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更轻、性能更优的碳纤维自行车、“会呼吸”的人造草、听指令的“空中的士”……会期6天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上,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好物加速出圈。
“展会第5天,我们带来参展的几十支碳纤维羽毛球拍全卖完了。”连续两年与消博会相约的毕然,是连云港神鹰碳纤维自行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今年参展,他明显感觉到“展品的消费转化率较去年更高,展区内很多展品都在变为‘爆品’”。
这家专注于碳纤维材料研发与创新的企业,一连展出多款轻便、实用好物,与全球精品同台亮相。此前靠消博会“出圈”的碳纤维自行车,已远销全球多国。“包括原材料生产、技术研发、产品设计,我们做到了碳纤维材料生产、应用的全产业链覆盖。”毕然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不同于以产定销,如今是把消费者的体验作为产品设计的主导方向之一,以解决痛点为目标扩大碳纤维材料的应用类目,“消费需求在其中起到引领作用”。
“相较于传统大家电,小家电的精细化、个性化需求正在撬动更大的市场。”李永帅以水壶为例,如今的温控养生壶,不仅能烧开水,还兼具泡茶、煮粥、煲汤、涮火锅等多种功能。与此同时,海外的个性化消费则聚焦于某一功能的极致。李永帅介绍,此次在消博会上展示的真空抽气机在日本等海外市场销量较高,“针对的就是当地消费者爱吃冷食,冷食需保鲜的极简需求。”
围绕衣食住行,更智慧的生活方式在消博会持续更新,以灵活可控、智能交互为特点的人工智能产品也是历届消博会的常客。在本次消博会的国货特色潮品展区,最快3秒钟做好一杯茶的智能分体式出茶机出现在深圳馆。
从消费者愿意为智能化、数字化消费买单,到众多企业借助智能化转型东风扬帆出海,透过消博会这一窗口,更多消费新风尚、消费行业的变化趋势被看见。用科大讯飞消费者事业群副总裁战文宇的话来说,人工智能产品在眼下已经不再是前沿科技打造的奢侈品,而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值得期待的是,本次消博会上,关于空中交通的消费新潮也在涌动。在户外展区,一款“空中的士”正打开人们的想象空间。在本次消博会启动前6天,该设备顺利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适航证和生产许可证,成为全球首个获得“适航三证”的无人驾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参展商亿航智能集团副总裁贺天星介绍,这意味着该公司旗下的产品亿航EH216-S已具备量产资质,未来乘坐这款无人驾驶航天器的消费者,“只需预约空中的士,一键下达指令就可以‘自由飞行’”。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低空经济”首次出现,与生物制造、商业航天并列为“新增长引擎”。在贺天星看来,随着低空经济不断发展,未来或将有更多航空器出现在人们日常出行场景中。(记者朱彩云任明超见习记者赵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