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规范通用要求(1)

1.1确保供应商供应的产品质量符合我公司以及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

1.2我公司生产的产品满足客户要求并符合国家、国际及地区的法律法规;

2、范围:

2.1公司所有产品的采购、生产、转运、储存、包装、发货的通用要求。

2.2本公司的所有检验人员以及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其他人员;

3、通用检验规范

3.1公司所有产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原则上均需执行抽样检验,合格品才能入库或出货

3.2检验员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宗旨,对每一批来料入库或出货执行下述项目之检验:

3.2.1包装、标签、数量、型号等项目的核对

3.2.2产品规格(外观、结构、装配、电气性能、安全规定)做选择性或必要性之检验。

(1)若客户有特殊要求,则按客户要求检验

(2)若产品出货到有ROHS要求国家或地区,其来料产品或出货产品要求能满足ROHS要求

3.3抽样计划

3.3.1一般特性采用,均以GB2828-2003单次正常随机抽样一般检验水平Ⅱ;特殊特性采用,均以GB2828-2003单次正常随机抽样特殊S-2水准;

AQL值:CR(致命缺陷):0MA(重要缺陷):0.4MI(次要缺陷):1.0

定义:CR(致命缺陷):指产品存在可能对生产者或使用者造成人身意外伤害或可能造成客户抱怨之财产损失、违反法律法规及环境规定。(安全/绿色环保等)

MA(重要缺陷):产品某一特性为满足规定要求(结构或功能)或严重外观缺陷。

MI(次要缺陷):产品存在一些不影响功能与使用性的缺陷(一般指外观小

瑕疵)。

3.3.2检验项目大致可区分为:

a.外观检验

b.尺寸、结构性检验

c.电气特性检验

d.化学特性检验

e.物理特性检验

3.3.3检验方法大致可区分为:

a.外观检验:一般用目视、手感、限度样本。

b.尺寸检验:如游标卡尺、量表。

c.结构性检验:如拉力计、扭力计。

d.特性检验:使用检测仪器或设备(如万用表、电容表、试剂、试验机等)。

3.3.4检验分类:产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因供料厂商的品质信赖度,公司生产熟练度及物料的数量、单价、体积等区分为全检、抽检、免检。

全检:数量少,单价高;

抽检:数量多,或经常性之物料;

免检:数量多,单价低,或一般性补助或局限性之物料。

3.3.5记录:检验员根据抽样计划对产品进行判定,并将检测数据记录在相应表单上,当判定不合格时送部门主管人员审核裁定;当判定合格时根据产品具体情况办理入库,出库或转下道工序等

3.3.6若本公司无法检验的产品或部分产品的特性可由供应商提供检验记录或质量保证书或委托外部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3.3.7合格品、不合格品、待定品、未检验的产品必须分开存放并悬挂标识;

3.5、机加工未注尺寸的尺寸公差执行GB/T1804-2000-m,未注形位公差执行

GB/T1184-1996-K

冲压件未注尺寸尺寸公差执行GB/T1804-2000-C,未注形位公差执行

GB/T1184-1996-L

4、原材料及外协件检验:

4.1凡进公司生产用原材料,应带质量证明书,对材质有要求的则需提供材质检

验报告单;

4.2焊管检验:

4.2.1表面质量:

a.钢管外表面不能存在使用上有害缺陷,如裂缝、结疤、压痕和深的划道等,但允许有不超过壁厚负偏压的压痕,不能出现焊缝错位、搭焊、烧伤及伤口处毛刺过大等缺陷。

b.管内表面的焊缝处允许有壁厚增厚和焊筋毛刺轻微存在,切口处里外毛刺不大于0.5mm。

4.2.2工艺性能:

a.弯曲试验:外径小于或等于50mm的钢管应进行弯曲试验,弯曲角度为90°,弯曲半径等于管外径的6倍,焊缝位于弯曲的最外部,弯曲后在管壁上不能产生断裂开口等缺陷。

b.压扁试验:截取50mm长的钢管作为试样,将两压板间距离压缩到钢管外径的2/3,焊缝位置应同施力方向成90°角位置,压扁后无裂缝、裂口或焊缝开裂即为合格。

4.2.3尺寸允许偏差:

a.外径:6~10mm允许偏差±0.20mm;大于10~30mm允许偏差±0.40mm;

大于30~50mm,允许偏差±0.45mm;大于50mm,允许偏差±1.0%。

b.壁厚:0.5~1.0mm,允许偏差±0.15mm;大于1.0~3.0mm允许偏差±15%;大于3.0mm允许偏差+12%~-10%。

c.钢管的长度:外径≤30mm为2~6m;外径>30~70mm为3~10m;外径>70mm为4~10m。同批次材料长度偏差不超过±1%。

4.3镀锌件检验:

