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烙铁实训总结通用12篇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烙铁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手工焊接;烙铁;焊接质量;焊点缺陷

Abstract:Intheproductionofelectronicproducts,theuseofelectricironhandweldingcomponentshasbeenanindispensablepartoftheoperation,thereforeneedmorepracticeformanualweldingtechniques,inordertoensurethereliablequalityofelectronicproducts.Thispaperintroducesthemechanismofformationofthesolderjointsinthemanualwelding,expoundstheproceduresofPCBmanualbiningwithengineeringpractice,analyzedtheuseofelectricsolderingironhandweldingsolderdefectsduetoimpropermanipulationandprocesseasilycause,andputforwardthedefectcausingreasonsandmeasurestosolvetheproblem,toensurereliablequalityinelectronicproducts,reduceproductrepairrate,improvetheweldingandproductionefficiency.

Keywords:manualwelding;solderingiron;weldingquality;solderjointdefects

1.引言

2.焊点形成的机理

焊点的形成[2]都是经过三个阶段即润湿、扩散和形成结合层。润湿就是在金属表面形成均匀、平滑、连续并附着牢固的焊料层。扩散是指焊料与焊件金属彼此扩散即流动性好,这种扩散在两者之间形成一种新的金属合金层,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整体。形成结合层是指熔融焊料通过毛细管作用力渗入焊缝,在接触面上形成牢固的金属合金层。其中润湿是最重要的阶段,没有润湿,焊接就无法进行。因此,手工焊接就是将焊料和焊件同时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在不同的金属表面之间相互润湿、扩散,并最终形成结合层的过程。

手工焊接应达到的工艺要求为:

①焊点必须焊牢,每个焊点都是被焊料包围的接点,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②焊点的焊锡液必须充分渗透焊接面,形成结合层,其接触电阻要小,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③焊点外形美观,表面干净、光滑并有光泽,大小适当。④焊点外形为以引线为中心,匀称地成裙形(弓形)拉开,弓形向下凹,近似于圆椎体,表面微下凹,椎面与电路板的夹角为40~45,焊料与焊件交接处平滑,接触角小。如图1所示。

图1合格焊点的外形图

3.手工焊接的工艺方法

一个焊点的操作可分解为五个步骤,准备、加热、送焊丝、移去焊丝、撤离电烙铁,即五步焊接法[3]。如图2所示。

图2五步焊接法示意图

3.1准备施焊

将焊接所需材料、工具准备好,对被焊物的表面要清除氧化层及其污物,或预上焊锡。保证烙铁头的清洁,并通电加热。挺胸正座,切勿弯腰,鼻尖至电烙铁尖端20~40cm,如图3所示,一手握电烙铁,一手拿焊锡丝,电烙铁与焊丝分居于元器件引线两侧,焊锡丝的拿法为连续锡焊拿法,电烙铁拿法为握笔式。

图3手工焊接演示图

3.2加热被焊件

烙铁头接触被焊引线与焊盘,使元器件引线与焊盘都要均匀受热。一般让烙铁头圆斜面尽量多的接触焊件,使烙铁头与焊件形成面接触而不是点或线接触,不要施加压力或随意移动电烙铁。

3.3送焊锡丝

当被焊引线与焊盘升温到焊接温度时,送上焊锡丝并与被焊部位连接处接触熔化并润湿整个焊盘与引线连接部位。焊锡应从电烙铁对称侧加入接触引线与焊盘,不应直接加在电烙铁头上。为了使焊锡润湿整个焊盘,可将电烙铁带上引线与焊盘交叉位置上的锡后撤一点,或使电烙铁与引线有一定夹角。

3.4移去焊锡丝

熔入适量焊料后,迅速移去焊锡丝。如果焊锡堆积过多,内部就可能掩盖着某种缺陷隐患,且焊点的强度也不一定高;但焊锡如果填充得太少,焊点的机械强度可能会不够。

3.5撤离电烙铁

当焊锡完全润湿焊点后迅速撤离电烙铁,移去电烙铁的时机、方向和速度决定焊点的焊接质量。正确的方法是先慢后快,在离开焊点时,应先往回收,再迅速撤离电烙铁,以免形成拉尖。电烙铁移开方向与焊锡留存量有关,一般以与轴向成45°的方向撤离。在焊锡凝固之前不要使焊件移动或振动,否则会造成“冷焊”,使焊点内部结构疏松,强度降低,导电性变差。

4.手工焊接易产生的缺陷及其解决方法

手工焊接中造成焊点的缺陷[4][5]很多,可能对电路板上的线路连接造成隐藏缺陷,如强度不足、虚焊、断路、短路、甚至损坏印制板等后果。总之要避免所有这些焊点缺陷要求我们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步骤和技术要领进行操作,才能尽可能减少和避免焊点缺陷的产生,保证电子产品的良好质量。表1罗列了手工焊接中常见的焊点缺陷、焊点外形图、外观特征、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5.结论

参考文献

[2]陈增生.SMC/SMD的手工焊接工艺技术[J].电子工艺技术,2009,30(5):279-281.

[3]杜江淮.电子手工焊接工艺及质量控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3):17-23.

[4]张玲芸.手工焊接的质量控制[J].电子工艺技术,2010,31(4):219-222.

关键词:电工电子;实训教学;建议

一、电子电工实训的概念

电工电子实训的目的就是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电气电子元器件的结构原理、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基本控制电路的设计、一些实际操作维修的基本技能和技巧等。

二、电工电子实训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对实训教学造成了影响

随着电工电子实训教学大纲的改革,实践课程同理论课程相比比重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与此同时也引起了许多新问题,例如同实践课程相比,理论课程的推进速度相对较为落后,因而导致开展实训课程时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造成学生无法很好地理解实训项目的原理,从而造成实训项目的难度增加,这种情况对于非电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更加普遍,由于理论课程大幅缩减,因而对实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2.传统实训评分模式较为落后

目前我国多数学校在电工电子实训评分模式中采用的是实训电路、作品及报告的检查,并结合出勤率进行教学评分,由于实训学生人数相对较多,教师很难顾及各个学生的实际实训情况,因此,学生之间代工情况严重,除此以外,不少偶然因素及电子元件失效等情况会使得实训作品功能存在差异,因而容易造成实训评分失去其公平性和客观性。

3.缺乏实践性教师

三、改进电工电子实训教学的建议

由于传统电工电子实训教学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因而导致不少学生动手及应用知识等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差,理论及实践能力也发生严重的脱节,因此,有必要对电工电子实训教学进行创新,并建立一个新型实训教学模式,以便有效提高实训教学的效果。

