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接地相序绝缘和耐受电压以及保护措施

高电压柴油发电机组通用技术条件(4.12~4.19)

4.12安全性

4.12.1接地

机组应有良好的接地端子并有明显的标志。各项接地要求应符合GB50169-2006中3.1“一般规定”;3.2“接地装置的选择”;3.3“接地装置的敷设”;3.4“接地体(线)的连接”;3.5“避雷针(线、带、网)的接地”;3.6“携带式和移动式电气设备的接地”;3.9“电力电缆终端金属护层的接地”;3.10“配电电气装置的接地”,同时高压柜也应满足GB3906-2006中5.3“接地”的要求,并且10kV以上变压器要求有接地网。

4.12.2相序

面对接线端子看,应自左到右或自上到下排列。

4.12.3绝缘电阻

机组各独立电气回路对地及回路间的绝缘电阻值应符合表9的规定。冷态绝缘电阻只供参考,不作考核。

表9

4.12.4耐受电压

4.12.4.1机组各独立电气回路对地以及回路间应能承受表10所规定的频率为50Hz、波形尽可能为实际正弦波,历时1min的绝缘介电强度试验电压而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表10

4.12.4.2高压开关柜绝缘试验方法应符合GB3906-2006中6.2“绝缘试验”;试验内容应符合GB/T11022-2011中6.2“绝缘试验”;试验程序应符合GB/T16927.1-2011中6.3“试验程序”。还应满足:

a)10kV主回路对地及相间42kV/min,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b)6kV主回路对地及相间32kV/min,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c)10kV电缆耐压试验35kV/min,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d)6kV电缆耐压试验24kV/min,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e)对与主电路直接连接的辅助电路耐压试验2500V/s,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f)对不与主电路直接连接的辅助电路耐压试验1500V/s,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g)高压柜的额定绝缘水平值在表11中选取,耐受电压适用于GB311.1-2012中3.2的规定。

表11

4.12.5电气安全净距

用GB/T26218.1-2010给出的一般规则选择绝缘子,它们在污秽条件下应当具有良好的性能。爬电距离可按下列选用或由产品技术条件规定:

a)室内、外配电装置的最小电气安全净距见表12。

表12

b)包括发电机在内的接线端子最小间距应符合GB14711-2013中18.4要求。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应不小于表13的要求。

表13

4.12.6紧急停机

机组应能紧急停机,应设有带自锁功能的紧急停机装置,并有明显标志和方便紧急状态下操作。具体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按产品技术条件规定。

4.12.7安全防护设施

机组的带电体、旋转部件、摆动部件、发热表面、有可能逸出腐蚀性流体和气体的部位,应有防护技术措施,以防人员意外触及或受飞甩物的伤害,造成事故。

具体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按产品技术条件规定。

4.13保护措施

4.13.1电气保护

4.13.1.1机组应有短路保护措施。当机组输出末端发生短路时,保护措施应能迅速可靠动作,且机组无损伤。机组的短路包括单相、两相和三相短路。

4.13.1.3需并联运行的机组,应设置逆功率保护装置。

4.13.2机械保护

机组应有低油压、低速等保护措施,出现上述故障时应能按产品技术条件的设定值报警和/或停机。

4.13.3其他保护

4.13.3.1发电机过热温度保护。发电机定子温度、轴承温度的报警值和停机值,应根据实际运行情况确定,在最高环境温度和发电机额定负荷的情况下,定子和轴承的温升限值分别满足GB755-2008当中的技术要求。机组功率≤5000kW,当使用埋置检温计法(ETD)测量时,推荐最高的定子温度、轴承温度报警限值和停机限值见表14。

表14

4.13.3.2零序保护。对于一些比较干燥的地区,如有要求,在开关柜内装设零序电流互感器,设置零序保护。

4.13.3.3后备冗余保护。机组需要时,加装综合保护装置、差动保护装置和接地保护装置。

4.13.3.5上述具体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按产品技术条件规定。

4.14可靠性和维护性

表15

4.15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a)机组的焊接应牢固,焊缝应均匀,无裂纹、药皮、溅渣、焊穿、咬边、漏焊及气孔等缺陷。焊渣、焊药应清除干净。

b)机组涂漆部分的漆膜应均匀,无裂纹、脱落、流痕、气泡、划伤等现象。

c)机组的紧固件应有防松措施、无松动,工具及备附件应固定牢固。

d)机组外表面颜色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e)机组的高压柜、控制屏表面应平整,布线合理、安全,接触良好,层次分明,整齐美观,导线颜色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4.16成套性

