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子领域电工术语醴陵市精格特种瓷有限公司

本部分规定了绝缘子领域使用的通用术语。

本部分所列术语与IEC60050国际电工词汇系列标准(IEV)其他部分现有的术语相协调。

2一般术语及产品名称

2.1一般术语

2.1.1绝缘子insulator

供处在不同电位的电气设备或导体电气绝缘和机械固定用的器件。

注:绝缘子按用途可分为线路绝缘子、变电所绝缘子以及套管。按绝缘件材料可分为由瓷、玻璃或有机材料制作的绝缘子。

2.1.2耐污型绝缘子antipollution-typeinsulator

其外形按污秽大气地区使用要求而设计的绝缘子。

2.1.3半导电釉绝缘子insulatorwithsemiconductingglaze

稳定化绝缘子stabilizedinsulator

绝缘件全部表面覆盖有高电阻层,例如半导电釉的绝缘子。

注:为了降低局部电场强度在绝缘件的小面积上覆盖有高电阻层例如半导电釉的绝缘子,有时称为边(缘)釉绝缘子(fringeglazedinsulator)。

2.2套管

2.2.1套管bushing

使一个或几个导体穿过象墙壁或箱子之类的隔板,并使导体对隔板绝缘的一种器件。固定到隔板上去的装置(法兰或紧固附件)是套管的组成部分。

注:①导体可以是套管的一个整体部件,也可以穿入到套管的中心管中。

②套管有下列几种型式:充液体或充胶套管;液体绝缘套管;充气套管;气体绝缘套管;油浸纸套管;胶粘纸套管;胶浸纸套管;气体浸渍套管;瓷、玻璃或类似无机材料套管;浇铸或模塑树脂绝缘套管;复合套管。