1.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训环节是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应用环节,与实验课不同,实验课是对理论课的验证,而实训教学是综合设计,可以认为是工作中的一个最简单的小项目,从设计、操作直到最后的调试都需要自己来完成,实训过程就是一个产品的制作成型过程。教师的作用就是进行一些简单的讲述及演示,之后的实践过程需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以半导体收音机的焊接为例来说,这个项目需要用所学的电路知识、模拟电子技术知识对电路图进行分析。电烙铁的焊接必须亲自操作才能体会到从电烙铁的检查修整到焊接的整个操作过程,焊接之后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工具检查中间关键步骤的波形,电压电流大小,亲自验证测量值与理论计算值之间的差距。

2.加强教学内容改革,因材施教

3.加强教学方式的改进

在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思路引导下,明确教学目标,经过多方位的思考与讨论,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合理的改进,在原有实训项目基础上,增加设计内容,让学生进行设计,然后进行验证。同时,电工实训应打破传统的职业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把教学、生产与科研结合起来。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项目、实际经验为中心,此时教师不再是中心,而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在每一个项目内容上,课堂上要进行师生互动,特别是鼓励学生主动参加学习的情境,教学中除了教师提出项目任务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提出任务设计,自由选择元器件和设备实训。在具体实训过程中不仅避免各小组之间的相互抄袭与模仿,而且可以改变以前单纯传授知识和模仿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实践中观察、思考、想象。通过项目教学法与学生反复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4.注重学生工程意识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

5.完善实训考核机制

在电子设计综合实训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对于学生遇到的各种故障现象,要现场分析故障原因、示范讲解排除故障的方法和调试技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印刷板设计的布线技巧和仿真结果分析等也要提出具体要求。电子设计综合实训的考核是对学生整个实训效果的检验,是整个实训过程的重要环节,要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综合考评,考核机制要全面、客观。电子设计综合实训考核成绩主要由出勤情况、实践操作、总结报告3个部分组成,尤其是电子产品制作环节的考核,不仅要看学生作品的外观组装情况,更重要的是看调试过程是否规范、产品效果是否达到技术指标

要求。

6.加强教师队伍的改革

现有的实训实践教学一律由理论任课教师进行指导,没有经过实际工作经验的校外的工程师的参与,这使得实训实践教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将校外的实践技术带入到学生的实训实践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训实践教学的发展。比如半导体的焊接工作,有实践工作的工程师更能知道怎么样去修整电烙铁,维护保养电烙铁,焊接过程中运用怎样的技巧使得焊接更可靠,弯脚的方法,焊接过程中小木片的使用等等小技巧的应用,以及拆焊过程中的一些技巧方法。而在电气设备安装柜中,有实践工作的人员更能知道怎样才能使得安装更可靠,而不是单一地按照理论知识去接线。这样更能让实训实践教学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这是很多教师不能给学生提供的宝贵的实践工作经验。因此,实训实践教学中更应该聘请校外工程师来辅导学生。

四、电工电子实训教学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办法

照明线路安装与运行

在家庭电路、办公场合、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都少不了照明,尽管电气照明的电光源与控制开关各不相同,但原理是一样的,照明灯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

对于照明电路的连接,常见的问题有:电路的控制开关接在出线上,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三孔插座的接线(如N线与PE线)接反,通电后造成控制线路的漏电开关跳闸;接好电路后没有进行线路的检查,容易产生短路、接地故障等。解决的办法: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强调控制开关要接在电源进线上,即电流先进开关后到用电设备;三孔插座按L线用黄、绿、红,N线用蓝或黑,PE线用黄绿双色线,按要求进行通电前检查等。

2.电动机控制电路的连接

存在的问题:不了解低压电器结构,实物与原理图对不上;接线不按规范,如一条线中间有接头、导线的接头太短或太长,容易造成触电或接触不良等;部分学生不会检查线路,判断所接的线路正确与否。解决的办法:实训时,首先让学生了解熟悉所使用的工具、控制线路及其元器件;然后对照实物与原理图,介绍元器件的线圈、触点在控制电路中对应的图形符号,让学生学会按图接线。实训中强调接线规范、反复指导并示范电路连接操作;通电试机前强调要进行主回路、控制回路及主要元器件的检测,防止如设备损坏等意外情况的发生,做到安全用电。

3.电子技术的实验

包括:基本电子元器件的认识与测量;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单管放大电路;基本的集成运算电路等验证性实验。实训中常见的问题:测量数据不正确或者误差较大,输出波形不对,电路连接不正确等。采取的措施:首先让学生了解掌握电子元器件的正确检测方法和常用电子测量仪器(如: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其次熟悉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特点并正确接线;检查线路确认无误后进行实验数据的测量,如数据不正确或误差较大,就应检查线路的故障并排除。例如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如果输出的整流电压、整流滤波电压或者最后的稳压不符合要求,就应逐一检查电路中的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稳压三极管是否被击穿或开路,电阻元件参数是否符合要求等,并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设计要注意的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分析任务、明确任务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它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将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任务涵盖绝大多数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有关知识和操作技能。

(一)设计的任务要有层次性。课程教学的知识和技能有难易,在任务的设计过程中应该以层次的形式进行突出。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应该是知识和技能由易到难、层层推进的过程,以让学生一层层、一点点地去掌握知识和技能。一个任务能分解成几个子任务,子任务之间要有层次性,子任务的顺序要先易后难,层层推进,这样学生才容易接受。

(二)设计的任务要有可操作性。在设计任务的过程中,要把握好难度,如果太难,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还是无法完成任务,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如果任务太容易,学生会觉得缺乏挑战性,失去兴趣,不想动手训练。

(三)设计的任务要从日常生活中来。真实的、经常遇到的任务能够将学生引入生活的情景,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例如,在教授电磁炉拆装与维修内容时,任务是“电磁炉不加热,如何检修”,这个任务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能将学生带入生活情景中,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电热电动器具原理与维修课程中的实施过程

“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真正掌握技能。现以电磁炉拆装与维修的教学为例,探索“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电热电动器具原理与维修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一)设计任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一个实践任务。学生对贴近真实的或亲身经历的实践任务,比较容易理解,更感兴趣。学生学习掌握了维修电器的技能后,以后家里或亲朋好友家的电器出现类似的故障,就能维修好电器,使学习更有动力。在电热电动器具原理与维修课程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电磁炉拆装与维修内容时,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家的电磁炉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故障,你懂得维修吗?紧接着提出“电磁炉不加热了,如何检修”的任务。任务具体要求是电磁炉拆卸,需要螺丝刀;拆卸、替换电子元器件,需要电烙铁;检查电路故障,测量电压、电流、电阻,需要万用表。告诉学生要维修好电磁炉,需要具备一些知识,要懂电磁炉拆卸方法,要懂电磁炉各个关键元器件,要掌握电烙铁使用、万用表使用、元器件好坏检测,以及元器件替换方法等,让学生明白学好这些基本知识,才能维修好电磁炉。明确任务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提高了,学习主动性更强了。

