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网友又陆续扒出了一些王思聪的个人设备,价值30万元的台式电脑、价值49万元的耳机等等,所以一台50万的电视在普通人眼中可能是天价,但在我们的“国民老公”眼里其实真的不算什么。
当然,王思聪只有一个。普通人不可能会花几十万去购买一台电视、一台电脑或者一部耳机,但想想十年前甚至五年前,今天这些常见的家电设备对老百姓来说也曾是天价。
家电已是“旧时王谢堂前燕”
回想我们小的时候,无论电视、冰箱还是洗衣机都需要父母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工资才能买到。而现在,这些已经是再普通不过的设备了,真的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以彩电为例,一台55英寸的液晶电视在几年前,价格大约在8000多甚至上万元,而现在只要一部中价位安卓手机的价格就能买到,甚至如果拿iPhone做参照,它只需要三分之一iPhone的价格。而且中高端的家用电器,也就一部iPhone的价格。家电如今已真正成为低消商品,而且在城镇、农村地区也已经十分普及。
去年有一组数据显示,早在2015年城镇和农村家庭家电消费支出占比就已经持平,但农村地区是上升态势,而城镇则是缓慢下降。
对于笔者来说,这几年感受最大的变化可能就是家电网购化。原本大家电受物流、安装、售后等环节影响,网购比例一直不高。但是电商平台多年来一直在强化自己的线下流程部分,从运输、安装到售后,服务越来越好的结果就是家电网购比例不断攀升。
2015年上半年,家电网购总交易额达到1361亿元单品线上占比破20%。注意20%这个数字,是整体家电产品中的某个单品。这个数字在2016年就被打破了,而且还是全行业提升。
零售业有一个天花板标准,任何一个渠道很难达到20%的界限。而家电网购渠道则在去年就达到了19.95%,根据《2017上半年家电网购分析报告》显示,2017上半年,我国B2C家电网购市场(含移动终端)规模达2160亿元,纯家电产品的线上市场增幅高达33.1%,家电网购渗透率首次超过20%。
京东成为家电第一渠道背后:成本、效率、体验是核心
笔者记得今年年初,京东家电曾搞过一次年度战略发布会,在营销方面,京东对外宣布将通过立体化的推广,强化重要促销节点。在今年的618,京东卖出了千亿销售额,可见其实力的确不容小觑。
今年京东815家电周年庆,根据市场环境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低价仍是网购家电的最大优势,根据年初京东给出的数据,京东家电已成为厂家利润增长的引擎,电商的高效率、成本低带来了价格上的优惠竞争。
以彩电为例,京东比线下零售最低的一个尺寸段便宜12%,最高的便宜41%,中间大多维持在25%-30%之间。洗衣机,最少便宜19个点,最高的48个点。冰箱最高的便宜52个点。
二是家电细分品类需求旺盛,个性化的高端家电开始进入网购家电产品。如空气净化器、净水机、婴幼儿洗衣机、红酒柜、雪茄柜等等。
三是渠道下沉惠及于民,目前京东家电专卖店已累计开店近4000家,覆盖了2.5万个乡镇、45万个行政村,京东家电通过渠道的不断下沉,让农村消费者在购买家电上也能和大城市的消费者享受到同样的价格和服务。
四是高质服务,有关家电售前和售后服务一直是消费者纠结的痛点,在这方面京东也是走在行业前列。笔者将注意的几件事罗列一下:
2016年3月,京东联合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这两个家电业权威机构推出的“家电选购指数”;
2016年10月,京东家电又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和多家权威机构,共同发布京东小家电准入标准和实施规则,保障消费者从京东选购的小家电品质;
2017年5月,针对家电安装乱收费这个消费者投诉热点,京东家电和多家国内外主流热水器品牌成立了“热水器售后服务联盟”,还共同推出了“热水器安装费封顶”政策。
除此之外,京东家电还统一了空调等品类的行业收费标准,带头推行部分品类的安装“0收费”,开通涵盖家电售前、售中、售后全流程服务的“家电小秘书”服务平台等等。
正如刘强东所言,成本、效率、体验是零售的核心。京东家电能够保持高速增长,靠的正是低运营成本、高转换效率、优用户体验。马上就是京东家电的“生日”815家电周年庆了,相信有高质低价的全品类家电和全面备货以及令人放心的优质服务,今年815京东家电又将会迎来一波销售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