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了我国电子垃圾回收处理的`现状,提出了规范回收市场和拆解市场、鼓励和扶持废旧家电回收企业、完善污染防治责任等合理、高效的回收办法.
电子垃圾回收处理现状调查报告
电子废弃物,俗称电子垃圾,指废弃不再使用的电器电子产品,主要包括废旧电脑、移动通讯产品、电视机、电冰箱等废旧设备及其零部件。随着电器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电子垃圾数量也正处于爆炸式增长的阶段。
电子垃圾中包含多种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因此,相较于普通生活垃圾,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过程比较特殊。如果处理不当,这些有害物质将会释放到环境中,对水、土壤等造成污染,也会严重危害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联合国大学发布的《全球电子垃圾监控》中指出,20全球共产生4180万吨电子垃圾,然而仅有16%的电子垃圾得到回收或者重复使用。
那么,我国在电子垃圾回收处理方面又存在哪些问题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实践经验并结合自身情况,可否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这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与探讨。
一、我国电子垃圾回收处理现状
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对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做出了相应规定。
在电器电子产品污染控制方面,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发布了《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在原《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基础上,新《办法》扩大了限制使用的有害物质范围并完善了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的管理方式。
(二)我国电子垃圾回收处理问题分析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我国五种主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电视机、废冰箱、废洗衣机、废空调、废电脑)的回收量约为15274万台,约合348万吨,同比增长12.5%。但鉴于目前我国大型电器电子消费品市场的迅速增长,其回收再利用仍面临巨大挑战。
我国电子垃圾回收仍处于粗放无序的状态,大部分废弃电器电子设备都是由个体散户回收,并由小作坊进行简单的拆解和加工。在这种非专业的拆解和加工过程中,不仅部分宝贵资源未得到充分回收,而且产生了大量二次垃圾和污染物。这些二次垃圾和污染物常与生活垃圾混合后填埋或焚烧,进而对水、土壤和空气产生严重危害。
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截至年底,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企业数量达到109家。然而,很多正规的电子废弃物处理企业因无法回收到可维持企业正常产能的电子垃圾,得不到良性发展。
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在电子垃圾回收处理方面的法律不完善,未建立有效健全的回收管理体系及制度,例如责任主体不明确、管理制度可操作性不强;另一方面,公众的电子垃圾回收意识薄弱、社会正确引导不力,导致电子垃圾无法集中回收。
此外,尽管在我国《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中,明确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列入禁止进口的目录当中,但每年仍有大量电子垃圾通过非法渠道进入我国。而这些电子垃圾无法得到专业的回收再利用以及无害化处理处置,严重危及地区生态环境和公众身体健康。因此,尽快完善电子垃圾回收体系、增强公众环保意识、打击非法回收渠道势在必行。
二、德国电子垃圾回收处理经验
作为电子垃圾管理的先行国,德国在回收处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下面以德国在电子垃圾回收处理方面的做法为例,为我国提供相应参考。
(一)德国电子垃圾回收处理法律依据
早在,欧盟就出台了《废旧电子电气设备指令》,也就是家喻户晓的WEEE指令。,欧盟对WEEE指令进行了重新修订,作为欧盟成员国,德国对该指令做了相应转换,在国内颁布新的《电子电气设备法》,于2015年10月正式实施。
新的《电子电气设备法》明显提高了消费者处置废旧电器电子设备的便利性:该法规定,大型电器电子产品销售商卖出等价电器电子设备的同时,将有义务免费收回相应的废旧设备;而边缘长度低于25cm的小型电器电子设备如手机、电吹风等则必须无条件收回。
电子垃圾回收处理的探索性研究-以威海市消费者的调查分析为例
城乡垃圾回收与处理市场化的探讨
中国做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高速的经济增长一直为人所瞩目.但是环境污染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垃圾所引发的环境问题也是我国城市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它对我们的人居环境,经济建设,公共健康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全球城市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城市化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高速的经济发展使得我国的垃圾产量也大幅度的增加.然而垃圾的处理能力不足,以及垃圾的管理不当,人们对垃圾的观念依然如故.加上城市化的集约效应.导致了“垃圾围城”现象的产生.
我国电子垃圾的回收利用现状及对策
介绍了电子垃圾的`现状及危害以及国内外电子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并对电子垃圾的再生利用提出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