(二)分析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决定任务能否被正确有效地执行,其关键是教师能否合理恰当地对任务进行分析,学生能否接受教师创设的任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思考工作任务的步骤。“电磁炉不加热了,如何检修”的任务,检修步骤是:

1.根据任务要求,准备维修电磁炉所要用到的工具。

2.拆卸电磁炉,并把螺丝钉收集好,用笔给导线做好标记,防止安装时误插,出现新的故障。

3.用万用表检测关键点电压,判断是否正常工作。

4.通过电压检测,判断关键元器件可能损坏了,要用电烙铁把元器件拆卸下来,再通过万用表再次判断元器件好坏。

5.若元器件已经损坏,就用电烙铁焊接一个新的元器件回电路。

6.焊接好后,用假负载法试机。

7.若万用表检测后没有问题,就可以安装好电磁炉,加热食物。

根据上面步骤,涵盖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可以拆分为5个子任务:用螺丝刀拆卸电磁炉;用万用表检测关键点电压;用万用表检测关键电子元器件,判断好坏;焊接电子元器件;用假负载法试机。在完成维修电磁炉不加热故障前,先让学生熟练掌握各个子任务,再完成“电磁炉不加热了,如何检修”的任务。

(三)完成任务。根据“电磁炉不加热了,如何检修”的任务,学生通过自由组合,每组5个人,分成5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不同的步骤,在家电维修实训室操作。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逐组巡查,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以及进度,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学生改正。如拆卸螺丝钉是否收集好,导线是否标记好,关键点电压是否测量准确等,实施任务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如何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引导每组学生之间团结协作。

(四)评估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要及时组织进行评价,采用小组之间互评与教师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方式。各小组组长均由动手能力强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学生担任,他们对万用表使用、电烙铁焊接、关键元器件好坏检测等相对熟练。首先由小组互相评价,A组评价B组,B组评价C组,C组评价D组,依此类推。小组长根据老师制定的评分标准评分,小组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纠错,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做中学”的乐趣。然后老师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学生操作过程的优缺点和实施任务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分,最后进行小组排名,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整合课程;教学实施;考核;能力

Abstract:Asainnovativeteachingmodel,"integrationoftheoryandpractice"embodiesthecharacteristicsofsecondaryvocationaleducation.Combinedwithteachingconditionsofourschool,thepaperexpoundstheoptimizeintegrationonthecontentofprofessionalcoursesandtrainingcoursestobuildmodularcurriculumcontent,andimplementsteachingwithaction-orientedandprojectteachingmethodstoimprovetheintegrationofteachingevaluation,soastoachievetheimprovementofstudents'comprehensivevocationalability.

随着我国现代加工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对技能人才提出了更行新、更高的要求,要求职业学校的学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既要能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又要有技术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电子类专业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较紧密的专业,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往往需要依靠理论指导来分析和解决。鉴于这种情况,本学期进行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1、传统教学的不足

2、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3.1根据教学大纲整合一体化教学课程

根据理论与实训分割教学的现状,寻找结合点,将理论课和实训课相互渗透,进而进行有机整合。首先将理论课程的培养目标细化成技能目标,再根据技能目标确定一体化教学课程,然后围绕一体化教学课程进行分析,确定完成这一技能目标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一体化教学”课程设置必须遵循的原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基本单元电路到综合电路。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通过“一体化教学”课程的教学学习理论知识,开发学生探索、研究、独立思维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例如:《电子技术基础》与《电子技能实训》整合后的“一体化教学”课程内容分为3个模块,18个教学目标课题。第一模块为《基本操作技能》模块,作为课程的前导知识,为后继的第二模块《基本电路》模块开展“做中学”活动提供必需的操作技能。第三个模块为《综合应用》模块开展“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将实践项目贯穿于教学始终,实现知识和技能的一体化教学。

3.2明确学习目标落实一体化教学课程的设计

一自主阅读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动地建构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在电工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让学生自主阅读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组织和引导使学生自行摸索出认知规律,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最终有效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自主探究

现代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获得知识的过程更为重要。在电工实训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自主学习,在亲身实践中获得感悟与技巧。

在学习电子装配电路时,我让学生先根据所要装配的电路进行电子元件的筛选,将装配电路所需的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电子元件进行分类检测,然后再进行元件的安装与电路的焊接、调试。又如,在进行电力拖动训练时,在学生接线之前我让他们对照电路图进行元件的选择及走线图的绘制,然后再让他们接线。在完成线路连接之后,让他们进一步对照电路工作原理进行电路的检测操作,自行根据现象来分析、判断接线是否正确。实践证明,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电路的分析、理解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引导学生全员参与自主探究学习,体验感知知识获取的过程及艰辛,使他们在享受学习成功的同时,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自由讨论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传授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倡导合作、讨论、探究等学习方式。在电工实训过程中,由于学生之间差异较大,众多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仅靠1~2位实训教师逐个指导显然不够。这时可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开展讨论,使他们从对方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灵感。对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只要适当点拨即可。这样,在缓解教师教学压力的同时,也可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较大提高。

对于电子元件三极管管脚的判别检测,许多学生在教师讲解后仍不清楚。这时,我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开展讨论学习。这样做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讨论踊跃,积极讨论对管脚如何检测,通过相互示范对如何检测有了较深的理解。对于学生讨论中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我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实践表明,这一做法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相应的发展空间。在自由讨论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来教师要学生进行操作的他律要求已经转变为学生自己要做的自律需要。学生变得乐于探究,加之合作小组学生之间融洽的关系,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潜能和求知欲,使他们将这种学习需要内化为自觉的实践行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和谐课堂的构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学生各自自主学习相比,真正实现了“1+1>2”的效果。

四自主合作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当今的社会是合作的社会,新课标也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电工实训教学中,教师可创设学生自由合作式学习,创设讨论的情境来挖掘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让学生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开展积极讨论,使学生树立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等。

学生在自主学习焊接工艺过程中,一人拆焊元件有困难,这时组内的两人应相互合作,其中,一人拿电烙铁对准所拆元件的焊点,另一人拿镊子在另一面夹住所拆元件,这样,通过两人分工协作,既快又省力,同时也能使学生感受到合作的乐趣,进而激发他们操作的热情。在排故练习时,由于实训指导教师较少,一两个实训教师对全班几十个学生同时设故是不现实的,在此情况下教师可引导学生自由组合,每两人组合成小组相互设故,然后相互排故。实践表明,这种学生之间的自由合作,缓解了实训教师人手不够、任务繁琐的问题,使其有精力来解决较难的教学问题以及重点辅导基础较差的学生,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快捷高效。

关键词:电子专业;情境教学;实训教学

我国职业院校的电子专业教学由理论环节和实训环节两部分构成,但在教学过程中实训环节的教学形式与理论教学形式大同小异,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如何使学生积极参与实训环节,快乐并高效的完成实训任务,成为目前实训类课程所面临的一个问题。从教学形式上入手,创设符合专业特点的情境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做到心到、手到、身到,实现“全频道”接受。在实训环节创设符合学生特点的情境,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尤为重要。

