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与电子技术研究所成立于1996年,主要为发展电机、电磁应用领域而提供理论基础、组件、电路及系统技术方面的研究。研究领域涉及机电装备、能源、交通与环境。研究所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设有特种电机实验室、伺服电机实验室、测试与控制实验室、电动汽车实验室、电磁装备实验室、新原理电磁装置实验室、智能与无线供电实验室。
电磁驱动与控制研究所是隶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科的一个学术研究机构,主要围绕电磁驱动控制理论与技术、储能技术与新能源技术、电力电子与数字控制技术、电机与功率变换技术等研究方面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所由3名教授、5名副教授以及多名博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等组成。
电力系统研究所起源于我校1920年创立电气机械工程科电工专业,是哈工大最初建设的4个专业之一。电力系统研究所现有教学与科研人员20人,包括教授11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专业紧密结合国家能源战略需求,面向绿色电力与智慧能源领域开展研究,注重前沿学科与交叉学科领域的探索,形成了产学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的格局。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研究所聚焦当代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通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支撑,在交流电机驱动控制、高精度伺服控制系统以及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方向取得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性成果,应用于40余家企事业单位,取得了突出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研究所一直以高校电气工程教学为教育发展根基、以国际前沿学术问题为科学研究导向,面向航天国防、自动化领域新技术中的应用,专注基础电工理论教学及实践。研究方向包括:电磁场工程数值分析及磁测量、电力电子及电能变换、电机驱动及其控制、高动态目标测试跟踪技术、航天电器电弧及PVD等。研究所始终坚持教研合一;现有专职教师8人,其中教授(博导)4人,副教授3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工新技术研究所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在电磁现象基础理论研究基础上,注重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及新兴学术增长点的培育与提升,重点在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超导电工理论与技术、近零磁环境技术及应用、高品质高效能电机技术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科学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际合作项目等多项科研任务,与数十家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学院成立于1993年,下设1个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为国防/省重点学科,包括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四个二级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