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瓦斯治理应坚持的"十二字"方针是: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
5.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
6.瓦斯抽放泵站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抽放泵输入管路中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利用瓦斯时,还应在输出管路中设置甲烷传感器.
7.使用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地点必须实行风电闭锁,保证停风后切断停风区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
8.掘进工作面使用2台局部通风机供风的,2台局部通风机都必须同时实现风电闭锁.
9.若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的甲烷传感器不能控制其进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则必须在进风巷设置甲烷传感器.
11.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矿井,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应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主要风门应设置风门开关传感器,被控设备开关的负荷侧应设置馈电状态传感器.
12.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0%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13.安全监测工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
16.中心站主机应不少于2台,1台备用.
18.安全监控设备的供电电源必须取自被控制开关的电源侧,严禁接在被控开关的负荷侧.
19.矿井空气的温度、湿度和风速三者的综合作用状态构成了井下的气候
20.瓦斯在煤层及围岩中的赋存状态有吸附状态和游离状态两种
21.ExibI表示矿用本安型电气设备
23.在安全监控系统中绿色表示正常运转、工作
24.在安全监控系统中模拟量一般采用三位有效数字表示
25.在查找故障时,采用替换法是比较方便的。
27.万用表主要由表头、测量线路及转换开关组成。
28.测量直流电压时,红色测试笔接被测对象正极,黑色测试笔接负极。
30.监测仪器的基本特性是指输出对输入的响应质量,包括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两大类。
31.甲烷传感器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催化燃烧式和热导式等。
32.甲烷断电仪由甲烷传感器和断电器(含电源)等组成。
33.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由甲烷传感器、风筒传感器、主机等组成。
34.监测系统按工作侧重点分为环境监测系统和工况监测系统两大类。
35.矿井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
36.监测系统一般由地面中心站、井下工作站、传输系统三部分组成。
37.井下工作站由井下分站和传感器构成。
38.矿井监控系统的传输介质可以是电缆、光缆等传输介质。
39.矿井监控系统宜采用半双工传输。
40.矿井监控系统宜采用时分制复用方式。
41.矿井监控系统宜采用串行异步传输方式。
42.矿井监控系统的字符长度宜为8位。
43.甲烷浓度达到或超过断电浓度时,切断被控设备电源并闭锁。
44.监控系统传输的信号,最终都要变换成计算机可以识别和处理的数字信号。
45.由传感元件检测和输出的矿井环境参量,大部分为电压、电流或电阻三种形式的电信号。
46.信号调制的制式有调幅制、调频制和脉冲制三种。
47.矿井监控系统的显示方式有:仪表显示、数字显示、声光显示、屏幕显示和位移显示等。
48.数字显示有模拟信号数字显示和数字信号的数字显示两类。
49.反馈测量系统的特性基本上是由传感器的特性所决定的。
50.安全监控设备大都采用本质安全型设备。
52.甲烷传感器应布置在巷道的上方,安装维护方便,并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53.一氧化碳传感器除用作环境监测外,还用于自然火灾预测。
54.甲烷载体催化元件的稳定性≥7d。
56.安全监控仪器及设备校正包括零点、灵敏度、报警点、断电点、复电点、指示值、逻辑控制等。
57.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通风方法、通风方式和通风网络的总称。
58.在煤矿监测仪表设备中,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主要有LED及LCD两种显示器。
59.ExibⅠ表示矿用本安型电气设备。
60.中央处理器CPU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
二、选择题
1.串联通风必须在进入被串联工作面的风流中装设(B),且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0.5%。
A便携仪B甲烷断电仪C风速传感器
2.中心站主机应不少于(B)台,1台备用。
A1B2C3
3.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正,每月至少(A)次。
4.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开采容易自燃,自燃煤层的矿井,应设置(B)和温度传感器。
A开停传感器B一氧化碳传感C风速传感器
5.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B)
A0.75%B0.5%C1.5%
6.使用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地点必须实行(B),保证停风后切断停风区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
A瓦斯电闭锁B风电闭锁C故障闭锁
A1%B0.75%C1.5%
8.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矿井,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应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主要风门应设置风门(B),被控设备开关的负荷侧应设置馈电状态传感器。
A风速传感器B开关传感器C一氧化碳传感器
A计量B瓦斯C二氧化碳
A通风系统B防尘系统C监测监控系统
11.安装断电控制系统时,必须根据断电范围要求,提供(A)条件,并接通井下电源及控制线。
A断电B供电C馈电
12.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等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检测设备,每(A)天必须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1次。
A7B10C15
13.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监测日报表必须报(B)和技术负责人审阅。
A通风区长B矿长C经营矿长
A5%B6%C10%
15.每7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
16.采煤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被串工作面的进风巷必须设置(A)
A甲烷传感器B风速传感器C一氧化碳传感器
17.配制甲烷校准气样的原料气应选用浓度不低于(C)的高纯度甲烷气体。
A90%B98%C99.9%
A8hB16hC24h
19.矿长,矿技术负责人,爆破工,采掘区队长,通风区队长,工程技术人员,班长,流动电钳工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A)检测仪。
A甲烷B氧气C一氧化碳
20.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B)m.