一、情境创设

情境教学法大多在语言类教学中选用较为广泛,但在实训环节添加符合代特征的情境也会对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以电子专业课程电工基础为例,安装一个简单的插座。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从简单的生活场景进入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所设定的情境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熟知的,在情景中融入教材的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不仅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和掌握,还要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情境创设必须符合以下特征:

1.该场景能够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

2.场景中具有和实际相同的功能和工作过程,只是活动是模拟的;

5.该场景是学生所熟知在生活中可以触及的;

6.有预期的成果展示环节;

7.可以通过摄影和拍照将整个场景记录下来,学习结束以后,师生共同回顾教学成果和学习方法。

二、情境设定模式下电子专业教学的开展

1.收集信息

2.制定计划

3.实施与检查

实施环节是对前两个环节的验证环节,除了可以达到正常的实训目的还能够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已有知识运用到新的工作任务中去,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如电源的组成,电源各部分在通电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学生对于每个分支电路进行分析,探究各个元器件的作用,从而掌握整个电路的功能。完成了知识的迁移,也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接下来就是对实施环节的检测,也是整个情境的终止环节。首先要对工作进行检测,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进行结果分析和修正。接下来对记录进行检测,也可以结合项目教学法,进行小组互评,自我评价。最后由教师主持总结评价,从角色扮演和问题解决两个方面出发对学生逐个进行点评。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注重学生的成功和出彩点点评;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和需要努力地方向,激励学生今后做的更好。

三、注意的问题

情境教学有其自身的优点,但也不是每个知识点都适用,一定要结合电子专业课程自身的特点,在情景设定上符合教学规律。在计划制定环节应该循序渐进、由易而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和检查环节则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表现,客观正确的评价展示,强化学生对于新知识、新技能的记忆,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在教学中也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更好的为学生和教学服务,培养出合格的职业人才,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贡献。

[1]王贤纲.高职专业技能培训教学的综合措施[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效果。

关键词:行为导向教学法;中职;电工电子

行为导向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人才,并发挥有效的作用。它通过对学生行为的改变来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借助于模拟、案例研究、角色扮演、项目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改变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多重人格,在教学中教师发挥着

“主导”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也会更多,其中自主性的活动占多数。

一、行为导向教学的各种方法

1.仿真教学的模拟

模拟仿真教学主要是借助于人造的情境或环境对某种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加强学习,并掌握这一技能。模拟仿真训练过程评价的可能性为重复的机会提供了保障,另外它的运行成本较低。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于电子电路仿真软件加强仿真教学。对电工技术部分可以运用仿真软件对基尔霍夫定律、叠加、戴维南定理等电路的基本定律做进一步的了解,还要在此基础上完成定理的演示和分组操作的实验,对于三相交流电路部分的学习,主要是利用仿真软件对三相负载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的实验做具体的设计,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能够完全理解三相四线制中所涉及的线的作用、负载星形与三角形连接,为节能环保提供保障,在这一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通过案例加强教学

在对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要在教学中设计实训基地的汽车实训实验台,并通过模拟实践的方法实现喇叭线路、电动车窗、鼓风机线路的连接,对各种故障等进行检测。通过实训过程,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这些途径与手段做好总结,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元件的识别,对电路图的识读,对电路故障做好及时的检测,使学生养成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与习惯,进一步培养学习本专业所需的方法与技能。

二、通过行为导向教学法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

1.对操作技能加强培训

2.对技能训练要进一步强化

让学生练习安装收音机、电脑等。通过训练使原理得到巩固,使技能得以强化。通过人人动手,使家用电器元器件的安装与接线基本技术趋于合理化。对于黑白电视机有伴音而没有图像没有光栅的现象,要让学生在打开电视机后盖时,对行输出变压器的高压嘴的引线做好初端打火实验,对于严重漏电、无光、无图现象做及时的调整。学生们通过焊接技术,对行输出变压器及时进行拆装,在查明漏电的原因以后,可以对新购的行输出变压器进行及时安装,并能够在显像管锥壁上做好高压嘴的安装。在进行拆、装的过程中,使学生对输出变压器的构造及在电路中的重要作用有进一步的了解。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测试及识别电子零件及音乐集成块的操作,让学生学会制作“电子音乐门铃”,学生通过识、测、焊、连等各种操作,然后制作出成功的作品。在制作“交通灯光模拟器”时,要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变压器的降压原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桥式全波整流滤波电路的原理,总结出双色发光二极管发光的原理等,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与引导下,能够创作“简单的竞赛抢答器”。所有的创作都要在精心设计、构思的基础上完成制图、购材等;在创作的过程中,做到布局合理,对安装、辨路做深入的了解。在完成创作后,对其及时进行调试及运用。学生在所有的过程中不仅做到了动手、动脑,还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制作出经济实用的电子作品,同时学生的创作热情被激发。

三、行为导向教学法产生的效果

1.行为导向教学主要是对全体学生进行培养,使其成为具有一定能力的人才

通过行为导向教学法让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对学生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发挥团队的协作能力。

2.行为导向教学主要是建立先进的教育体系,体现先进的教育观念

将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质及意义得到较好的体现,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中取得一定的成效,并做出有意义的活动,实现学习与活动的有机结合,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在此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以致用、实现创新。

在实践过程中,行为导向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可以提高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不断被激发,并取得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措施。对行为导向教学法研究及应用中,我们将不断深化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使我国的中职教育教学有新的突破。

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企业生产模式,以生产作业指导书为载体,以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为主线,以形成产品为导向的教改模式,在以接近企业化为工作任务培养学习中,培养和提高教学的综合实效性及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升其职业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作业指导书课程改革

一、背景资料

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是笔者所在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模拟企业生产,基于产品为导向的系统化课程改革理念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同时,学校以往的常规教学流程是“理论-实验、实训教学”,这基本上是保留在单一的技能培养层面上,培养出的学生与企业所需的人才需要、技能要求、素质要求相距甚远。因此,有必要通过课程改革引入企业生产线的岗位生产作业指导书(以下简称作业指导书),为学生创造接触实际企业生产的学习情境,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及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广西机电工业学校在国家级改革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在重点专业“电子技术应用”建立了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主线,基于工作过程,以企业作业指导书为载体的课程体系。在实施过程中,按企业要求改造相应实训室,同时加大教学过程的改革,由之前的“理论+实验、实训”改为“企业+产品+生产线”的以生产过程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二、实施企业化课改的准备工作

