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1.1混凝土冬季施工特点

1.2混凝土冬季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2混凝土冬季施工中的关键施工技术

2.1施工温度控制技术

2.2选择合适的配合比

2.3对原材料进行加热和保温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冬季施工的温度较低,所以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加热和保温处理,处理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一是使用的砂石骨料,应该将其温度保持在0℃以上,一旦出现加热水不能满足拌和温度时,则需要对骨料进行均匀加热,保证骨料的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方便施工;二是施工中使用的水,其温度不宜高于80℃,过高或过低的水温会直接影响施工的质量,同时还应该避免水泥与热水直接接触,具体操作是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搅拌均匀之后,再加入水泥;三是施工现场,也可以通过对骨料进行加热,但加热的温度不应高于60℃;四是不能对水泥进行直接加热,当需要对水泥加热时,则可以利用暖棚来进行预热。

2.4混凝土的拌和及运输

3结语

【关键词】改造建设原因;施工管理要求;防范措施

排水泵站调节池是对排水管网收集来的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雨水流量调节作用。当废水达到一定水位,污水泵就会启动,将污水提升排至城市污水截流干管中去。随着不断发展,污水流量也逐年增加,原有调节池已不能满足功能需要。为防止污水排放不及时产生城市内涝,须对调节池进行改造增容。调节池改造要在每年雨季过后进行,这是因为在排放至调节池污水当中,雨水具有流量大、排放不稳定的特点,调节池的大部分容量就是为调节雨水而设计的。当雨季过后,修建一临时管段,将管网中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直接接入调节池后续构筑物—水泵吸水池中。暂时免除调节池的调节作用,就可以破土动工对旧有调节池进行拆除、增容、重新修建。

解决冬季混凝土浇筑问题是整个调节池改造工程的关键。

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凡昼夜室外平均气温连续5天相对稳定低于5℃和最低气温低于-3℃,应采取一定的冬期施工技术措施及冬季防护方案。混凝土冬期施工的技术措施,,可按不同施工阶段分为:在浇筑前使混凝土或其组成材料升高温度,使混凝土尽早获得强度;在浇筑后,对混凝土进行保温或加热,造成一定温湿条件,并继续进行养护。

(一)浇筑成型前混凝土拌和物预热措施

(1)水加热

材料加热应优先使水加热,方法简便,且水的比热时砂石的4倍,加热效果好。但水的加热温度不宜超过80℃,因为水温过高,当与水泥搅拌时,水泥颗粒表面会形成一层薄的硬壳,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形成水泥的假凝现象,从而影响后期水泥强度。当水温过高时,可将水与骨料先行搅拌,使砂石变热,水温降低,再加入水泥共同搅拌。

2)骨料加热

骨料加热可采取蒸汽直接加热或在骨料堆、贮料斗中加设蒸汽盘管进行间接加热。石料由于用量多,重量大,加热比较麻烦,当加热骨料时应现加热砂,确有必要时再加热石料。骨料不需要加热时,也必须去除骨料中的冰凌后再进行搅拌。

(二)混凝土的搅拌

拌制混凝土应严格掌握温度,使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应低于10℃、入模温度应大于5℃。为达到上述标准我们需要进行热工计算

经过上述热工计算,可求出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运输到浇筑成型的温度降低值并为施工设计的依据。但实际上影响因素较多,变化量大,所以应加强现场实测温度,并依次进行温度调节,使混凝土开始养护前的温度不低于5°C

(四)混的冬期养护

冬期施工对混养护方法有很多,可分为蓄热养护和加热养护两类,蓄热养护是指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或经材料预热浇筑后混凝土仍具有一定温度,在这样条件下,采用保温措施,以防止热量热量外泄的方法。

加热养护法是外界气温过低或混凝土散热过快时,须补充加热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如:暖棚法、电热法、红外线加热法。

关键词北方;冬季;混凝土;施工

香磨山灌区位于木兰县境内的松花江一级支流木兰达河中下游。灌区总面积3.13×104hm2,耕地面积2.13×104hm2,设计灌溉面积2.05×104hm2。香磨山灌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646.2mm,多年平均蒸发量在1040-1400mm之间,平均无霜期在110-150d之间,最大冻深1.8m。香磨山灌区2011年度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初步设计由黑龙江省水利厅、黑龙江省财政厅以黑水发[2011]652号文件批复。通过招标黑龙江省水利第五工程处负责第三标段的施工,施工内容包括总干二支渠渠道衬砌、路面、节制闸1座、进水闸1座。

哈尔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长达5个月之久,气温较低,因此无法进行正常的全年施工,为了保证按期竣工,根据总体计划安排,进行了两座水闸的冬季施工。施工期在10月下旬至12月中下旬。根据气象统计资料,哈尔滨市11月份的平均气温为-6.2℃左右,12月中旬平均气温-15℃,因此必须按照水工混凝土低温季节施工的要求,从混凝土保温、配合比设计、防裂等方面做好各项施工措施,确保施工质量。

1保温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砼施工的特点,施工时采用的是暖棚蓄热、蒸汽锅炉加热的施工方法。具体方法:

1)为保证砼的浇筑温度,搅拌站、砂石料场、水闸基坑处均搭设保温大棚。

2)搅拌站用水采用蒸汽加热,水闸大棚采用暖气排管加热,砂石料加热采用热地垄的方法。

3)砼运输采用泵送的方式,输送泵管道用防寒毡包裹保温。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为了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任务,结合高寒地区的施工特点,砼标号为C30,我们进行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大体积砼的施工特点及冬季施工环境温度低、砼输送方式采用泵送等实际情况,首先进行原材料选取,并将水泥用量、粉煤灰用量、砂率、缓凝剂掺量四个因素做了水平正交试验,然后进行极差分析,确定了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为了做到万无一失,施工前进行了大体积砼温度模拟实测,对边长为0.5m、1m、1.5m、2m的立方体试件进行了温升模拟试验,从而确定水闸大体积砼实际施工时的合理方案以及最佳配合比。

2.1原材料确定

水泥采用哈尔滨水泥厂产天鹅牌P.O32.5水泥。

细集料采用哈尔滨港务局产中砂。

粗集料采用哈尔滨玉泉采石场产碎石。

外掺料采用阿城热电厂产Ⅰ级增钙粉煤灰。

外掺剂采用黑龙江省寒地院产LNC-52型外加剂。

2.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原材料确定后,对水泥用量、粉煤灰用量、砂率、缓凝剂掺量四个因素进行水平正交试验,绘制了水平正交试验结果曲线:

根据曲线确定了最佳配合比水泥用量为310kg/m3,粉煤灰掺量为占水泥质量的35%,砂率为36%,缓凝剂掺量为占水泥质量的0.25%。具体见表1。

2.3施工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模拟实测

施工前分别对边长为0.5m、1m、1.5m、2m的立方体试件进行了温升模拟试验。通过对模拟试验数据的分析可知,采用此最佳配合比,可有效的推迟水化热温升峰值的出现,同时大大降低了水化热峰值,这对于保证大体积砼不产生温度裂缝是极其有利的。

3混凝土防裂措施

混凝土施工时,如何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和温度变形而造成的裂缝是施工控制的关键问题。同时混凝土的防裂问题也是渠道、水工建筑物施工中的一大技术难题,寒冷地区混凝土冬季施工的防裂更是难上加难,为此我们进行了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问题试验研究。施工时采取了“内降外保”的施工技术及先进的温度测控技术。所谓“内降”,就是在保证砼强度及品质的前提下通过降低水泥用量、加入外掺料和外掺剂、降低砼入模温度,分层浇注、布设冷却水管等措施来降低砼的内部温升。

3.1优化配合比设计、降低砼内部水化热

水化热温升主要取决于水泥品种、水泥用量及散热速度等因素,因此施工中选用了非早强型的低标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同时,为了减少砼中的水泥用量,在确保砼强度的条件下,掺加了外掺材料和外掺剂,尽量降低砼的水化热温升,控制水化热峰值。我们通过优化配合比设计,确定最佳施工配合比充分保证了这一点。

3.2分层浇注

为了减少砼内部的发热量,降低温升峰值,水闸大体积砼施工时采用分层浇注、设置水平工作缝的施工方法。第一次浇注3m,第二次浇注2m。待第一次砼强度达到10Mpa以上进行凿毛处理。保证第一、二层砼的温差在25℃以内,避免由于温度梯度过大而造成砼衔接部位的裂缝。

3.3布设冷却水管

在砼浇注前埋置5层φ25mm冷却水管,水平布置在砼不同层面内,层间距1.0m。管间距1.2m。当砼浇筑至冷却水管标高后,立即通入冷却水,利用循环水带走砼内部的部分热量,从而有效降低砼水化热最高峰值,减小砼内外温差造成的拉应力,防止裂缝的形成。循环水要随时调节水温,保证循环过程中与砼内部的温差在20℃~25℃之间,流量控制在10~20升/分,控制降温速率,避免由于温差过大和温降过快而造成砼的内部裂缝。

3.4“外保”技术

3.5混凝土浇注施工工艺保证

3.6采用先进的温控技术

为了得到精确的测温数据,掌握温升与温降规律,更好的指导施工,采用热电偶和高精度的多功能多点温度测试仪进行全过程的温度测控。

实践证明以上各项施工技术措施是行之有效的,经业主、监理、设计、施工单位的共同努力,香磨山灌区2011年度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水闸大体积砼施工达到了预期效果,未产生温度裂缝,强度达到了设计标号。以上技术的成功采用,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提供了详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并且通过本次试验研究以及在水闸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应用,为在寒冷地区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问题,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香磨山灌区(2011年度)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黑龙江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10年12月;

[2]《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

[3]《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

[4]《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DL/T5330-2005).

[5]《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DL/T5151-2001).

[6]《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程》(DL/T5055-2007).

[7]《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1999).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

一、大体积混凝土概述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米,且尺寸已经达到必须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妥善处理温度差值,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的混凝土结构,其鲜明的特点就是体积大、表面系数比较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且很难扩散出去,使得混凝土内部温升比较快,极易导致内外温差增大,若增大到一定程度,当温度应力超过了混凝土抗拉强度的时候,就会产生裂缝,从而影响了大体积混凝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最主要的工作是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使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最终目标就是防止裂缝的产生。

二、大体积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措施

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要提高大体积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严格控制温度裂缝的发生,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第一,采取措施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一是在原材料控制方面:①水泥应用低水化热水泥,为减少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应用高标号水泥;②掺加缓凝高效减水剂,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水泥用量,减缓水泥水化热的释放速度;③细骨料宜使用级配良好的中砂,其细度模数宜大于2.3;④用非泵送施工时粗骨料的粒径可适当增大。

二是要严格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①混凝土拌和物在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不宜大于160mm;②拌和水用量不宜大于170kg/m;③粉煤灰掺量应适当增加,但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40%,矿渣粉的掺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50%,两种掺和料的总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水泥重量的50%。④水胶比不宜大于0.55。

第二,提高混凝土表层温度。要提高混凝土表层温度,应根据技术经济比较和经热工计算来确定混凝土的养护方法。

①保温材料不宜直接覆盖在刚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层上,可先覆盖塑料薄膜,上部再覆草袋,麻袋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的铺设厚度为:一般情况下0℃以上铺一层;0℃以下铺二层或三层;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二次抹面压实后应立即覆盖保温,其保温层厚度,材质应根据计算确定。

②外部加热法,通过加热混凝土构件周围的空气,将热量传给混凝土或直接对混凝土加热,使混凝土表面保持较高的温度,使得内外温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③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立即进行防寒保温,防寒保温措施也可以采用蓄热法,当室外最低气温高于-15℃时,混凝土结构表面系数不大于15m-1的工程应优先采用蓄热法进行养护,但应保证混凝土结构小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使用热源有火炉、蒸气、暖棚、电及红外线等工艺。采用蓄热法时,对模板用保温材料包裹,顶面用保温材料覆盖,同时对结构的边棱角加强覆盖保温,迎风面采取防风措施。

第三,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早期病害的发生。

①混凝土拌合期间的温度控制,拌和站保温措施包括对上料仓及搅拌系统用保温棚进行封闭。保温棚内设暖气、煤炉或碘钨灯供暧,室内温度保持在5℃以上。拌和物保温措施包括设置热水锅炉,拌和混凝土前,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拌和机,并将积水或冰水排除。

③掺抗冻外加剂。在-10~-15℃之间的气温中,对混凝土拌和物掺加一种能降低水的冰点的外加剂,使混凝土在负温下仍处于液相状态,水化作用能继续进行,从而使混凝土强度继续增长。目前常用的有氧化钙、氯化钠等单抗冻剂及亚硝酸钠加氯化钠复合抗冻剂。

第四,其它措施。

①加强温度监测与管理,实行信息化控制,随时控制混凝土内温度变化,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基面温差和基底面温差均控制在20℃以内。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并应在施工前做好保温材料的准备,在施工中随时按照预定的方案监测温度,做好控温措施准备工作,使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及湿度梯度不至于过大,有效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

③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宜用分层连续浇筑施工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应依据设计尺寸进行均匀分段、分层浇筑,段与段间的竖向施工缝应平行于结构较小截面尺寸方向。当用分段浇筑时,竖向施工缝应设置模板,上、下两邻层中的竖向施工缝应互相错开。

