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频数据状况来看,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集中体现为复工延迟和春节期间对部分行业消费影响。春节之前疫情对经济影响非常有限。而春节期间是工业、房地产等行业的传统淡季,虽有疫情影响,但相应经济活动都处在低位,因而影响有限。而春节后复工延迟导致经济活动大幅低于往年,成为拉低经济的主要因素。而疫情对消费行业的影响则同时体现在春节和春节之后,大家外出活动的减少对依赖人员外出的行业冲击剧烈,但对线上活动却形成显著利好。我们结合高频数据情况,设定不同复工情形来估算疫情对经济可能的冲击。我们分别设定2月10-16日复工、17-23日复工、2月24日-3月1复工三种情形,然后基于生产法,分别通过三种情况下各种高频数据表现来推测对应各行业增加值增速变化,进而估算疫情对经济可能的冲击。从结果来看,复工进度是疫情对经济冲击的关键,复工每延迟一周,经济增速将下一个阶梯,在三种情形下疫情对经济负面冲击分别为0.9、1.5和2.3个百分点(对应1季度经济增速分别为5.1%、4.5%和3.7%)。
政策会以更为有针对性,更为有效的方式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货币政策在调降逆回购、MLF以及LPR利率的同时,更多的通过再贷款等定向方式直接向实体经济投放货币。而财政可能更为有效,从规模上来看,专项债是最能放量的宽松方式。而投向上来看,或更具有针对性,特别是重点投向疫情受损比较大的地区和行业。
债市可能进入调整期。一方面,随着疫情的逐步改善,预期逐步好转,对债市形成抑制;另一方面,即使政策稳定经济增长,也主要通过定向扩大实体信用的方式,而非主要依赖传统的通过压低银行间利率推动实体信用扩张的方式,因而结果上看,也不会支持利率下行。春节后首个交易日过于透支了债券市场行情,后边将面临持续调整压力。
风险提示:疫情再度反复。
策略
投资者需要重视国家对确保开工复苏、维持经济增长的信心与决心。
2月10日,国家最高领导人在讲话中已经指出,“要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要抓好在建项目复工和新项目开工。要稳定居民消费,发展网络消费,扩大健康类消费。要积极推动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要在金融、用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从当前的局面来看,疫情对于一季度的经济冲击是非常大的。在这种情形下,结合领导人的表态,政府未来将出台较强力的刺激措施刺激经济回升是可以预期的。
市场的风格,就沿着这样的逻辑进行切换。
总体而言,在连续上涨后,市场逐步进入震荡格局,但震荡慢牛的格局不变。
风险提示:政策发力不及预期。
建筑
行业观点
由于受到疫情因素影响,各地的隔离将延缓春季民工返城开工,Q1基建投资按此趋势将受拖累。政府对此要求推动重大项目尽快开工,近日多部门多地密集下发“复工令”,要求推动重大项目尽快开工。基建发力将有助于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为全年投资稳定恢复创造有利条件。比如湖南省发改委近日发布的《关于抓紧做好全省重点建设项目开工复工的通知》要求,对在建项目,确保尽快全面复工;对纳入开工计划的项目,要开辟绿色通道,分期分批尽快开工。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出台《云南省建筑施工疫情防控措施》,确保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个股观点:
风险提示:宏观投资不及预期风险,突发事件风险。
表1:各地节后开工安排
省份
重庆、北京、安徽、河北、内蒙古、贵州、江西、山西、广东、黑龙江、吉林、辽宁、广西、陕西
2月10日复工
甘肃
2月2日开始复工,公路项目3月复工
云南
2月3日重要企业开始复工
湖南
2月3日重要企业开始复工,重大项目2月8日复工
江苏
2月10日复工,苏州2月20日复工
河南
2月10日复工,重点工程2月25日复工,其他工程3月复工
浙江
2月3日重要企业开始复工,重点工程2月10日复工,一般民生工程2月15日复工,其他工程2月20日复工
建材
首先的重申下建材的核心观点,目前建材的供给端基本上都已经复工了,影响有限,疫情对建材主要是需求端的影响,那么下游房地产和基建的需求不是一次性消费,是有订单和计划支撑的,需求只会延缓,不会消失。
我们中性假设疫情在2月中下旬控制住,虽然需求端一季度承压,但一季度本身为施工淡季,以及疫情控制住后房地产、基建可以赶工期补上缺口,同时逆周期调节预计基建发力更大,所以建材板块业绩全年预期不变。