1.建立生产性实训车间

为了打造既能满足教学需求又能符合企业生产要求的生产实训一体的现代化生产型实训室,学校聘请了社会企业一起参与建设了首条带有生产性的电子技术综合应用实训车间,完全按照企业标准厂房设计和布局,配置了2条生产流水线,共有工位50个,其中生产工位48个,检验工位2个。2套生产检验设备,24套通用设备,焊接机以及点胶机、先进的焊接机、制板机、产品检验等专用设备,满足了生产小型电子产品和专业课程的需要。

2.配置了不同产品生产(工作)任务情境下的作业指导书

为把企业的标准、规范、科学、市场化的理念融入到作业指导书中去,在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的课程中,学校配置与之对应的作业指导书(《电烙铁使用作业指导书》《分立件插件标准作业指导书》《质检员操作标准作业指导书》)和《分立插件外观检验标准》等多个文件。

作业指导书分布在具体的各个教学工作任务中,也相当于企业生产各工序下的具体工作任务。这些生产任务、生产流程,在生产线的工位牌上明白、准确、清晰地标示出,让学生知道在生产或实训教学中要做什么、怎么做,操作步骤是什么,做到心里明白,同时体现了企业对生产过程的标准控制。作业指导书主要内容有以下方面:①作业名称、适用范围;②作业质检具的准备;③操作流程图;④技术标准、工艺要求、安全注意事项;⑤编制者、审核、批准、修订;⑥作业前后的要求及验收、交接等。

3.编制丰富多彩的理实一体化教材

学校除了安排专任教师教学外,还聘请企业方技术骨干、行业能手一起参与教学,以保证教学不脱离企业的实际需求,并且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实现校企对接,管理对接。

三、作业指导书编制原则

采取企业作业指导书的形式教学的目的是使教出的学生更能接近企业的实际生产用人需求。为此,在编制作业指导书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由企业的技术骨干与学校教师共同完成编制

2.根据培养对象融合教学需求和企业生产来编制

在编制指导书时,不能一味只考虑企业的要求。在满足企业生产基本前提下,融入教学知识,同时注意生产对象是学生,不是员工,其最多算个准员工,另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编制。

3.编写形式上可灵活多样,通俗易懂

编写作业指导书最终目的是给学生生产和学习使用。为了给学生增加学习兴趣,提高效率,在编制指导书时,多采取图表、填图、图形等形式多样又通俗易懂的模式。例如对于电阻、电容的安装,要求采取实物图片的样式标明安装的技术要求、最佳的安装参数、容易出现的安装问题等等。同时均配制有相应的视频,以降低学习难度,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基于企业作业指导书教学过程实施及应用

1.实施前准备

教学实施前准备相当于企业的岗前培训。在作业指导书编制完成后,组织学生(准员工)学习培训,掌握其中的内容,为上线生产(实训)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同时,新上岗的学生(准员工)学习培训完成后,要经过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严格按企业制度要求执行,同时,每个生产现场的工位牌上均放置有作业指导书,以便于学生在每天的工作学习中予以实施。

组建小组合作学习,模拟企业工作机制。实训室采用小组化教学,学对应企业的线长,副组长对应线长助理,学习委员对应品管员。电子专业实训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要模拟企业的工作流程,模拟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以小组生产线合作的形式开展教学。这样能让学生在仿真的企业工作情境下学习,完成实训或真实的生产任务,培养学生在学习生产过程中学会与人沟通、交流的方法,培养其职业习惯与职责履行的自觉,提升职业素养。

2.过程实施

以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课程为例,该课程的教学生产实训在校内新建设的电子技术综合应用实训车间进行,以实训生产的方式组织实施。比如生产(组装)“音频功率放大器”这一电子产品,其教学流程为:开班前会下达任务领料检测安装测试、检验总装产品终检及评价成果展示、总结7S作业结束。课程的教学流程如下。

(1)开班前会:教师总结过去的学习工作以及安全等方面的检查;学生作自我着装、仪表的检查。

(2)下达任务:教师布置当天的学习和工作任务。

(3)领料:助教发放,线长签领生产物料和生产用具。

(4)检测:上线前,检验物料(元件)的好坏,品管员监督,确保产品质量。

(5)安装:上线组装生产产品。务必对照作业指导书,按标准工艺要求安装。

(6)测试、检验:按标准对半成品进行测试、初检,品管员监督,保证产品合格。

(7)总装:对合格的半成品进行总安装。

(8)产品终检及评价:对成品进行终检后入库,同时对完成的产品进行评价(与课程成绩挂钩)。

(9)成果展示、总结:展示产品,增强自信心,并对所做工作进行总结。

(10)7S作业: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按照企业的标准进行7S作业,学习企业管理方式,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达到提高企业形象、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员工精神面貌及提升员工职业素养的效果,最终形成良好职场素养。

3.应用注意

为充分发挥作业指导书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求学生以准员工身份来要求自己,并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执行。

(2)带班教师要不厌其烦地教育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生产,以避免事故及伤害的发生。

(3)带班或实习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包括出勤、精神状态、学习状况、生产情况等,并及时评价。

(4)不同电子产品按难易程度安排教学学时。

(5)提醒学生在生产学习过程中做好详细的记录,并将指导书及记录用于生产结束后存档作为学生综合成绩的评定依据。

(6)在实施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或需要补充的地方,要及时补充完善,做到持续改进,使作业指导书保持真实有效性。

4.应用效果

通过以电子产品生产工作过程导向的“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的课程学习,学生的一致反映如下。

(1)把理论课本改变成作业指导书的形式,学起来通俗易懂,很容易上手,并达到项目要求,按照指导书的步骤一步一步去做,可逐步学到教学知识。

(2)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作业指导书被视为“学习宝典”。

(3)比较容易形成较好的职业习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对学校2013级电子专业的学生依照作业指导书实施教学以来,得到了全校的教改评价中的较高评价。事实上,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和端正学习目的均有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五、小结

事实证明,在经过企业化的“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课程学习和训练后,学生在生产、学习过程中与人沟通、交流方法以及职业习惯与职责、职业素养方面有了较大提升。在学校2012级、2013级电类学生使用后,企业优先录用。其中2012级不少学生工作几个月就走上了一线生产管理岗位,如2012级电子电路班有5位学生当上了生产线长、班组长等。还有的进入了工艺部门工作,这些都说明了课改的作用。下一步对课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作业指导书中的不足之处还要进一步解决完善,使其在课改中发挥更大的实效作用。

[1]郑惠群,陈桂兰,张莹.高职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课程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

[2]王建民,杨靖,刘春奎等.《烟草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及应用[J].轻工科技,2013(4).

[3]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吴冰冰.高职教育中的“校企合作”[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8(8).