三、组织措施的落实

上述的技术措施是保证冬季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有效方法和工艺要求。而要落实到位,则需要重点强化组织管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按照审批程序认真审核。

第二,落实人员专门负责,包括监理旁站,施工单位专职经理负责,技术人员具体落实,温控人员监控到位,试验人员见证取样及时、齐全、真实有效。

第三,对质量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和应预案。

第四,施工单位专责经理落实好施工过程的记录工作,比如施工日记,内容要及时、准确、真实、完整。

只有有效的组织措施,才能够保证技术措施的落实,需要的话,还可以使用经济合同措施。

四、结论

参考文献:

[1]《大体积混凝土》沈义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A

正文:

1.冬季混凝土施工的难点

在冬季,由于气温低,液态水会冻结,而冻结后的液态水的体积会增大,同时会产生冰涨应力。从而使混凝土会受到程度不同的受冻的破坏,进而减弱水泥浆和钢筋的粘结力,进而会造成混凝土的强度的减弱。另外,在冰融化后,会在混凝土的内部形成很多的孔隙,会严重的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密实度。因此,新浇筑的混凝土必须在冻结前有一段的养护期,进而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增强混凝土内部的液相,相应的减少固相。能够加速水泥的水化的作用,从而促进混凝土尽快的达到受冻的临界强度,避免混凝土受冻破坏。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存在着参差不齐的情况,这就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在施工过程中未进行热工计算,就会导致混凝土受到冻害;未按照准确的标准添加抗冻剂,也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质量事故;若早强剂添加的剂量过多,甚至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完全报废。此外,如果在冬季施工时未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开裂的情况。

2.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2.1混凝土的拌制

2.2混凝土的运输与浇筑

当混凝土的拌和物出机之后,应该及时的运输到浇筑的地点,并且在运输的过程中,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止混凝土的热量散失导致冻结的现象。在混凝土运输中,应该对运输工具加强保温的覆盖,应该制作相应的因数保暖的设备[4]。在运输中,混凝土的温度不能降得过快,一般情况下,每小时的下降的温度不应该超过7℃。当采用的是商品混凝土的时候,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前,我们应该了解其混凝土的掺入的抗冻剂的性能,进行全面的了解之后,应该采取相应的保暖的措施。在浇筑前,应该清除模板以及钢筋表面的冰雪。在对施工缝处接槎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应该去除掉水泥薄膜以及松动的石子,进而将混凝土的表面清理干净。在进行分层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应该对已浇筑层在没有被上一层的混凝土进行覆盖之前,温度上不应该低于2℃。在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进行孔道以及立缝灌浆之前,浇筑部位的混凝土必须要进行预热,并且应该采用人的砂浆和水泥浆。在施工的现场应该设置相同条件的混凝土养护的试块作为进行拆模的依据。

2.3混凝土的养护与保温

2.4施工测温

2.5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方式

2.6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

3.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常见问题及措施

3.1钢筋锈蚀和裂缝

在进行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常常会遇到钢筋由于氧化和腐蚀的作用进而产生体积膨胀的情况。从而会导致混凝土沿着主筋以及箍筋的方向产生裂缝。另外,由于水泥的安定性不好,从而导致混凝土的水灰比比较大,造成混凝土的强度低,从而出现由于失水过快造成的开裂,混凝土的内部水分会由四周向中心进行转移,进而形成压力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针对于避免出现上述的情况,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应该严格的控制氯盐的掺入量。氯盐掺入量不应该超过水泥重量的百分之十左右,并且应该加强搅拌进而使氯盐能够充分溶解。另外,我们还应该严格的控制水泥的质量以及混凝土搅拌物的水灰比,,以达到增大混凝土密实性,进而防止水份转移导致的裂缝。

3.2表面起灰

4.结语

[1]高振辉,张雷,李涛柱.渠道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措施探讨[J].科技风,2013,01(15).

[2]黄智青.东圳灌区混凝土防渗渠道设计、施工和运行的管理体会[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3).

【关键词】高寒;隧道;混凝土;冬季;施工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高寒地区隧道冬季混凝土施工一直是施工的难点。为有效保证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加强对隧道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冬季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原理

混凝土拌合物在浇灌后慢慢就会硬化起来,而再往后就会达到极限强度,这主要就是由于水泥水化的结果。水泥水化的速度与材料的配合比有关之外,还与混凝土本身有一定的关联,主要是与温度变化有关。当温度有较大的上升时,水化的速度以及它的力量也就会随之越来越快,一旦温度降低的时候,或在混凝土中的水开始出现冻结,逐渐就从液体状态逐步转换成了固体状态。而此时,用来进行水泥水化这一工作的水越来越少。所以,水化缓慢就会造成对应的强度呈现缓慢的增长态势。如果温度持续下降,混凝土里的水就会直接变成冰,从液体到固体阶段,完全改变了水泥状况,水化停滞,其强度也就随之停止增长。

三、高寒地区冬季混凝土施工方法

1、暖棚法

暖棚法是指采用暖风机、保温模板和保温材料提高仓面温度,减少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期间的热量损失,保证表面温度达到相应规范要求的施工方法。一般来说,暖棚法的施工方案包括:立保温模板、布热风炮及其风筒架设、仓面升温、浇筑、覆盖保温材料、养护、拆除相应装置。暖棚法一般应用在混凝土量较多的地方,如一些混凝土工程较为集中的地下基础工程等。在正温养护条件下,有效地达到防冻效果,同时也保证了较高的混凝土强度增长速度。此类方法施工时应做好相应的施工防护工作,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2、电加热法

电加热法指的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对混凝土进行加热养护的方法。一般的做法是将电热器靠近混凝土表面或将电极放入混凝土内,接通电源,提高混凝土温度。此类方法简单易控制,热损失较小,但是电耗过大,不经济,一般适用于小体积混凝土。对于小型的构件,可以利用电热毯法进行包裹加热。此法在大唐七台河电厂锅炉耳房得到了应用,其应用后混凝土温度和强度达到了相应的规范要求,效果良好。

3、蒸汽养护法

蒸汽养护法是指利用蒸汽直接或间接养护,为混凝土结构表面营造良好的湿热环境,加快混凝土硬化。该法一般适用于预制构件或大体积混凝土,但需要相应的锅炉设备,热损失大,费用较高,劳动条件不佳,所以它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4、广义综合蓄热法

