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武间道,四川人;喜马拉雅作品播放量百万级别;精通市面上绝大多数DAW(宿主软件),系统学习过音视频专业知识,10年以上音乐、视频制作经验,汉化过多款宿主软件、音频插件等,曾受邀参加WPS等企业的视频访谈,曾担任大区经理、运营总监等;喜马拉雅攀登计划24期学员。
后期、报幕
饰演:张生
星潇月,祖籍山西阳泉;喜马拉雅官方点评官,攀登计划20期学员;参演有声作品代表作:《笑李飞叨·戏说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名著中的爱情传奇》《罂粟女人》等。
旁白
蒂煾天,天津人;自由媒体人、有声书主播、配音员,擅统筹和策划。参与创作有声作品:《笑李飞叨》系列、《古今中外名著中的爱情传奇》《全境追击》《狐抬棺》《盛世帝女》《小宅女秘密变身》以及诸多儿童故事等。
统筹
神编小妖,贵州贵阳人,媒体人。喜马拉雅攀登计划24期学员,92班有声之夜、班级大戏编剧、导演。参演微电影:《幸福桥》《山那边有家》;主持创作并参演多播剧代表作:《笑李飞叨·戏说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名著中的爱情传奇》《罂粟女人》等。
导演
饰演:崔莺莺
知欧一安,天津人;语文教师;喜马拉雅签约助教,攀登计划26期学员;有声作品代表作《寒月宫》,参与创作《笑李飞叨·戏说上下五千年》《破嘴姐妹》《北大中文系等着你》等。
饰演:莺莺母亲
流光c,河北衡水人;曾就职于北京某艺术品公司;从小喜欢朗读、热爱有声。攀登计划24期学员;参演有声作品代表作:《笑李飞叨·戏说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名著中的爱情传奇》等。
饰演:红娘
黄四歌,山东烟台人;曾做企业计算机网络管理,现为个体业主;喜马拉雅攀登计划24期学员;参演有声作品代表作:《笑李飞叨·戏说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名著中的爱情传奇》《罂粟女人》等。
饰演:杜确将军
二哥_呀呼嘿,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现居广东珠海;学生时期是一名播音爱好者,曾在黑龙江广播电台做兼职主播;喜马拉雅A+优质主播、攀登计划26期优秀学员、班长、有声之夜队长。有声作品代表作《笑李飞叨·戏说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名著中的爱情传奇》《罂粟女人》《梵天》等。
饰演:郑恒
沐风若槿,山东济南人;喜马拉雅攀登计划65期学员;参演有声作品代表作:《笑李飞叨·戏说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名著中的爱情传奇》《幻与灭》《异世录》《半世锦鲤》等。
饰演:法聪和尚、
琴童、贼兵
紫珞语,浙江杭州人;喜马拉雅攀登计划24期优秀学员,曾录制儿童类有声书超过二十几部;参演有声作品代表作:《笑李飞叨·戏说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名著中的爱情传奇》《罂粟女人》等。
饰演:欢郎、秋菊
唐果筱筱,江苏扬州人;喜马拉雅攀登计划33期学员,参与制作后期《笑李飞叨》系列、《秋菊传奇》《重生之相门嫡女》《替嫁美妻》《都市特种兵》等。
对轨、修音
原文
新《西厢记》:
相知难会门户不对
陈刚权/文
【名著简介】
元代王实甫创作的《西厢记》杂剧,是中国戏曲史上的重要作品,也是古代以爱情为主题的文艺作品中的佼佼者,显示出极高的艺术成就。该剧共五本,每本四折一楔子,显示出较为典型的元杂剧的结构特征。书中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各种封建礼教的束缚和现实生活中艰难险阻,终成眷属的故事。
【正文】
一
初更起,月上墙。天宇无尘,银河泻影,月色皎洁,花影满庭。张生爬上假山,坐在一块石墩上,探头越过围墙,直眼注视着花园,眼睛不敢眨一眨。
夜已深,月移花影上阑干,花园里不见任何动静。张生屁股坐痛腿已发麻,感觉等待了几个朝代,花园里还是没有一个人影。
突然,围墙角传来“吱呀”一声,驱散了张生灰心丧气的倦意。他立刻精神抖擞,信心倍增,把目光盯住角门。一阵清风吹过,送来一丝淡淡的幽香,沁入张生的心扉,他深深地陶醉了。站起来,踮起脚尖儿,定睛仔细瞭望。
香风过后,门里探出一盏绿纱灯,丫环红娘走出门,随后就是那莺莺小姐。啊!比初见时更加美丽!有万种风韵,越看越爱!
