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分析师:国金证券谢丽媛贺虹萍邓颖)
引言
繁荣过后,厨小电景气趋弱,小熊亦遭遇自身发展瓶颈,市场对小家电市场及小熊的发展空间存疑。本篇报告我们主要回答两个问题:
1)剖析小熊的困境及破局之路;
2)测算小家电市场及小熊的发展空间。
困境VS破局:新定位下小熊开启发展新征程
定位:小熊电器定位于创意小家电龙头,繁荣过后长尾品类增长存些许瓶颈,与头部品牌亦展开全面竞争。
破局:小熊调整明晰品牌定位,聚焦年轻化、坚持性价比的同时推进产品精品化升级。性价比区间内的产品升级有望推动盈利向上,另外公司积极推进供应链升级、强化深加工能力,以支撑精品化策略。
多SKU管理:以往公司注重推新速度,每年保持100余款新品推出,目前公司年营收规模已突破36亿元,有500余款产品对外销售,多SKU下资源分配难度更高,管理难题显现。
破局:公司调整组织架构,理顺权责关系,且注重SKU效益管理,精简低效益产品数量。
渠道红利:小熊淘品牌出身过往受益于淘系红利,目前传统电商流量红利消退,过往依靠众多产品占据搜索位获取流量的优势有所削弱。
破局:公司深耕产品、品牌的同时顺势布局抖音等新渠道,短期贡献相对有限,但经验积累、玩法逐步成熟,后续或有望贡献增量。
小家电及小熊空间:根据我们的测算,成熟期中国3亿户城镇家庭对应的小家电销售额空间约为4400亿元(目前约1500亿元),成熟期小熊终端年销售额空间约200亿元(报表端或约130亿元),未来发展空间充足。曙光显现,新定位下小熊调整成效显著。22年以来公司持续深化破局之路,经营质量有所提升,22H1公司收入同比+13%,扣非归母同比+26%,其中Q2收入同比+20%,扣非归母同比+43%,盈利修复顺畅。
1.小熊的困境:定位适配削弱,多SKU管理难题,渠道红利消退
冉冉新星,疫情推动小熊20年大放异彩。
小熊作为创意小家电龙头,坚持多样化的产品策略,搭乘线上电商渠道的快速增长红利,2015-2019年期间公司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均实现39%的复合增长。
2020年在疫情加速推动居家烹饪需求释放,厨房小家电尤其是新兴品类在线上渠道迎来快速增长,公司作为线上渠道为主导的创意小家电龙头经营表现连续多季度超预期(20Q1/Q2/Q3业绩增速分别:+84%、+111%、+70%)。
繁荣过后,21年外部环境承压+公司自身发展瓶颈,经营有所承压。20Q4以来市场环境逐步严峻,前期长尾小家电的热销吸引了众多品牌的入局导致行业竞争明显加剧,且家电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严峻压力之下小熊电器内部亦开始重构转型,21外部环境压力+内部调整下小熊经营表现有所承压,收入36.06亿元,同比下滑1.5%,归母净利润2.83亿元,同比下滑33.8%。
1.1定位:21年行业景气趋弱,头部品牌正面竞争
经历过20年市场繁荣后,厨小电行业景气度趋弱,多数品类表现有所承压。
20年疫情推动居家烹饪需求释放,厨小电尤其新兴品类线上迎来快速增长,奥维云网数据20年线上厨小电多数品类均实现增长,其中破壁机(+69%)、煎烤机(+36%)销额表现优异;繁荣过后的21年受部分需求透支及高基数的影响,厨房小家电行业景气度趋于弱势,20年崛起火热的品类多数有所承压(破壁机-22%,煎烤机-9%)。