笔者认为对口单招电子技能训练,应从以下几个环节来抓起:

一、学生要有合适的教材,同时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

国家教育部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及对各类专业用人的实际需要,结合就业工程,在专业人才结构调整的条件下,对电子技能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改革。突出了电子电工专业的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所用教材应突出实用性。注重学生动手能力。

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础,是指导学生分析实际电路的依据,二者相辅相成,如若忽视对专业理论的强化学习,电子技能的学习只能停留在最基本的操作水平上,根本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对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招生要求。

二、电子技能教学要有良好的条件保障

(1)“双师型”教师队伍力量充足。电子技能训练是个综合性的课程要求,其师资就要求是“双师型”教师,教师要同时具有教师技术职称和专业技术职称,当学校“双师型”教师不足时,应组织教师参加技能实习与实训学习,或外聘一些具有丰富经验、实践能力强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作为实践学习的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学校老师应积极跟踪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力量不足时,学校不能随便安排教师带课,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师授课和课程安排。

三、做好人才培养

(1)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满足社会,特别是技术应用型人才。故应抓好教学环节。教学环节应注意五大教学模块实施:元器件认识、工具仪表使用、电路原理图识读、组装与焊接、调试与检测。教学过程要用工作任务引领专业知识,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正确分析学习任务,熟练实践操作,能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与总结,这样也突出了职业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

(2)对口单招是高职院校的后备军,是以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故对其训练要更加严格、规范。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入,欧洲标准常在耳边听到,其涉及高端汽车、机械制造、五金和精密仪表等顶级产品和尖端行业,其质量和环境指标均控制得十分严格,故在国内备受青睐。究其根源就是欧洲生产厂家均有着世界一流的实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具有严格的行业规范约束其行为。笔者曾赴德参加“双元制学习”,参观了德国“大众”汽车、“宝马”汽车及一家计算机主板生产厂家,了解到其产业工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技能水平成熟,操作严格规范,均持证上岗,企业文化浓厚,故其产品质量在相应行业里首屈一指。

(3)对口单招电子技能,与普通职业学生相比有着特殊性,他们不仅要学习专业技能,而且还要参加高职院校选拔,故教师在讲授时,不仅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知识的结合,还应将行业规范标准要求渗入到讲解中,来促进学生达到优秀的成绩。对于对口单招招生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取得电子电工行业资格证书,达到“双证”毕业,这样进入高职院校前,学生已具备电子电工行业资格,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很好的基础。

四、教学如何开展

(1)对口单招电子技能教师在教学方案制定和课程设计时,应遵守教学大纲要求。在任务设计时,应考虑到实用性、学习性及延伸拓展性,教学过程应建立相应竞争机制,给学生分析、打分、点评、评比、统计记录,使其改进,激发进取心理,树立榜样,以点带面。

(2)教师教学的几个环节。对口单招电子技能训练要从基本功抓起,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是基本能力,要做到熟练、快速;电路图及装配图要能熟练的读懂,这是掌握电子技术的关键;电烙铁焊接技术是电路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电路调试与故障维修、检测是各种技能的综合,是整个训练的重要环节;学生在此项目中应会熟练使用各种仪表,如万用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和稳压电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从生疏到熟练,技能会逐步提高。

关键词:电工实习技能教学高效课堂

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实习课教学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一个重要环节,技工学校出来的学生在理论上可能无法和高校出来的学生相比,但我们可以在实践技能方面对他们进行强化,使他们在一定理论基础上掌握相应的技能。如何使我们的学生具有相对较强的社会竞争力?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重拾学习信心来提高课堂效果,高效课堂的构建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我在多年的实习课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加强师生沟通,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1立足学生实际,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习兴趣

1.1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多媒体辅助、实验演示,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理论的内容实践化,可以帮助学生对抽象事物有直接的感官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借助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讲解,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将技能训练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保持学生学习兴趣。譬如:在进行导线连接的基本训练时,许多同学认为把导线接来接去很乏味,学不到什么知识,有的时候还因此划伤了手,感到非常厌烦,我列举家中灯泡忽明忽暗、闸刀熔丝经常熔断等故障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展讨论,分析原因,最后,我归纳总结上述故障原因是由于接点不牢靠引起接触不良、接触电阻增大引起。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同学们能够解决家庭日常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合理计划教学任务,分阶段实施教学目标

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出,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从学生认识水平实际出发,实习教学不可能一步到位,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分阶段实施教学。我把维修电工技能训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目标为单相照明电路,内容是各种照明电路配线、安装及检修;第二阶段目标为三相动力线路和电子线路,内容是电动机的拆卸、装配、电力拖动基本电路的安装接线以及故障排除,电子线路的焊接;第三阶段目标是提高专业综合运用能力,内容是生产适应性实习。阶段性教学目标的制定使学生在一定的学校周期内都能有收获,获得成功的喜悦,保持学习动力的持续性。

3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注重提高课堂效果

3.1示范教学。学生在每学好一部分理论知识后,要进行实训,对一切都感到很新鲜,陌生、好奇、都想动手摸一摸、做一做、试一试。此时,在教学中采用示范教学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对各种电工工具的使用,实习指导老师讲解时,力求对每一样工具的使用做出正确的示范演示,如电工刀剖导线的角度,各种导线的连接方法,电烙铁焊接的正确方法,万用表正确操作的具体步骤等等。示范教学是电工实习教学中入门指导应用最多、最广泛的、学生最易接受的一种身体语言,对学生的影响很深,正确的姿式操作方法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在今后的工作中受益无穷,否则,会贻害学生,造成设备损害甚至产生人身伤害事故。

3.2启发式教学。在电工生产实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碰到许多在书本上找不到的疑难问题,如“机床模拟排故训练中,如何区分回路电阻?”等等问题,利用实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设故,再通过排故来启发学生,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本人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在实训中碰到的疑难问题来给学生设置故障,复习所学过的电工基础理论知识,运用原理,公式、定律等来解决疑难问题,排除故障从而启发学生。这样,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实习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所以,在实习教学中,只有做到教、练结合,特别是电工实习教学中的电机修理、机床电器维修、电子线路的调试与排故等课题时要多提问、多设故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互相渗透,课堂教学、实习训练相互协调,使学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发展到理性认识,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3.3案例与任务相结合。案例是教学过程中知识内容的载体,任务是学习知识、巩固知识的手段。二者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只有二者的密切配合,才能保证教学过程的一致性和有效性。这一方法主要贯穿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典型整机电路的分析,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注重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技工学校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所以,我采用重实践,轻理论的策略,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通过实践来掌握理论,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达到较好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在学习半导体原件二极管、三极管特性时,我把一些实际单元电路小制作搬到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把教材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单元电路融合起来,并且在实验报告编排上也下点功夫,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中,我安排一个串联稳压电源实验,其中包含变压、整流滤波、稳压电路等,并在电路中设置一些测试点。通过实验可达到以下几个目的:学习万用表的使用;全波整流电路输出电压理论与实际值是否相符;稳压电路电压在电流波动或负载电流改变时是否保持稳定。经过这样的设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就会大大提高。

5恰当运用激励机制,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运用激励性评价必须客观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也才有益于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漫不经心地表扬或者没有价值的表扬则往往被学生忽略或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无论过程、方法还是探究成果都要给予客观的评价,做得好的及时肯定表扬;做得不好的及时指出,鼓励他及时改进,并明确努力的方向,这样使每一位学生都感觉自己在不断前进,都有希望,学习的兴趣才可能持久。

总之,作为电工专业老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课堂,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师的生命价值更主要地体现在课堂上,就让我们抱着吸纳革新的态度,将课堂改革真正落到实处,使课堂教学出现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场面,打造出更高效、优质的课堂。

[1]陈红,廖清华.中职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传播与沟通[J].机械职育,2009,11:28-29.

