
为应对多趟列车晚点导致夜间客流量激增,从2月2日晚至2月6日凌晨,武汉公交先后组织管理人员近50人次彻夜值守,组织开展铺设草垫、撒盐融雪、维持秩序、咨询引导、热情帮扶等志愿服务。为解决运力问题,除夜行610路外,武汉公交第六营运公司启动应急车48辆,临时投放了100多车次,加开武汉站到才华街以及汉口方向的车次,截至2月5日凌晨已输送近6000名高铁旅客回家。武汉公交集团第六营运公司三分公司经理李奕表示,目前客流较前几日已相对稳定,公交公司在原有安排上增加三趟车次,夜行公交从一小时一趟增开至半小时一趟,可以随时应对夜间高峰客流,保障旅客安全返家。
湖北日报讯(记者汤炜玮、通讯员尚迪爽)“感谢丫头们,辛苦了!”2月6日上午,大雪纷飞,武汉市汉阳区米粮社区网格长殷莉珍与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在超市买完菜,送到邓奶奶家中。
连日来,汉阳区591个小区网格长协调街道、社区“两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志愿者、物业、养老机构力量,组成“探亲”关爱小分队,开展特殊群体“天天访”行动,对全区2114名鳏寡孤独、重疾重残等特殊困难群体实现探访关爱全覆盖。
汉阳“探亲”小分队迎寒走“亲戚”。(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汤炜玮通讯员尚迪爽摄)
洲头社区倒口西村二院小区网格长余思洋,是一位30岁的年轻党员,2022年7月加入社区工作。2月3日以来,他组织下沉党员、志愿者、社会组织52人参与上门探访、慰问、代购等行动,以前一周去一次的探访现在每天上门,确保困难居民在有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得到帮助。
汉阳区永丰街惠民苑社区有特扶人员15户16人,低保及低收入家庭156户。针对极寒天气,社区网格长们连续多天为他们提供代购代买、安全检查、小家电维修等服务。
米、油、菜、圆子、饺子、春联……“探亲”关爱小分队不仅为这些特殊“亲戚”们送去了冬日里的温暖物资,还帮忙打扫卫生、清洗衣物、排查用电用火安全隐患。截至2月6日,共上门走访1998人,帮扶300人,排查安全隐患23处。
湖北日报讯(记者李先宏、通讯员王璐、陈雪莹、吕刘)连日来,冰雪给农业设施造成重大损失。2月5日,武汉市、区农业部门联合市农科院专家组织农业技术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调查蔬菜等作物产销情况,科学分析设施大棚受灾原因,分类指导抗灾减灾。
2月6日,武汉持续降雪,城区部分道路结冰,武汉三环线-岱黄高速、金桥大道-岱黄高速通行受阻,车辆排起长龙。(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任勇摄)
武汉经开区邓南街窑头村蔬菜种植基地种植小白菜、油麦菜等快生菜、草莓500亩。田埂上,工人们正在将抢收的蔬菜装车、运往市场。另有工人在用撑杆加固大棚,并用灯增温。基地负责人曾思来说,他们根据技术指导组的建议,及时融雪除冰,给大棚内增温。每天,基地可以抢出10吨左右保供蔬菜。
东西湖区维农种业基地的连栋大棚内,工人正在进行瓜果的工厂化育苗。棚外无人机正在撒融雪剂,对有倒塌危险的大棚,已采取了“破膜保棚”措施。
在东西湖区自勇园艺基地,工人正在用机器抽井水冲刷棚顶。“利用井水的温度,加速积雪融化。”基地负责人介绍,农业部门及时预警,他们在草莓设施大棚地下铺撒稻谷壳来增温除湿,夜间温度低时采用暖风机设备等增温保温。
针对部分大棚因雪灾而损毁情况,武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设施大棚应及时清理积雪,如大雪过猛,大棚有倒塌危险时,可“破膜保棚”。其次,可在设施大棚中间增设支撑杆,增加大棚承重能力。对已损毁的投保设施大棚,尽快与保险公司联系,做好理赔的痕迹管理,降低受灾损失。
对于生产管理,可采取不同方法应对:露地蔬菜可采取浮面覆盖等措施,设施蔬菜可采取多层覆盖栽培技术、补光等措施,有条件的合作社可在棚内利用炭火、暖风机等设备增温。
专家特别提醒,在烧炭取暖融雪时,要防范一氧化碳中毒,注意通风。下一步,还要及时清理“三沟”,排除田间积水,深沟高畦,降低地下水位,防范湿渍害。
据悉,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成立10个督导组,深入6个新城区、长江新区、青山区、洪山区和东湖高新区等重点农业区域进行技术指导全覆盖,市、区共成立抗灾指导组68个,累计派出技术人员3116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