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电器坏了想维修,网上搜索信息总是五花八门。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消费者该如何选择?在选择过程中,又该注意哪些事项?记者体验后梳理了一份“攻略”。
“师傅”上门看了眼家电收了320元
5月22日,市民蔡长志家中电视机内屏炸裂,网上搜索后,联系到了一家家电维修服务。工号为11号的维修人员接单后,表示要先收取上门服务、维修费共计380元,他便支付了。
第二天,维修人员上门实勘后表示,电视机需更换内屏,报价6700元。“我觉得太贵了,就没让修,就说给我退还维修费。”蔡长志表示,最终该服务公司只同意退还60元,“对方上门只看了电视机的外观,并没有拆卸,就要收我320元,感觉这钱花得有点冤。”
第二天,官方维修师傅上门后,花费50元将机器调试好。“我和前一天的维修师傅包括平台联系,对方提供了一个负责人的联系方式。那位负责人说,师傅能修好机器,是我不修的,退还费用时要扣除一半。”漫漫说。
都说自己是“官方”客服连话术都一样
打开其中一个网页,弹出人工客服聊天框询问具体故障情况,并且询问地址与联系方式,承诺“派附近的师傅上门维修”。当记者询问是否是官方售后时,客服称“我们是有维修质保的,这边都是专业维修人员。”
信息那么多该怎么筛选?
记者石喻涵实习生白娇
编辑:马艾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112018008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7177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