A5B10C15
A5B7C10
22.安全监测系统支持故障闭锁功能,需要(A).
A设置断线控制口B设置恢复控制口C设置控制量
23.控制量定义的作用是(B).
A瓦斯超限断电B监督控制口断,复电状态C控制断电
24.监测监控系统图形编辑软件支持背景图片有哪些格式是(B)
A.docB.bmpC.exe
26.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在巷道顶板(顶梁)下距顶板不大于(C),距巷道侧壁不小于200mm处。
A100mmB200mmC300mm
27.低瓦斯矿井采煤工作面风流中的甲烷传感器的报警浓度≥(B),断电浓度≥1.5%CH4。
A0.75%B1.0%C1.5%
28.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采煤工作面进风巷中甲烷传感器的报警和断电浓度均≥(A)CH4。
A0.5%B1%C1.5%
29.掘进工作面风流中甲烷传感器距迎头必须小于(A)。
A5mB10mC15m
30.回风流中的机电硐室,必须在入风口处3~5m的范围内设置甲烷传感器,其报警和断电浓度必须≥(A)CH4。
A0.5%B0.75%C1%
31.采、掘工作面应实行(B)通风。
A串联B独立C扩散
32.监测监控系统必须具有(B)电保护。
A水B雷电C尘
33.在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和瓦斯喷出区域中,进风的主要运输巷道和回风巷道内使用矿用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必须设置车载式(A)或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A甲烷断电仪B风速传感器
C一氧化碳传感器
34.主要通风机的风硐应设置(A)传感器。
A压力B温度C一氧化碳
37.低瓦斯矿井的相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A)m3/t且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A)m3/min。
A1040B4010C1010
38.目前,催化燃烧式的甲烷传感器主要采用(C)催化元件。
A铂丝B铜丝C载体
(C)S。
A10B20C30
40.隔爆型电气设备用哪个符号表示(B)。
AiBdCe
41.查看本机的IP地址命令(B)。
AcmdBipconfigCping
42.以下表达式(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正确的是(A)。
AU=IRBI=URCR=UI
43.万用表属于(B)系仪表。
A信号B磁电C频率
44.以下符号表示频率单位的是(C)。
AcmBdBCHz
45.按(A)可将传感器分为模拟式传感器和数字式传感器两类。
A输出信号性质B工作原理C能量传递方式
46.传感器输入-输出特性,随某一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缓慢变化的现象,称为(C)。
A过载B变迁C飘移
47.低浓度甲烷监测主要用(A)式传感器。
A催化燃烧B热导C氧化
48.高浓度甲烷监测主要用(B)式传感器。
49.当空气中甲烷浓度不为零,吸附在黑元件表面的甲烷在黑元件表面催化燃烧,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甲烷浓度成(A)。
A正比B反比C导数
50.矿井监测监控分布式系统多用(B)结构来实现。
A网状B树型C金字塔式
51.传感器及执行机构距分站的最大传输距离一般不大于(C)km。
A0.5B1C2
52.电源箱将井下交流电网电源转换为系统所需的(A)直流电源。
A本质安全型防爆B防爆型C隔爆型
53.矿井监控系统均为(B)工作方式。
A分散B主从C并列
54.矿井监控系统宜采用(A)制复用方式。
A时分B频分C码分
55.矿井监控系统宜采用(C)传输方式。
A并行同步B串行同步C串行异步
56.矿井监控系统的传输误差应不大于(A)
57.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停风区域中甲烷浓度达到(C)%时,系统应切断局部通风机的电源并闭锁。
A1.0B2.0C3.0
58.监控系统传输的信号,最终都要变换成计算机可以识别和处理的(B)。
A模拟B数字C文字
59.以下表示是模/数转换的是(A)。
AA/DBD/ACB/D
60.将二进制的序列转化成人们易于识别的数字(十进制)、字母及符号的过程,称为(C)。
A编码B编译C译码
61.二进制0101表示的十进制数是(A)。
A5B101C9
62.信息传输的通路叫做(B)。
A信路B信道C路由
63.以下属于输入设备的是(C)。
A显示器B打印机C键盘
64.反馈测量系统的特性基本上是由(B)的特性所决定的。
A监测系统B传感器C线路
65.目前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最大输出功率仅为(B)W。
A安全B生产C安全生产
67.甲烷传感器应布置在巷道的(A),安装维护方便,并不影响行人和行车。
A上方B中间C下方
68.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采煤工作面进风巷的甲烷报警浓度为≥(A)。
A0.5%B1.0%C1.5%
69.采煤机甲烷复电浓度为<(B)。
70.掘进机甲烷报警浓度为≥(B)。
71.瓦斯抽放泵站室内甲烷报警浓度≥(A)。
72.风速传感器应设置在巷道前后(A)m内,无分支风流、无拐弯、无障碍、断面无变化、能准确计算测风断面的地点。
