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增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壮大智能家居等新兴消费。
2017年
《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
鼓励企业发展面向定制化应用场景的智能家居“产品+服务”模式,推广智能电视、智能音箱、智能安防等新兴数字家庭产品,积极推广通用的产品技术标准及应用规范。
《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支持物联网、机器学习等技术在智能家居产品中的应用,建设一批智能家居示范应用项目并推广。
2018年
《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
快速提升新型信息产品供给体系质量,积极拓展信息消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升级智能化、高端化、融合化信息产品,重点发展适应消费升级的智慧家庭产品等新型信息产品。
2019年
《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
要求支持绿色、智能家电销售;促进家电产品更新换代;有条件的地方可对新型绿色、智能化家电产品销售,给予消费者适当补贴。
《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
再次提及对智能化家电的支持。
《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
在全国建设一批“智慧养老院”,推广物联网和远程智能安防监控技术,实现24小时安全自动值守,降低老年人意外风险,改善服务体验。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2020年
《关子深人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
制定移动物联网与垂直行业融合标准。推动NB-IoT标准纳人ITUIMT-20205G标准;面向智能家居、智慧农业、工业制造、能源表计、消防烟感、物流跟踪、金融克付等重点领域,推进移动物联网终端、平台等技术标准及互联互通标准制定与实施,提升行业应用标准化水平。
“新基建政策”
新基建将加速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向传统产业渗透。5G、人工智能、云计算与大数据对智能家居行业有深度渗透于结合应用。
《关于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加快发展线上线下生活服务的意见》
推动智能安防系统建设,建立完善智慧安防小区,为居民营造安全的居住环境
2021年
“十四五规划”纲要
对于发展智能家电、智能照明、智能安防等一系列智能家居设备发展给指导性意见。
此外,住建部发布与《条例》配套的《建筑隔震设计标准》,在国家层面明确隔震行业的设计标准;住建部与质检总局共同修订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也已发布征求意见稿。可见,建筑减隔震行业在国家层面的立法体系正在日趋完善。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代建企业代建项目新签约建筑面积为173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6.3%;2024年1-6月,28家典型房地产代建企业新签约代建规划建筑面积为7325万平方米。
地产政策叠加各地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定制家居消费修复可期。2024年9月政治局会议召开以来,地方调控政策加速松绑。截至10月16日,共有70个城市出台81次放松性政策,其中,广州、天津全面取消限购,北京、上海、深圳分区优化限购政策,厦门、深圳等取消限售,深圳、无锡、杭州等取消新房限价。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具有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的企业工程勘察新签合同额合计1455.5亿元,同比减少2.3%;工程设计新签合同额合计7290.5亿元,同比增长0.2%;工程总承包新签合同额合计71380.3亿元,同比增长8.5%;其他工程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合计1412.2亿元,同比增长4.3%。
我国智能门锁行业有三股势力。第一类是传统的锁具连锁品牌,如凯迪仕、德施曼、耶鲁等品牌,第二类是拥有雄厚资金、技术能力的互联网企业,如华为、小米、百度等,第三类则是一些家电行业的跨界选手,如TCL、美的、海尔等。
近年来得益于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扩大,建筑、交通、水利等领域对岩土工程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我国岩土工程市场的快速发展,进而使得市场持续扩容,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截至到2023年底,我国岩土工程市场规模约为13876.3亿元,同比增长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