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厨具选材误读会损害行业及消费者利益
近期又有报道,一买家通过试剂检测发现康巴赫某电商店铺所售蒸屉、刀、铲、勺赠品为201不锈钢,该报道在没有专业支撑的情况下,称201不锈钢是用来制作工业用品的不锈钢材料,并得出201不锈钢材质生产食品接触用产品不安全的结论。该报道也有意忽略商家没有明示产品材质的事实,仅凭客服在一对一的线上解答中误将蜂窝锅赠品蒸屉、刀、铲、勺说成304不锈钢,就推断商家为节约成本才选择使用201不锈钢假冒304不锈钢。报道还指出该买家所购买的商品链接已下架,暗示电商在隐匿证据,制造了一种扑朔迷离的观感。
201仅能工业用途符合国家标准可用于厨具无需过虑!
一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铲、勺等厨房配件使用201不锈钢材质是较普遍的现象,国家标准允许201不锈钢用于食品接触用材料,产品符合国家标准、经检验合格的情况下是没有问题的。如果201材质不适合用于食品接触用金属制品,那将是全行业的关于消费者健康权的重要问题。201不锈钢究竟是否可用于食品接触用金属制品的材料安全性有无保障对此,记者予以了多方核实。
查阅现行GB4806.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发现,“不锈钢食具容器及食品生产经营工具、设备的主体部分应选用奥氏体型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铁素体型不锈钢等不锈钢材料;不锈钢餐具和食品生产机械设备的钻磨工具等的主体部分也可采用马氏体型不锈钢材料”,实际上201不锈钢是奥氏体型不锈钢的一种,并不是仅仅用于工业用途。
针对商品下架,记者从康巴赫处得知,是由于该商品链接为促销链接,促销活动结束所以下架。
不锈钢用于厨具的安全性被误读早有先例
2011年,有国内知名厨具品牌被报道汤锅、蒸锅、奶锅、水壶四个类别的炊具均存在锰含量高出国标近4倍,可致帕金森病,对该品牌造成了严重影响,后来该品牌反复地从专业的角度解释产品各项重金属析出量符合国家标准。即使是这样,也对消费者信心造成负面影响,甚至波及到了整个不锈钢厨具行业的市场销售。
不锈钢厨具材料种类多,316L、304只是部分代表型号
不锈钢已有百余年历史,从一战期间诞生到现在已成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活领域的材料。因为不怕酸碱盐、耐腐蚀、不锈等特性,不锈钢厨具、餐具深得百姓喜爱。
因合金制品更加经济实惠,诞生于现代工业技术下的合金器具成为百姓家庭使用最多的产品,合金制品中尤其以不锈钢为普遍,所以社会各界对不锈钢的质量安全问题愈加重视。近些年,不锈钢厨具、餐具进入消费者家庭的速度加快,普及率提高,但是其背后的国标等产品常识仍有待普及,在此过程中,媒体责无旁贷,更应该坚持客观严谨的立场和态度进行报道。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看到这种媒体报道可能就会“信以为真”,殊不知,如果报道本身不够严谨,就会变成一种误导。
翻看GB4806.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可看到不锈钢有奥氏体型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铁素体型不锈钢、马氏体型不锈钢等种类。
打开电商网站或者逛超市购买厨具的时候,最常看见的就是316L不锈钢、304不锈钢,因为316L含Mo(钼),比304更耐腐蚀,相比304更高级,所以使用316L不锈钢作为材料的厨具会被商家作为卖点重点宣传。316L不锈钢、304不锈钢都属于奥氏体,奥氏体中还有位小兄弟——201,因为目前不是主流,所以不是各品牌的“热词”。316L不锈钢、304不锈钢高光呈现,给人以厨具非“3系”不可的印象。其实除了“3系”、201,还有430等型号的不锈钢也可以用于厨具,希望不要被非专业人士误读。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并非“4系”的材质就高于“3系”,不同材质各有特点,加之价格成本等原因,消费者在有国标做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可以有多种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