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1、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电气间隙是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即在保证电气性能稳定和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空气能实现绝缘的最短距离。电气间隙的大小和老化现象无关。电气间隙能承受很高的过电压,但当过电压值超过某一临界值后,此电压很快就引起电击穿,因此在确认电气间隙大小的时候必须以设备可能会出现的最大的内部和外部过电压(脉冲耐受电压为依据)。在不同场合使用同一电气设备或运用过电压保护器时所出现的过电压大小各不相同。因此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将过电压分为I至IV四个等级。爬电距离: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路径

5、离的防范对象和考核目的不同。电气间隙防范的是瞬态过电压或峰值电压;而爬电距离是考核绝缘在给定的工作电压和污染等级下的耐受能力。从对一次电路二次电路的名词定义可以看出,二次电路可能是安全可触及的,也可能是危险带电的;一个设备内可能同时存在一次电路和二次电路,例如预定与电网电源直接相连使用的电源适配器;-个设备也可能本身就是二次电路,例如采用一台发电机或电池供电的设备。在理解和区分一次电路和二次电路的基础上,也就理解标准中为什么二次电路中也有对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加强绝缘等的电气间隙的要求。具体测量步骤步骤如下:一)电气间隙的测量步骤确定工作电压峰值和有效值;确定设备的供电电压和供电设施类别

6、;根据过电压类别来确定进入设备的瞬态过电压大小;确定设备的污染等级(一般设备为污染等级2);确定电气间隙跨接的绝缘类型(功能绝缘、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加强绝缘)。二)确定爬电距离步骤确定工作电压的有效值或直流值;确定材料组别(根据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其划分为:I组材料,II组材料,ma组材料,mb组材料。注:如不知道材料组别,假定材料为mb组)确定污染等级;确定绝缘类型(功能绝缘、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加强绝缘)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的要求值:电气间隙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GB4943:2H和2J和2K,60065-2001表:表8和表9和表10)检索所需的电气间隙即可

7、决定距离;作为电气间隙替代的方法,4943使用附录G替换,60065-2001使用附录J替换。3从GB8898-2011中13条款定义理解爬电距离根据工作电压、绝缘等级及材料组别,查表(GB4943为表2L,65-2001中为表11)确定爬电距离数值,如工作电压数值在表两个电压范围之间时,需要使用内差法计算其爬电距离。*GB4943中只有功能绝缘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可以减小,但必须满足标准5.3.4规定的高压或短路试验。在GB8898-001中13条款中电气间隙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工作电压,查图9来确定。(对和电压有效值在220-250V范围内的电网电源导电连接的零部件,

8、这些数值等于354V峰值电压所对应的那些数值:基本绝缘3.0mm,加强绝缘6.0mm)。GB8898-2001具判定数值等于电气间隙,如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加强绝缘可减少2mm,基本绝缘可减少1mm。1.这些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会受外力而减小,但它们不处在外壳的可触及导电零部件与危险带电零部件之间;2.它们靠刚性结构保持不变;3.它们的绝缘特性不会因设备内部产生的灰尘而受到严重影响。*注意:但直接与电网电源连接的不同极性的零部件间的绝缘,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不允许减小。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即使不满足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要求,只要短路该绝缘,设备仍满足标准要求,则是

9、可以接受的(8898中4.3.1条)。4关于GB19212.1-2016中26条款的理解GB19212.5-2011、GB19212.7-2012、GB19212.18-2006,GB19212.1-2016作为通用要求和试验,在26条款中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的主要考虑因素为电压类别、污秽等级,绝缘材料组别。对于采用浸渍、灌封或者使用粘结胶带覆盖绕组来进行隔离的变压器,如果能满足GB/T16935.1-2008的4.1.1.2.1的试验,爬电距离可有有相应的减小值,但应当按适用的情况进行附加的试验(见26.2条中a),b),能通过相应的介电强度试验。5关于GB15092.1-

10、2010中20条款的理解电气间隙的测量主要考虑因素额定电压、电压类别和污染等级,对基本绝缘、工作绝缘、附加绝缘、加强绝缘、三种断开状态分别加以说明,另外对于基本绝缘及附加绝缘有必要时可进行附录M脉冲电压试验以验证电气间隙经得起规定的瞬时过电压。爬电距离的测量主要考虑因素为正常使用中预期会出现的电压、污染等级、材料组别。对基本绝缘、工作绝缘、附加绝缘、加强绝缘、三种断开状态也分别加以说明。6四份标准对测量路径的考虑一)X值的选取1)GB4943,GB19212.1,GB15092.1中从污染等级的角度规定了的X宽度是相同的。污染等级X宽度10.25mm21.0mm31.

