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利用认证认可创建白电第一品牌事例
(国家认监委认证认可技术研究所报送)
一、企业的概况
二、海尔的认证发展历程
2001年,国家发布了《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对列入目录的19类132种产品实行“统一目录、统一标准与评定程序、统一标志和统一收费”的强制性认证管理。10年间,通过认证,海尔形成了完善的质量体系,培育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促进了海尔的飞速发展。
1992年至2005年,是海尔多元化发展战略阶段和国际化战略发展阶段,也是认证行业的快速发展的阶段。如何实现企业与认证机构的共赢成为新的焦点。海尔对认证的理解也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改变:充分与认证机构携手,借力第三方的认证平台,由被动送检转变为主动邀请资深认证机构(CQC\UL\VDE\ITS\TUV等)为产品的前端设计把关。这种观念的改变不仅提高了海尔产品的认证速度,而且大幅提升了产品的质量竞争力。
正是基于这种合作,海尔产品多次荣获认证001号证书,如海尔获得全球第一个CCC认证证书和国家首批首张001号电器产品性能认证证书。此外,国际威检验认证机构ITS为海尔空调颁发了欧洲001号节能认证证书。这是继获得美国“能源之星”、欧洲A级“节能之星”之后,海尔空调凭借领先节能省电技术在欧洲市场获得的又一高度认可。
三、强制性产品认证对海尔的重要作用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是各国政府为保护广大消费者人身和动植物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保护国家安全,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它对促进海尔的技术进步并打入国际市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提升产品质量与管理水平,优化产业结构
自2008年开始,海尔集团质量部门围绕“认证创造效益”的工作理念开展工作,在认证机构等外部资源协助下,协同各产品线质量管控部门以及生产事业部体系部门开展了对生产事业部认证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全面评测的工作,并对评测过程暴露出来的不足进行协同关闭。多年的现场审核对海尔在保证产品质量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指导性作用。
海尔通过认证机构二方审核,针对二级供应商、OEM工厂设计参数生产工艺等很多工艺参数进行了检查,并且采纳了认证机构提出的大量的整改的建议和方案。二方审核协助集团提前发现了问题降低了的风险,并简化了问题改善的流程。
2.加强企业自主创新,有效促进国际化战略
认证和标准是并行的双楫,海尔在产品认证的过程中,对于产品标准的理解和研究不断加深,并以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2003年10月,海尔“防电墙”技术提案被国际电工委员会采纳,标志着海尔创新标准的开始;2006年5月,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国际电工委员会家用洗衣机分技术委员会大会上,海尔洗衣机总工程师成为中国第一位进入国际电工委员会洗衣机分技术委员会的工作组专家,标志着海尔人开始全面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目前,海尔已参与9项国际标准的制定;主持或参与了152项国家标准的编制修定,制定行业及其它标准425项。海尔集团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为产品全面进入国际市场争取了话语权,并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3.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2002年5月,海尔获得全球第一个CCC认证证书;2006年6月,海尔“鲜风宝”空调获得了国家首批首张001号电器产品性能认证证书;2008年7月,海尔空调获得了国际权威检验认证机构ITS颁发的欧洲001号节能认证证书。2010年12月,海尔获得了国家环保部颁发的“低碳认证”证书,这是中国家电行业惟一白电企业获此殊荣。对此,海尔将进一步发挥全球第一品牌优势,大幅提升全球竞争力,引领家电业向绿色低碳转型,也将有利于企业规避诸如碳关税等国际贸易壁垒,同时对未来世界家电业竞争格局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2012年,海尔参加国家惠民工程的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等产品,全系列进行了节能认证。
海尔集团抓住了每一个市场转型的契机,不断适应市场变化,保持了企业可持续的生命力。
三、总结
认证是品牌内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创品牌的过程就是把“认证”与企业品牌融合的过程,它不仅是企业的市场准入证明,更是企业的社会责任的体现。图2显示了海尔集团发展各阶段的认证目标。
可以说,中国认证飞速发展的10年,也是与海尔携手共进的10年。10年的相互支持、相互协作,为双方的共赢以及后续发展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在产品质量提升、企业转型升级和促进国际贸易等多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