广义综合蓄热法使用的前提是防冻剂的选择和浇筑后的模板保温。已有研究表明,通过投加适宜的防冻剂可以确保混凝土在低温下浇筑,提高混凝土强度。

四、高寒地区隧道混凝土施工

1、拌和站保温方法

对拌和站操作平台、主机上和堆料场采用活动板房搭建全封闭式保温房并将之连接成整体。配置2台小型(功率2kW)热鼓风机、2台(功率1kW)电炉保证房内和主机温度,屋内放置温度计,实时检查室内气温、主机温度以及混凝土拌合物温度,将其温度控制在10℃左右,如温度偏低则加大热鼓风机以及电炉数量。料仓搭建封闭式保温棚,经计算料仓环节热量损失较小,故不考虑料仓加热。

2、水加热方法

3、砂石骨料保温方法

将拌和站砂石料场搭建了855m(规格长宽高:45mx19mx7m)保温房,全封闭。料场进、出口留一机械(装载机、汽车)作业通道,未作业时用棉被将通道口封闭。在料场每个料仓布设循环热水地暖。地暖设置时,先对硬化的每格料仓下按2m间距,凿出地暖分布槽,再安设}50钢管,使地暖管与电锅炉通过热水循环供暖。实时测定料堆温度并将其控制在10℃左右,必要时结合热鼓风机和棚内加热提高砂石料温度。

4、水泥保温方法

隧道施工使用的水泥全部采用散装水泥,用水泥罐存储。在水泥罐上先包裹5cm厚棉被,再在棉被外采用防水隔热材料包裹进行保温。

5、混凝土运输保温方法

6、洞内保温方法

洞口采用特制保温门帘封闭隧道,进隧道10m加设一道保温门帘进行保温;在里层门帘内隧道上部安装电热风幕进行升温,保证隧道内温度高于5℃。冬季气温过低时,在两层门帘之间加设火炉及铁火箱,进行辅助升温,确保隧道内温度。或进洞初期采用2台中型热鼓风机(功率10kW)提高洞内温度。实时检测洞内气温,将洞内温度控制在5℃以上,如气温偏低时增加热鼓风机数量。

7、混凝土拌和的保温技术

混凝土的拌和以尽可能减少热量损失为原则,避免水泥发生“骤凝”,砂、石料的上料做到随上随用,中间不积压。其投料顺序为:砂石料一水一外加剂和水泥。

(1)冬季混凝土施工对原材料的要求。

水泥:选用水泥强度等级42.5级以上的硅酸盐水泥,其技术质量符合国家和公路工程现行规范的有关规定。

细骨料:采用级配良好的硬质、洁净的中砂,不含有冰块、雪团。贮备场地选择地势较高,不积水的地方。

粗骨料:采用级配良好,硬质、洁净、强度较高、抗冻融的粗骨料,并存放在地势较高,不积水的地方。

外加剂:采用具有防冻效果的多功能复合外加剂,外加剂必须经试验室检验并试配验证质量合格、性能稳定的产品。

(2)混凝土原材料加热。

优先加热水。水的加热温度不宜高于60℃,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至60℃以上;当加热水不能满足要求时对骨料进行加热,即根据每天用量集中在室内通过地暖加热。

(3)混凝土搅拌顺序

(4)混凝土搅拌

拌和楼温度要保持在+10℃以上。为保证混凝土强度顺利增长,冬季施工时应将拌合水和砂石加热。但在任何情况下严禁将水泥加热;为了防止水泥出现假凝现象,控制搅拌机内砂石和水的混合温度不超过35℃。并要保证出灌温度不小于+15℃,入模温度不小于+5℃。

8、混凝土浇筑的保温

(1)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施工

①喷射混凝土施工在洞内进行,混凝土施工前对钢筋网片及钢拱架表面进行清理,去除灰尘及污垢。同时应采取热鼓风机等加温设备保证洞内混凝土施工温度达到5℃以上。

②混凝土运输罐车直接开至洞内作业地点,对混凝土到场温度进行检查,不得低于5℃。

③将电锅炉生产的热水通过洞内高压水管引至作业面,喷射硷后可洒热水养护,并实时检测温度。

(2)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保证措施

①混凝土浇筑前,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污垢。施工前对环境温度进行检查,确保温度不低于5℃。

④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低于5℃。加强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的温度检测。新旧混凝土接茬处严格按照施工缝进行处理。

⑤混凝土浇注前,对保温设施加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指派经过培训、有工作经验的技术工人进行操作,定员定岗,确保混凝土质量。

五、隧道施工其它附属设施的保温养护

1、高压风管保温

洞外高压风管及洞内100m高压风管包裹保温材料。洞外风管架空,离开地面,减少低温环境的影响。施工中,及时做好管内积水的排放工作,洞口300m范围内,每增加100m左右设置一积水罐,安装排水阀门,供风前及供风后分别打开阀门以排出冷凝水,避免冻结堵塞。

2、高压水管

从高位水池引至洞口的高压水管用5cm厚保温材料包裹,并24h排放,使水处于流动状态,防止其结冰阻塞管道。

3、便道冬季维护措施

(1)冬季施工时,禁止在便道上洒水,防止因水结冰导致路面打滑。便道上若有结冰,应派人及时清除。

(2)降雪后,及时安排铲车及人员对施工便道进行除雪,保证道路通行需要。

六、结束语

总之,冬季施工是系统的工程,具有很大的施工难度。因此,在施工中要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精心组织,克服天气的影响,保证高寒地区隧道的施工,有效保证施工质量。

[1]史鹏飞,张永奎.高寒地区隧道冬季混凝土施工理论与实践[J].云南水力发电,2010,26(2):14――16

关键词:混凝土;冬季施工;冻害;预防

引言

随着建筑业与公路桥梁事业的快速发展和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满足加快工程工期提前完成的要求,作为混凝土的生产单位、使用单位,必须提前做好冬期生产施工准备,以便顺利进入正常的冬季生产施工状态。这就需要从原材料、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和养护几个方面进行控制,以确保冬季混凝土施工时的工程质量。

1冬季混凝土的施工特点

1.3在进入冬季施工前施工现场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职工住房及仓库必须达到过冬条件,检查施工仓库中冬季用品是否充足。排除现场积水,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地修整,保证道路畅通,做好排水措施消除现场施工用水、用气造成的场地结冰现象。对人行道路、脚手架上、跳板和作业场所采取必要的防滑措施。

2商品混凝土冬季施工特点

3混凝土冬季施工常见的冻害

3.2混凝土裂缝。在冬季进行混凝土施工时最容易出现裂缝冻害,根据实践经验:冬季混凝土施工所出现的裂缝主要有表面裂缝、深层裂缝以及贯穿性裂缝。它们的危害性依次变大,尤其是贯穿性裂缝容易导致混凝土整体构造破损,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建设质量。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水泥的安定性不合格而导致混凝土出现龟裂。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构成部分,如果水泥的安定性不高,就会导致其形成的混凝土容易出现龟裂;二是混凝土的内部水化热与混凝土的表面温度形成巨大反差,而产生混凝土表面抗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而导致的裂缝。此种现象是冬季施工的最显著现象,也是最容易出现的现象,因为冬季的气温比较低,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比较大;三是混凝土中的各种原料配比不合理而导致混凝土出现收缩以及干缩裂缝。