73.一氧化碳传感器T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C),距巷壁不得小于200mm。
74.温度传感器应布置在巷道的上方,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m,距巷壁不得小于(B)。
75.甲烷载体催化元件的稳定性≥(B)d。
A5B7C14
76.安装在采煤机、掘进机和电机车上的机(车)载断电仪,由(C)负责监护,并经常清扫。
A监测人员B安检员C司机
77.催化燃烧式甲烷传感器和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当瓦斯浓度为0~1.0%时,其误差为(A)。
A±0.1%CHB±0.2%CH4C±0.3%CH4
78.氮含量的增加,会使瓦斯爆炸的上限(A),下限(A)。
A下降上升B上升下降C上升不变
79.在煤矿井下,除甲烷外,(B)是目前煤矿井下对人危害最大的一种气体。
A二氧化硫B一氧化碳C二氧化氮
80.矿井自然风压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温度的变化。
A地面B井下C大气
81.一下电路公式是串联公式的是(A)(理想状态)。
AI1=I2=I3BU1=U2=U3CR1=R2=R3
82.电路中的R1、R2中的总电阻R=R1+R2,表示电阻的(B)。
A并联B串联C角联
83.煤矿监控仪表及系统所采用的大多是(A)电源。
A直流稳压B直流变压C交流稳压
三、判断题
1.高瓦斯矿井,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2.没有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矿井的采煤工作面,必须装备甲烷断电仪。(√)
4.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
5.防爆型煤矿安全监控设备之间的输入,输出信号可以为非本质安全型信号。(×)
6.当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主机或系统电缆发生故障时,系统必须保证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
8.中心站主机应不少于2台。(√)
9.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中心站必须实时监控全部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变化及被控设备的通,断电状态。(√)
10.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监测日报表必须报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审阅。(√)
11.兼职人员可以负责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的充电,收发及维护。(×)
12.每天要清理甲烷便携仪隔爆罩上的煤尘。(×)
13.高瓦斯和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采煤工作面,必须在工作面上隅角设置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14.低瓦斯矿井的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工作面,必须在工作面设置甲烷传感器。(√)
15.主要通风机的风硐必须设置温度传感器。(×)
16.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在巷道顶板(顶梁)下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小于200mm处。(×)
17.掘进工作面风流中甲烷传感器距迎头必须小于5m。(√)
18.安全监测系统支持故障闭锁,需要设置断线控制口。(√)
19.主机和客户端计算机应安装杀毒软件并适时更新病毒库。(√)
20.监测监控系统可以没有馈电状态监测功能。(×)
21.监测监控系统"专网"应与互联网进行物理隔离。(√)
22.监测监控系统可以不安装避雷器。(×)
23.抽放泵输入管路中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
24.安全监测工不必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
25.中心站允许网络终端连接数是无限制的。(×)
26.监测装置在井下连续运行6~12个月,必须将井下部分全部运到井上进行全面检修。(√)
27.中心站设备的接地电阻,每两年应测试一次,保证其阻值小于2Ω。(×)
29.低浓度甲烷传感器经过4%以上高浓度甲烷冲击后,应及时进行校验或更换。(√)
30.阻燃电缆即遇火点燃时,燃烧速度很慢,离开火源后即自行熄灭的电缆。(√)
31.中心站主机和客户端计算机可以向其写入各种数据。(×)
33.中心站主机应不少于2台。(√)
34.安全监控设备的供电电源必须取自被控制开关的电源侧。(√)
35.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正,每月至少1次。(√)
36.被串联的工作面进风流中不必安装甲烷传感器。(×)
37.掘进工作面使用2台局部通风机供风的,2台局部通风机都必须同时实现风电闭锁。(√)
38.当安全和生产发生冲突时,生产应放在第一位(×)
41.低浓度甲烷监测主要是热导式。(×)