22年以来疫情影响厨房小家电线上销售运输,除空气炸锅与电蒸锅外多数品类表现仍略显疲软。
20年厨小电的繁荣吸引众多品牌入局,长尾市场趋于同质化竞争。
20年线上渠道长尾品类持续热销,头部品牌苏泊尔、九阳、美的亦开始重视长尾品类,但在长尾品类上多选择代工企业外协生产。
另外厨小电的繁荣吸引众多小品牌的布局,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年小家电零售品牌数量明显攀升,但21年竞争环境激烈+原材料压力,市场亦出清部分中长尾品牌。
小熊切入主流刚需,头部布局长尾品类,小熊与美九苏开启正面竞争。
根据炼丹炉数据显示,美九苏的厨房小家电产品主流价位段在200~400元,21年以来小熊均价有所攀升,逐步向主流价位段靠近。
品类方面,小熊切入电饭煲、电水壶等主流刚需品类,头部亦布局长尾品类,小熊与美九苏在厨房小家电全品类开启正面竞争。
1.2管理半径:创意长尾品类众多,SKU管理面临难题
小熊定位创意小家电,每年保持快速上新速度,目前产品超60个品类,500多款型号。
小熊以酸奶机起家,发展至今覆盖厨房小家电、生活小家电和其他小家电,产品超60个品类,已基本覆盖各类主流刚需与长尾创意小家电产品。目前小熊在长尾品类优势突出,煮蛋器、酸奶机、电热饭盒、电烤炉、打蛋器、吐司机等品类份额居前。
过往依靠细分长尾扩张增长,繁荣过后SKU管理难题显现。
以往公司注重推新速度,每年保持100余款新品推出,目前公司年度营收规模已突破36亿元,有500余款产品对外销售,多SKU下资源分配难度更高,管理难题显现。21年公司开始注重单产品的产出效益,对无效益的SKU进行价值管理与精简。
根据炼丹炉数据显示,21年6月小熊天猫旗舰店内热销的前十款产品销额贡献超35%,前200款销额占比高达97%,部分产品SKU效益贡献相对弱势,但管理上仍耗费较多精力,目前公司已进行组织架构调整理顺权责关系,应对SKU管理难题。
1.3渠道红利:传统渠道流量趋稳,抖音布局尚未放量
近年来传统电商渠道流量趋于平稳,而内容电商快速兴起,其中抖音依托海量用户规模+强用户粘性具备较好的电商业务发展基础,21年以来抖音加强电商业务布局,明确兴趣电商定位,电商业务迎来快速爆发增长。
22年以来抖音延续高增趋势,国金数字未来实验室显示22Q1抖音电商渠道成交额同比133%,表现明显领先于其他主要电商渠道。小熊淘系品牌出身,淘系流量红利见顶影响线上表现。
传统电商流量红利消退,淘系平台表现相对弱势,小熊过往依靠众多长尾细分产品占据渠道搜索位臵获取用户流量的优势有所削弱,21年线上销售表现有所承压,小熊亦加速谋求渠道与产品的改变。
小熊顺势布局抖音,短期贡献相对有限,尚未明显放量,但经验积累、玩法逐步成熟。
此前小熊在抖音主要以营销推广投放、链转外部电商平台为主,随着抖音加大扶持力度及公司完善渠道布局考虑,21年开始小熊顺势加码抖音渠道。
目前小熊在抖音渠道以自播为主,热销产品主要为空气炸锅、电煮锅等产品,抖音兴趣电商的逻辑下对选品有较高要求,公司亦在逐步摸索平台模式打法,并推出适配渠道的产品。
目前短期来看,公司抖音渠道的收入贡献仍相对较低(预计小个位数),但作为新渠道抖音增速迅猛,公司的投入有望完善渠道布局,亦有望贡献一定的收入增量。
2.市场困扰:厨房小家电还有多少空间?