3.3混凝土受冻。在冬季进行混凝土施工,尤其是气温比较低时,混凝土内的水分很容易出现结冰的现象,一旦水分出现结冰现象就会影响混凝土的水泥水化作用,进而导致混凝土内的水分出现凝固而体积变大,最终在混凝土内部形成膨胀裂缝。

4混凝土冬季施工冻害的防止对策

基于建筑技术的不断完善,冬季进行混凝土施工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由于混凝土冬季施工容易出现各种冻害,因此为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用性,需要加强对混凝土冬季施工的管理,防止其出现各种病害。

4.1做好冬季混凝土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

4.2加强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技术与管理工作

一是在混凝土冬季施工之前一定要在基坑的主风向采用搭设挡风墙,挡风墙的搭设一定要注意挡风墙与基坑之间的距离,给混凝土浇筑施工留出足够的距离;二是混凝土的组成材料要注重经过加温处理,一般需要将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在35°C以内,并且保证砂砾中不得含有直径大于1cm的冻块,并且要使用热水加热的方法进行混凝土搅拌,如果使用热水仍然不能达到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温度,就要考虑对砂石进行加热,以此实现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温度。具体而言,冬季施工对混凝土原材料的加热温度应给予控制;

4.3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覆盖保温。拆模应以现场留置的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强度作为依据,做好日常混凝土测温工作,防止混凝土内部与表层形成过大温差。实际施工时应结合混凝土施工时气温、混凝土构件及现场条件等情况,灵活采用暖棚法、蓄热法、外部加热法、电热法、蒸汽养护法等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防范火灾,做好通风等工作,保证施工安全。

4.4投资控制

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投资控制应从规范与制度的完善做起。多数关于混凝土冬季施工费用的计算笼统而概括,使得建设单位难以对投资成本进行计算与控制,施工单位施工亦无固定依据,不利于工程的工期、质量与成本的控制。为完善混凝土冬季施工费用控制管理,首先应制定完善的混凝土冬季施工工艺流程,并应针对不同施工阶段、施工工艺及养护方式等逐步制定具体、翔实的费用定额和计算规则;其次,对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与安全交底等资料进行完善,为混凝土冬季施工系统、有序地进行提供保障。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应结合投资成本、施工地区与施工条件等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与流程,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投资成本。

1、概述

张掖黑河三道湾水电站地处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青海省祁连县之间的黑河(界河)上的夹道沟至柳树园河段,工程以发电为主,装机容量112MW。

黑河流域为大陆性气候,夏季酷热,雨量稀少,蒸发强盛,冬季严寒,冰期长达四个月之久。据气象站气象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75.4mm;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为1378.7mm;平均气温为8.5℃,绝对最高气温37.2℃,绝对最低气温-33.0℃,日温差较大;最大冻土深度1.5m。

整个施工过程中,三道湾电站引水发电洞施工历时为最长,经历的冬季施工期也长,下面以引水隧洞混凝土施工为例,谈下混凝土冬季施工保温措施的一些应用。

2、冬季混凝土施工的气温条件

按《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规定,根据当地多年气温资料,室外日平均气温5d稳定低于5℃时或最低气温连续5d稳定下-3℃以下时,混凝土工程即进入了冬季施工。

3、混凝土受冻后的危害分析

一、混凝土捣拌浇灌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和有高的温度,是由本身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泥水化作用的速度除与混凝土组合材料和配合比有关外,主要是随着温度的高低而变化。当温度升高时,水化作用加快,强度增长也快;而当温度降至0℃时,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游离水有一部分开始结冰,逐渐由液相变为固相,这时水泥水化作用基本停止,强度也不再上升。温度继续下降,当混凝土中的水全部结成冰,由液相变为固相时,体积膨胀约9%,同时产生大约20kN/m的侧压力。这个应力值一般大于混凝土浇筑后内部形成的初期强度值,致使混凝土受到程度不同的早期破坏而降低强度。此外当水结成冰后会在骨料和钢筋表面产生颗粒较大的冰凌,这种冰凌会减弱水泥浆与骨料同钢筋的粘结力,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当气温回升冰融化后又会在混凝土内部留下众多的空隙和孔洞,降低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二、分析国内外关于水在混凝土中的形态的一些资料可以看出,新浇灌的混凝土立刻冻结时,有80%以上的水变成冰,液相不足20%,水化反应极其微弱了;当混凝土经过24h的标准养护后再冻结,只有60%的水变成冰;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准的50%以上时,即使温度降至-40℃以下,而含水量也维持在60%以下,还有40%的水未转变为固相,水化作用也能继续进行。

从以上的浅析可以看出,混凝土冬季施工,要保证混凝土质量,一是要混凝土在拌和及浇筑过程中不能受冻,二是要在初期养护期不受冻。

4、工程中实际采取的保温措施

在冬季浇筑混凝土,一、要保证混凝土的性能满足抗冻要求;二、是要保证混凝土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不能受冻;三是在浇筑完成拆除模板后,混凝土强度还比较低,要跟上保护措施。针对上述要点,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采用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水泥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宜低于32.5,这样有助于水泥水化热反应早,使早期强度提高快。

外加剂我国混凝土冬期施工使用外加剂始于1954年,到现在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即氯盐及其复合剂、三乙酵胺及其复合剂、硫酸钠及其复合剂、亚硝酸钠及其复合剂、减水剂及其复合剂。本工程中以掺用主要是早强型高效加气减水剂为主,提高早期强度,并增加混凝土中4%~6%的含气含量,可以截断渗水通道,使孔隙互相封闭形成连贯毛细孔,从而提高混凝土内密实性和耐久性。实践明掺入水泥重量的0.5%~2%,可以减少用水15%~25%,使混凝土强度提高20%~30%,抗冻性提高10%左右,

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必须从降低水灰比入手,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级配中掺入15%粉煤灰,对控制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有显著效果。

二、料仓和拌和楼

根据工程实际条件,当日平均低于-5℃以下时,需对骨料进行保温,工程中主要是采用蓄热法。蓄热法就是将混凝土的原材料(水、砂、石)预先加热,经过搅拌、运输、浇筑成型后的混凝土仍能保持一定正温度,以保温材料覆盖保温,防止热量散失过快,充分利用水泥的水化热,使混凝土在正温条件下增长强度。

