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信息管理网站发布了一批数据,2023年4个批次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规范拆解拟确认数量中:
1)空调回收拆解量1517.8万台,同比+72.0%;
2)冰箱回收拆解量2124.0万台,同比+36.3%;
3)洗衣机回收拆解量2302.3万台,同比+24.5%;
4)电视机回收拆解量3821.2万台,同比+5.3%;
5)电脑回收拆解量达到1001.7万台,同比+47.6%。
在进一步分析之前,我们先明确几组定义:
1)实际报废量:本文的实际回收拆解量为国家基金补贴的回收处理企业申报后拟确认的规范拆解量。2)理论报废量:根据不同家电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历史销量所测算得出的每一年理论上应该报废进行回收拆解数量。3)实际报废率=实际回收拆解量/理论回收拆解量。生产者责任延伸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曾经对2015年至2019年期间的家电回收情况进行过官方统计,2018年空冰洗和电视的实际报废率分别达到16%、45%、71%、88%。
另外一个口径的报废数据是来自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信息管理网站,是接受国家基金补贴的拆解回收企业每年所申报的拆解回收量。但2019年以后官方的理论回收数据缺失,因此我们进行了测算。按照官方理论数据类似的方法论,我们可以实现对各个品类的“理论报废量”进行预测:
(1)假设空调的平均寿命年限为12年,洗衣机平均寿命12年,彩电的平均寿命12年,冰箱平均寿命13年;
(2)家电的寿命期围绕平均寿命成正态分布,得出以下家电寿命分布比例: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一组数据:
23年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的实际报废率分别约为27%、42%、66%、82%。
如果注意观察可以发现,在2015-2017年期间,彩电的实际报废率超过了100%,也就是实际报废数量超过了理论预测值,说明彩电在没达到理论寿命已经提前开始加速报废。
彩电提前加速报废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
①我国电视市场经历的从CRT电视向LCD电视转变的过程,因为CRT技术淘汰所带来的电视集中的更新换代。
如上我们可以看出,报废数据的可靠性在彩电品类上一定程度得到了检验,但出于严谨考虑,我们在对空冰洗报废数据深度分析之前,对在手数据再进行一些深度思考和讨论。问题1:企业申报的拆解量是否可以直接代表实际的家电报废量
空冰洗这类大家电被淘汰后往往有两个去处:1)回收报废;2)二手转买。回收报废的执行者往往由回收拆解企业或者民间个体户完成。
根据《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及综合利用行业白皮书2022》中的调研数据,空调、冰箱、洗衣机进入二手平台回收的数量占比均不足10%,大多数为废弃产品。
国家基金补贴的回收处理企业处理数量占多数。以广东省为例,截至23年10月30日,持有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资格证的企业共9家,其中有5家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国家基金补贴企业,4家为持证但并不享受国家基金补贴的企业。从回收的量来看,不享受补贴的持证回收企业年拆解许可总量不足10万吨,而享受补贴的企业年拆解许可量折算后约可达到33万吨,拆解能力占广东省的75%以上。
综上,我们认为企业申报的规范拆解量趋势可以一定程度上代表消费者淘汰家电量的变化趋势。问题2:回收拆解量的统计口径是否稳定?首先,回收拆解的企业数量是基本稳定的。根据2018年至2023年,每年参与申报的回收拆解企业数量相对稳定,23年4批参与拆解的企业平均每批约78家,略多于22年,但与21年基本相当。
其次,拆解企业的有效产能扩张也比较严格,短期难以快速扩产拆解线。家电拆解企业需要持有拆解处理资格证,根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许可管理办法》,对于增加处理类别的新建处理设置的、改建/扩建原有处理设施的、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超过资格证书确定的处理能力20%以上的,都要重新按照原申请程序,重新申请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而且,从我们目前观察的企业拆解产能利用情况来看,多数拆解企业实际拆解量都明显低于其理论拆解能力,因此我们认为目前的拆解数据受产能限制而导致的数据偏低的可能性较低。
接下来,我们可以重点分析空冰洗的报废情况。
为什么空调、冰箱的实际报废率远低于彩电和洗衣机?在两个不同统计机构的口径下,空调、冰箱的实际报废率都明显低于彩电和洗衣机,我们认为空调、冰箱的报废节奏晚于彩电和洗衣机,正处于一轮持续加速报废的周期中,直到实际报废率水平接近彩电、冰箱的报废率历史高峰。1)产业周期和品类特性导致空调、冰箱、洗衣机、彩电的报废周期存在差异
和冰箱、洗衣机、电视相比,2020年以前国家没有严格明确的空调安全使用年限规定,加上空调具备明显的安装属性,因此空调超龄服役的现象较为严重。根据2020年中国家用电器协会颁布的标准公告,家用空调的安全使用年限为10年。然而在实际的日常使用中,我国空调在内的家用电器的实际使用年限往往要高于10年,多则或可达到15年。
从产品升级的角度看,品类之间产业发展的差异也导致了报废节奏的差异。彩电最为明显,21世纪初常见的黑白电视、彩色CRT电视基本已退出了市场,平板电视的普及推动了CRT电视、等离子电视的更新换代。和彩电相比,洗衣机、冰箱虽有形态上的变化,但更多满足的是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而不是技术路径的完全迭代,空调亦是如此。
2)补贴政策变化:2021年空调的拆解补贴力度开始大幅上调
同时我们认为21年后国家调高空调品类的拆解补贴标准,一定程度上或体现了政策层面对于应报废空调回收的引导意图,对21-23年的空调拆解量和实际报废率或有一定的正向贡献作用。
二、未来空调、冰箱报废率会出现跃迁式提升吗?2022年,彩色电视机居民保有量为6.5亿台,电冰箱5.8亿台,洗衣机4.4亿台,空调7.8亿台,家电存量基数较大。我们认为,政策变化可能会快速推动报废率曲线的跃迁式上升,尤其是当前报废率较低的空调、冰箱。
政策变化①:停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
2023年12月,财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停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有关事项的公告》。根据公告:
1)2024年1月1日起停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
2)23年底前已处理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按照规定尚未补贴的,由中央财政安排资金予以补贴。3)自24年起新处理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继续支持列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处理活动。根据此前自2012年开始实施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电器电子产品的收货人或代理人都应履行基金缴纳义务。根据征收标准,每销售一台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生产者分别需要缴纳13/12/7/7/10元的处理基金。22年全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收入为27.65亿元。
政策变化②: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2024年3月13日,国务院印发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文件中提到到2027年,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再生材料在资源中的占比进一步的提升。若按照23年4批次家电拆解数据计算,在其他统计口径不变的情况下(5大类),到2027年家电回收量或将要求达到1.40亿台。
在政策的推动下,我们认为未来更新需求的增长存在可能超预期的点:实际报废率的上升带来更新需求增量
以我们上文测算的未来空冰洗理论报废量为基础,在悲观预期下(即实际回收率与23年持平),24年接受国家补贴的拆解企业的总拆解量预计将达到5927万台,若将其他渠道报废的数据也纳入考量依据,我们预计24年的总报废量或将达到8318.05万台。在中性预期下(即24年实际回收率均提升5pct的情况下),24年接受国家补贴的拆解企业的总拆解量预计将达到6632万台,若将其他渠道报废的数据也纳入考量依据,我们预计24年的总报废量或将达到9308万台,较悲观预期情况下增加近1000万台。
如果空调、冰箱的实际报废率达到目前洗衣机的水平,则对应每年实际报废量分别净增加超过2000万台、1200万台。考虑到报废量与更新需求的强对应关系,在这一轮更新周期里,有望大大提高行业需求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