4.16.1每台机组(含高压柜)应随附下列文件:

a)合格证。

b)使用说明书,其内容至少包括:

技术数据;

结构和用途说明;

安装、保养和维修规程;

电气原理图和电气接线图。

c)备品清单:

备件和附件清单;

专用工具或通用工具清单。

d)产品履历书。

e)随机资料清单。

4.16.2机组应按备品清单配齐维修用的工具及备附件,在保用期内能用所配工具及备附件进行已损零件的维修和更换。

4.16.3按双方协议确定的其他内容。

4.17外形尺寸

机组的外形尺寸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4.18质量

机组的质量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4.19结构

4.19.1机组的电气接线应符合电路图的规定。电气安装应符合相应图样的规定。

4.19.2机组的机械结构及安装(如:发动机与发电机的同轴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THE END
1.高压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标准.docx高压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标准 高压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安全参数,它们的关系是:高压爬电距离是指在电场作用下,带电粒子从高压电极向接地极或下一个电极迁移的距离;电气间隙是指两个带电体之间的距离,也称为间隙距离。 高压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标准取决于电压等级和工作环境。一般来说,高压爬电距离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1006/8135106112005137.shtm
2.什么是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应用规范是什么?工控课堂确定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注意:可动零部件应使其处在最不利的位置;爬电距离不能小于电气间隙值;承受了机械应力试验。 举例:高压柜在高海拔时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怎么决定?依据什么标准? 平常的高压柜是以海拔不超过1000m设计的,高海拔的电气间隙按海拔每增加1000m(在1000m的基础上),间隙加大10%(例如10KV开关柜海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7234828.html
3.第1部分:基本要求电工电子设备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仪器谱GB/T 32350.1-2015相似标准 TB/T 3251.1-2010轨道交通.绝缘配合第1部分:基本要求电工电子设备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NF F07-124-1:2001轨道交通.绝缘配合.第1部分:基本要求.所有电气和电子设备的间隙和爬电距离DIN EN 50124-1:2004轨道交通.绝缘协调.第1部分:基本要求.所有电气和电子设备的余隙距离和爬电距离DB51https://www.antpedia.com/standard/7149516-3.html
4.电机绕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国家标准解读总的来说,电机绕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国家标准均是为了保障电机的安全、稳定、长寿命运行,厂家在制造产品时一定要遵守相关标准,以保障用户的使用安全和稳定性。 【结尾】电机绕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国家标准对于电机制造非常重要,而正确遵守这些标准也是保障电机运行https://b2b.baidu.com/q/aland?q=7C2E7233010F1E207C2E0F31752D067F73040C097C2E772909227033751B78231E75742B7F08&id=qid116f40c0b6b34ac9c49408d91d84b288&answer=4103978486997133921&utype=2
5.安规标准确定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电气间隙和电压对照表在布局PCB时遇到了强弱电的距离问题,搜索后简单总结下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概念,梳理一下我们平时的项目中可能用得到的安规标准。 简单地讲,爬电距离是: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的现象。此带电区的半径,即为爬电距离。电气间隙是指: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https://blog.csdn.net/xingsongyu/article/details/88285086
6.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标准综合电源技术一、我曾经看过一个标准说:“3. 各电路间电气间隙(空间距离):(1) 一次侧交流部分: 保险丝前 https://bbs.21dianyuan.com/thread-59819-1-2.html
7.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电气安全距离的区别和标准安全工程师电气安全距离是指电气设备上的带电部分与人体或其他物体之间的最小距离,以确保人体或其他物体不会受到电击或电弧的危害。标准方面,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测量通常遵循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标准,而电气安全距离的要求通常遵循国家或地区的安全标准和规定。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https://www.bkw.cn/angcs/ask/1720386.html
8.GB4793.12007对医疗器械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要求〔摘要〕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作为衡量电气绝缘能力的重要指标,其测量数值的真实性对于医用电气产品安全至关重要。现首先介绍了GB 4793.1-2007标准要求,概述其内容,然后从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标准要求、测试方法及实验仪器的角度出发,结合日常检测工作中遇到的具有代表性的技术问题,详细分析产品在设计和结构、检测实验条件http://www.anytesting.com/news/1920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