“红娘,月色如此明亮,不用掌灯了,把香桌儿搬到太湖石旁边放好。”莺莺小姐踏出角门,看到花园月光如水,吩咐红娘道。
张生听见莺莺小姐那银铃般的声音,差点软瘫了。啊,多么美妙的声音呀!魂已飞到她身边了。
红娘摆好香桌,对莺莺小姐说:“小姐,来烧香吧!”
莺莺小姐接过红娘递来檀香,双膝跪在拜垫上,先叩了三个头,对着月亮祈告:“此第一炷香,祝愿逝去的先人,早生天界!”说罢,再叩一个头,把香插在香炉里。
莺莺小姐把“祝愿高堂老母健康长寿”的第二炷香插到香炉后,拿起第三炷香祝告道:“这第三炷香……”话到这里停住了,好像有说不出口的话。
“小姐,你不好意思说出来,让我替你祝告:祝愿我家小姐早日找到一个风流倜傥、性情温柔、满腹经纶、月中折桂的状元郎。”红娘见莺莺小姐没有说下去,抢着说出来。
“红娘,休得胡言!”莺莺小姐停了一会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心中无限伤心事,尽在深深两拜中。”
张生还坐在假山上,对莺莺小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全都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司马相如用瑶琴打动文君的心,这里没有瑶琴,姑且吟诗一首,看她有何反应?张生抬头看见皓月当空,低头尽是花影满地,触景生情,高声朗吟:
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
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啊?有人在外边墙角吟诗。”莺莺小姐惊讶道。
“小婢听出来了,是那个二十三岁还不曾娶妻的傻角。”红娘答道。
“红娘,小孩子家口没遮拦,怎可信口说人家呢?你听他吟的诗,才思敏捷,锦心绣口,人品是错不了的。他二十三岁未曾娶妻,那是他看不上普通女子,才子是要佳人配的啊!”莺莺小姐对红娘辩解道。
张生听到莺莺小姐这番话,心花怒放,不禁心里默念:多情多义的贤小姐,多谢你替小生辩解,小生没齿难忘!我是才子,你是佳人,你我相配,才是天生一对呢!张生正在感念着,突然听到莺莺小姐吟道:
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
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张生听了莺莺小姐的诗,心里暗暗感叹:真才女也!他一激动,便从假山上站起来,半个身子都露在墙头上。
“哎呀!墙上有人。”莺莺小姐看到墙上探出头那个人,正是在普救寺见到的那个书生,心里又惊又喜、又爱又怕,不禁惊叫一声。
“小姐别怕,咱们快回去吧,迟了怕老夫人恼火。”红娘说着,扶起莺莺小姐向角门走去。莺莺小姐一手搭在红娘肩上,款款前行,不住地回头向墙上望一望。
张生看到莺莺小姐进入内园,顺手关上角门。心中无限后悔,不觉捶胸顿足道:“啊,小生吓着你了?你把小生丢下了,这可怎么办?”
张生渐渐平静下来,又想起初见莺莺时的场景……
那天,张生跟随法聪和尚游完普救寺大雄宝殿,正在妙语连珠地赞叹殿堂的雄伟,突然间,一位千娇百媚的小姐走进他的视野,他几乎一下闭过气去,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小姐身上。只见她粉红的脸儿,细弯的眉儿,娇小的嘴儿,轻轻微笑似春风面满。张生见过无数漂亮女子,像这样撩人心狂的美人儿,还是第一次遇上。
张生想入非非,双眼直勾勾地盯着小姐。小姐也用眼角一瞟一瞥,含情脉脉,发现盯着她不放的是位一表人才的白面书生。她在走出大殿的转角处,禁不住微微回头深情地看了张生一眼。
张生看不见小姐的背影了,才有点清醒过来,问法聪和尚:“小师傅,刚才怎么观世音菩萨现身了?”