THE END
1.安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如何确定绝缘间距中间加绝缘体确定绝缘类型(功能绝缘、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加强绝缘)。 3,确定电气间隙要求值 根据测量的工作电压及绝缘等级,查表( 4943:2H 和 2J和2K,60065-2001表:表8和表9和表10) 检索所需的电气间隙即可决定距离;作为电气间隙替代的方法,4943使用附录G替换,60065-2001使用附录J替换。 https://blog.csdn.net/u014183377/article/details/109103530
2.电气间隙和穿通绝缘距离.ppt电气间隙和穿通绝缘距离 三、家用电器通用安全标准GB4706.1解析:目录 三、家用电器通用安全标准GB4706.1解析:基本概念 三、家用电器通用安全标准GB4706.1解析:基本概念 三、家用电器通用安全标准GB4706.1解析: 机械危险-(试验指示图) 器具刚性固定,对视为可能的薄弱点进行冲击 如灯或外罩突出外壳超过10mm,或它们的表面积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323/158349330.shtm
3.开关电源的“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是怎样计算的?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 即在保证电气性能稳定和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空气能实现绝缘的最短距离。 一般来说,爬电距离要求的数值比电气间隙要求的数值要大,布线时须同时满足这两者的要求(即要考虑表面的距离,还要考虑空间的距离),开槽(槽宽应大于1mm)只能增加表面距离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68377552896569
4.接线端子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要根据绝缘电压来设计产品资讯接线端子排体积不大,质量相比大型机器也轻的多,但是接线端子作为连接器的一种,在电气连接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进行接线端子选择时各种标准要掌握清楚。在接线端子的销售过程中,很多顾客问我们有没有能达到660v 、1000v的接线端子。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要搞清额定绝缘电压,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这几个概念。 http://www.youlecn.com/article-786.html
5.电气产品的绝缘- 沿面距离(Creepage Distance) - 隔绝物(Insulator) - 耐压测试(Electric Strength Test) - 绝缘阻抗测试(Insulation Resistance Test) 以下我们将逐一分析这五种绝缘的概念,并向大家介绍有关产品之绝缘上的分类(Classification)。 一、电气间隙/空间距离(Clearance) https://www.safetyemc.cn/safety/201401/13/361.html
6.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额定电压常见问答有时,在查找针对个人或系统保护的电气操作电压的相关信息时,你可能会感到困惑。一般来说,设备的最小绝缘距离即可为保护提供最佳信息,特别是在设备发生故障时。适当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有助于确定额定电压。 电气间隙 电气间隙是指两个导电元件之间穿过空气的最短距离。 https://www.digikey.cn/zh/forum/t/topic/447
7.增安型设备"e"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除非在本文件中另有要求,保护等级"ec"设备的增强电气间隙只适用于主电路和隔离电路之间。该增强电气间隙并不适用于安装有元件的印刷电路板。 4.4爬电距离 4.4.1爬电距离要求的值根据工作电压、绝缘材料的耐泄痕性和绝缘材料的表面形状确定。 接线端子之间的间隔应分别在安装和不安装导线的情况下进行评估,以确定不利http://www.ex12580.com/news/oldshow/11385.html
8.GB9706.12020与GB9706.1先通过结构检查来确定防护措施在设备中的具体位置,其所在位置所要求的电气防护类别有对应的电解质强度、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限值。一重MOPP和两重MOPP相当于GB 9706.1-2007中的“基本绝缘”和“双重/加强绝缘”的要求。对MOPP来说,满足GB 9706.1-2007要求的绝缘设计则基本可满足GB 9706.1-2020的要求。而对MOOP的http://www.xmzjy.org/zhjzhl/60797.htm
9.GB4793.1与GB9706.1安规三项及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试验要求的电网电源电路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要求值需考虑多种因素,以产品额定电压220Vac,污染等级II,材料组别III;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为例,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距离要求为CR≥3.0mm,CL≥1.5mm,加强绝缘要求值是基本绝缘的两倍。 海拔高度高于2000,需再乘以如下系数: http://www.anytesting.com/news/1929182.html
10.什么是爬电爬距(泄漏距离)爬电比距在确定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时,应考虑额定电压、污染状况、绝缘材料、表面形状、位置方向、承受电压时间长短等多种使用条件和环境因素,在先进的设备与产品标准中均有此规定值。 具体来说就是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此带电区(导体为圆形时,带电区为环形)的半径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930/10/2402713_575014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