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测量解决方案华强电子网

—沟槽的两边可以平行、收敛(口大底小)、或分散(口小底大)。

—对于分散的沟槽,若最小宽度超过0.25mm,深度超过1.5mm,底部宽度大于等于1mm,则被认为是空气间隙,爬电距离沿着沟槽的轮廓来量(见情形8)。

—对于角度小于80°的任意弯角,被假定成用长度为1mm(对于有防污物沉积保护的情况,取0.25mm)的短接线在绝缘材料上成桥接,且线的位置取最不利的位置(见情形3)。

—如果沟槽口的宽度大于等于1mm(对于有防污物沉积保护的情况,取0.25mm),则爬电距离沿着此沟槽的轮廓来量。(见情形2)。

—对于相向运动的部件,取它们在最不利的静态位置时,测量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在计算总的电气间隙时,任何宽度小于1mm(对于有防污物沉积保护的情况,取0.25mm)的空气间隙都忽略不计。

情况:在所考虑的路径上存在有平行边或收敛边的沟槽,宽度小于1mm,深度不管。

规则: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均按图所示,直接越过沟槽来测量。

情形1

情况:在所考虑的路径上存在有平行边的沟槽,宽度大于等于1mm,深度不管。

规则:爬电距离按图中的“虚线”来测量,电气间隙则直接越过沟槽来测量。

情形2

情况:在所考虑的路径上存在有V形槽,内角小于80度,宽度大于1mm。

规则:电气间隙则直接越过沟槽来测量,爬电距离按凹槽的轮廓计算,但在凹槽底部要用1mm(

对于有防污物沉积保护的情况,取0.25mm)的连线短接。

情形3

情况:在所考虑的路径上存在有脊形物体。

规则:爬电距离沿脊形物的轮廓来测量,电气间隙为越过脊顶部的最短空间路径。

情形4

情况:在所考虑的路径上存在非紧密结合的物体,且两边的槽宽度都小于1mm

(对于有防污物沉积保护的情况,取0.25mm)。

规则: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取图示的视线路径。

情形5

情况:在所考虑的路径上存在非紧密结合的物体,且每边的槽宽度都大于等于1mm。

规则:电气间隙取图示的视线路径。爬电路径沿着槽的轮廓。

情形6

情况:在所考虑的路径上存在非紧密结合的物体,且在某一边的槽宽度大于等于1mm。

而在另一边的槽宽度小于1mm。

规则:电气间隙和爬电路径按图所示。

情形7

情况:在所考虑的路径上存在发散边的沟槽,深度超过1.5mm,在最窄处的宽度大于0.25mm,在底部的宽度超过1mm。

规则:电气间隙按图中的视线所示,爬电距离沿着沟槽的轮廓。

如果在内部拐角处角度小于80°,则情形3同时适用。

情形8

如果凹壁和螺栓头间的间隙过小,则忽略不计。

情形9

对于足够宽的壁凹,对螺栓头和壁之间的间隙值应考虑在内。

THE END
1.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计算.pdf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计算.pdf 4页内容提供方:tangtianbao1 大小:361.3 KB 字数:约8.94千字 发布时间:2017-05-21发布于天津 浏览人气:641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计算.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510/105695119.shtm
2.开关电源的“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是怎样计算的?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 即在保证电气性能稳定和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空气能实现绝缘的最短距离。 一般来说,爬电距离要求的数值比电气间隙要求的数值要大,布线时须同时满足这两者的要求(即要考虑表面的距离,还要考虑空间的距离),开槽(槽宽应大于1mm)只能增加表面距离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68377552896569
3.安规之电气间距和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电压对照表本文从安规距离基本定义入手,解析了IEC60950、GB4943-2011标准中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查询方法并描述了工作电压测试规范,最后针对实测电压波形图进行了分析与计算。从理论解析到实例分析,一步到位让你轻松了解开关电源的安规间距。 基本概念 在IEC60950、GB4943-2011标准中,规定了不同电压等级需要的最小安全距离,而https://blog.csdn.net/u014183377/article/details/109103432
4.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定义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怎么测量电气间隙是指介质中导体之间的最小边缘距离。在高压设备中,为了防止闪络放电等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电气间隙的大小。电气间隙常用定距法、剖面率法、毛细管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测量。 2.爬电距离的定义和测量 爬电距离是指介质表面沿着介质表面弧长方向或者直线方向的等效路径长度。在高压设备中,为了防止闪络放电等问题,需要https://www.eefocus.com/e/509580.html
5.海拔高于2000米空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计算方法海拔高于2000米空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计算方法 请教高手,IT产品,60950标准,如果计算海拔高于2000米空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能够给一份IEC60664-1标准?十分感谢!https://www.dianyuan.com/bbs/181814.html
6.安规我想知道的是,如果要做3750V的绝缘强度,它所需要的最小电气距离和爬电距离分别怎么计算?https://www.amobbs.com/thread-5609382-1-1.html
7.GB9706.12020与GB9706.1设备工作电压有效值280V,依据表5,用插值法计算最小爬电距离为8.8 mm。当查表爬电距离值小于电气间隙值,应使用电气间隙值作为爬电距离值。2MOPP最小爬电距离为9.1 mm。 B2(2MOOP):设备工作电压有效值280V,依据表3确定限值为4.0 mm。设备峰值工作电压510V,依据表4可得附加电气间隙0.4 mm,工作在海拔高度5000mhttp://www.xmzjy.org/zhjzhl/60797.htm
8.5.2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两个导电部分之间的最短空间距离称为电气间隙,两个导电部分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称为爬电距离。 增安型电机不同电位裸露带电部分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见表3.9-4。 表3.9-4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工作电压U (V) 最小爬电距离(mm) 最小电气间隙 (mm) 材料级别 ⅠⅡⅢa≤15 1.6 1.6 1.6 1.6 https://mall.cnki.net/reference/R2017107280000723.html
9.求教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电子设计论坛和≥2.5mm的爬电距离。,如果我的电路里面没有保险呢,这个1.5mm的电气间隙和2.5mm的爬电距离是否https://bbs.21ic.com/icview-55460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