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的碰撞安全标准具有特殊要求,旨在确保在碰撞发生后的30分钟内不得起火爆炸。这是最基本的安全保障措施。
另外,电动汽车的电池组在碰撞后不能出现过度位移或电解液泄漏。这意味着,动力电池的移动位移和电解液泄漏量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车内所有高压设备需要达到IPXXB级别的物理防护强度,以确保在碰撞过程中不会导致电击事故。同时,高压母线上的车内残余总电能应小于0.2焦耳,以保证在碰撞后能够迅速切断电源,降低电击风险。
电动汽车的高压绝缘电阻必须符合GB/T18384.3-2001《电动汽车安全要求》标准。该标准对电动汽车的高压系统绝缘性能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在碰撞后高压系统能够迅速切断电源,防止人员触电。
碰撞后母线搭铁电压、母线电压需达到直流不大于60伏和交流不大于30伏的标准。这一要求旨在确保在碰撞后高压系统能够迅速切断电源,降低电击风险。
我国的GB/T31498-2015《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是电动汽车安全标准体系的重要部分。该标准规定了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正面100%重叠率碰撞和侧面碰撞安全要求。最新版本GB/T31498-2021标准在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要求方面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后碰撞安全要求,涵盖了多种碰撞工况,完善了包括防触电保护、电解液泄漏、REESS等技术要求。
国外方面,美国FMVSS305法规规定了车辆结构强度、安全气囊系统、车门锁紧系统等要求。欧洲ECER100法规则包含了车辆结构强度、安全气囊系统、安全带及座椅等要求。
国内GB11551《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规定了车辆结构设计、安全气囊和安全带等要求。GB/T18384《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则涵盖了车辆结构设计、高压系统安全等方面要求,确保电动汽车在碰撞后能够迅速切断电源,降低电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