4.3.1抽样标准

根据每批次产品的数量进行随机抽检。抽检的样本量见下表。

4.3.2外观

a.在正常阅读环境下目测所有镀锌件,其主要表面应平滑,无滴瘤、粗糙和锌刺,无起皮,无漏镀,无残留的溶剂渣,在可能影响热浸锌工件的使用或耐腐蚀性能的部位不应有锌瘤和锌灰。

b.热浸镀锌制件漏镀面的总面积不应超过制件总表面积的0.5%,每个漏镀面的面积不应超过10cm2,否则应予重镀。

4.3.3镀层厚度

使用涂层测厚仪对制件的表面进行检测。每件产品的测试点不得少于3点,测试点距离边缘不得小于10mm。测试点应均匀分布。测试结果为各点的平均值。锌层厚度及允许的厚度差见下表

THE END
1.测试试验范文10篇(全文)最小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值如表2所示。 4 电机非正常性能试验 4.1 潮态试验 (1) 将电机置于温度 (40±2) ℃、相对湿度90%~95%的试验箱中48 h, 湿热试验后样本处于潮湿箱 (室) 内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和耐电压试验。 (2) 电机经湿热试验后即进行潮态绝缘电阻测量, 施加约500 V直流电压1 min, 电机定子https://www.99xueshu.com/w/ikeyjtk4vzfa.html
2.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从下图的对比看,同样电压的情况下电气间隙的距离要比爬电距离要求距离更近一点。 图:安规要求中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相关阅读: 大神写的非常详细!PCB Layout爬电距离、电气间隙的确定-电子头条-EEWORLD电子工程世界 https://www.cnblogs.com/zhiqiang_zhang/p/12759017.html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8345163/article/details/125289875
3.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有什么区别“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是两个概念,在进行判断时必须同时满足,不可以相互替代.电气间隙的大小取决于工作电压的峰值,电网的过电压等级对其影响较大,爬电距离取决于工作电压的有效值,绝缘材料的CTI值对其影响较大。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所以根据定义,爬电距离测试任何时候不可以小于电气间隙。当然对于两个带电体,通常是https://www.chem17.com/tech_news/detail/2939335.html
4.开关电源的“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是怎样计算的?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 即在保证电气性能稳定和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空气能实现绝缘的最短距离。 一般来说,爬电距离要求的数值比电气间隙要求的数值要大,布线时须同时满足这两者的要求(即要考虑表面的距离,还要考虑空间的距离),开槽(槽宽应大于1mm)只能增加表面距离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62064348938264
5.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pdf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pdf,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图文分析)经典!0 IEC 60335-1 :200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第四版)标准在 2001 年 5 月公布,但由于配合使用的各个产品《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XX 特殊要求》 很多还没有制订出来,所以目前还没有普遍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701/8071123136001113.shtm
6.GB9706.12020与GB9706.1先通过结构检查来确定防护措施在设备中的具体位置,其所在位置所要求的电气防护类别有对应的电解质强度、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限值。一重MOPP和两重MOPP相当于GB 9706.1-2007中的“基本绝缘”和“双重/加强绝缘”的要求。对MOPP来说,满足GB 9706.1-2007要求的绝缘设计则基本可满足GB 9706.1-2020的要求。而对MOOP的http://www.xmzjy.org/zhjzhl/60797.htm
7.求教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电子设计论坛欧标和国标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关键是对应哪个产品标准,至于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你首先要搞清这两者之间https://bbs.21ic.com/icview-554606-1-1.html
8.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定义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怎么测量电气间隙是指介质中导体之间的最小边缘距离。在高压设备中,为了防止闪络放电等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电气间隙的大小。电气间隙常用定距法、剖面率法、毛细管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测量。 2.爬电距离的定义和测量 爬电距离是指介质表面沿着介质表面弧长方向或者直线方向的等效路径长度。在高压设备中,为了防止闪络放电等问题,需要https://www.eefocus.com/e/509580.html
9.5.2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两个导电部分之间的最短空间距离称为电气间隙,两个导电部分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称为爬电距离。 增安型电机不同电位裸露带电部分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见表3.9-4。 表3.9-4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工作电压U (V) 最小爬电距离(mm) 最小电气间隙 (mm) 材料级别 ⅠⅡⅢa≤15 1.6 1.6 1.6 1.6 https://mall.cnki.net/reference/R2017107280000723.html
10.储能电气和结构设计什么是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01 什么是: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Clearence)和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是电气安全设计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主要用于防止电气设备中的绝缘部分因过高的电压而导致击穿或闪络现象,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1、电气间隙(Electrical Clearance) 电https://www.nengapp.com/zixun/3509ec4af7d7938f1fa9e1e2e573c75b
11.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额定电压常见问答有时,在查找针对个人或系统保护的电气操作电压的相关信息时,你可能会感到困惑。一般来说,设备的最小绝缘距离即可为保护提供最佳信息,特别是在设备发生故障时。适当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有助于确定额定电压。 电气间隙 电气间隙是指两个导电元件之间穿过空气的最短距离。 https://www.digikey.cn/zh/forum/t/topic/447
12.GB4943标准中的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在GB 4943 标准中,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是重要的设计参数,确保信息技术设备在电气安全方面符合要求。这些参数有助于防止电气故障、减少电击风险,并确保设备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以下是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主要要求和定义: 1.电气间隙(Creepage Distance) http://96003381.b2b.11467.com/news/8374372.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