采取的方法是搭设骨料棚。骨料棚的搭设为封闭形式,可以有效防止冰雪落在骨料上,并保证骨料棚内的温度在0℃以上。砼施工所需的砂、石料提前堆存于料仓进行储存保温。

在料仓施工时,在地弄下料口两侧预埋直径100钢管作为预热管,需要时采用锅炉将蒸汽通入管道对骨料进行加热。

为减少拌和过程中的热量的损失,利用10cm厚保温板对拌和楼四周进行包裹,并在拌和搅拌层放置煤炉,以保证拌和楼内的温度。

通向拌和楼的外露水管采用岩棉管和两层3cm厚保温被包裹。

三、砼拌和时的温控措施

将骨料送至拌和站的输送皮带等部位采用蓬布等材料遮盖,以尽量减少输送过程中的原材料的温度损失;

保证砼入仓温度不低于5℃,拌和物出机口温度控制在10-18℃。

四、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拌和物出机后,应及时运到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热量散失和冻结等现象。实际工程施工时,主要采用混凝土运输搅拌车运输混凝土,根据测算,距离在0.5km左右,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温度损失1~2℃。因些,混凝土运输车要求运输速度要快,车要到就卸料,不等车,避免混凝土倒运。并在混凝土搅拌车罐体包裹一层棉被,用铅丝绑牢。

五、混凝土浇筑仓面保温

隧洞内保温相对容易些,一般在洞口覆盖棉被进行保温,并利用碘钨灯及电暖风机取暖。

气温低于-10℃,在洞外浇筑混凝土土时,则搭设采用彩条布外挂草帘,顶盖旧绒毯的暖棚围盖混凝土,暖棚高度以超出混凝土收仓面1.5m,顶棚挂溜管下料,下料时揭开暖棚顶对应的牛绒毯即可,利用取暖。

浇筑采用砼泵送施工,待混凝土泵安装到位后,用帆布搭设保温棚,泵管外包岩棉和双层麻袋布。

六、施工缝面处理

混凝土施工缝一律采用人工手钎凿毛,用高压风吹干净,而不用高压水冲洗,采用干法施工,以免打湿保温被。

混凝土施工缝或基岩表面以下10~20cm利用碘钨灯加热至正温。一般情况下建基面清理干净后,用保温被覆盖,直至混凝土浇筑时覆盖再揭开。采用暖棚法浇筑混凝土施工,则旧混凝土表面很容易达到正温。

七、洞外混凝土保温

八、其它一些技术措施

比如施工测温。选取有代表性的位置,专人负责测温工作。每天将测温记录报给技术管理人员,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并汇报有关领导及技术负责人。

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上述的保温措施,施工中未发生一次质量事故,保证混凝土质量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引言:水利工程能够有效的消除水患,是造福于民的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许多地方有较长的寒冷季节,由于受工期制约,许多水利工程的混凝土在冬季施工是不可避免的。冬季施工首先要选择好原材料和合理设计配合比,而有效的施工措施和合理的养护方案,是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中重点要解决好的问题。

1.混凝土冬季施工时存在的问题

1.1钢筋的锈蚀与混凝土裂缝由于钢筋的氧化锈蚀伴随体积膨胀,致使混凝土沿主筋或箍筋方向产生裂缝。水泥的安定性不良混凝土的水灰比太大,早期强度低,失水太快也会引起开裂。混凝土内部水分由边缘向中心移动,形成压力也将引起轴向裂缝。

1.2结构疏散与水分转移水分转移及结构疏散的混凝土,以表面呈冰晶、土黄色,砂浆骨料结合脆弱,声音空哑等为特征。同时由于混凝土、内部压力、温差湿度差,使水分自边缘向中心移动造成空隙。

1.3表面起灰所谓“表面起灰”是以砂浆和粗骨料相脱离,表面起灰,骨料为特征。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混合物水灰比太大,离析,泌水严重,粘聚性、保水性差,加上养护温度低,水泥水化趋于停止,混凝土水分迅速外离,导致表面起灰。

1.4结晶腐蚀―混凝土表面返霜混凝土硬化后,某种外剂溶液通过毛细管的作用渗到混凝土表面,而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则逐渐蒸干,此种情况还将影响混凝土与饰面层的结合。

2.水利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措施

2.1选料

2.1.1选用抗冻性高的水泥,我国各种水泥抗冻性高低次序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或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应首选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而且水泥标号不应低于32.5号,混凝土的水泥最小用量不应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应大于0.6。

2.1.2应注意掺合材料对混凝土抗冻、抗渗等性能的影响,在掺人提高抗冻性效果显著的外加剂,如减水剂、早强剂、速凝剂、防冻剂等。

2.1.3混凝土所用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矿物质。在掺用含有钾、钠离子防冻剂的混凝土中,骨料中不得混有活性材料,以免与外加剂发生反应。

2.1.4拌合水,一般饮用的自来水及洁净的天然水都可作为拌制混凝土用水,但污水工业废水、ph值小的酸性水硫酸盐含量超过水重约1%的水,严禁用于混凝土中。在施工中为了减少冻害,应将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降低至最低限度办法是控制坍落度;加入减水剂;优先选用高效减水剂。

2.2混凝土的拌制

2.2.2拌制混凝土用的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和冻块,以及易冻裂的物质.在掺有含钾,钠离子的外加剂时,不得使用活性骨料.在有条件的时候,砂石筛洗应抢在零上温度时做,并用塑料纸,油布盖好。

2.2.3拌制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时,如外加剂为粉剂,可按要求掺量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时投入.如外加剂为液体,使用时应先配制成规定浓度溶液,然后根据使用要求,用规定浓度溶液配制成施工溶液.各溶液要分别置于有明显标志的容器中,不得混淆.每班使用的外加剂溶液应一次配成。

2.2.4当施工期处于0℃左右时,可在混凝土中添加早强剂,掺量应符合使用要求及规范规定,且应注意在添加前应做好模拟试验,以核实有关技术措施;对于有限期拆模要求的混凝土,还应适当提高混凝土设计等级。

2.2.5混凝土中添加防冻剂时,严禁使用高铝水泥。

2.2.6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由骨料带入的水分及外加剂溶液中的水分均应从拌合水中扣除。

2.2.8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2.3混凝土的运输与浇筑

2.3.1混凝土的运输

(1)混凝土运至施工地点后立即进行浇筑,以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必要时运输过程中进行覆盖保温。

(2)混凝土的运输过程快装快卸,不得中途转运或受阻。

2.3.2混凝土的浇筑

(1)水利工程的混凝土在进行浇筑之前,首先应将混凝土表面及模板上的垃圾清理干净,尤其是冬季新老混凝土交接地方覆盖的冰雪,当周围温度在零下10摄氏度以下时,应通过暖棚法将混凝土中的钢筋部位进行加温。