2.2.2电容(式)套管capacitancegradedbushing

主绝缘内部布置有导电或半导电层以调整套管电场分布的套管。

2.2.3户外〔内〕套管outdoor〔indoor〕bushing

两端均设计用于大气压力下周围空气中,且暴露〔但不暴露〕在户外大气条件下的套管。

注:①在户内装置中应避免潮气在套管表面凝聚,如果需要的话可采用通风或加热来避免。

②户内套管定义包括在温度高于周围空气温度的空气中例如在空气绝缘管道中所出现的情况下运行的套管。

2.2.4户外-户内套管outdoor-indoorbushing

两端均设计用于大气压力下周围空气中的套管。其一端暴露在户外大气条件下,而另一端不暴露在户外大气条件下。

2.2.5户外〔内〕-浸入式套管outdoor〔indoor〕-immersedbushing

一端设计用于周围空气中并暴露〔但不暴露〕在户外大气条件下,另一端浸入不同于周围空气的绝缘介质(如油或气体)中的套管。

2.2.6完全浸入式套管completelyimmersedbushing

两端均浸入不同于周围空气的绝缘介质(如油或气体)中的套管。

2.2.7穿缆(式)套管drawleadbushing

不具有整体载流导体的套管。电缆或其它导体经套管引入并连接到其一端,将它拆卸后可以取下套管。

2.3线路和变电所绝缘子产品通用名称

2.3.1A型绝缘子typeAinsulator

经由固体绝缘材料内的最短击穿距离至少等于经由绝缘子外部空气的最短干弧距离的1/3(环氧树脂浇铸绝缘子)或1/2(其它有机材料、瓷以及玻璃)的绝缘子。

2.3.2B型绝缘子typeBinsulator

经由固体绝缘材料内的最短击穿距离小于经由绝缘子外部空气的最短干弧距离的1/3(环氧树脂浇铸绝缘子)或1/2(其它有机材料、瓷以及玻璃)的绝缘子。

2.3.3实心绝缘子solid-coreinsulator

杆体为实心且仅由同一绝缘材料构成的绝缘子。

2.3.4空心绝缘子hollowinsulator

绝缘套insulatingenvelope

从一端到另一端穿通敞开的带有或不带有伞(裙)的一种绝缘子。

注:①通常,术语“空心绝缘子”不包括紧固附件或端部附件。空心绝缘子可以由一个、两个或多个永久地装配在一起的绝缘元件所构成。

②由陶瓷、玻璃或有机绝缘材料制作的空心绝缘子分别称为“瓷套”、“玻璃套”或“有机材料套”。

2.3.5多元件绝缘子multi-elementinsulator

由两个或多个盘形或钟形绝缘元件彼此胶装在一起且与紧固器件也胶装在一起所构成的绝缘子。

注:术语“叠锥体绝缘子”(multipleconeinsulator)包含在本定义内。

2.3.6外〔内〕胶装绝缘子insulatorwithexternal〔internal〕fittings

金属附件均胶装于绝缘件外〔内〕部的绝缘子。

2.3.7联合胶装绝缘子insulatorwithinternalandexternalfittings

一端附件内胶装,另一端附件外胶装的绝缘子。

2.3.8复合绝缘子compositeinsulator

复合绝缘子是至少由两种绝缘材料如芯体和外套并装配金属连接件构成的绝缘子。复合绝缘子,可以由若干个伞安装在芯体上构成,此时可具有或不具有中间护套,或者可将外套整件或分成数件直接模塑或浇铸在芯体上构成。

注:两种绝缘材料均为有机材料制作的复合绝缘子称有机复合绝缘子(亦称合成绝缘子)。

2.4线路绝缘子

2.4.1绝缘子串insulatorstring

由两个或多个绝缘子串元件连接在一起,用作架空线路导线的可挠支持物并主要承受张力。

2.4.2绝缘子串元件stringinsulatorunit

一个盘形绝缘子或长棒形绝缘子,其附件能使它可挠地连接到另一个类似绝缘子串元件或连接在金具上。

2.4.3绝缘子组insulatorset

一个或多个绝缘子串彼此适当地连接起来的组装体,它完整地装有运行中所要求的金具和保护器件。

2.4.4刚性绝缘子rigidinsulator

用来刚性地支持架空线路导体并主要受到弯曲和压缩负荷作用的绝缘子。

2.4.5针式绝缘子pininsulator

由通过装在绝缘子孔内的一个脚能刚性地安装到支持结构上的一个绝缘件构成的一种刚性绝缘子。该绝缘件可由一个或多个彼此胶装在一起的单个绝缘体所构成。该绝缘件与脚的固定可以是可分离的或是永久的(具有胶装脚的针式绝缘子)。除非另有规定,术语“针式绝缘子”不包括可拆分的脚。

