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长远来看,这些优势或许将成为桎梏。人们的视线往往会聚焦到同一个问题上,那就是小熊股价与业绩疯涨的“可持续性”。考虑了这五点,我还是把小熊移出了备选股票池。
1.主打创意的产品大多非必需
简单来说就是:你家产品挺好玩,买了可以用用,但不买也无所谓,这就造成了小熊的主力创意产品与传统家电产品在需求方面的巨大差异。
2.无技术壁垒,竞争者如云
在研究九阳小家电的时候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小家电在单品技术上并没有很高壁垒。企业虽然投入大量研发费用,但它们是用来开拓新品类,所以研发高并不代表着每件单品就有护城河。
3.规模与质量的平衡难解决
产品质量的下降或许跟销量规模的增长有关,公司本身规模小,自家产能有限,代工模式又难以控制质量。根据招股说明书,2018年公司90%的产品是自主生产,但随着规模的扩大、销量的增长,代工业务占比可能不断增加,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变多。
有人会说,小熊产品便宜,坏了就扔再买一个,还符合当代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当你手上的小熊的产品买一个用几天就坏一个,再买的时候还会选择小熊吗?
4.行业红利逐渐消退
除此之外,小家电品类红利也在逐渐消退,人们对于新推出的小家电品类越来越不感冒。其实小家电的功能传统家电基本都能满足,“形式上变变花样,本质还是那么回事”让消费者对新品类无脑掏钱变得越来越难。
5.精确定位导致市场格局小
但同时,精确的定位就决定了小熊面对的市场将是小规模市场。目前小熊的电动打蛋器、电热饭盒、多士炉、绞肉机等均位列市场份额第一,市场占有率在30-40%居多,但2019年小熊的营收总规模只有26.9亿。可以看出,虽然在多个市场拿下龙头,但每个市场都是“小市场”,供小熊驰骋的空间的确有限。
设计创意足、产品品类多、市场定位准、同类价格低……这些都是小熊攻城略地的独特法宝。但是当抢滩登陆结束后,还能不能继续靠这些守住城池就得两说了。
好久不做饭,家里的小熊锅都快落灰了,相对于定位年轻人的小炒锅,本年轻人还是觉得外卖更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