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回眸19782012

以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为标志,我国科技政策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邓小平同志在大会上发出“树雄心,立大志,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号召,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等科学论断,在科技领域拨乱反正,迎来了中国科技事业的春天。

改革的时代呼唤

1978年以前,我国学习苏联,实行计划式科技体系,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科技问题,大大缩小了我国科学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然而,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涌动,科技成果迅速推广应用,带来社会生产力巨大变革。国与国的竞争由单一的军事竞争、经济竞争转向为以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我国的科技竞争力与西方国家相比,差距不断扩大。[详细]

首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邓小平在1978年全国科学会议开幕式的重要讲话集中体现了新时期中国科技战略思想的重大转折。他重申了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指出“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明确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指出要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但是,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详细]

科技工作明确了发展方向

《“六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是我国第一个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国家科技计划,标志着我国综合性的科技计划从无到有,成为我国计划体系发展的里程碑。此后,国家又陆续实施了重大技术装备研制计划、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技术开发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计划、国家重点新技术推广项目计划等。[详细]

随着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科技工作的方针和政策也开始调整。中共中央提出了“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发展方针,社会与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提出了多层次、多元化的要求。1985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1978年以来科技界自发进行的、探索试点的阶段进入到有领导、有步骤、有组织的全面展开的阶段。

经济发展要求科技进步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高度集中的科技体制固有的弊病逐渐显露出来。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生产脱节,技术转移的环节严重受阻。生产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不能很快反映到研究课题中来,科研成果也不能很快应用到生产中去。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严重。国家用行政手段直接管理过多过死,不利于激发科研机构的活力,也抑制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详细]

实施科技体制改革,贯彻“面向、依靠”方针

1981年9月,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特别强调了科学技术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把科学技术列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1985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科学技术成果迅速地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使科学技术人员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大大解放科学技术生产力,促进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并提出全国主要科技力量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为经济建设服务。[详细]

科技水平大幅提升,科技管理和研发逐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科技体制改革的同时,科技管理方式也逐步拓展,从以科技规划为核心,转变为以一系列中期和年度科技计划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共推出22个国家科技计划,形成了现行国家科技计划体系。这一体系按照全方位、三层次、多功能、有重点、协调发展的模式,把长远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统一为整体布局,成为国家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9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法》,从法律上规范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有关问题。[详细]

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将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进一步表述为: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将“攀高峰”与“依靠”和“面向”一起作为科技工作指导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科教兴国是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的提出,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块界碑,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详细]

科技发展成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核心推动力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我国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30%左右。改革开放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持久,加速科技进步,提升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倡导下,依靠科技振兴中华逐步成为全国人民的统一认识和统一行动。科技兴农、科技兴工、科技兴省、科技兴市、科技兴企等纷纷被提出,共同构成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序曲。[详细]

推动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道路

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成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员大会,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新里程碑。以《规划纲要》和其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的相继颁布实施为标志,“建设创新性国家”从战略思想、战略决策到指导方针、政策部署均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也标志着我国科技发展战略体系基本形成。

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新科技革命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创新活动日趋全球化,正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发达国家产业的知识含量日益增加,知识资源正在成为主要的财富源泉。与此同时,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详细]

实施《规划纲要》,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

《规划纲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奋斗目标,在认真分析国内外科技经济发展形势、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15年中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战略目标、重点任务以及重要的政策措施。“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16字指导方针是我国半个多世纪科技事业发展实践的概括总结,是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抉择。[详细]