2.1第三消费个性化需求凸显,对企业提出更高要求
我们参考《第四消费时代》的做法,将中国消费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通过对比认为目前我国正处于第三消费社会早期,基本消费逻辑与日本当时非常相似,即开始重视个人,注重更高的物质享受以及精神需求,追求个性化。而小家电恰好是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产物,小家电的成长才刚刚开始。
第一消费社会(1949-1985):探索初期,波动较大。人口增速较高,大家庭占比高,居民消费逻辑上重视国家,一线城市率先消费;
第二消费社会(1985-2015):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平均实际增速约10%,处于基础消费品保有量大幅提升、大量消费、批量生产的阶段。居民消费逻辑转向重视家庭,满足物质需求为先,偏大众化消费;
第三消费社会(2015年至今):中国经济趋于稳定增长,平均实际增速约6.7%。个性化、小型化、精神需求、品质消费走上消费历史舞台,小众细分逐步取代大众化。
2.2短期疲软不改成长属性,厨房小家电空间充足
21年小家电表现疲软并未打破长期成长属性,长期来看小家电市场空间充足。
A类:高渗透率+高使用频率,常规意义的“大单品”,已发展较为成熟;我们假设A类成熟期渗透率为80%,更新周期假设为4年;
B类:使用频率较高,随着经济发展或其他因素,未来有望成大单品,已存在一些细分单品龙头;我们假设B类成熟期渗透率为30%,更新周期假设为4年;
D类:属于长尾细分品类,兼具使用频率低和潜在渗透率低的特性,市场空间有限,传统小电龙头品牌涉足意愿相对较低,符合小熊发展战略的品类,预计小熊在D类品类有望取得较高的市场份额;我们假设C类成熟期渗透率20%,更新周期假设为7年。
小家电空间测算:
前提:根据炼丹炉数据(21年8月-22年7月)估算全渠道销量(假设全渠道*60%=线上,线上*50%=淘系平台),均价取炼丹炉均价,三方监测数据或存在偏离的情况。
小熊空间测算:
前提:此前我们已分析C类和D类预计为小熊的主要品类,预计小熊在低渗透率、低使用频率的长尾品类(D类)份额最高,重点布局的高量低频品类(C类)份额次之,在较为成熟的高渗透率、高使用频率的大单品品类(A类)份额相对低,具体我们假设小熊在D类品类销量份额达30%,在C类品类销量份额达10%,在B类和A类分别为5%和3%。
结论:根据我们假设的成熟期小熊销量份额,小熊的销量空间约为8500万台,整体销量份额约8%,对应销售额空间约为200亿元。其中,D类(长尾低频)和C类(高量低频)贡献突出,分别约63亿元和62亿元。
根据小熊出货端收入/零售额约为65%,则可以得出结论:小熊未来出货端年收入有望达130亿元,其中现有品类年收入有望增至约60亿元,该部分可认为确定性相对较强;新品类扩张还有望为其带来70亿元的年收入增长空间,由于新品类扩张的方向难以确定,所以该部分相对具备一定的不确定性。
3.求变的小熊:持续战略精准前瞻
积极顺应市场变化,四次品牌定位跃升。面对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积极求变,顺应市场趋势,具备快速捕捉市场且自适调整的能力,契合第三消费时代对企业的要求,具体来看:
2012年-2017年:妙想生活。电商发展趋于成熟,消费者注重品质生活,公司持续扩充创意产品数量;
2018年-2021年:萌家电。多元差异需求凸显、颜值经济崛起,公司持续深挖消费者的多元需求,推出众多长尾品类并注重产品外观设计,此阶段公司保持快速拓新速度,每年推出100个左右的新品;
2022年新定位:年轻人喜欢的小家电。电商流量趋于平稳,过往众多细分长尾产品占据搜索入口的优势削弱,过多产品数量提升管理难度,21年厨小电行业景气度较为弱势。困境之下公司积极求变,22年升级新定位致力成为年轻人喜欢的小家电品牌,相应产品端调整为精品化策略,更加注重产品的质感、设计、多元趋势等。
3.1组织架构:调整应对新阶段管理半径难题
组织架构先行调整。
21年12月公司为优化管理提升效率,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本轮调整主要新增“数字化中心”、“视觉中心”、“品牌中心”,单设个护健康事业部、婴童用品事业部及零部件事业部等,由原先6个电器事业部+2个产品项目部调整为12个电器事业部+6个营销部等,进一步细化组织架构应对市场趋势变化。
此轮调整为公司品牌战略升级规划打好内部底层建筑,数字化中心突显公司对数字化能力构建的重视,视觉中心有助于更好助推产品精品化策略;6个事业部调整为12个事业部,进一步重视加强婴童、个护等品类的拓展布局。
3.2产品精耕:坚持创新多元产品,精品化趋势突显
产品精品化趋势显现。