“别胡说八道!那是崔相国家小姐,名叫崔莺莺,什么观音不观音的。”法聪和尚说道。
张生听说是相国府的莺莺小姐,一下神魂颠倒,迷迷糊糊地朝客栈走去。她是绝世无双、天下第一的小姐,临走时转瞬给我那一秋波,是传给我的心意啊,我一定要娶小姐为妻。
却说莺莺小姐在佛殿上见过张生以后,回到妆楼总有点神思恍惚、神不守舍起来,闭上眼睛就觉得张生站在身边。红娘回来喊了几声“小姐”,她才清醒过来,便问道:“这么慢才回来,你去问过娘亲没有,父亲的法事定在什么时候?”
“我去问过了,老夫人说老和尚还没有回话。老夫人又命我到前边庙里去问老和尚。嘿,小姐,我到那里又碰到那个人。”红娘神神秘秘地说道。
“哪个人?”莺莺小姐问?
“就是盯着你不转眼那个傻角。他还要我向你转话呢。”
“什么话?”
“他说:小生有一言敬烦姐姐转告你家小姐,小生姓张名生,中州洛阳人氏,年方二十三,正月十七日子时生。先父曾官拜礼部尚书,一生清廉,故此小生家境贫寒,尚未娶妻。小姐,我又没有问他来着,他说这些是不是傻角?”
莺莺小姐听到这些,心里美滋滋的,这真是一位多情的郎君啊!
二
客堂上,酒席摆上桌,老夫人端坐主位。
一身书生气的张生跟随红娘走进堂来,一阵礼节后,坐在老夫人对面。老夫人立即命丫环给张生斟酒。
三巡酒后,红娘搀扶着莺莺小姐进入客堂,她红着脸低头走到老夫人跟前,轻声说:“母亲在上,孩儿参见!”
老夫人说:“儿啊,到那边席上拜见你那救命的哥哥!”
原本以为是要拜堂成亲的一对恋人,忽然听见老夫人要莺莺小姐称张生为“哥哥”。张生像闷棒打昏了一样,气得手足冰冷,周身发抖,呆坐在那里,两眼直直地盯着老夫人,心想:你这个不守信义的老婆子,当初孙飞虎围寺要抢你女儿时,如果不是我搬兵解围,有谁来救你全家?佛殿许婚,退兵成亲,如今却厚着脸皮赖婚,言而无信的小人也!莺莺小姐像被冰块砸中心坎一般,不敢吭声,两行眼泪直泻而下。“哥哥”两字怎么能叫?要是叫了一声“哥哥”,他就不是我的张郎了。莺莺小姐双眉紧锁,泪珠涟涟,呆呆地站在那里,来一个无言的抗议。
老夫人见莺莺小姐站着不动,提高声音喊道:“儿啊,快快过去,给你那救命的哥哥敬酒!”
莺莺小姐低着头,侧身看都不看老夫人一眼。老夫人气极了,命红娘道:“红娘,代我去敬张先生一杯酒。”
“老夫人的酒我已经喝了,这杯酒不说清事由,晚生万万不可喝。”还没等红娘走过去,张生抢先说道。
“唉!”老夫人长叹一声,接着说,“先生有救命之恩,佛殿许婚是我信口所说,无奈先相国在世,已将小女许配给老身的侄儿郑恒了。解围以后,老身曾派总管去长安,提出和侄儿退亲。昨天总管回来说,郑恒不同意退亲。老身只有一女,许不得两家,只好委屈先生了。”
张生听到老夫人的歪理,站起来说道:“好!相国夫人是看不起我这个穷书生,我今天就搬出西厢房。你不义,我也可以不仁。”说完,一甩衣袖,气冲冲地转身就走。
张生走后,红娘对老夫人说:“老夫人啊,千万不能让张先生搬走。他要是到长安去把赖婚的事散布出去,这对崔家的名声不利啊。”
老夫人听红娘这么一说,心想:是啊,让他出去散布我们对救命恩人赖婚,崔家就会名声扫地,也对不起相爷和崔家的列祖列宗。于是,她对红娘说:“红娘,你去好言相劝,一定要把张先生留下来。”
老夫人说着,眼前又浮现叛贼围困普救寺那一幕……
那落草为寇的孙飞虎,得知崔家寄寓普救寺,想到崔相国的千金小姐是天姿国色,绝代佳人,便异想天开地要抢莺莺小姐作压寨夫人。他带领五千贼兵,在寺前广场扎下营盘,将人马列成阵势,派人守住普救寺所有通道。一群贼兵对着山门高吼:“寺里的和尚听着!快快把崔莺莺献出来,万事皆休,若有半个不字,我们就要放火烧寺了!”
