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器及类似器具电磁场相对于人体曝露的测量方法
Measurementmethodsforelectromagneticfieldsofhouseholdappliancesandsimilarapparatuswithregardtohumanexposure
2020-12-14发布2021-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Ⅰ
目次
前言Ⅲ
引言Ⅳ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符号2
4测量方法和限值集的选择3
5测量方法4
6测量结果评估8
附录A(规范性附录)测量磁感应强度的运行条件12
附录B(规范性附录)耦合因子的确定18
附录C(资料性附录)曝露限值24
附录D(资料性附录)使用附录C限值的实例26
参考文献33
图1开始于参考值评估的测试方法选择建议的流程图9
图3与图2参考值对应的转移函数A的示例10
图4参考方法的示意图11
图A.1测量位置:上方/前方15
图A.2测量位置:周围16
图A.3电磁灶台和电磁灶头的测量距离17
图B.1高场强区18
图B.2磁感应强度的梯度和积分G19
图B.3等效线圈位置19
图B.4磁感应强度的梯度和线圈20
图B.5当人体全身电导率σ=0.1S/m,Asensor=100cm2时的耦合因子aC(r)(用ICNIRP限值
重新调整)23
图D.1磁通量测量27
图D.2在切向距离r0上的归一化场分布28
图D.3均匀人体的数值模型29
图D.4头部和肩膀的结构细节29
图D.5磁场源Q相对模型K的位置30
Ⅱ
表A.1测量距离、传感器位置和运行条件12
表B.1不同线圈G的值20
表B.2对于人体全身,系数k在50Hz上的值21
表C.1对于一般公众曝露于频率不超过10GHz的时变电场和磁场的基本限制24
表C.2对于一般公众曝露于时变电场和磁场的参考值(不受干扰的有效值)24
表C.3对于一般公众曝露于频率不超过3kHz的电磁场,适用于人体各种部位的基本限制25
表C.4对于一般公众曝露的磁场限值:头部和躯干的曝露25
表D.1ICNIRP公众曝露的转移函数26
表D.2IEEE公众曝露的转移函数26
表D.3耦合因子ac(r1)27
Ⅲ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无线电干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9)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月立电器有限公司、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广东华能达电器有限公司、上海松下微波炉有限公司、云米互联科技(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