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电位裸露导体之间的电气间隙应符合表1的规定,对外部连接件表1中的最小值为3mm。
接线端了之间的间隔应根据形成最小电气间隙的导线的尺寸进行评定。
注:螺口式灯头的要求见5.3.3.1。
电气间隙应按工作电压确定。如果设备有多种额定电压或某一电压范围,则所用工作电压值应取决于最高额定电压。在确定电气间隙时,图1中包含的例1一例11示例说明了应考虑的部件特点及相应的电气间隙值。
表1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注1:所示电压取自GB/T16935.1一2008,这是基于GB/T16931一2008中表3B给出的供电电压的合理性。
在确定爬电距离和电气隙要求的值时,为了认可常用定电压范围,表中的电压值可增加至1.1倍。
注2:所示爬电距和电气间值是以电源最大供电电压±10%的公差为基础。
注3:对于10V以下的电压,与CTI的数无关,且可使用不符合。级要求的材料。
注:这些示例与GB/T16935.1一2008中的示例相同。
条件:路径包括两平行或口的凹槽,槽口宽度小于X(mm),深度不考虑。
规则: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直接穿越凹槽测量,如图所示。
图1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瀏量
条件:路径包括两侧平行的、宽度等于或大于X(mm)的凹槽。
规则:电气间隙是直线距离,爬电距离沿凹槽轮廓到测量,如图所示。
条件:路径包括V形凹槽,宽度大于X(mm)。
规则:电气间隙是直线距离,爬电距离沿凹嘈轮廓,但在凹槽下部的X(mm)处穿穿越。
条件:路径包括凸筋。
规则:电气间是越过凸筋顶部的最短直接空气距离,爬电距离沿凸筋轮廓测量。
条件:路径包括未粘合的结合件,两侧有宽度等于或大于X(mm)的凹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