(2)应注意在任何情况下混凝土浇筑的温度都不能低于5摄氏度,混凝土结构中细薄截面的浇筑温度应保持在10摄氏度以上,而且必须是连续灌注,不可中断,每层浇筑的厚度不能超过20cm。

(3)在浇筑过程中应防止漏振、离析、分层现象的出现,施工现场还应预留混凝土试块作为拆模的主要依据。

混凝土冬季养护方法分为3类,混凝土养护期间不加热的方法、混凝土养护期间加热的方法和综合方法。不加热的方法包括蓄热法、掺化学外加剂法;加热方法包括电极加热法、电器加热法、感应加热法、蒸汽加热法和暖棚法;综合方法即综合上述两类方法,如综合蓄热法,即在蓄热法基础上掺加外加剂(早强剂或防冻剂)或进行短时加热等综合措施。从节约能源和降低冬期施工费用考虑,应优先选用不加热的施工方法或综合方法。

主要用于气温10℃左右,结构比较厚大的工程。做法是,对原材料(水、砂、石)进行加热,使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和浇灌以后,还储备有相当的热量,以使水泥水化放热较快,并加强对混凝土的保温,以保证在温度降到0℃以前使新浇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冻能力。此法工艺简单,施工费用不多,但要注意内部保温,避免角部与外露表面受冻,且要延长养护龄期。

主要用于气温1℃以上,而构件并不厚大的工程。通过加热混凝土构件周围的空气,将热量传给混凝土,或直接对混凝土加热,使混凝土处于正温条件下能正常硬化。分为以下几种加热方法:(1)火炉加热。一般在较小的工地使用,方法简单,但室内温度不高,比较干燥,且放出的二氧化碳会使新浇混凝土表面碳化,影响质量。(2)蒸气加热。用蒸气使混凝土在湿热条件下硬化。此法较易控制,加热温度均匀。但因其需专门的锅炉设备费用较高。且热损失较大,劳动条件亦不理想。(3)电加热。将钢筋作为电极,或将电热器贴在混凝土表面,便电能变为热能,以提高混凝土的温度。此法简单方便,热损失较少,易控制,不足之处是电能消耗量大。(4)红外线加热。以高温电加热器或气体红外线发生器,对混凝土进行加热。

以上的气温中,对混凝土拌和物掺加一种能降低水的冰点的化学剂,使混凝土在负温下仍处于液相状态,水化作用能继续进行,从而使混凝土强度继续增长。目前常用有氧化钙、氯化钠等抗冻剂及亚硝酸钠加氧化钠复合抗冻剂。

总之,水利工程冬季施工应结合工程的气候环境、工程结构状况、工期紧迫程度等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在工期内保证工程质量。水利工程中混凝土产生的原因众多复杂、分析的成因,探讨防治措施,并严格按要求进行施工,对水利工程施工的应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冬季混凝土施工的强度影响原因分析如下:

1)当温度降低到0℃时,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有一部分开始结冰,逐渐由液相变为固相,这时参与水泥水化作用的水减少了,因此水化作用减慢,强度增长相应较慢;温度继续下降,当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完全变成冰,也就是完全由液相变为固相时,水泥水化作用基本停止,此时强度就不再增长。水变成冰后,体积约增大9%,当混凝土毛细孔含水率超过91.70%界值时,结冰就会产生约2500kg/cm的冰胀应力,这个应力值常常大于水泥内部形成的初期强度值,使混凝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即早期受冻破坏而降低强度。

2)当水变成冰后,还会在骨料和钢筋表面上产生颗粒较大的冰凌,减弱水泥浆与骨料和钢筋的黏结力,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实践证明,如果粘结力完全丧失,强度将降低l3%。

3)结冰与溶解过程中,伴随着水分转移的现象,而受冻时由于混凝土表面温度低,先结冰产生冻胀压力把水分挤向混凝土内部,溶解过程中外部先溶解内部应力大,又将水分向表面挤压,水分反向迁移,由于水分体积的反变化,使混凝土各组分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这对强度还很低的新混凝土很容易造成结构性裂纹。

2冬季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通病

2.1钢筋的锈蚀与混凝土裂缝

由于钢筋的氧化锈蚀伴生体积膨胀,致使混凝土沿主筋或箍筋方向产生裂缝,其次,水泥的安定性不良,混凝土的水灰比太大,早期强度低,失水太快也会引起开裂,混凝土内部水分由边缘向中心移动,形成压力也将引起轴向裂缝。

2.2结构疏散与水分转移

水分转移及结构疏散的混凝土,以表面呈冰晶、土黄色,砂浆骨料结合脆弱,声音空哑等为特征,同时由于混凝土内部压力差、温度、湿度差,使水分自边缘向中心移动造成空隙。

2.3表面起灰

所谓“表面起灰”是以砂浆和粗骨料相脱离,表面起灰,骨料为特征。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混合物水灰比太大,离析,泌水严重,粘聚性、保水性差,加上养护温度低,水泥水化趋于停止,混凝土水分迅速外离,导致表面起灰。

2.4结晶腐蚀混凝土表面返霜

混凝土硬化后,某种外加剂溶液通过毛细管的作用渗到混凝土表面,而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则逐渐蒸干,此种情况还将影响混凝土与饰面层的结合。

3冬季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1)在新拌混凝土中掺用防冻剂。防冻剂可以有效降低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内部水溶液冰点,干扰冰晶生长,保证未成熟混凝土在负温条件下能够继续水化,不受冻胀破坏。目前常用有氧化钙、氯化钠等单抗冻剂及亚硝酸钠加氯化钠复合抗冻剂。

2)设计配合比时采用高效减水剂,尽量不使用粉煤灰作为外掺料。高效减水剂可以降低水灰比,混凝土中水分减少,成形的混凝土构件可能不包含或者只含有很少的可冻水。不包含毛细水(或数量很少)的混凝土构件,由于凝胶中空间极微细,结晶的始发十分困难,不会发生冻结,故施工中尽量不使用粉煤灰作为外掺料加入混凝土。

3)掺用引气剂。在保持混凝土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引气剂后生成的气泡,相应增加了水泥浆的体积,提高拌和物的流动性,改善其粘聚性及保水性缓冲混凝土内水结冰所产生的水压力,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5)改善混凝土的温度条件以及施工措施。在混凝土结构的冬季施工中,对原材料进行加热保温、混凝土入模前预热、棉毡包裹等有效的蓄热保温措施,可以使人模混凝土在正温条件下水化。在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采取薄膜包裹继续保温养护,以此延长混凝土养护周期,保证成熟混凝土充分水化,尽量降低构件毛细水含量,防止成熟混凝土受冻。