我们从宏观环境、政策情况以及各行业具体情况来阐述:
政策方面,2月8日,交通运输部会议表明,要求加快除湖北省以及其他疫情防控任务较重区域外的公路水运项目复工,原则上2月15日做好复工准备,力争2月20日前复工,规划项目“应开尽开、能开快开”。另外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民工群体,采取点对点运输,解决好农民工返工问题。这就透露出了基建调节的趋势。
细分板块来看:
水泥板块,2019年,全国水泥累计产量约23.3亿吨,同比增长6%。2020年全年增速预计在5%。水泥目前基本面比较稳定,如果库满就暂时停产,价格基本不做大幅调整。玻璃板块,玻璃企业如果库满,会通过焖炉来保持窑头温度,焖炉的产线复产只需要1-2天就可以恢复生产,2019年底浮法玻璃的库存是3394万重箱,全年的表观消费量约10亿重箱,单月消费量约8500万重箱,一旦复工,目前的库存可以快速的消化掉,集中复工的化价格也不会差,所以全年业绩无需担忧,存在超预期的可能。消费建材方面,消费建材主要是指涂料、管材、瓷砖这些,2020年是竣工高峰年,以及精装修快速向三四线渗透的年份,二者叠加会形成强β机会,这也是2019年很多建材牛票的主逻辑,同时,这次竣工高峰是受交房周期的影响,到了期限不交房是要交违约金的,所以竣工这块在房企的优先级比较高,全年的趋势不会变。
风险提示:疫情控制不及预期,造成大面积误工风险。
家用电器
3、从需求长逻辑来讲,消费股中,家电属于受疫情影响较小的板块,需求延后,并没有缩小需求,因此只是阶段性的波动。随着后期商贸活动恢复,需求会逐渐释放。
4、据目前调研,家电股整体复工情况较为良好。
后附行业复工情况表。
细分行业
公司
生产基地
复工情况
库存及需求情况
白电
美的集团
全国多个省份,含武汉(占比不算太大),含江苏(要求较为严格,复工晚于公司)
10号起复工,行政管理人员居家办公为主,工厂端广东地区基本复工,其他省市相继复工,江苏预计下周复工,湖北工厂尚不明确。对供应商也提出要求,尽快协同复工。
1月各事业部均做开门红提货备货,目前还没有问题。需求端:线上看没有什么影响,小家电甚至个别品类有所增长(养生壶、空净等),线下预计受客流下降影响,厨电等安装属性预计需求延迟。
格力电器
全国多个省份,含武汉
目前大部分都复工了,但是没有做到满产。
经销商库存高于行业,需求端本身一季度就是淡季,影响有限。
海尔智家
全国多省份,含武汉
目前的复工率70%-80%,内销问题不大,出口订单可能有小幅度的影响。
预期各品类与行业一致,安装属性家电短期需求压制。
海信家电
青岛/顺德/江门/扬州/湖州/成都
2月10号已陆续复工。公司包下59辆大巴,已把大批返岗员工接回。
中央空调需求影响值得注意
厨电
老板电器
杭州
工厂2月10日开始分批次复工,本地员工不受疫情感染的先复工,外地员工回杭后自行隔离14天。
1季度不是旺季,目前库存尚可。需求端有受到安装延后影响,短期可能下滑
华帝股份
中山
2月10日陆续复工,(人员到岗需要逐步到位
浙江美大
嘉兴
2月11日陆续复工
小家电
苏泊尔
浙江/湖北
湖北主要为炊具工厂,浙江开始陆续复工
线下受冲击较大
新宝股份
广东/安徽等
2月10日陆续复工,第一周产能计划能恢复到30%。后面陆续恢复(人员需要逐步到岗)。
九阳股份
2月11日开始陆续复工,预计产能问题不大。
照明
欧普照明
吴江、中山
线下客流下降,受影响较大。整体都收到装修滞后的影响。
电工
公牛集团
宁波/慈溪
需求端影响主要集中在线下,短期之内或将受到较大冲击
零部件
三花智控
浙江/安徽
在手订单没有什么影响
房地产
第一个方面:疫情或导致哪些直接的影响。
1)现金流风险,短期销售回款受到很大影响,部分房企感受到现金流压力,从融资方面来看,监管机构在按照正常流程审批,并未停摆。
2)开工复工进度问题,一季度肯定比较明显,二季度预计在5月会开始明显恢复。
3)人工成本问题,一季度也不可避免,部分地方采取了补贴政策,略微缓解。
5)行业横向的兼并收购,疫情会加速中小房企的出清,有助于提升龙头房企和优质房企的市占率。
第二方面:今年疫情对消费打击很大,经济要维持一定的增长,势必要提升地产的地位,发挥其逆周期调节的作用。信贷政策、购房资格、城市调控有望进一步宽松。
第三部分:地产股有没有机会,怎么配置?
地产板块估值在历史最低,估值8.3X,呈现很强的防御性。地产股里面除了龙头,很多二线地产股估值也是历史最低。今年在线的土地成交、房屋成交、退房制度会超预期、信贷政策(主要是5年期LPR,融资从一刀切回归到市场定价)超预期可能性较大,具备防御性的前提下又具备良好的进攻性。
港股建议配置:融创世茂旭辉碧桂园服务、保利物业、蓝光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