莺莺小姐听到寺外的吼叫,当场昏死过去。老夫人放声大哭,叫喊道:“儿啊,我苦命的儿啊!”
寺外的贼兵不停吼叫,老夫人就放出话来:“倘若有人能退贼解围,老身愿以崔府一半的家财重谢。”
一连说了三遍,寺里的僧人和躲难的俗人,都没有一个人应声。外面的喊杀叫骂声更加激烈,老夫人又说:“如果有哪位英雄,只要能退强盗,我愿将女儿莺莺许配与他,待太平无事,立即完婚。我言出如山,绝不反悔。”
张生听到老夫人的悬赏,心想:与其让别人把莺莺小姐夺走,不如自己出手抱得美人归。他上前一步,跪拜道:“承蒙老夫人抬爱,晚生有一计。”
老夫人道:“先生请起,快快谋划退贼之计。”
第二天,杜确将军领兵杀死叛贼孙飞虎,驱散全部贼兵。普救寺解围后,老夫人将张生移住到府内的西厢房。
三
重阳节这天,老夫人端坐内堂,等候子女们一起来赏节。九岁的儿子欢郎刚到,就嚷着要出去玩。老妇人说:“等你姐姐到了,咱们一起到花园假山上去登高。”
“娘,别等姐姐了,姐姐这时候正在睡大觉呢。”欢郎雅声雅气地说道。
“你怎么知道姐姐在睡大觉呢?”
“昨天晚上,我见姐姐和红娘到花园去了,今天清早我起床后,才看到她们从花园那边回来。”
“娘,孩儿没有胡说,孩儿和奶娘都看见的,不信问奶娘好了。”欢郎认真地说道。
老夫人心想,奶娘历来爱搬弄是非,咱家里的事凭啥要她来说?于是,她对身边的丫环秋菊说:“秋菊,与我去把红娘叫来。”
红娘掀开门帘,踏进内堂,看见老夫人杀气腾腾,铁青着脸。她紧走几步上前说道:“老妇人在上,奴婢红娘给老夫人请安!”
“大胆的小贱人,还不与我跪下!奶娘,家法伺候!”老夫人愤怒地叫道。
红娘立即倒身跪下,奶娘如奉圣旨,答应道:“遵命!”举起家法板就要往红娘身上打下去。
红娘身子一歪,说道:“回禀老夫人,奴婢不知身犯何罪?”
“谁叫你和小姐到花园去的?”
“老夫人,小姐一向有烧香拜月的习惯。每次拜月,总要祝告老相爷早升天界,保佑你老夫人健康长寿,你从来没有禁止过啊!”
“你个小贱人还敢狡辩。我问你,无月的日子你们去花园拜什么月?傍晚出去,清早才回来,难道要拜一整夜的月?”
“没有啊,谁看见了?”
“欢郎和奶娘都看见了,你还想狡赖,看我不揍扁你个小贱人。”老夫人十分生气地从奶娘手中夺过家法板就打。
打了一记又一记,红娘痛得浑身发抖,说道:“老夫人,别打了呀。”
“不打你,那你说,深更半夜到花园去干什么?”
“这个嘛,那个啊……是和小姐去拜月,还有就是摘桂花。”
“一派胡言!已是重阳节,哪有什么桂花?大胆小贱人,还敢在我面前抵赖!”
“奴婢怎敢抵赖,就算有一点抵赖,也是你老夫人教导的。”
老夫人气极,说道:“我何曾教过你抵赖?”