4结语

以上几种控制措施在实践中证明能保证冬季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但几种方法均互有利弊,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施工现场条件等进行选择结合使用。■

THE END
1.安全第一选购和使用安全性能好的小家電指南技术规格:了解产品所需工作环境条件,比如温度范围、湿度要求等,以确保它适合你的实际应用场景。 用户手册:阅读详细的手册说明,了解正确安装、维护和操作方法。 售后服务:考虑制造商提供的售后服务政策,因为一个良好的售后支持可以为你提供紧急情况下的帮助。 https://www.dzvj5vem.cn/ji-qi-ren/358810.html
2.PCB电路板的储存条件有哪些要求?IPC-1601(印刷电路板材料的处理和存储标准):提供了PCB储存、运输及管理的全面指导。 J-STD-033:适用于湿敏元器件的存储,也可为PCB存储提供部分参考。 如果这篇内容对您有帮助的话,就关注我吧~中信华将为您带来更多有趣、有用的PCB知识~ 中信华PCB深圳厂家从生产优化、质量控制、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多维度打造“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40002558
3.物流管理学资料范文(全文)如果是稍微大一些的家具和家用电器,往往需要厂家上门组装或安装调试。这时候你往往只能住卖场与厂家的代理者签订一个订货合同,约定送货日期。而厂家接到订单后,并不是从卖场将货送到你的家中,而极有可能是从这个城市的储备仓库直接组织配送,有时甚至是厂家接到你的订单后才开始组织安排采购和生产。对这类商品来讲,https://www.99xueshu.com/w/p9lhf6yorebj.html
4.2022仓库保管员考试真题模拟及答案(3)C. 运输工具充足 D. 节省配送时间 试题答案:A 19、仓库验收时,主管业务部门主要提供()等资料。(单选题) A. 订货合同 B. 运单 C. 入库验收单 D. 发票 试题答案:A 20、库房堆码场地一般要求每平方米地面承载能力为()t。(单选题) A. 5~10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620/09/79930059_1126668463.shtml
5.2020级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2020级五年制人才培养方案http://www.jxxdjsxy.com/jiaowuzaixian/zhuanyeshezhi/2022-06-19/8135.html
6.GB∕T4797.9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EC60721-2-2014((环境条件分类第2-9部分:自然环境条件测 量的冲击和振动数据贮存、运输和使用》。 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一一为与我国标准体系一致,将标准名称改为《环境件分类自然环境条件贮存、运输和使用 过程中测得的冲击和振动数据》。 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105/8136014074006023.shtm
7.煤矿培训考试用题33、用水灭火时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瓦斯浓度不超过 2% 。 34、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如果停风区中瓦斯浓度超过 1% 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1.5% 的,必须制定排瓦斯或二氧化碳的安全措施。 35、本煤层瓦斯抽放分 巷道法 和 钻孔法 两种方式。 36、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必须具备 甲烷断电仪 和 甲烷风电闭锁装置 的全部https://www.mkaq.org/html/2010/12/16/69111.shtml
8.“三力”测试遇后车发出超车信号后,只要具备让超条件应怎样做?查看本题分析A、迅速减速或紧急制动B、让出适当空间加速行驶C、主动减速并靠右侧行驶D、靠道路右侧加速行驶 A B C D 33 雨天对安全行车的主要影响是什么?查看本题分析A、电器设备易受潮短路B、路面湿滑,视线受阻C、发动机易熄火D、行驶阻力增大 A B C D 34https://www.ybjk.com/ks/mpiccd.htm
9.小学安全教育教案(通用20篇)(3)家用电器和煤气,使用时要注意,阅读说明再开启。 (4)发生火灾不要慌,快叫大人来帮忙。 (5)放学回家快快走,回家晚了爸妈愁。 (6)遇上骗子多琢磨,抓住机会赶快溜。 (7)一人在家关好门,与人说话要谨慎。 (8)发现坏人来撬门,赶快拨打110。 总结: https://www.jy135.com/jiaoan/1227913.html
10.2004年司法考试模拟题(三)司法第四批石雕在运输途中因发生交通事故全部毁损。杜某所借的5万元由谁承担偿还责任?( )A.杜某承担B.杜某和吴某连带承担C.吴某承担1200元,其余由杜某承担D.吴某承担25%,杜某承担75% 4.甲从1993年9月15日离开住所后一直没有音讯,1998年7月3日,甲的合伙人乙和丙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甲死亡,甲的配偶和子女https://www.diyifanwen.com/jigekaoshi/sifa/0651302383192584.htm
11.医疗器械模拟运输产品和老化产品可以分开吗7、冷链运输测试怎么送检?测试方案选择那种标准更妥?是否可以选择路试?冷链运输的温湿度条件怎么设定? 冷链运输包装件需要按实际运输状况处理好冷媒、封装后进行送检,确保测试模拟到更接近实际运输情况。由于冷链包装件运输一般都是比较明确的点对点运输,比较适合选用ISTA 3系列的标准来进行运输测试。路试相对来说很多因素不https://blog.csdn.net/fts_18013507036/article/details/139499801
12.银符考试题库在线练习38. 国内设备运输保险索赔时,对于足额投保,保险人应 。 A.根据实际损失计算赔偿 B.按照保险金额计算赔偿 C.按照货物实际价值计算赔偿 D.按照保险金额和货物实际价值的比例计算赔偿 A B C D 39. 根据伦敦协会货物险条款(ICC)的规定,A险的责任范围包括 。 A.承保一切外来风险造成的损失,包括共同海损和救助费用http://www.cquc.net:8089/YFB12/examTab_getExam.action?su_Id=7&ex_Id=691
13.简述货物运输的基本条件是什么?Before organizing an activity in the class, the teacher should envisage what the activity is going to be like. The teacher should not anticipate problems that may arise when the activity is being carrhttps://www.shuashuati.com/ti/2a98cc3e4afd4f02b5abd7738d1ecd77.html
14.动力条件(精选十篇)一种结构如果需要在系统跟外部环境没有物质能量交换的条件下才能维持, 就是平衡结构;如果一种有序结构的形成和保持通过不断耗散能量, 即跟环境交换能量才能实现, 就称为耗散结构。耗散结构就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 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 在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 可能从原有的混沌无序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9vzpx2o.html
15.关于模拟汽车运输测试条件问题–可靠性网关于模拟汽车运输测试条件问题 各位论坛达人,做模拟汽车运输测试时,CPM有150,180,210,240,270,300(或Hz为2.5,3,3.5,4,4.5,5)这些选择,总振动次数为14200次,由于选择的CPM或Hz的参数不同, 效果是否会不一样?一般的二级公路上运输选择哪个值比较真实呢?有什么依据?https://www.kekaoxing.com/10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