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报道,东莞电信、广州电信、上海电信、随州电信等中国电信省市公司为了增加收入,都在为垃圾短信的发送提供各种便利。
“一个月发1亿都可以,没有限制,你能发多少发多少。为了提高垃圾短信到达率,防止垃圾短信被其他运营商拦截,电信公司还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号码池,号码池里储备了几万,甚至十几万个限制的小灵通号码。”其中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前去暗访调查的记者。
然而垃圾短信依然持续泛滥。
2014年的央视3·15晚会又曝光了垃圾短信车这种产品。这种短信发送设备极其简单可靠,可以放置在普通轿车内,随时随地可随意向周边手机用户发送信息。专业名称叫做移动小区定位短信设备车。
虽然小巧,但是它却能自动搜集半径500米至5公里范围内所有开机的移动、联通手机号码,无空隙覆盖发送预先编辑好的短信,每小时最多可发送4万条,并且发完就走,安全可靠。
时至今日,垃圾短信已经发展为一条庞大且成熟的产业链。包括iPhone特有的iMessage功能在内,都成为垃圾短信泛滥的重灾区。
垃圾短信屡禁不绝是因为有收益
在2012年的央视3·15晚会之后,垃圾短信依然屡禁不绝。
该报道称,三大运营商旗下的106号段开头短信,成为垃圾短信的重灾区,仅2013年前三季度,垃圾短信就可能为三大电信运营商带来几十亿元的收入。
央视《新闻1+1》援引《经济参考报》的调查数据称,2013年1月至9月,中国的移动短信息业务量约6970.4亿条,据有关部门的估算,垃圾短信约占全部短信量20%左右。
据此计算,仅2013年前三季度,垃圾短信就可能为三大电信运营商带来几十亿元的收入。
根据中国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手机用户共发送9000亿条短信。这是中国短信数量的高峰。此后中国手机用户发送的短信数量开始下降,而且降幅越来越大。
2013年,中国短信数量年降幅1%;2014年,短信数量下降了14%;2015年,短信数量已经下降至6992亿条。
正因为如此,运营商的短信业务逐渐将重心转移到企业服务商,为企业提供各类入口的认证服务等。获得端口资质的SP服务商可以向手机用户发送各种短信,运营商负责对其进行管理。
许多使用智能手机的用户,只要是在网上使用过手机号码进行账号注册,都被垃圾短信折磨过。“每天接收的垃圾短信比正常短信还多”,用户抱怨垃圾短信的背后则是个人信息被泄露甚至被贩卖。
从此形成了一条从运营商到SP服务商,从个人信息采集到贩卖,从企业到个人用户的垃圾短信产业链。
如今,采用106号段的进行短信营销模式依然存在。凤凰网科技致电短信营销服务提供商敬钰科技了解时,对方告诉凤凰网科技,自己的平台做验证码、短信营销业务,其中营销短信的到达率90%以上,验证码短信的售价为1万条450元,最低价格可降至3分钱1条;营销内容类短信价格为1万条500多块钱,比验证码短信稍贵。
iMessage背后的国际垃圾短信产业链
如果说三大运营商的垃圾短信是国内的企业针对国内的用户,那iMessage则帮助全球企业触达中国用户了。
iMessage功能是iPhone手机独有的即时通讯软件,使用流量互通,不用通过电信运营商发送短信,但这如今也成为iPhone用户的“噩梦”,因为垃圾信息几乎从iMessage诞生之日起就没停过。
因为,iMessage比起短信的具有的优势,值得这些地下团队冒风险。
iMessage出现的垃圾信息,以博彩类内容居多,这也是iMessage背后国际垃圾短信产业链的一环。
因为澳门特区政府尚未给当地博彩企业发放网络牌照,很多上市的国际博彩企业也严禁进入中国内地。这些进行iMessage推广的、用户在网上能见到的所谓“博彩公司”,大多只是网络博彩平台。
而这些垃圾信息的背后,是违法赌博公司的一整套产业链。平台建设、网页设计、客服、提款、垃圾信息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利益链条。
为何iPhone用户还会收到垃圾短信,这跟个人信息被泄露也有很大的关系。购买者可以凭借这些信息向目标用户的账号发送iMessage信息。
此前还有专门的模拟请求软件可以批量发送iMessage信息,也可以直接通过苹果设备,比如电脑、手机等发送。
市场上还有专门针对iPhone用户发送iMessage信息的设备,并且打包用户信息一起出售。
此前有媒体深入调查发现,7800块的设备一天能发10万条,9800块的一天能发30万条,最高的13800块一台,每天最多能群发50万条。买机器还能获赠苹果ID的数据库一年的使用权。
低成本和定向性强,是iMessage推广成为主流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源头阻止平台责任不容逃避
垃圾短信的存在,背后利益驱动是根本的原因。虽然这些年监管力度加大,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从实际结果来看,垃圾信息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随着垃圾短信产业链的完整,想要在通路中切断垃圾短信的传播已经很困难,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是从源头切断。
作为平台方,苹果公司的责任不容回避。苹果平台有责任采取措施,在主动防范用户隐私信息数据不被泄露和非法利用的同时,加强对垃圾信息进行过滤,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并减少非法营销信息对用户的骚扰。
作为通信服务的提供商,三大运营商也应该提升SP短信服务提供商的准入门槛,扩大短信内容的审核范围,提升内容审核质量,对于违规的服务商从重处罚。
虽然困难重重,但是苹果一直的确都在进行尝试。敬钰科技的客服人员告诉凤凰网科技,现在他们做不了iMessage了,因为从2018年开始苹果对于利用iMessage发垃圾营销信息的行为查得非常严格,只有一些团队在偷偷做,如果真的需要也是可以找到的。
作为用户,除了收到iMessage垃圾短信后举报账号之外,还可以主动屏蔽的方式过滤垃圾短信。凤凰网科技就此致电苹果客服,客服表示,可以在“设置”中的“短信”打开“过滤未知发件人”,开启后可以过滤一些垃圾信息。
垃圾短信两次登上央视3·15晚会,也足以说明垃圾短信已经成为用户体验智能科技生活的烦恼。要解决这个烦恼,就需要运营商、平台以及用户的合作,把垃圾短信的源头、通路和触达都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