“老夫人赖过那穷酸的婚约,奴婢也学着赖一次。”
“小贱人,你竟敢顶撞我,不打死你难解我心头之恨!”老夫人气得说话有些发抖,将家法板交给奶娘。
红娘想,那心毒的奶娘打起来一定更难受,不如全部招了,立马说:“老夫人息怒,让红娘细细讲来。”
那次,张生被老夫人赖婚以后,回到西厢房一病不起,吃了郎中开的药也不见好转。眼看张生病入膏肓,老夫人又怕他死在府内,便叫下人和丫环们想办法,红娘说:“心病还需心药治,那穷酸是被老夫人赖婚气病倒的,叫小姐去看望他可能会好一些。”
“胡说,你可知道男女之间授受不亲?”老夫人顿了一会儿接着说,“这样吧,小姐读书多,知道一些药理,你去叫她给张先生开一个药方。”
莺莺小姐给张生开的药方,实际上是一服治疗相思病的汤头方。红娘传递他们之间的药方情书,一来二往,他们约定在中秋夜相会。
那天夜里,月上东墙,红娘陪莺莺小姐到了西厢房。红娘被关在门外,一两个时辰过后,莺莺小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西厢房回到妆楼。到如今,他们俩在一处双飞双宿,已经有一个多月了。
老妇人听到这里,气得头晕目眩,耳朵轰鸣,手中的家法板也掉落到地上,吼道:“大胆狂徒,我要把那个衣冠禽兽的小张生扭送官府,告他一状。”
“老夫人要三思啊,此事是张相公到妆楼,还是小姐去西厢?传出去不好啊。”红娘说道。
“唉,真是家门不幸啊!这……这……这叫我如何收拾啊?”老夫人气得没有了主意。
“为了小姐的名节,老夫人应该把这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西厢之事,本来是一件好事,现在生米煮成熟饭,不如顺水推舟,把小姐名正言顺地许配给张相公。既保全了小姐的名节,也树立起老夫人知恩图报的美名,那张相公更会感激不尽。”红娘理直气壮地出起了主意。
老夫人听了红娘的一席话,心里还是矛盾重重,那张生虽然人品不错,可门不当户不对啊,相国千金嫁给一个穷酸书生,实在是太丢人了。但要是把女儿逼上了绝路,我哪还有脸去见相公啊?她便流着眼泪说:“红娘,到妆楼去把那个贱人唤来见我。”
老夫人板着脸坐在内堂,环视了一下,对下人们说:“你们都与我退下。”
红娘带着莺莺小姐进入堂内,小姐只管低着头,心里忐忑地跟在红娘后面。红娘上前一步,说道:“禀老夫人,小姐来了。”
老夫人此时正低头沉思,听到红娘回禀,抬头看见女儿这副可怜相,两只玉手不住地绞着衣襟,眼泪像雨点下落。她心里老大不忍,说道:“儿啊,你咋做出这等事来?红娘,你到西厢房去把那个禽兽给我叫来。”
“红娘遵命!”红娘连忙答道,立即转身出了内堂,兴冲冲地奔向西厢房。
张生硬着头皮,满面羞愧地走近老夫人面前施礼道:“老妇人在上,晚生张生拜见老夫人!”
老夫人看见张生,越看越生气,硬生生地说:“本要送你去官府,念你十年寒窗,免得断送了你的锦绣前程。先生虽然不义,老身我不能不仁,你应当扪心自愧!”张生、莺莺、红娘站着不敢吱声,老夫人停了一会儿说:“如今我也不与你多作计较,就把莺莺许配与你为妻,成全了你们吧!”
张生听到此话,喜出望外,连忙抢上一步叫一声:“岳……”
“母”字尚未出口,便被老夫人堵住:“先生慢来!我虽然把女儿许配给你,但崔家世代不招白衣女婿,待你取得功名,才能和相国府门第匹配。你明日就上京去赶考,中了功名,拿五花官诰来和小女完婚。”
老夫人说完,命红娘道:“红娘,扶小姐回妆楼。”
四
凉亭孤零,石桌冰凉,秋风萧瑟,断肠人心头更加凄凉。
张生凄惶徘徊在亭外,两辆油蓬马车驶来,秋菊、红娘俩丫环分别把老夫人和莺莺小姐扶下车,他抢步上前拱手道:“岳……”
老夫人见张生又要叫她“岳母”,慌忙拱手堵住:“张先生,老身还礼了。”心想:我还没有承认你这个女婿,哪能让你叫我“岳母”,要是今天让你叫一声,将来定会多一层麻烦。
莺莺小姐见母亲这般对待她的张郎,心如刀绞,暗自淌泪,只得呆呆地跟随老夫人坐在石桌边。丫环把车上带来的酒菜摆放在石桌上,老夫人命红娘:“去请张先生进来赴宴。”