42.在矿井安全监控装置中,测量低浓度的甲烷传感器主要是载体催化元件。(√)
43.当空气中甲烷浓度不为零,吸附在黑元件表面的甲烷在黑元件表面催化燃烧,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甲烷浓度成正比。(√)
44.矿井监测监控分布式系统多用树型结构来实现。(√)
45.传感器及执行机构距分站的最大传输距离一般不大于2km。(√)
46.矿井监控系统均为主从工作方式。(√)
47.矿井监控系统宜采用半双工传输。(√)
48.矿井监控系统宜采用串行异步传输方式。(√)
49.矿井监控系统由1位逻辑“0”表示开始,1位逻辑“1”表示停止。(√)
50.监控系统在井下不受电磁干扰。(×)
51.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应具有声光报警功能。(√)
53.监控系统传输的信号,最终都要变换成计算机可以识别和处理的数字信号。(√)
54.监控系统大都采用调制频率脉冲信号。(√)
55.反馈测量系统的特性基本上是由传感器的特性所决定的。(√)
56.目前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最大输出功率仅为20W。(√)
58.安全监测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经有关部门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59.严禁未经过联检的甲烷传感器等负载接入安全监控系统。(√)
60.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占78%。(×)
61.氮含量的增加,会使瓦斯爆炸的上限下降,下限上升。(√)
62.空气流动规律是从压力小的地区流向压力大的地区。(×)
63.夏季矿井自然风流方向与冬季自然风流方向相反。(√)
64.矿井主要通风机时刻不停地运转着,其消耗的电量约占全矿总用电量的20~30%。(√)
65.防爆门必须反对出风井的风流方向,保证在井下发生爆炸时,高压气浪将其冲开。(×)
66.瓦斯本身有剧毒,对人危害极大。(×)
67.串联的各部分的电压相等。(×)
68.并联的各部分的电压相等。(√)
69.电容器就是存放电荷的容器。(√)
70.煤矿监控仪表及系统所采用的大多是直流稳压电源。(√)
71.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用Ⅱ表示。(×)
72.允许对隔爆型电气设备进行带电搬迁、检查和维修作业。(×)
73.载体催化元件中的带催化剂的传感元件俗称白元件。(×)
74.对甲烷传感器作断电试验的周期,取决于甲烷载体催化元件的稳定性。(√)
75.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它可在现有任意双绞线上传输,误码率低。(√)
四、简答题:
1.瓦斯的定义
答:瓦斯是指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
2.瓦斯爆炸的危害有哪些
答:(1)爆炸产生高温火源
(2)爆炸产生高压、冲击波
(3)爆炸产生有害气体
3.预防瓦斯爆炸主要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4.风电闭锁的定义
答:在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时,能立即切断局部通风机供风巷道中的一切电源,就是风电闭锁。
5.矿井有害气体的定义什么
答:矿井空气中所含有的对煤矿安全生产和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有威胁的一切气体,均称为有害气体。
6.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有哪几点
答:(1)煤层的变质程度包括(煤的成分、煤的空隙率等)。
(2)煤田地质条件包括矿体的地质史、煤层的围岩性质、煤层地址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等。
(3)煤层赋存条件包括煤层埋藏深度、煤层倾角等。
8.煤炭自然火灾必须经历哪几个阶段
答:(1)低温氧化阶段;(2)自热阶段;
(3)煤的干馏和燃着阶段;(4)燃烧阶段。
9.传感器的定义是什么
答:借助于敏感元件,对被测物理量进行检测和信号变换,输出模拟量或开关量信号的装置,称为传感器。
10.煤矿井下使用的电气设备,主要采取哪些防爆措施
答:(1)采用隔爆外壳;(2)采用本质安全电路;(3)采用超前切断电源措施
11.隔爆的定义什么
答:隔爆就是指当电气设备外壳内部发生爆炸时,决不引起外壳外部的爆炸性气体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性能。
12.什么是本质安全电路
答:本质安全电路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在正常工作或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电路。
13.矿井常见的通风方法有哪些
答:矿井通风方方可分为抽出式、压入式和抽出混合式。
14.瓦斯爆炸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1)瓦斯浓度要达到5%~16%
(2)650℃~750℃的引爆火源。
(3)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要大于12%。
