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覆防潮漆的线路板爬电距离怎么判定检测资讯

笔者认为,根据GB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IDTIEC60335-1Ed4.1)标准29章规定,涂覆防潮漆PCB线路板上的爬电距离要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防潮漆涂层“很差”,不能通过GB4706.1-2005标准附录J的A和/或B类涂层的试验要求,可视为没有防潮漆涂层,案例问题的L和N铜箔之间功能性绝缘爬电距离,例如在250V工作电压,Ⅲa材料,污染等级3级时限值为3.2mm。

2.如果防潮漆涂层“一般”,能通过GB4706.1-2005标准附录J的A类涂层的试验要求但不能通过B类涂层要求,则认为是1级微观污染等级,案例问题的L和N铜箔之间功能性绝缘爬电距离,例如在250V工作电压,Ⅲa材料,污染等级1级时限值为0.42mm。

3.如果防潮漆涂层“很好”,能通过GB4706.1-2005标准附录J的B类涂层的试验要求,就把涂层当作是固体绝缘,案例问题的L和N铜箔之间功能性绝缘没有空气,所以没有爬电距离,不做要求。值得指出,按较新版正在报批的GB4706.1标准,要求“对2类保护,在防护之前导体之间的距离不应低于GB/T16935.3-2005中表1规定的值”,换句话说,就是涂防潮漆前有比较宽松的要求(限值小),涂了防潮漆后就没有要求。

综上所述,要根据涂覆防潮漆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爬电距离的要求。

标准条款

GB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IDTIEC60335-1Ed4.1)标准

29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固体绝缘

器具的结构应使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固体绝缘足够承受器具可能经受的电气应力。

通过29.1~29.3的要求和试验确定其是否合格。

如果在印刷电路板上使用涂层保护微观环境(A类涂层)或提供基本绝缘(B类涂层),附录J适用。使用A类涂层的微观环境中,1级污染沉积。使用B类涂层,则对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不做要求。

注1:本要求和试验以GB/T16935.1(idtIEC60664-1)为基础,从该标准可得到更多信息。

注2:对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固体绝缘的评定必须分别进行。

……

29.2.4功能性绝缘的爬电距离不应小于表18的规定值。但如该功能性绝缘被短路时器具仍符合第19章要求,爬电距离可减小。

附录J

(规范性附录)

涂覆印刷电路板

对印刷电路板保护涂层的试验按IEC60664-3进行,并做如下修改:

6.6气候顺序

当使用批量生产的样品时,要对三件印刷电路板进行试验。

6.6.1冷态

在-25℃下进行试验。

6.6.3温度的骤变

规定为严酷等级1。

6.8.6局部放电熄灭电压

A型涂层不经受局部放电试验。

注:电压峰值低于700V时一般不发生局部放电。

6.9附加试验

该条款不适用。

GB/T16935.3-2005《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3部分:利用涂层、罐封和模压进行防污保护》(IDTIEC60664-3:2003)标准

4设计要求

4.1原理

4.2有关环境的使用范围

4.3保护型式的要求

通过以下方式达到保护的目的:

——1型保护改善了被保护部分的微观环境。在该类型式保护下,第1部分或IEC60664-5中对1级污染等级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要求适用。在两个导电部件之间,要求一个或两个导电部件,包括它们之间的全部间距都在这类型式保护之下。

——2型保护类似于固体绝缘。在该类型式保护下,第1部分对固体绝缘的要求适用,并且间距不应小于表1中的规定值。第1部分或IEC60664-5中对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要求不适用。在两个导电部件之间,要求一个或两个导电部件,包括它们之间的全部间距都在这类型式保护之下,这样在导电部件、保护材料和印刷板之间不应存在气隙。

第1部分或IEC60664-5中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要求适用于组件的其他未做保护的部分。

4.4尺寸确定程序

表12型保护的最小间距

印刷板保护前应对间距进行测量。

5试验

5.1一般要求

5.2涂层试验的样品

5.3模压和罐封试验的样品

5.4试验样品的准备

5.5刮擦耐受试验

5.6外观检查

5.7试验样品的预处理

5.7.1低温

5.7.2干热

5.7.3温度快速变化

5.7.4检化电压下的湿热稳定处理

5.7.4.1一般预处理

5.8预处理和电迁移后的机械和电气试验

5.8.1一般试验条件

5.8.2涂层粘合性

5.8.3导体间的绝缘电阻

5.8.4交流耐受电压试验

5.8.5局部放电熄灭电压

5.9附加试验

5.9.1抗焊热性

5.9.2可燃性

5.9.3抗溶性

GB4706.1-20XX《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报批中,IDTIEC60335-1:2014ED5.1)标准

