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能有多少次赶上好的投资机会
它未来是给人们带来巨大财富的腾讯或百度吗
剖析京东投资价值
估值模型究竟是什么
1那个叫“现金流量贴现”的价值模型
想先知道京东值多少钱,不如先了解一下,一家公司的价值是怎么计算的。这听起来是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确实有那么些技术含量。
所幸一些很聪明的人帮我们想出了一些方法。
其中一个聪明人叫约翰·博尔·威廉斯,在1942年的时候,他提出了一个公司的投资价值模型,他写了本书,叫做《投资价值理论》,里面提到了一个非常有用的估值理论——现金流量贴现模型理论,也叫DCF法。
约翰·博尔·威廉斯给出了价值计算的数学公式。这个公式非常复杂,中间变量也非常多。但归根结底,我们只需要知道,这套理论的依据是股票的价值等于这个股票未来现金流的折现率,也就是说,今天任何股票、债券或公司的价值,取决于这个资产在整个剩余使用寿命期间,预期能够产生的以适当的利率贴现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一个公司每年获得的现金流除了用以维持公司的运营、缴税以及支付资本性支出之外,所剩下的现金就被称为自由现金流。
只是相对而言,这个方法考虑到了公司的长期成长,总的来说还算是一个不错的衡量一个公司价值的方法。
2这也是价值投资依据
我们都听说过价值投资鼻祖格雷厄姆的一些名言,比如我们要投资价格比价值低的股票。这听起来很靠谱,但我们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个价值是怎么回事,又如何与现在的股价进行比较呢
格雷厄姆的学生,股神巴菲特在衡量一个公司的价值时,也经常用到约翰·博尔·威廉斯这个方法。
不过巴菲特在计算现金流时有自己的方法,在他看来,现金流其实就是税后利润+资本折旧+摊销-其他资本性支出-可能增加的运营所需资金,他也把这个叫做“股东收益”。
只是,这个“股东收益”在计算时基本还只是个模糊性的数字,投资者不能准确判断公司具体可能增加多少运营资金。
3为什么可以用做成长股估值
像自由现金流这种估值方法,对于开始投入比较大、公司运营中投入相对少的企业比较有价值,对于制造业的价值判断作用就相对比较小,这是因为制造业每年的运营资本所需资金变化量太大了。
京东这样的成长型公司,就是处于这一类型,目前京东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它在前几年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且,它的资金有很大一部分作为投入。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估值,并非只有现金流量贴现这一种方法,比如我们最通常听到的P/E(市盈率,价格/利润)、P/S(价格/销售额),也都是衡量一个公司价值的好方法。
只是它们的区别是,现金流量贴现在估值体系中叫做绝对估值法。而市盈率法、市销率法等,都属于相对估值法,也叫可比公司法。可比公司法大致的思路就是,挑选与非上市公司同行业可比或可参照的上市公司,以同类公司的股价与财务数据为依据,计算出主要财务比率,然后用这些比率作为市场价格乘数来推断目标公司的价值。
怎么计算京东的价值
好了,知道一个公司价值的计算思路,我们看看京东该如何计算。不过必须得事先说明一下的是,因为京东目前是非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比较有限,我们重在方法,目前创新类公司最常用的是同类公司比较法,如果从基本面出发,就是绝对估值法。
比较估值法,全球通常使用的估值方法有三种:P/E(市盈率,总市值/全年净利润),P/S(市销率,总市值/主营业务收入)和P/B(市净率,总市值/企业净资产),近几年前两种用得较多,尤其是P/S,更适合还处于阶段亏损的成长股。
我们可以先理解一下市盈率,比如一个公司股票的发行价格是10元,这只股票每年能赚上1元的利润,那么这个公司的市盈率是,10/1,也就是10倍。也就是说,这个投资者经过10年就可以赚回原来投资的本钱。投资者只要在市场中寻找那些市盈率最低的股票,然后买入就是最明智的选择。其中,估值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确定预测市盈率。一般说来,预测市盈率是历史市盈率的一个折扣,比如说NASDAQ某个行业的平均历史市盈率是40倍,预测市盈率大概是30倍左右,对于同行业、同等规模的非上市公司,参考的预测市盈率需要再打个折扣。只是由于股票的收益每年都在变化,这也是市盈率这种方法的缺点。
