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意小家电领跑者,小熊电器国内市场收入中长期空间在100亿元以上,有足够天花板。
2、近年来公司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快速增长,在疫情期间也实现逆势增长,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4.51%和98.93%。
3、中期维度来看,公司原有品类的持续扩张以及母婴个护和非电产品的持续放量,都将推动公司保持快速增长;长期来看优秀的营销将塑造更强大的品牌力,公司有望成为更高维度的竞争者。
4、预计公司2020-2022年收入为38.5、49.4、65.8亿元,同比增速为43.1%、28.3%、33.3%;预计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65、5.74、7.61亿元,同比增速为73.4%、23.5%、32.6%;对应EPS分别为2.98、3.68、4.88元/股,PE为37.3、30.2、22.8倍。
导语:
创意小家电的领跑者,公司深耕小家电长尾市场,近年来公司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快速增长,在疫情期间也实现逆势增长,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4.51%和98.93%,今天就来看看小熊电器的基本面。
要点:
一、小熊电器:创意小家电领跑者,长尾市场崛起红利正当时
从产品上看,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厨房小家电、生活小家电和其他小家电。小熊最早从酸奶机产品起家,随后不断进行品类扩张,目前公司主打的厨房小家电业务有5大类,主要包括锅堡类、电热类、壶类、西式类、电热类。
我国小家电市场规模保持稳健增长,长尾品类占据相当比例且增速快于行业。公司长尾单品表现优异,传统品类亦有渗透。目前公司主要单品市占率已达到较高水平,例如煮蛋器已接近50%,酸奶机、多士炉和电热饭盒市占率也接近30%。
参照日本当前的渗透率水平,预计小熊电器国内市场收入中长期空间在100亿元以上,对比目前仍有足够高的天花板水平。
公司自成立以来就以线上渠道作为主要阵地,逐步形成了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渠道模式。近年来线上渠道业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于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传统电商平台获客成本提升,传统电商增长面临瓶颈,社交电商异军突起为行业带来新的红利。
小家电特性与社交电商天然匹配,场景化营销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更直观的体验,公司深度受益新兴渠道红利。与传统大家电重线下体验的属性不同,小家电往往具备多样化和新颖的设计、相对高频的使用也使其具备一定的社交属性,这些特点都与社交电商渠道天然契合。
近年来公司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快速增长,上市后驶入成长快车道。公司在疫情期间也实现逆势增长,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4.51%和98.93%。
在营收与利润规模迅速提升的过程中,公司也表现出不俗的盈利能力,毛利率与净利率均处于行业前列。小熊费用端控制良好,重视研发投入,经营风格稳健扎实。
公司实质为家族企业,实际控制人为李一峰、张红与龙少宏,股权结构稳定且集中度较高。公司股权激励到位,绑定核心人员利益,初创团队保持稳定。
二、对比美苏九,小熊电器的核心壁垒在哪儿?