[2]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15).

[3]朱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徐建成.课堂教学新视野[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电工电子技术;探索与应用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做为电类专业基础课程,它有着应用范围广,理论性、微观性、操作性、抽象性均强的特点,对学生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目前中职学生大多基础知识薄弱、理论知识领悟能力差、学习缺乏主动性,这就导致了学生感觉课程“难学”,教师感觉课程“难教”的困境。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中职学生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强、思维活跃、好动手的特点。鉴于这种情况,在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教师应适应学生,改进以课堂语言传授信息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探索更加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因此,笔者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中尝试采用了项目教学法。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项目教学法提高了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

一、项目教学法概述

1.项目教学法的涵义

2.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在项目教学法的实践过程中,教师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应重点突出学生自己的主体作用,教师应把学习的权利下放给学生,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和理解课程要求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同时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不能过多注重最终的结果。而学生应该是学与做相结合,为做而学,在做中学,边做边学,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做的过程中提高专业技能。

二、课程项目教学的设计

1.课程项目教学的设计原则

课程项目设计与开发的好坏,直接影响项目教学的效果。一般来说,课程项目教学设计应当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项目设计的科学性。项目设计应将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充分结合在一起,并要结合教学任务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3]

第二,项目设计的实用性。项目设计的工作过程要能够应用于学习特定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有轮廓清晰的任务说明,并且要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活动有直接的联系。

第三,项目设计的合理性。项目的设计因该难易适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如果教师设计和下达给学生的项目太难,学生会因为无法完成项目而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但如果教师设计和下达给学生的项目过于容易,学生会认为没有挑战性,从而失去兴趣。因而教师应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掌握和接受知识能力的实际情况,开发设计不同层次的项目,让不同班级,不同情况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提升教学效果。

2.课程项目教学的前期准备

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教师应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按照既定项目的要求,教师自己需先制作出一个项目成品。教师通过预定项目的制作,既可以对项目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发现项目制作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容易出现的问题,以便能够在项目教学中有的放矢,更好地指导学生。也可以让学生在进行项目之前,对本课程要完成的项目有较为直观、形象的了解,更好的掌握项目所要实现的功能,并充分调动起学生完成项目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项目活动中来。

3.课程项目教学的设计举例

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通过项目教学法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和任务设计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如该课程中的第一部分《电工基础》中,可以开发“直流电路的组装与调试”和“交流电路的组装与调试”等项目;在第二部分《电工技术》中,可以开发“变压器组装和调试”、“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和“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等项目;在第三部分《模拟电子电路》中,可以开发“充电器的制作与调试”和“迷你小音箱的组装和调试”等项目;在第四部分《数字电子电路》中,可以开发“竞赛抢答器的制作与调试”和“计数电路的制作与调试”等项目。

三、课程项目教学的实施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大致可以分为任务布置、项目讨论、项目准备、项目制作、产品展示和项目评价等6个步骤。下面以迷你小音箱的组装和调试为例,来具体介绍。

1.任务布置

首先确定任务:迷你小音箱的组装和调试。明确任务后,由于类似的产品在实际生活中屡见不鲜,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非常高涨。有的学生说类似电路可以在电视机中应用,有的说可以在收音机中应用,也有的说可以在手机中应用,学生们的发言非常踊跃,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在任务布置过程中,教师要尽力调动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充分体现学生在项目教学法中的主体地位。

2.项目讨论

3.项目准备

4.项目制作

小组每名学生根据各自分工,在电路板上进行插装和焊接。在焊接过程中由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对电烙铁等焊接工具的使用,保证学生焊接过程中的安全。对装配焊接好的电路板进行测量和调试,然后进行产品总装,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填写实验表格和记录。在项目制作过程中,每名学生都应该有独立进行工作的机会,小组成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组织和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制作过程中由小组长向教师汇报本小组工作完成情况。小组疑难问题,由教师负责进行解答。

5.产品展示

各小组在产品制作完成展示前,为保证产品通电安全,由教师要求每个小组的组长必须先自行检查电路,利用万用表等仪器设备检测产品电源电路和其他电路部分有无短路现象。在确保电路安全后,分组进行通电实验。根据音箱的音质、音量等要求进行调试,对出现故障的电路进行小组分析和调试,并由小组长对实验结果和问题进行记录,由教师负责进行解答。通过产品的展示可以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6.项目评价

项目评价既是对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应用的总结分析,也是对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学生表现进行评价,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手段。具体来说,就是根据项目教学法的阶段性特点以及电子线路教学的要求,通过制定的评分表格和评分标准对每一个小组的作品进行评分,教师指出每个作品的优缺点和今后需要改进的问题,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交一份实践报告。通过实践报告,叙述作品设计的实践过程,说明作品工作的原理,从而完成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如图1)。

四、结论与启示

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既能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教学特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完成项目讨论、准备、制作、展示和评价全过程的同时,还充分发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分析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笔者认为,项目教学法在电子类专业课程教学中,还可以更加深入的探索和推广。

[1]马建富.职业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4.

[2]刘邦祥.试论职业教育中的行为导向教学[J].职教论坛,2006(1):4-8.

[3]李晓香.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电子线路》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10(5):98.