2.4.6线路柱式绝缘子linepostinsulator

由一个或多个绝缘零件与一个金属底座并且有时还有一个帽胶装在一起构成的一种刚性绝缘子,此金属底座,通过装在其上的螺栓可以刚性地安装在支持结构上。

2.4.7横担绝缘子cross-arminsulator

设计用来同时作为绝缘子和横担的一种刚性绝缘子,它通过绝缘件或附件上的安装孔可以刚性地安装在电杆上。

2.4.8盘形(悬式)绝缘子capandpininsulator

由下表面带有或不带有棱的盘状或钟状绝缘件与外部的帽和内部的脚组成的附件沿着其轴线同轴地胶装在一起构成的一种绝缘子。

2.4.9棒形悬式绝缘子

长棒形绝缘子longrodinsulator

由带或不带伞的近似圆柱形杆体的一个绝缘件和胶装在两端的外胶装的或内胶装的附件构成的一种绝缘子。

2.4.10蝶式绝缘子shackleinsulator

由具有两个或多个伞裙近似圆柱形外形带轴向孔的一个绝缘部件构成的一种绝缘子。借助于螺钉穿过其轴向孔,可以牢固地固定到结构上。

2.4.11线轴式绝缘子spoolinsulator

具有圆柱形外形的绝缘子,它有一个轴向穿通的安装孔及两个或多个用来固定导线的圆周槽。

2.4.12鼓形绝缘子knobinsulator

具有圆柱形外形的一个小型绝缘子,它有一个固定导线的圆周槽,由胶装于绝缘件孔内的螺钉或穿过绝缘件轴向孔的螺钉安装在支持结构上。

2.4.13拉紧绝缘子straininsulator

布置在拉线或跨线那样的结构支持物上的绝缘子,以使支持物的一段绝缘或防止泄漏电流流过此支持物。

2.4.14瓷夹板porcelaincleat

用来夹紧和固定导线用的两块近似于长方体的板状瓷块。

2.4.15瓷管porcelaintube

一般指直径比长度小的圆柱形无伞棱空心绝缘子。

注:瓷管一端可以带有凸缘(包头瓷管)或弯头(弯头瓷管)。

2.4.16牵引线路绝缘子tractioninsulator

用作架空电力牵引线路挠性或刚性支持物的绝缘子或绝缘子组。所有型式的架空线路绝缘子都可用于这一目的。

2.4.17架空地线盘形(悬式)绝缘子capandpininsulatorforgroundoverheadlead

架空绝缘地线绝缘和支持用的盘形(悬式)瓷〔玻璃〕绝缘子。通常它由绝缘部件和保护间隙两部分组成。保护间隙由通过螺栓紧固在绝缘子上的电极构成。

2.5变电所绝缘子

2.5.1支柱绝缘子postinsulator

支柱绝缘子由一个支柱绝缘子元件或元件装配物所构成,用作带电部件的刚性支持物,并使之对地或另一带电部件绝缘。

注:①由两个或多个元件装配构成的支柱绝缘子又称支柱绝缘子柱(postinsulatorstack)。

②术语支柱绝缘子可指支柱绝缘子柱或支柱绝缘子元件。

③支柱绝缘子或绝缘子柱有时带有金具或保护器件。

2.5.2支柱绝缘子元件postinsulatorunit

由一个或多个绝缘零件与能方便地安装其它元件的紧固器件胶装而成。

2.5.3户外支柱绝缘子outdoorpostinsulator

设计为暴露在户外大气条件下使用的支柱绝缘子。

2.5.4户内支柱绝缘子indoorpostinsulator

设计为不会受到过分凝露的户内场所安装使用的支柱绝缘子。

注:对于会受到过分凝露的户内装置,可以使用户外绝缘子或特殊户内绝缘子。

2.5.5圆柱形支柱绝缘子cylindricalpostinsulator

由一个或多个绝缘部件构成的近似为圆柱形的一种支柱绝缘子,绝缘子的每一端具有一个金属附件,此金属附件可由具有便于螺栓或螺钉连接的光孔或螺孔的帽。嵌件或法兰构成。

注:术语“近似圆柱形”包括具有圆形横截面但其直径可能有变化的元件。

2.5.6棒形支柱绝缘子

实心支柱绝缘子solid-corepostinsulator杆体为实心的一种圆柱形支柱绝缘子。

2.5.7针式支柱绝缘子pedestalpostinsulator

具有两个金属件的支柱绝缘子,“帽”胶装在绝缘件的局部外表面上,“座”胶装在绝缘件孔内;该帽通常具有几个螺孔,座具有一个法兰,法兰上带有几个光孔,以便螺栓或螺钉连接。

2.5.8拉杆绝缘子linkinsulator

用来传送电器中处于不同电位的各部件间运动的一种绝缘子。

2.5.9空心支柱绝缘子元件hollowpostinsulatorunit

空心支柱绝缘子元件由一个空心绝缘体与紧固器件永久装配而成,作为一个刚性支持物。

2.5.10空心支柱绝缘子hollowpostinsulator

空心支柱绝缘子由一个空心支柱绝缘子元件或由多个元件的装配物构成,用来刚性地支持带电部件,使之与地或与另一个带电部件绝缘。

2.5.11容器绝缘子housinginsulator

容器绝缘子是一个空心绝缘子,它常作外壳使用,例如用作断路器的灭弧室的绝缘外壳。

3结构设计、零部件、材料和工艺

3.1结构设计参数和要素

3.1.1绝缘子的杆体coreofaninsulator

绝缘子绝缘件的心杆部分,设计上用来保证机械特性。在其上通常有伞。

3.1.2绝缘子的伞(裙)shedofaninsulator

绝缘子杆体上突出的用来增加爬电距离的绝缘部。伞可以有棱或无棱。

3.1.3干弧距离dryarcingdistance

电弧距离arcingdistance

正常施加有运行电压的两金属部件间沿绝缘子外部空气的最短距离。

注:当绝缘子是由若干元件串联组成时,此电弧距离指上述两电极间最短距离或是各元件两端金属附件间沿元件外部空气的最短距离之和,二者中较短者。

3.1.4爬电距离creepagedistance

在两个导电部分之间,沿绝缘体表面的最短距离。

曾称:漏电距离,泄漏距离。

注:水泥或其他非绝缘胶合材料表面不认为是爬电距离的构成部分。如果绝缘子的绝缘件的某些部分覆盖有高电阻层,则该部分应认为是有效绝缘表面并且沿其上面的距离应包括在爬电距离内。

3.1.5保护爬电距离protectedcreepagedistance

如果光线沿着与绝缘子长轴成90°的方向(特殊情况下或45°)照射到绝缘子上,在绝缘子光源侧位于阴影内的爬电距离部分。

3.1.6爬电比距specificcreepagedistance

电力设备外绝缘的爬电距离与设备或使用该设备的系统的最高电压之比。

3.1.7间距spacing

结构高度(对绝缘子串元件)spacing(forstringinsulatorunit)