张生在老夫人对面的空位上坐下,偷眼望了望莺莺小姐,见她花容憔悴,泪流满面,不觉一阵阵心痛。红娘给张生斟满一杯酒,老夫人说:“先生,请满饮此杯,老身有一言奉告:昨日老身已将女儿许配与你,你要发愤苦读,拔得头筹,不要辱没了我崔家的门第,不要辜负我女儿对你的一片心意。所以先生此次上京赶考,不仅仅是你个人的得失,更关涉到我崔家一门的荣辱,希望先生好自为之。”
张生举杯一饮而尽,说:“晚生托老夫人之福,凭我胸中之才,夺魁首、得官职易如拾芥。”
莺莺小姐看着穷困尴尬的张郎,心中无限凄楚,长长地叹了口气,眼泪成串往下掉。心想:你我亲热还没够,分离马上到来,母亲昨天才许婚,今日就别离。“张郎啊,不知此去何日可以归来?奴家敬你一杯。”张生举杯饮过酒,两人相拥而泣。
夕阳西下,古道上的人影越来越小,凉亭,小姐,孤零零地挺立在暮色中……
莺莺小姐送别张生后,一直处在忧郁中,不是长叹,就是流泪。
春天到了,花园里桃树上两只喜鹊喳喳叫,红娘忙说:“小姐,小姐,树上喜鹊喳喳叫,昨晚还有灯花爆,想必该有喜事到了。”
“唉!鹊噪非为喜,鸦鸣未必凶,人间祸福事,不在鸟音中。哪会有什么喜事来?”莺莺小姐没精打采地说。
正当主仆二人感觉无聊的时候,老夫人的丫环带着张生的随从琴童来到楼下,莺莺小姐一下来了精神,立马传琴童上楼。
琴童上楼见到莺莺,忙跪下叩头道:“小姐在上,琴童给你叩头了。”
“琴童免礼,快起来说话。”莺莺小姐高兴得意欲亲自上前去扶起琴童。
琴童站起来说道:“谢谢小姐!相公中了状元,特地命小的送信给小姐。”琴童说完,从怀里拿出书信,双手呈给莺莺小姐。
莺莺小姐看了张生的信,又惊又喜,感慨万千,立即写了回信送琴童返回。
难熬的一个月后,张生被朝廷任命为河中府府尹,他立即赶回普救寺,期待同莺莺小姐拜堂成亲,他的同学杜确将军得到消息,也赶来祝贺。这时,老夫人得到郑恒告知,张生在中状元夸官游街的第二天,奉旨中了卫尚书女儿的绣球,成了卫家的女婿。
这天,张生和杜确在中堂同老夫人辩解时,喜气洋洋的郑恒闯进来,扑到老夫人跟前道:“姑母在上,小侄拜见。”
老夫人问:“你来干啥?”
郑恒说:“按姑父生前的许配,我来和表妹拜堂成亲。”
张生听说郑恒要来和莺莺小姐拜堂成亲,气得脸发青,大声问道:“你不知道她已经另许配给他人了吗?”
郑恒说:“那个张生已经成了卫尚书的女婿,不会来娶表妹的。”
杜确问:“你认识张生吗?”
郑恒说:“我认识,我亲自看到他被拖进卫府的。”
杜确问:“你知道我旁边这位是谁吗?”
郑恒说:“你们两位是姑母请来喝喜酒的贵客。”
杜确吼道:“我不听你花言巧语,左右与我拿下,押送官府,明日再审。”
郑恒见势头不对,自己编造的谎言被揭穿,只好说:“大人不必发怒,小人情愿退亲就是了。”说完,退出堂去。
事已至此,老夫人并无他法,只好顺水推舟地说:“多谢将军主持正义,趁今朝吉日良缘,做个喜庆茶饭,命他二人拜堂成亲。”
【作者简介】
陈刚权,笔名:垫石,重庆垫江人,重庆石柱县农业农村委退休公务员;中国寓言文学学会闪小说专委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石柱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报告文学获得重庆市作家协会资助,个人著有散文集《故乡恋歌》。
刊发于2023.3.24《劳动时报》
Notice
2.参考范文(往下拉),以古今中外名著中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用通俗小说笔法展开叙述。多对话少旁白,多细节描写少流水账。开篇附上名著简介。尊重原著,不篡改情节,可适当做艺术加工。
3.字数3000-6000字为佳。风格温婉、亲切、通俗、有趣、生动,故事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