15.万用表在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1)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流、电压时,不要将手触及到测试笔的金属部分,以确保人身安全;
(2)万用表正在测量较高电压或电流时,不能旋动转换开关,以免使开关接点间产生电弧,影响万用表的使用寿命;
(3)不能带电测量电阻,这样不但测量结果无效,而且容易损坏电表;
(4)万用表长期不使用时,应将表内电池取出,以免电池久置变质,损坏电表。
16.常见简便检测顶板的方法有哪些
答:(1)敲帮问顶法(2)木楔法(3)震动法。
17.传感器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传感器一般由检出元件、调理电路、显示器、传输信号和接口等部分组成,有时也把工作电源电路包括在内。
18.安全监控机构应建立哪几种帐卡及报表
答:(1)设备、仪表台帐;(2)监控设备故障登记表;(3)检修记录;(4)巡检记录;(5)中心站运行日志;(6)矿井安全监控日报;(7)矿井安全监控设备使用情况月报、季报表。
19.煤矿安全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答:煤矿安全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井下CH4、CO、O2、CO2等气体浓度的检测,对风速、风量、气压、温度、粉尘浓度等环境参数的检测,对生产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监控等。
20.什么叫"三专两闭锁"
答:三专: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
两闭锁: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
答:安全监控设备的供电电源必须取自被控制开关的电源侧,严禁接在被控开关的负荷侧。
22.配制甲烷校准气样的装置和方法必须有哪些要求
答:配制甲烷校准气样的装置和方法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相对误差必须小于5%.制备所用的原料气应选用浓度不低于99.9%的高纯度甲烷气体。
答:(1)及时报告灾情(2)积极抢救
(3)安全撤离(4)妥善避灾。
24.安全监控设备布置图和接线图应标明哪些内容
答:传感器,声光报警器,断电器,分站,电源,中心站等设备的位置,接线,断电范围,传输电缆等,并根据实际布置及时修改。
25.安全监控设备的故障闭锁功能是什么
答: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未投入正常运行或故障时,必须切断该监控设备所监控区域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工作正常并稳定运行后,自动解锁。
答: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正,每月至少1次.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等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检测设备,每7天必须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1次.每7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
27.国家标准规定的电气设备防爆类型有哪些
答:国家标准规定的电气设备防爆类型有隔爆型、增安型、正压型、充油型、充砂型、本质安全型等。
28.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矿井应在哪些地点设置风速传感器
答:应在每一个采区,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的测风站设置风速传感器。
29.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矿井应在哪些设备上安设开停传感器
答:应在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
30、常见的失爆现象有哪些
答:隔爆接合面有较大的凹坑,紧固螺丝没有上紧而使防爆间隙超过规定值而失爆;外壳严重变形或出现裂纹,使其机械强度达不到规定要求而失爆;连接电缆没有使用合格的密封圈或没有密封圈等。
五、计算题
1.在如图一串联电路中,已知电阻R1=3Ω、R2=5Ω,U=16v,
求电流I1、I2,电压U1、U2。
R1R2
图一
解:已知R1,R2为串联电阻,依串联电路有,I1=I2,R=R1+R2
所以I=U/R=16/(3+5)=2A=I1=I2,U1=I1*R1=2*3=6v,U2=I2*R2=2*5=10v。
答:I1=I2=2A,U1=6v,U2=10v。
2.在如图二的并联电路中,已知R1=2Ω,R2=3Ω,I1=3A,求,电阻R,电压U,电流I2。
图二
解:已知R1,R2为并联电阻,依并联电路有,
U=U1=U2=I1*R1=2*3=6vI2=U2/R2=6/3=2A
R=R1*R2/(R1+R2)=2*3/(2+3)=1.2Ω
答:电阻R=1.2Ω,电压U=6v,I2=2A。
六、论述题:
1.如何对监控设备进行使用和维护