在绝缘子或绝缘子组装配件中重复循环的两相邻点间的距离。

3.1.8球窝连接ballandsocketcoupling

由脚球、帽窝和锁紧销所构成的并具有可挠性的一种连接。

3.1.9槽型连接clevisandtonguecoupling

由耳环、扁脚和圆柱销等所构成的,并具有有限可挠性的一种连接。

3.1.10(复合绝缘子的)芯体core(ofacompositeinsulator)

此芯体是复合绝缘子的内绝缘部分,用于保证其机械特性。芯体通常由玻璃纤维加强的树脂棒(或管)构成。

3.1.11复合绝缘子的外套和伞housingandshedsofacompositeinsulator

外套是复合绝缘子的外绝缘部分,用来提供必要的爬电距离和保护芯体不受气候影响。

由绝缘材料制作的中间护套(intermediatesheath)是外套的一个部分。伞是从外套上突出的部分,用来增加爬电距离。伞可以带有或不带有棱。

3.1.12复合绝缘子的界面interfacesofacompositeinsulator

界面是复合绝缘子不同材料或不同部件之间的交接面。在大多数绝缘子中存在有各种界面,如:

——玻璃纤维和浸渍树脂之间的界面;

——填料颗粒和聚合物间的界面;

——芯体与外套之间的界面;

——外套各部件间、伞间或护套和伞间的界面;