THE END
1.工具模具研发生产;销售公司自产产品;从事与本企业生产产品康平科技经营范围 SZ300907经营范围 电机、电动工具、模具研发、生产;销售公司自产产品;从事与本企业生产产品同类商品的批发及进出口业务(以上商品不涉及国营贸易,涉及许可证管理、专项规定管理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http://jiatoupai.com/f10shuju/business/SZ300907.html
2.的主要应用领域为电动工具汽车电机家用电器和工业电机等市场换向器为电机的核心零部件,被称为“电机的心脏”。目前,公司凭借行业领先的全塑型一次成型生产工艺、全自动生产线、多元化的产品及客户体系,在换向器领域,特别是插片型换向器领域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目前公司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为电动工具、汽车电机、家用电器和工业电机等市场。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111052171866581.html
3.《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的常见问题答疑《管理办法》中保留了有关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者制作、使用包装物时,应当采用无害、易于降解和便于回收利用的材料的要求,考虑到我国已发布了有关产品包装物标识要求的国家标准,因此,《管理办法》删除了原办法有关产品包装物的标识要求。 Q3.《管理办法》中要求限制使用电器电子产品中的有害物质,而原办法中则称http://www.anytesting.com/news/75976.html
4.《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合格评定实施安排执行答:首先应仔细核对《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达标管理目录(第一批)》文件中产品范围及定义以及适用范围说明中对产品的描述,符合描述特性的产品应属于达标管理目录产品;其次对于外形相似功能不同的产品,应考虑其主要设计功能;再次注意区分好部件、产品和系统之间的关系;最后应注意对于本目录中的产品,当作为目录外产品https://www.cesi.cn/rohs/201901/4661.html
5.生活必备机电产品有哪些生活中常见机电产品包括家用电器、电动工具、车载电子设备等。 一、家用电器 家用电器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机电产品,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家庭日常生活的各种任务。常见的家用电器包括电视机、空调、冰箱、洗衣机、电饭煲、微波炉、电风扇等。 二、电动工具 电动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方便地完成各种家庭DIYhttps://b2b.baidu.com/q/aland?q=003372277811787172337C2E7B330F7E1A190D0D1960&id=qidcf00fe56c86dacd36f67c71b1253e008&answer=17065377598220135576&utype=2
6.全国工业重点行业效益十佳企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乌审旗天然气公司 广州华凯石油燃气有限公司 郑州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潮州市华丰造气厂有限公司 成都城市燃气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大众燃气有限公司 莱芜市天元气体有限公司 长春燃气股份有限公司 http://news.ppzw.com/Article_Print_61012.html
7.超全!传感器最强科普总结(收藏版)道合顺大数据infinigo精量电子-美国MEAS传感器公司掌握着世界领先的MEMS制造技术,专业生产各类传感器。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国防军工、机械设备、工业自动控制、汽车电子、医疗、家用电器、暖通空调、石油化工、空压机、气象检测、仪器仪表等领域。该公司在行业内第一个实现硅MEMS批量加工技术,第一个将LVDT商业化,第一个将Piezo Film技术转https://blog.51cto.com/u_15437381/5572198
8.?什么是3c产品,防爆产品需要3c么,国家强制性3c认证产品目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有的产品设计方式已经满足人们需求,因而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应逐渐推广3C产品人性化设计,丰富信息产品市场内涵,并由此稳固我国信息产品市场在世界交易中的地位。 什么是3c产品 3C产品是指在中國销售的,需要进行中國强制性产品认证(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的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45993.html
9.电钻的用途挑选规范安装方法摘要: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维修工具,电钻的用途非常广泛,是建筑和工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电钻是利用电作动力的钻孔机器,使用方法简单,上手容易。我们在家里需要钻孔时,只要掌握一定的使用步骤,就能实现自己动手用电钻钻孔。那么你知道家用电钻怎么选吗?电钻是有碳刷的好还是无碳刷的好呢?挑选电钻是一件讲究的https://www.cnpp.cn/focus/33515.html
10.3C分享强制性产品分享目录新版根据《强制性知识分享管理规定》,对列入目录内的商品,未获得强制性产品知识分享证书和未加施中国强制性知识分享标志的产品不得出厂、进口、销售。Zui新消息:2019年7月5日,市场监管总局和认监委发布了《关于防爆电气等产品由生产许可转为强制性产品知识分享管理实施要求的公告》,自2019年10月1日起,防爆电气、家用https://26095626.b2b.11467.com/news/1053129.asp
11.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近两年来,国家认监委陆续发布了有关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适用产品调整和相关标准及实施规则调整的公告。为使各相关方准确界定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范围,国家认监委修订了《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描述与界定表》,共20大类158种产品,现予发布。 国家认监委以2012年第30号公告发布的原《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描述与界定表》自即https://www.sunlawyers.com/pqgw12361.html
12.3月29日苏州园区人才市场综合类人才现场招聘会组装生产领班 5名 中专以上学历,3年以上电子厂现场带线(40人以上)经验,熟悉网通类产品的组装、测试、包装流程和物料管理;负责生产排程的执行、生产线的人员、品质、效率及物料管理;能配合生产线加班及倒班。 TE助工/工程师 15名 大专以上学历,计算机类相关专业;二年以上网通产业测试相关工作经验;熟悉计算http://www.xszrcw.com/news/news-show-3365.htm
13.深圳信测标准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从生产者的行为责任来看,该规定对家用电器无线充电设备(不含厨房电器)也提出若干方面要求,以下两点宜重点关注。 第一,在无线充电设备的显著位置标注或者采用电子形式显示无线充电设备的专用标识,确因设备尺寸过小等原因无法标注或者显示专用标识的,应当在设备的独立外包装或者使用说明中标注。专用标识有关要求另行制订。 http://www.emtek.com.cn/contents/36/5507.html
14.电动工具电动工具(5) 1895年,德国泛音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直流电钻,从此开启了电动工具发展的历史。外壳用铸铁制成,能在钢板上钻 4mm的孔。随后出现了三相工频(50Hz)电钻,但电动机转速没能突破3000r/min。1914 年,出现了单相串激电动机驱动的电动工具,电动机转速达10000r/min以上。1927年,出现了供电频率为150~200Hz的https://baike.sogou.com/v7627812.htm
15.绿色环保小常识2、家用电器的节能使用 关于环保的小知识:购买洗衣机、电视机或其他电器时,选择可靠的低耗节能产品。 电视、电脑不用时及时切断电源,既节约用电又防止插座短路引发火灾的隐患。不用时关掉饮水机的电源。保持冰箱处于无霜状态。 3、爱惜衣物之道 关于环保的小知识:穿衣以大方、简洁、庄重为美,加少量的时尚即可。相比https://3g.yjbys.com/changshi/530604.html
16.电工产品的电磁兼容要求(1)家用电器、电动工具、照明设备及类似电器 (2)工业、科学、医疗射频设备 在电工领域中,更多的产品如低压电器、量度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化设备、由半导体器件组成的整流器、变流器以及各种直流电源、不间断电源和逆变电源等,各产品的标准化技术委员都按照CISPR和IECTC77技术委员会制订电磁兼容的基础标准和通用标https://blog.csdn.net/sunxinyu/article/details/6310558
17.2024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2024年其他家用小电器:计算器,热水器,吹风机,氧气机,电动剃须刀,电子刀具,电筒,吸尘器,暖炉,灭蚊器 照明类 1、照明产品 照明系统应用:工业照明,装饰照明,紧急及安全照明,娱乐及舞台灯光,办公室、广告、展览会照明,户外照明 电光源:日光灯,节能灯,白炽灯,霓虹灯,氖灯泡,碘钨灯,镁灯泡,溴钨灯 灯具配件:灯罩,灯柱,光纤https://www.maigoo.com/citiao/156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