公司以往追求产品上新速度与数量,在传统货架电商时代以更多入门款产品占据搜索位臵、吸引用户流量;目前传统电商流量进入稳定期,公司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放弃相对低质量产品的销售,精简产品的开发数量,向精品化方向靠拢,产品升级方面更加注重细节、精致程度与品质感,有助于产品均价提升。公告显示2021年公司报表端均价92元,同比+14%。
加强研发投入,保持“用户中心”驱动创新优势。公司研发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利用多年积累的客户网购数据,对客户人群属性、生活方式和产品属性偏好等进行多维分析,有效指导公司进行需求调研、市场分析、新产品研发、产品推广和改进。
另近年来公司积极加码研发创新,22H1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为3.44%,领先于主要可比厨房小家电企业。
设计创新优势突出,为精品化策略奠定扎实基础。
另外公司的设计能力获得业界的认可,研发设计方面具备较强优势,曾多次荣获“中国工业设计十佳创新型企业”、“中国设计红星奖”、“普拉格奖”、“AWE艾普兰奖-产品奖”等国内知名设计奖项。
3.3供应链升级:构建精益制造优势,数字赋能提升效率
公司已经有五大智能生产基地、五大专业化工厂,更多服务于产品技术的专业性、产品品质的稳定性、供应链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公司也打造了属于自己的零部件制造基地,已实现核心零部件的自制(提升深加工能力,过去是总装),有助于实现产品品质更高阶、更稳定的状态,亦支撑小熊精品化战略(产品性价比+精品属性兼具)。
数字化赋能提升运营效率,加速产品创新。
21年底的组织架构调整中公司单独设立数字化中心,目前已实现数字化工厂和整体业务链的全数字化、高效及精准运营。
未来公司希望数据化持续赋能四个主要方向:
1)消费者(通过数字化能力洞察消费者需求),
2)经销商(提升精准营销能力,降低营运成本),
3)生态合作伙伴(产业协同),
4)供应商(高效协同,降本增效)。
3.4曙光显现:新定位下小熊调整成效显著
破局成效逐步显现,22H1经营质量提升。22H1公司调整后财报披露,经营质量有所提升。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48亿元,同比+13.1%,其中内销收入+15.7%,表现明显优于主要可比公司(九阳内销-0.3%,苏泊尔内销+6.3%,新宝内销+12.3%)。
调整顺畅,盈利能力如期修复。
随着公司产品精品化策略的推进及内部对经营效益的愈发注重,H1公司的盈利能力如期修复。22H1小熊电器毛利率35.3%,同比+0.9pct,亦领先主要可比公司,费率方面销售费率有所提升,管理、研发费率较为平稳,营业利润率11.8%(+1.5pct),盈利修复较为明显,但受火灾影响导致减少利润总额0.34亿元,使得净利率略有下降(8.0%,-0.5pct)。
经营提质,营运效率加速。
调整过后公司更加注重经营质量,22H1公司营运效率改善明显,其中存货周转加快,周转天数85天(21H1:86天);应收账款周转加速,天数11天(21H1:16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46天(21H1:39天),营运主要指标有所向好。
3.5后续展望:原材料回落叠加调整成效,H2盈利修复可期
品类拓展逐步获效,非厨收入贡献提升。公司坚持多品类拓展战略,近年来公司加码布局母婴、个护健康品类,多元化拓展已初获成效,22H1公司非厨类家电收入占比16%,其中其他小家电收入1.34亿元,实现高速增长(同比+67%),收入贡献提升明显(22H1:7%,同比+5pct)。
饭煲、水壶等品类拓展已显成效。
2021年公司加大主流品类的布局力度,希冀满足品牌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为公司收入贡献一定增量。
目前小熊电器天猫官方旗舰店内电饭煲SKU数约19款,价格区间在109~399元,其中店铺内热销型为迷你元气小饭煲,外观设计延续年轻化特色且容量设定偏向小容量家庭,契合小熊品牌消费者的需求偏好。
目前公司饭煲、水壶等品类拓展已开始显现成效,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2年1-7月线上小熊品牌电饭煲和电水壶销售额分别达0.94亿元和0.88亿元,占该品类市场份额分别达2.54%和5.17%。
小熊饭煲、电水壶等主流品类收入贡献有望超部分优势长尾品类。
小熊在电饭煲和电水壶等主流刚需品类的市场份额仍相对较低,但收入贡献有望超过部分优势品类。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1年线上小熊电饭煲和电水壶销售额分别1.66亿元和1.34亿元,已超过电烤炉(0.93亿元)等优势的长尾品类。