——外套、芯体以及金属附件间的界面。

3.1.13连接区connectionzone

连接区是复合绝缘子芯体和金属附件间传递机械负荷的部位。

3.2零部件

3.2.1绝缘件insulatingpart

单个绝缘零件或多个这种绝缘零件胶装在一起的装配件,但它不带金属附件。

注:由陶瓷、玻璃或有机绝缘材料制作的绝缘件分别称为瓷件、玻璃件或有机材料件。

3.2.2附件fitting

紧固器件fixingdevice

构成绝缘子的一个部件,用来使绝缘子与支持结构、导体设备的一个部分或其它绝缘子相连接。

注:金属材料制作的附件,通常使用术语“金属附件”(metalfitting)。

3.2.3锌套zincsleeve

为保护盘形绝缘子脚免遭电解腐蚀起到牺牲电极作用熔合到该绝缘子脚杆上的金属锌件。

3.2.4锌环zinccollar

为保护盘形绝缘子帽免遭电解腐蚀起到牺牲电极作用熔合到该绝缘子帽底部的金属锌件。

3.3材料和装配工艺

3.3.1陶瓷绝缘材料ceramicinsulatingmaterial

制成一定形状后经烧结的无机材料,其主要的组成通常包括多晶硅酸盐、铝硅酸盐、钛酸盐或氧化物。

注:电工陶瓷绝缘材料(ceramicinsulatingmaterialforelectricalapplications)称为电瓷(材料)。

3.3.2玻璃绝缘材料glassinsulatingmaterial

是熔化或烧结后凝固了的基本上没有结晶相的玻璃质无机材料。

3.3.3钢化玻璃toughenedglass

为了改善机械特性在其内部造成有预应力的玻璃。

3.3.4退火玻璃annealedglass

经处理后已基本消除内应力的玻璃。

3.3.5釉glaze

瓷件上的玻璃质表面层。

3.3.6半导电釉semiconductingglaze

电阻率比通常的陶瓷材料或釉低,其表面电阻率通常在104~107Ω范围内的一种釉。

3.3.7缓冲层resilientcoating

涂在绝缘件和金属附件胶合部位表面的薄层,用以缓冲由于温度变化或机械负荷变化而产生的热应力和附加机械应力。

3.3.8胶装cementing

用胶合剂将两个或以上的绝缘件或绝缘件与附件永久地接合起来的方法。

胶合剂通常有水泥胶合剂、硫磺石墨胶合剂和一氧化铅(密陀僧)胶合剂等。

3.3.9卡装clamping

采用机械固定(如利用机械压紧力,弹簧压力等)将两个或以上的绝缘件或绝缘件与紧固器件连接起来的方法。

3.3.10金属陶瓷密封焊接ceramic-to-metalseal

瓷件与金属附件间的密封焊接。

3.3.11粘接adhesion

用粘接剂将两个绝缘件或绝缘件与金属附件永久地接合起来。粘接剂通常有有机(如树脂)和无机(如陶瓷釉)材料之分。

4技术概念、特性和试验方法

4.1技术概念和特性

4.1.1额定热短时电流ratedthermalshorttimecurrent

4.1.2额定动稳定电流rateddynamiccurrent

套管在机械方面能耐受住的额定短时电流的峰值。

4.1.3污(秽)层pollutionlayer

绝缘子表面上的导电电解层,它包含有可溶成分和不溶成分。

4.1.4污层电导layerconductance

污秽绝缘子受潮时流过绝缘子污(秽)层的工频电流与施加电压的比值。

4.1.5形状因数formfactor

是表征绝缘子外绝缘表面结构形状的一个参数。

4.1.6污层电导率layerconductivity

污层电导值与形状因数的乘积。

4.1.7等值附盐量equivalentsaltdeposit

绝缘子绝缘表面上污秽沉积物的等值NaCl量,将绝缘子绝缘表面上的全部污秽沉积物以及上述等值量的NaCl分别溶解在相同体积的蒸馏水中,它们具有相同的体积电导率。

注:遭受工业污秽作用的自然污秽绝缘子的等值附盐量常受污秽物种类和溶解的水量的影响而变化,因此这种等值附盐量常常与人工污秽试验时的真实的NaCl量并不等价,即具有相同附盐量的相同型式的自然和人工污秽绝缘子,应用相同试验方法试验时,它们的污秽耐受电压并不一定处于相同水平上。

4.1.8等值附盐密度equivalentsaltdepositdensity

绝缘子单位绝缘表面上的等值附盐量。

4.1.9盐度salinity

盐溶液的浓度,它是盐的质量千克数除以溶液体积立方米数的商。

4.1.10机械破坏负荷mechanicalfailingload

绝缘子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作机械破坏试验时试品所能达到的最大负荷。

注:按负荷种类,有拉伸、弯曲、扭转、压缩、剪切和内压等破坏负荷。

4.1.11负荷下的偏移deflectionunderload

在垂直于绝缘子轴线施加负荷的作用下,在绝缘子某点上测得的垂直于绝缘子轴线方向的位移。

4.1.12机电破坏负荷electromechanicalfailingload

绝缘子在规定条件下同时承受机械负荷和电压作用而不击穿时所能达到的最大机械负荷。

4.1.13机械耐受负荷mechanicalwithstandload

4.1.14残留机械强度residualmechanicalstrength

盘形绝缘子元件绝缘部分(即伞盘)按规定的方法机械破坏后,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试验时可以达到的最大机械破坏负荷。

4.1.15机械冲击强度impactstrength

绝缘子在规定条件下能耐受而不发生机械破坏的动能。

4.1.16(绝缘子的)击穿puncture(ofaninsulator)

穿过绝缘子固体绝缘材料,使绝缘子绝缘强度永久丧失的一种破坏性放电。

4.1.17冲击过电压耐受电压impulseovervoltagepuncturewithstandvoltage

陡波冲击耐受电压

在规定试验条件下绝缘子能耐受住而不发生击穿的冲击过电压的峰值。

4.1.18(绝缘子的)闪络flashover(ofaninsulator)

在绝缘子外部沿绝缘子表面发生并使正常具有运行电压的两部件连接的一种破坏性放电。

4.1.19孔隙性fuchsineporosity

通过压力下品红染料渗透的方法,测定材料是否吸收品红染料或吸收的程度。

4.1.20绝缘子的老化ageingofaninsulator

4.1.21离子迁移ionmigration

在直流电压下绝缘子介质中的离子迁移,此迁移可能导致绝缘子电气或机械特性的变化。

4.1.22热破坏thermalrunaway

当具有负电阻温度系数的固体内部产生的热大于外部散热时出现的现象。

4.2试验方法

4.2.1外观检查visualexamination

以目力观察为主的对外表状态的一种检查。

4.2.2火花试验sparktest

4.2.3热稳定试验thermalstabilitytest

考核以有机材料作主绝缘并用于有较高运行温度的绝缘介质的电器中的套管,在施加一定电压并模拟导体损耗的条件下,套管绝缘介质内的热过程是否能处于平衡的一种试验。

4.2.41h机电试验1-hourelectromechanicaltest

同时在盘形绝缘子上施加规定的持续1h的拉伸负荷和工频电压的一种耐受试验。

注:试验时施加的规定的拉伸负荷称一小时机电试验负荷。

4.2.5温度循环试验temperaturecycletest

检验绝缘子耐受周围环境温度急剧变化能力的一种试验。试验时试品应经受热—冷—热—冷……的多次循环作用而不损坏。

曾称:冷热试验。

4.2.6热震试验(对钢化玻璃绝缘子)thermalshocktest(fortoughenedglassinsulator)