从产能水平来看,公司目前居于行业第一梯队,略小于长期从事海外代工的新宝股份以及传统小家电龙头九阳、苏泊尔,显著优于闽灿坤、德豪润达和北鼎股份等。2020年IPO之后,预计公司2022年小家电产能有望达到6060万台,进一步向行业制造龙头迈进。
公司积极利用社会优质产能,提升供应链效率。—一般情况下自有产能用于生产需求稳定或公司独创品类,而当公司需要对新品类做出快速反应且存在成熟社会产能时,则采用外协生产方式。自有+外协生产两种模式相结合,使公司供应链效率显著提升。
随着制造能力不断增强,公司人均创收与人均创利均逐年上升。对于九阳及苏泊尔,小熊的人均创收水平仍有较大改善空间;而对比制造龙头新宝,随着公司品类扩张和单品销售规模扩大,以及自动化生产线的进一步完善,规模红利兑现后有望进一步缩小差距。
从企业经营的决策频率上来说,小家电行业更加频繁,对企业管理层决策速度和准确度的考验也就更大。和同为小家电企业的九阳、苏泊尔相比,小熊等聚焦在长尾赛道的企业,品类还是SKU数量更为复杂,创新迭代速度更快,这也就意味着管理层每年需要在产品上做出更多决策,同时保证一定的准确性。小熊的经营管理团队成熟稳定且能力卓越,并辅以扁平化的制度体系为决策保驾护航。公司优秀的经营与管理能力不断兑现在报表端,表现为领先行业的回报率。
随着品类扩张及创新迭代加快,公司近年来持续研发投入,高度重视技术人才引进。从研发模式来看,公司全链条人员参与,根据市场反馈推出最优产品,避免研发失败的可能性,同时也能够大幅减少研发过程中的无谓返工等效率损失。公司加码研发后专利数量迅速增加,并获得多项设计大奖。
和Linefriends的成功高度相似,喜茶之所以能够风靡全国成为网红,除产品优势之外,其对目标客群的精准定位、对消费者心智的抓取和品牌形象的塑造方式都可以看小熊提供思路。
三、母婴个护+非电新品带来增量空间,海外市场广阔大有可为
公司通过前期品牌端与制造端积累,差异化优势已完成初步构筑,并开始发挥这种优势向外拓展,开始实现对用户的运营,母婴与个护小家电品类或是公司中期维度上重要的成长点。
从行业端来看,我国母婴家电市场规模处于迅速扩张时期。行业距离渗透率天花板仍有很远距离,具备较大的成长潜力。同时,由于90后逐渐成为生育主力人群,行业整体消费层次相比以往也有显著提升。目前母婴家电市场多为母婴品牌且集中度低,较少有家电企业布局,具备明确机会。从产品策略来看,公司并不局限于推出母婴单品,旨在布局母婴用品的全场景生态圈,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
与母婴家电市场非常相似,我国个人护理类小家电市场也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渗透率水平相比发达国家也偏低。不过,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我国个人护理类小家电的市场规模正处于快速扩张期。
公司高度重视海外市场的开拓,外销收入虽然占比较低,但保持较快增速。公司内部也成立了专门从事海外业务的外销部门,地位与内销部门平齐;同时,公司还成立小熊电子商务公司,主要从事跨境电商业务。
四、盈利预测和估值
考虑母婴个护等新兴品类的高速增长以及传统小家电市场环境及竞争格局等因素,预计公司2020-2022年收入为38.5、49.4、65.8亿元,同比增速为43.1%、28.3%、33.3%;预计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65、5.74、7.61亿元,同比增速为73.4%、23.5%、32.6%;对应EPS分别为2.98、3.68、4.88元/股,PE为37.3、30.2、22.8倍。
横向比较,小熊估值高于九阳、苏泊尔等传统小家电龙头,略高于同处长尾小家电市场的新宝,远低于北鼎。中期维度来看,公司原有品类的持续扩张以及母婴个护和非电产品的持续放量,都将推动公司保持快速增长;长期来看优秀的营销将塑造更强大的品牌力,公司有望成为更高维度的竞争者。
五、风险因素
行业竞争加剧,新品开拓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等。
《信达证券-小熊电器-002959.SZ-《进击的小熊,会成为小家电的LineFriends吗?》。2020-11-19;
公司所处的塑料行业中,LCP、PEEK等特种工程塑料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为公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公司今年上涨22.84%。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43%,前三季度同比增长65.09%;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47.50%。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回暖,汽车行业整体呈现复苏态势,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正保持稳健增长,市场需求持续上升,为公司的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今年上涨69.79%,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5.71%。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59.68%;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59.38%。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63%;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57.66%;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65.48%。
今年上涨17%,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93.80%,净利润同比增长60.84%,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
今年上涨71%,公司2024年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0%,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53%。
今年上涨37%,公司2024年三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94.35%。
今年上涨28.5%,公司2024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04.56%,归母净利同比上升70.69%,扣非净利润同比上升98.64%。
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数据中心的算力需求呈爆发式增长。液冷技术因其高效散热性能,成为数据中心散热的重要发展方向,公司的液冷解决方案正好契合这一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