京东发布的2011年年报称其收入为212亿元人民币(33.5亿美元),如果包括平台(公司只提供网络平台,由商家自行销售)上的收入则为269亿元。京东商城称,2012年预计收入为450亿元,2013年预计收入为700亿元,2015年收入预计为1900亿至2200亿元。
根据市销率法来估值,公式是——总市值=市销率×主营业务收入
可比公司主要是亚马逊、当当等——亚马逊2011年销售收入约为480亿美元,目前市值约为959亿美元,市销率约为2倍。当当目前市值接近4亿美元,2011年销售收入为35.5亿元人民币,约合5.61亿美元,市销率约为0.7倍。如果取2011年市销率为1倍,那么京东商城2013年的估值就是2到3倍,乘以700亿元营业额,约为110亿美元,在公司不盈利的情况下,估值会打一个折扣,即110亿美元乘以0.6至0.7的系数,因此京东上市的估值在66亿到80亿美元左右较为合理。
考虑到国内B2C市场竞争激烈,要完成洗牌还得三五年。此外,由于IPO需要对投资者有一定让利,以便二级市场有上涨空间,一般IPO询价结果应该有10%至20%折让,京东总体估值会降至50至80亿美元左右。
如果用绝对估值法,我们就参考麦肯锡价值评估体系中分析亚马逊高成长股的思路——
第一步:选择未来发展周期是10年
第二步:确定前10年的增长能力
京东增长速度很快,从2004年到2011年,京东商城的年销售额从1000万元人民币增长到280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17.27%。
不过要考虑的是,公司目前处于高成长,但我们要预估一下,这种不稳定状况发展到可持续、中等增长速度时,该行业和公司会变成什么样子。
一般来说,对电商类公司,我们会考虑使用衡量经营绩效的指标——如市场渗透率、每客户平均收入和可持续的毛利率来界定未来状况。
问题的关键是,电商销售市场有多大,京东将在这个市场中占据什么规模,除了要对网上销售市场进行趋势预测,最重要的是对竞争对手抢占份额的估计。这一点得主要根据现有的竞争格局进行判断。
尤其2012年5月以来,近期B2C行业爆发的所谓“史上最大规模价格战”,苏宁易购、天猫、京东商城、当当网、库巴网、国美商城、新蛋网等各大电商掀起新一轮降价促销,这也被电商业视为京东竞争对手的一次集体围剿。
虽说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京东商城的压力不小,但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京东的市场份额比第三名亚马逊中国超出近20%,随着京东在仓储、快递方面的进一步修炼,这种优势扩大的概率可能更大,基本可以预测,2013年京东商城有望实现它们的营业额目标——700亿元,2015年1900亿至2200亿元。
得到了销售数据,下一步就是长期投入资本回报率。京东目前拥有的一些经营优势还能持续吗这个做法,能在经营上更高效,能综合下来以更优化的投资将优势传递给消费者吗
京东已进入更多领域,2008年,京东商城开始销售平板电视,并于当年6月将空调、冰洗、电视等大家电产品线逐一扩充完毕,完成了3C产品的全线搭建。2010年,京东高调进入图书市场。2011年,京动拓展到更多商品领域。之后又开放平台,让团购网站入驻。
从服务上,京东自2010年起就形成了以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四大物流中心为基础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目前有免运费与全国上门取件等服务,手机版京东商城也在集聚更多客流。这种自建类似“亚洲一号”全国最先进的仓储物流体系的思路,大大提升了京东的资金周转率,提高库存周转率显然可以获得更大的销售额。
通过对关键价值驱动因素的分析,亚马逊即期库存是17天,周转率是8倍,将8%的税前利润率乘以8倍的资本周转率,扣除37.5%的税率,长期投入资本金回报率(ROIC)40%。当前京东库存期35天,目前并没有盈利,从长远看,有望出现理想的资金回报率。在计算资金回报率时,还必须考虑曾经的费用化投资,毕竟很多电商公司都会怀疑未来的利润是否能够弥补几十亿元的投入。
第三步:估算各个期间的现金流
虽然当前京东没有盈利,但我们比照亚马逊盈利前后,在1999年到2003年,亚马逊的息税前利润率从23.4%,利润率以每年11个百分点增长,提升到2003年的-1.6%。京东在2008年到2009年的净利润亏损虽然在以一倍速度收窄,但2010年亏损出现了扩大。如果未来10年与亚马逊的息税前利润率保持一致,那将在5%到8%,非常可观。