检查钢化玻璃绝缘子钢化质量的一种试验。试验时试品应经受高热然后骤冷的作用而不损坏。

4.2.7热(机械性能)试验thermal-mechanicalperformancetest

检验绝缘子在负荷变化和温度变化情况下性能的一种试验。试验时试品要经受连续几次温度和机械负荷变化的循环的作用。

THE END
1.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3批次小家电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电器电气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3批次小家电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电器,电气,机械,沈阳市,小家电产品,市场监督管理局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GD8B1V0553TKK8.html
2.原创分享电气间隙与爬电间距详解以及PCB中的处理方法在高压PCB设计也就是开关电源PCB设计中比较重要的需要确定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如果电气间隙和爬电间距过小的话,需要注意漏电的一个情况。 爬电间距与电气间隙的定义 电气间隙:可导电部件之间最最短的空间的距离。 爬电距离:可导电部件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 https://www.eet-china.com/mp/a228478.html
3.安规之电气间距和爬电距离的要求与应用在IEC60950、GB4943-2011标准中,规定了不同电压等级需要的小安全距离,而安全距离又包括电气间距和爬电距离两种。对于开关电源主要需要保证小安全距离的地方有以下两个方面: 1、 一次侧电路对外壳(保护地)的安全距离; 2、 一次侧电路对二次侧电路之间的安全距离。 https://www.chem17.com/tech_news/detail/2579332.html
4.“nA”无火花型防爆电气单元(或组件)在这类设备中,假若额定电压不大于60V(交流有效值)或75V(直流),那么检验人员可以不考虑它的爬电距离和防爆电气间隙(或间距);假若额定电压超过60V(交流有效值)或75V(直流)直到275V(交流有效值或直流),那么设计人员应该按照下表中的要求决定它的爬电距离和防爆电气间隙(或间距)。 https://www.exbaotuan.com/article.php?id=6884
5.ad20爬电距离规则讲解?2.通过快捷键TDR进行DRC检查发现,出现如图所示的爬电间距不够的报错 3.我们增大两者之间的间距,然后再次进行DRC检查,发现这个报错消失了 说明我们这个规则设置成功了,我们的间距需要满足我们所设置的爬电距离才不会进行报错 对于pcb设计中的爬电距离经验介绍: https://www.fanyedu.com/content/654.html
6.PCB板的爬电距离综合电源技术如果单纯的指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相对都好理解,经验值基本能够解决大部分的应用问题;一直都很纠结的是https://bbs.21dianyuan.com/thread-344335-1-5.html
7.PCB的爬电间距设计问题Microchip论坛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的爬电间距设计是指在电路板上的不同元件之间或不同电路之间要https://bbs.21ic.com/icview-3365794-1-1.html
8.PCBLAYOUT36V高压线应与其它走线至少保持多少间距,安规里如何(4)、一次侧对二次侧≥6.4mm,如光耦、Y电容等元器零件脚间距≤6.4mm要开槽。(5)、二次侧https://know.cdgtw.net/384690.html
9.PCB安规设计一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pcb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保险丝前面L、N线之间的电气间隙=2.0mm。 保险丝后面L、N线之间的电气间隙=1.5mm。 220V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结论 电气间隙>2mm 爬电距离>2.5mm 如果遇到无法满足爬电间距的地方,开>1mm槽满足设计需求,防止漏电。老秦和梁思考 关注 24 145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2 专栏目录 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 weixin_42929https://blog.csdn.net/joeqinyu/article/details/136228978
10.PCB设计的电源处理与平面分割k) 常见的爬电避让间距: i. 电压<24V 时,表层盖阻焊、间距≥0.13mm;表层不盖阻焊、间距≥0.64mm ii. 24V≤电压<48V 时、初级侧间距≥0.5mm,次级侧间距≥0.2mm; iii. 48V≤电压<100V 时,间距≥1mm iv. 100V≤电压<200V 时,间距≥1.5mm v. 200V≤电压<400V 时,间距≥2.5mm https://www.slkormicro.com/other-else-63359/528933.html
11.DINIEC/TR63040:2021关于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指南,特别是对于DIN IEC/TR 63040:2021的标准全文信息,本文件描述了间隙和爬电距离尺寸研究的测试结果,对于印刷线路材料和其他等效绝缘布置的间距等于或小于 2 mm,其中间隙和爬电距离遵循相同的规定。This document describes test results of research on dimensiohttps://www.antpedia.com/standard/83491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