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始建于1985年,学院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4个本科专业。30多年来,学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任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各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社会培养了2万余名优秀人才。
现有专任教师126人,其中教授18人(含二级教授3人,三级教授3人),副高职称教师4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81%,45岁及以下中青年教师占74%,超过36%的专任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国家重要人才计划入选者5人次,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等省部级及以上青年人才8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1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实力雄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建有太阳能高效利用及储能运行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电网智能控制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能源互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能源及电网装备安全监测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新能源储能系统安全装备中试基地、太阳能高效利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17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拥有6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形成了输变电装备关键技术、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电网智能控制关键技术和智能电网通信技术等特色研究方向。近五年,学院获得省级科技奖励14项。
建有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省级大学生实习实训示范基地等教学平台;积极探索本科生培养新模式,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育计划”、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太阳能技术与工程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拥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基层教学组织1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9门、省级来华留学英语授课精品课程1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积极创新校企、校地合作模式,与国家电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欧姆龙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台达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和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
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与美国哈佛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日本芝浦工业大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2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的人才培养和学术合作关系,成立了世界可持续能源技术协会亚洲分会,设立了《LowCarbonTechnology》和《TheFutureCityandEnvironment》国际期刊亚洲区域编辑部。
学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任务,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一站式”社区育人模式,构建集学生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于一体的育人生态。为了营造和培育良好的学风,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院建有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蓝电中心”,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赛事中多次斩获大奖;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培养,每年研究生推免指标全校第一,每年将近200位本科生继续学习深造,超过本科生数量35%,其中不乏985名校直博深造;学院配备了本科生学业和科研导师,帮助学生打牢基础知识,指导开展短学期实践,提高实习实践能力,广受用人单位好评,平均薪资在全校排行前列;近年来,多位学子获得“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湖北省‘长江学子’”等荣誉称号,学生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高水平学术论文、专利方面成果丰硕,展现了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
专业介绍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过专业、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湖北省品牌专业,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电路、数字逻辑电路、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开关电源技术、电气系统建模与仿真、现代电气控制设备、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技术等。
就业及升学前景:在国家部署“双碳”目标及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本专业学生在就业市场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围绕新能源与智能电网中的关键技术,在电能传输控制、微电网控制、电力电子装置研发和储能系统状态监测等领域,从事设计、研究、开发、管理与维护等工作。毕业生可在电网公司、大型电厂、电气装备设计与制造企业等单位就业。2024年深造率为30.65%,国网签约率为16.56%。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过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湖北省“楚天学者”设岗学科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电路、数字逻辑电路、微机原理、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过程控制工程、现代电气控制设备、计算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人工智能导论、智能控制技术、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
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过专业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电路、数字逻辑电路、单片微型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高频电子线路、信息论与编码、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统及应用、DSP原理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语音信号处理、FPGA设计与应用、数字视频技术、集成电路设计、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现代逻辑设计、移动通信、射频电路设计等。
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过专业、湖北省“楚天学者”设岗学科、拥有湖北省校企共建研发工程中心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电路、数字逻辑电路、单片微型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编程语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电子线路、现代通信原理、信息论与编码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视频处理、计算机通信网、现代交换原理、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宽带接入技术、物联网基础、FPGA设计与应用等。
就业及升学前景: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具备通信系统设计、通信协议开发、数字信号处理与算法设计、数字电路设计与调试、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等能力,在通信设备制造、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应用等多个行业或领域的科学研究、系统设计、试验分析、产品开发、技术管理等工作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呈现就业面宽、深造率高、多元化特点,多数赴欧美、澳大利亚以及国内“双一流”高校继续深造,也有许多在行业领先的国内外大型企事业单位就业。近三年深造率持续走高,2023年、2024年深造率均超过38.3%。
优秀校友
学院风采
“学生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
华中地区高校中层高最高、面积最大、参数最高的高压试验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