第四步:得出估值
一般来说,成长股还会对这家公司进行不同环境下的风险评估,但我们简化了一下这个模型。结合以上分析,我们套用一下简化过的公式——
现金流贴现=未来现金流×【1/(1+贴现率)^年数】
京东护城河在哪里
知道了京东的投资价值,这在未来可以作为你衡量这只股票价值的考虑。不过你未必每次都会精心计算一个公司的价值,所以巴菲特这些价值投资大师找到了一些影响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本质上说,这些因素可以为上市公司价值加分。
巴菲特把自己的选股思路叫做“护城河理论”:“我喜欢的企业是那种具有持久生存能力和强大竞争优势的企业。就像一个坚固的城堡,四周被宽大的护城河包围,河里还有凶猛的鳄鱼。”护城河评估体系中,主要看产品是否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行业是否具有较高的进入门槛、产品是否具有强大的品牌、客户是否具有较高的忠诚度、是否领先于同行的先进技术、是否拥有较高的定价权等等。如果一个公司特别好,那护城河就很宽,对公司价值就是种长久保护。
核心竞争圈
a品牌价值
b商业模式独特性
京东明白电子商务与传统终端零售业的区别的核心是,每个消费者都清楚电子商务的经营成本比传统零售低,相同产品比实体店便宜,可以最终让利消费者,本质就是供应链效率与成本控制。刘强东一开始就抓住了电商本质——“毛利率对零售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做零售比拼的是运营效率和运营成本。”供应链效率的本质是不断提高存货和现金的周转率,财务上来看京东的现金流已进入了较为良性的循环——应付账期天数是38天,存货周转35天。这意味着它在目前账面亏损的情况下依靠供应商账期仍可运转。
c管理团队
公司核心人物刘强东综合素质突出,既会开发程序,还在中关村(000931)有丰富的实体销售经验。近年来,京东连续空降多名高级别高管,壮大了团队。
收入能力圈
a营收能力:
b成本控制:
c销售渠道:
依赖原有基础自主开发的IT系统、ERP管理系统做前段支撑。而大战略是对后端建设的扩展,以自有的物流体系投放商品,以保证其服务的时效和品质。京东重视物流,很可能成为国内最大的“搬箱子”公司。电商销售的核心竞争力依靠后端的综合支撑能力,除了IT、互联网技术外,还应包括仓储、配送、客服等各个环节,以及公司内部的流程、管理等。京东商城在2009年初融资的2100万美元中,70%的资金用于成立控股物流子公司,购买新的仓储设备,配备手持RF扫描器,建设自有的配送队伍。一级仓储中心现有6个,2013年扩展到7个;二级的现在20个,最终要建80到90个;三级现在700到800个(主要是自提点),最终要建3000到5000个。多年积累的物流体系日趋成熟。
d市场拓展:
竞争优势圈
a潜在竞争对手:
b与淘宝天猫:
由淘宝商城更名而来的天猫,仍是B2C市场的绝对领先者,它超过1000亿元的销售收入远高于第二名京东的309亿元。京东和天猫分属自营和平台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京东相对低的价格之外,强调有品质的服务;天猫的开放平台吸引更多商家加入,目标是“做有厚度的B2C交易平台”,优势是有海量的商品、价格可选择,服务可能次之。目前京东加大开放平台力度,尤其是服装百货,对天猫了造成一定的冲击。京东重物流,天猫重流量。双方较量的战场已经扩展到了网购标准制定的地步。在标准类商品如家电3C方面,天猫全面落后,因为价格要素之外,物流配送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这是京东商城的优势所在。
c与苏宁电器(002024)、国美商城、当当、亚马逊中国:
未来挑战
风险,还是风险
1要看企业“离天花板的距离”
可以发现,很多科技股主营业务集中于某个细分行业,尽管这家公司目前销售量可能还不错,但必须得从长远看这个市场的容量,还有这个细分行业的市场规模、行业竞争情况。为什么京东以前只卖3C,后来卖家电、卖图书、母婴、化妆品因为3C市场规模有限,而增加品类对电子商务来说边际成本很低。
2看公司老板能否在个人能力上有所突破
3防止高科技制造概念推动公司上市圈钱
4不挣钱的好公司
还有一类公司估值过高,被迫上市,即使公司是好公司,也不挣钱。没有实质业绩支撑,只有一个虚幻的故事和题材的科技股要小心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