THE END
1.2020博思数据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白色家电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介绍了白色家电行业相关概述、中国白色家电产业运行环境、分析了中国白色家电行业的现状、中国白色家电行业竞争格局、对中国白色家电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及中国白色家电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白色家电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白色https://www.bosidata.com/report/0575049BLI.html
2.顺德市家电行业规划参考报告第二节 影响顺德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第三节 2016-2020年顺德市宏观经济发展相关指标预测 一、2016-2020年顺德市GDP指标预测方案 二、2016-2020年顺德市经济结构指标预测方案 三、2016-2020年顺德市固定资产投资指标预测方案 第四章 2016-2020年家电行业相关政策展望 http://www.topo100.com/e/DoPrint?classid=809&id=114762
3.2020年家用空调行业现状及市澈争格局分析:格力市场份额第一(图)中商情报网讯:2月17日,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和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2019年中国家电行业年度报告》指出,2019年,国内家电市场销售规模为8032亿元,同比增长率为-2.2%(由于增加家电品类,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将2018年家电规模从8104亿修正为8211亿元)。然而对于空调行业来说,不可否认的是2019年的空调市场https://www.askci.com/news/chanye/20200220/1134101157054.shtml
4.2020年中国改性塑料行业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下游改性塑料行业应用领域广泛产量快速上升 改性塑料目前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通讯、医疗、电子电气、轨道交通、精密仪器、家居建材、安防、航天航空、军工等领域。2010-2019年,我国改性塑料也实现了快速上升,由2010年的年产705万吨,到2019年的年产1955万吨左右;改性化率由2010年的16.2%增长到2019年的20.4%。 http://www.sh-sumitoyo.com/display.asp?id=186
5.2016年中国家电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一、中国家电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2016年一季度家电行业整体实现主营收入1828.57亿元,同比增长0.83%,增速环比改善较为明显;15年家电行业受地产周期下行及空调行业渠道去库存等因素影响,营收增速表现持续低迷,但后续随着前期地产销售回暖滞后带动效应显现及空调去库存逐步取得成效,行业主营增速逐季环比改善可期;从子行业来看,一http://www.chinaidr.com/tradenews/2020-01/97311.html
6.2024年白色家电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2024《2024-2030年中国白色家电行业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依托详实的数据支撑,全面剖析了白色家电行业的市场规模、需求动态与价格走势。白色家电报告深入挖掘产业链上下游关联,评估当前市场现状,并对未来白色家电市场前景作出科学预测。通过对白色家电细分市场的划分和重点企业的剖析,揭示了行业竞争格局、品牌影响力和市场https://www.20087.com/M_JiaYongDianQi/57/BaiSeJiaDianHangYeXianZhuangYuFaZhanQuShi.html
7.一文看懂电机行业产业链政策环境发展现状竞争格局与未来2020年来电机行业重要政策汇总及解读 资料来源:智研产业百科 5 电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3年全年电机总产量约103.2万MW,同比下降3.2%),但销售额实现小幅上涨(全年总销额约2,102亿元 ,同比增长1.9%)。 未来,在国家相关政策主导下,中国电机市场下游主要应用领域多保持稳定增长,下游市场的稳定发展保证了电机市场的需求,https://www.jtcopper.com/hghy/26660
8.我国家电行业发展现状深度分析国家电网公司市场份额清洁能源布局我国家电行业现状分析 我国家电行业面临哪些挑战? 在全球能源结构的不断转型中,我国家电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传统的火力发电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环保法规的加严和公众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清洁能源尤其是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正在迅速崛起。如何平衡发展与环境保护,既要确保供给稳定,又要满足需求增长,这https://www.firedslze.cn/re-dian-zi-xun/334456.html
9.中国家电行业细分市场数据分析:72.12%消费者表示会选择终身保修家电行业数据_宏观经济数据分析、市场数据、趋势现状解读、市场价格、销量走势分析,数据来源与艾媒咨询权威发布的家电行业分析报告及新行业经济数据库和行业大数据研究权威数据资源开放平台-艾媒数据中心,超130万份调查数据统计资料覆盖50多个国家的5G|跨境电商|新零售|共https://www.iimedia.cn/91928.html
10.家电行业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分析本文在上述背景之下,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家电行业技术创新投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本文采用家电行业制造型上市公司2015—2018年连续四年的数据,选取衡量技术创新投入和财务绩效的指标,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家电行业技术创新投入现状、财务绩效现状以及技术创新投入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在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77-1020901237.htm
11.2020年中国行车记录仪行业市场规模及前景分析三、行车记录仪企业概况分析 行车记录仪行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众多其他行业的参与者加入到这一行业中。根据行业参与者的主营业务分析,行车记录仪厂商可分为以下五类:行车记录仪专业厂商、家电和电子产品厂商、车载电子产品厂商、互联网厂商、汽车厂商。 部分相关行车记录仪企业概况 https://news.yiche.com/hao/wenzhang/3724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