如果在印刷电路板上使用涂层保护微观环境(1类保护)或提供基本绝缘(2类保护),则附录J适用。在1类保护下的微观环境为1级污染。对2类保护,在防护之前导体之间的距离不应低于GB/T16935.3-2005中表1规定的值。这些值适用于功能性绝缘、基本绝缘、附加绝缘以及加强绝缘。

THE END
1.380v的爬电距离是多少?共同爬电距离和电气距离爱问知识人第一部分,380v的爬电距离是多少 电气控制系统中带电部件与带电金属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https://iask.sina.com.cn/b/newqsbIIIZtopr.html
2.开关电源的“爬电距离”与“电气间隙”是怎样计算的?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 即在保证电气性能稳定和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空气能实现绝缘的最短距离。 一般来说,爬电距离要求的数值比电气间隙要求的数值要大,布线时须同时满足这两者的要求(即要考虑表面的距离,还要考虑空间的距离),开槽(槽宽应大于1mm)只能增加表面距离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68377552896569
3.ad20爬电距离规则讲解?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或一个导电部件与设备及易接触表面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测量的最短空间距离。沿绝缘表面放电的距离即泄漏距离也称爬电距离,简称爬距。 对最小爬电距离做出限制,是为了防止会在绝缘材料表面产生局部恶化传导路径的布线,这样的布线会使得电子在绝缘表面或附近放电。 https://www.fanyedu.com/content/654.htm
4.爬电距离计算公式爬电距离测试方法基础电子爬电距离(Climb Gradient)是用来衡量飞机或其他航空器爬升能力的指标,通常用百分比或角度表示。爬电距离计算公式和测试方法如下: 1. 爬电距离计算公式 爬电距离的计算公式可以基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爬升率(Rate of Climb): 表示航空器每单位时间内垂直爬升的高度。 https://www.dzsc.com/data/2024-06-19/130456.html
5.求教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电子设计论坛来达到要求呢?还有 对于这个裸漏导体 与 高压走线,我们需要考虑的是 电气间隙 还是 爬电距离呢?https://bbs.21ic.com/icview-554606-1-1.html
6.安规之电气间距和爬电距离的要求与应用在IEC60950、GB4943-2011标准中,规定了不同电压等级需要的小安全距离,而安全距离又包括电气间距和爬电距离两种。对于开关电源主要需要保证小安全距离的地方有以下两个方面: 1、 一次侧电路对外壳(保护地)的安全距离; 2、 一次侧电路对二次侧电路之间的安全距离。 https://www.chem17.com/tech_news/detail/2579332.html
7.PCB设计中爬电距离设计原则我们在PCB设计的时候,有时会遇到电压较高的电路,那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如何照顾到爬电距离呢,以下对此问题讨论。 考虑爬电距离时,要考虑电压与距离的关系,还有其他因素,比如湿度、温度、空气成分,污染状况、绝缘材料、表面形状、位置方向等;因此,在PCB设计的时候,如果空间等条件允许,尽量将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将距离http://www.edahub.com/index.php/technical-articles/47-techarticle-pcb/85--pcb.html
8.爬电距离电气间隙的测量步骤爬电距离测试卡是根据GB/T 16935.1-2008/IEC 60664-1:2007标准设计制造,主要用于检验电器产品等电器附件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名词解释: n**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 ,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缘穿透距离。 n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的*短距离。 http://www.chinacx17.com/chinacx17_Article_6529558.html
9.PCB板的爬电距离综合电源技术如果单纯的指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相对都好理解,经验值基本能够解决大部分的应用问题;一直都很纠结的是https://bbs.21dianyuan.com/thread-344335-1-5.html
10.GB9706.12020与GB9706.1先通过结构检查来确定防护措施在设备中的具体位置,其所在位置所要求的电气防护类别有对应的电解质强度、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限值。一重MOPP和两重MOPP相当于GB 9706.1-2007中的“基本绝缘”和“双重/加强绝缘”的要求。对MOPP来说,满足GB 9706.1-2007要求的绝缘设计则基本可满足GB 9706.1-2020的要求。而对MOOP的http://www.xmzjy.org/zhjzhl/60797.htm
11.爬电距离(Creepage)和电气间隙(Clearance),烧过东西理解才更深刻吧爬电距离,是两个点之间的表面接触距离,就像蚂蚁爬一样,经过的路径,重点是沿着表面爬。以PCB表面走线为例,由于绿油、灰尘、空气湿度不一样,即使电压一样,他们的放电距离也不一样的。使用环境特别恶劣,需要预留和设计的爬电距离就要越大! 电气间隙,是两个点空间的距离,想象成蚊子从一个点飞到另一个点的最短距https://blog.csdn.net/miaoxiaokeji/article/details/13492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