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半年报的业绩公告,不只是将小熊电器推向了行业舆论的风口,也让不少家电厂商颇为费解:为什么主打低价格、高性价比的小熊电器,在消费降级周期中,不仅没有成为市场的赢家,反而业绩出现“量跌利降”被不少消费者抛弃的冷遇局面?
池栾||撰写
很多家电同行看完小熊电器的2024年半年报,倒吸一口凉气!他们给出的理由是:消费降级太严重了!连定位低价格的小熊电器,也卖不动,被特价、超低价的杂牌或者白牌产品,抢走了不少蛋糕。
财报显示:小熊电器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31亿元,同比下跌8.97%;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下跌32.01%;其中,2024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37亿元,同比下跌14.01%;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比下跌85.89%。可以看到的是,今年二季度成为小熊电器上市以来的“至暗时刻”。
在家电圈看来,小熊电器给出的上述三点原因中,除了企业对618大促的市场竞争和消费变化的预期不足,其它两点则是很多小家电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特别重要的就一点:消费降级、消费疲软,引发一轮主流消费群体的购买行为蜕变,全面转向价格。不只是追求低价,而是更低价、更便宜。
回到小家电行业,回归小熊电器,基本可以确认两个信息:一是,当年小熊电器进入小家电行业,已经有了美的、九阳、苏泊尔等品牌企业主导的头部阵营,但是凭借“个性化的产品、低廉的价格,以及强识别率的产品设计”,还是闯出了一条新路,也成为最近10多年以来小家电行业跑出来“为数不多”的知名品牌;即使是拥有小家电代工大王之称的新宝股份,其在国内小家电市场的认知度多年来一直很低,购买的英国小家电品牌摩飞也就火了2、3年就被打回原型,并未真正实现市场的持续性经营。
可以说,小熊电器从当年的“价格小熊”发展到现在的“品牌小熊”,企业在进步、品牌在提升;但是,对于中国市场上的众多用户群体来说,追求低价特别是追求“便宜更便宜”的想法,从来没有改变过。这也就造成了,在当前的消费降级通道之中,讲品牌调性、讲产品差异化、讲功能配置的小熊电器,虽然较九阳、苏泊尔的产品价格便宜,但是与价格型消费者期待的低价和便宜,还是有差距。这也就自然会出现“营收下滑、利润下滑”的双跌局面。
消费降级作为今年开始一线家电市场的新常态,家电圈认为,各个企业既然确定了用户为中心的经营思路,那就真的要顺应消费的变化,从前几年的消费升级、消费分层,到今年的消费降级。谁不能满足用户,顺应需求,谁就会面临被淘汰,被抛弃,被遗忘。
小熊电器今年上半年遭遇的经营问题,不是个例,也不会是短期的现象,包括美的、苏泊尔、九阳等领军企业都会面临。接下来,整个小家电产业的很多品牌型家电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必须要反思经营手段和思路的变化,或者说是主动做出调整。毕竟,这一轮的国家“以旧换新”补贴,只针对大家电、厨电,以及部分清洁电器等产品,对于生活电器等家电的政策助力相对薄弱。
聚焦规模化的用户群体和需求,家电企业未来的出路,或许很简单:快速响应用户需求的变化;要么就是聚焦品牌化消费,高端化、奢华主义的突破和上攻;要么就是聚焦价格型消费,便宜再便宜,满足用户的“又好又便宜”追求。顺势而为、逆势而上,积极抢夺,将是众多小家电企业未来最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