凡经大修的传感器,必须经计量检定合格后方可下井使用。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中心站必须实时监控全部采掘工作面瓦斯的浓度变化及被控设备的通、断电状态。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中心站值班员必须认真监视监视器所显示的各种信息,详细记录系统各部分的运行状态,负责打印监测日报表,报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审阅。接到报警后,值班员必须立即通知通风调度和生产调度。
2.结合自己工作实际,谈谈你对监测监控在煤矿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3.结合本岗位,谈谈在井下工作的注意事项
4.隔爆型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要注意哪几点
答:为了保证井下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必须认真进行隔爆型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必须保证设备的防爆性能和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符合上级有关规定。
(1)隔爆型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修理和调整工作,必须由专职并经过专业培训的电气维修工进行,并应有工作证和施工措施。
(2)正常运行时产生火花或电弧的电气设备,须设有联锁装置。当电源接通时,设备外壳不能打开;壳盖打开时,电源不能接通。用螺栓紧固的外壳,允许用“警告牌”代替,警告牌须标有“断电源后开盖”的字样。
(3)禁止对隔爆型电气设备进行带电搬迁、检查和维修作业。在具有爆炸危险的区域检修电气设备时,要事先检查附近的瓦斯浓度,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必须具有防爆性能。禁止对电气设备进行敲打和撞击,防止产生火花。
(4)隔爆接合面须定期采取防锈措施。如电镀、磷化、涂防锈油等,否则会影响外壳的隔爆性能。
(5)未经磷化处理的隔爆设备在潮诗地点使用时,一般3~5天应维护一次;在干燥地点使用时,一般7—10天维护一次。维护时需打开隔爆接合面检查有无生锈情况,如有生锈情况应采取相应的除锈、涂油措拴。在维修时要小心谨慎,防止碰伤隔爆面。
(6)平面对平面的隔爆接合中,主要是转盖、插盖和螺钉紧固三种情况,除采取防锈措施外,还必须有防松措施。螺钉紧固中,应用弹簧垫圈防松,拧紧时,只须将弹簧垫圈压平即可,不许拧得太紧;否则螺钉预应力太大,再受爆炸压力作用时,就易发生断裂而破坏防爆性能。
(7)设备的输出端断电后,如壳内仍有带电部件,须加设防护性绝缘盖板,并揭示“带电”字样的警告标志。
(8)隔爆结构一经固定后,就不允许随意打开。若需要打开时,必须使用专用工具,不能用锤子、铁棍敲打。打开隔爆接合面时,不能用螺丝刀、扁铲之类的工具插入防爆间隙。
(9)检查接线装置是否完整、齐全、紧固,导电是否良好;进线嘴连接是否紧固,密封是否良好,接线腔内导电芯线应无鸡爪毛刺;进出线无羊尾巴,无明接头。
(10)为了防止飞弧现象,接线盒内壁应涂耐弧漆,与铝芯电缆连接的连接件则须采用过渡接头,以防止电腐蚀现象发生。
(11)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外壳带电,造成人身触电或对地放电引起瓦斯爆炸,电气设备外壳必须采取接地措施。
5.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要注意哪几点
答:为了确保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及系统的安全运行,必须做到定期维修。在进行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和本质安全型关联设备维修时,除对本质安全电路所用元部件的性能、电气回路的绝缘电阻、外部配线连接的紧固情况以及接地是否良好等进行维修检查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在危险场所使用的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原则上只可带电开盖进行内部简单的检修、调整,但不允许使用电烙铁检修。禁止用非防爆仪表检查和测量本质安全电路。
(2)在非危险场所使用的本质安全型关联设备,需要维修时必须切断接至危险场所的本质安全电路的接线才能进行检修。
(3)维修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和本质安全型关联设备时,不得对电路的参数和电路元件、导线的布置连接进行变更和改造。
(5)在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或本质安全型关联设备中,所采用的保护性元件、组件或安全栅,是保证本质安全性能的可靠措施,要求定期检查其保护性能是否可靠。维修时不得随意拆除或更换。
(6)更换本质安全型仪器或设备中的电池时,要用同型号电池,不得随意使用其他型号电池。
(8)本质安全电路的外部电缆或导线应单独布置,不允许与高压电缆一起敷设。外部电缆或导线的长度应尽量缩短,不得超过产品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最大值。本质安全电路的外部电缆或外导线禁止盘卷,以减小分布电感量。
6.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你认为在监测监控上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