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配合(insulationcoordination):考虑了预期微观环境及其他影响作用下的电气设备绝缘特性的相互关系
电气间隙(clearance):两导电部件之间在空气中的最短距离
爬电距离(creepagedistance):两导电部件之间沿着固体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
固体绝缘(solidinsulation):插在两导电部件之间的固体绝缘材料
工作电压(workingvoltage):在额定电压下,在设备的任何特定绝缘两端可能产生的交流电压或直流电压的最高有效值
再现峰值电压Urp(recurringpeakvoltage):由于交流电压畸变或由于叠加在直流电压上的交流分量使电压波形发生周期性偏移的最大峰值电压,随机的过电压(如由于偶尔操作产生的过电压)不认为是再现峰值电压
过电压(overvolate):峰值大于在正常运行下最大稳态电压的相应峰值的任何电压
耐受电压(withstandvoltage):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施加在样品上的电压,该电压不会引起样品的击穿和/或闪络
过电压类别(voervoltagecategory):用I、II、III、IV表示过电压类别
污染(pollution):使绝缘的电气强度和表面电阻率下降的外来物质(固体、液体或气体)的任何组合
宏观环境(macro-environment):设备安装或使用的房间或其他场所的环境
微观环境(micro-environment):特别会影响确定爬电距离尺寸的绝缘附近的环境
污染等级(pollutiondegree):用数字表征微观环境受预期污染程度,用1、2、3、4表示污染等级
均匀电场(homogeneousfield):电极之间的电压梯度基本恒定的电场(一致电场),情况B
非均匀电场(inhomogeneousfield):电极之间的电压梯度基本上不恒定的电场(非一致电场),情况A
绝缘(insulation):电子产品中用于分离具有不同电势的导电部件
功能绝缘(functionalinsulation):导电部件之间仅适用于设备特定功能所需要的绝缘
基本绝缘(basicinsulation):设置在危险的带电部件上,提供基本保护的绝缘
附加绝缘(supplementaryinsulation):除了用于故障保护的基本绝缘外,另外再设置的独立绝缘
双重绝缘(doubleinsulation):由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两者组成的绝缘
加强绝缘(reinforcedinsulation):设置在危险的带电部分上,提供与双重绝缘相等的电击防护等级的绝缘(一般不能按照基本绝缘或附加绝缘单独地进行试验)
电击穿(electricalbreakdown):当放电完全桥接绝缘时在电应力下绝缘失效,导致电极间的电压下降接近至0
闪络(flashover):在气体或液体介质中沿着固体绝缘表面的电击穿
击穿(puncture):贯穿固体绝缘的电击穿
电痕化(tracking):在电应力和电解杂质的联合作用下,固体绝缘材料表面和/或内部导电通道逐步形成
电蚀损(electricalerosion):由于放电作用使电气绝缘材料产生耗损
相比电痕化指数CTI(comparativetrackingindex):5个试样经受50滴电解液(0.1%氯化铵水溶液)期间未电痕化失效和不发生持续燃烧时的最大电压值,单位V
一般绝缘配合采用的额定冲击电压优选值为330V、500V、800V、1500V、2500V、4000V、6000V、8000V、12000V
对于污染的详细定义:固体微粒、尘埃和水能完全桥接小的电气间隙,因此凡微观环境可存在的污染之处都要规定最小电气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