另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2018年煮蛋器、电热饭盒、酸奶机等产品销售额约1.3亿元、1.0亿元和0.4亿元,若按所在类目电热类年增速估计,21年规模或均低于1.6亿元,其中酸奶机或贡献约0.5亿元收入,预计已低于饭煲、水壶等品类贡献。
此前市场对小熊切入饭煲等主流刚需品类存在部分质疑,主要担忧主流刚需品类市场格局中美的、苏泊尔和九阳龙头地位已较为稳固,小熊切入非优势领域获取份额的可能性。
我们认为小熊切入饭煲、水壶等刚需品类:
1)契合公司创意多元的产品策略,在产品设计上小熊从自身用户群体需求角度出发挖掘差异化需求,为核心用户提供相匹配的产品;
2)饭煲等刚需品类市场充裕,尽管小熊获取的份额相对较低,但贡献的收入规模增量亦较为可观。
22H1公司锅煲类和壶类品类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预计亦受益于饭煲水壶等刚需品类的拓展获效。
原材料扰动业绩承压,年内盈利修复可期。
受行业景气度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21Q2开始公司经营表现明显承压,21Q2/Q3/Q4公司净利率同比分别下滑8.7、1.9和1.5pct。
目前原材料价格已有所回落,22M7铜、铝、钢和塑料的价格同比分别-17%、-6%、-28%和-3%,7月底价格较年初分别-15%、-8%、-8%和-7%。
随着原材料价格的回调、公司产品结构的升级及内部控费提效,年内盈利修复可期,22H1公司经营已有恢复,营业利润率同比+1.5pct提升至11.8%。
4.盈利预测&估值
收入端:
公司创意小家电龙头地位巩固,坚持多元化产品策略积极拓新,预计22-24年营收有望实现+16%、+18%、+15%的增长,具体来看:
积极加强非厨电器品类布局,我们预计未来生活小家电和其他小家电有望实现较好增长,其中生活电器:预计22-24年收入增速分别为+2%、+23%、+20%,其他小家电:受益于母婴个护品类的加码,预计22-24年收入增速分别为+50%、+35%、+28%;
厨房西式类:空气炸锅红利突出,推动西式类快速增长,预计22-24年收入增速分别为+25%、+20%、+15%;
厨房锅煲类和壶类受益于主流刚需的切入有望表现较优,预计22-24年锅煲类收入增速分别为+29%、+15%、+13%,壶类收入增速分别为+14%、+15%、+13%;
厨房电动类和电热类今年需求较为平淡,随着后续疫情趋缓有望复苏。我们预计22-24年电动类收入增速分别为-3%、+13%、+12%,电热类收入增速分别为0%、+13%、+12%。
费用端:
销售费用率:公司每年保持较高的推新频率,叠加小家电行业竞争较为充分,将持续加码营销投入,我们预计22-24年销售费率分别为16.6%、17.2%、17.4%。
管理费用率:公司规模扩张但同时注重费率管控,有望保持平稳态势,预计22-24年管理费率分别为3.5%、3.5%、3.5%;
研发费用率:公司仍将持续推出创新产品,后续研发费用率料将保持小幅提升,预计22-24年研发费率分别为3.6%、3.8%、3.8%。
21年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公司盈利承压较为明显,目前原材料价格有所回落且公司产品端推进精品化策略,业绩端表现有望优于收入端,预计22-24年净利率分别为8.2%、8.9%、8.9%。
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1.80、49.27、56.79亿元,同比分别+15.91%、+17.87%、+15.26%,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3、4.37、5.07亿元,同比分别+20.93%、+27.58%、+16.07%。
当前股价对应2022-2024年PE分别为24x、19x、16x。我们选取九阳股份等主要小家电企业作为可比公司并参考历史估值,给予公司2022年28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62.0元。
5.风险提示
新品表现不及预期:公司持续推出创新产品,存在新品拓展及销售表现不及预期的风险;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随着众多新加入者进入行业,可能存在竞争加剧致使收入增长不及预期,利润率降低的风险;
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将带来明显的成本压力。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