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七个国家级平台的依托单位,连续13年保持全国专科排名首位,是全国首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CCM)专科规范化培训基地,也是全国示范培训基地,并且拥有一个PCCM专修基地及全部七个PCCM单修基地(肺功能、呼吸治疗、呼吸康复、呼吸介入、MICU/RICU、睡眠医学、肺血管介入)的资质。
目前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已启动今年第二批PCCM单修招生工作。本次我院参与招生的有七个PCCM单修课程(肺功能、呼吸治疗、呼吸康复、呼吸介入、MICU/RICU、睡眠医学、肺血管介入)。符合课程招生要求的医师、护士和技师均可报名,报名成功的学员在完成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将由中国医师协会颁发证书。
我院七大PCCM单修基地,各科目均设招生计划,为切实保障单修培训质量,招生名额有限。
招收计划
单修类型
计划招收人数
肺功能(医师三个月)
6
肺功能(技师三个月)
8
介入呼吸病学--初级班(三个月)
12
介入呼吸病学—高级班(六个月)
呼吸康复--初级班(医护三个月)
10
呼吸康复—高级班(医护六个月)
5
睡眠医学(医师三个月)
睡眠医学(技师三个月)
RICU/MICU(医师六个月)
15
呼吸治疗(医师六个月)
肺血管介入-初级班(三个月)
3
肺血管介入-高级班(六个月)
招生录取
第一志愿录取:2024年5月15日至2024年5月19日
第二志愿录取:2024年5月20日至2024年5月22日
人员报到
专科优势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是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疑难病症诊治提升工程、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所在单位,也是广州实验室的临床研究基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简称:呼吸学科)是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呼吸学科目前设有以下亚专科:呼吸重症与康复、呼吸介入(气道、血管、经皮等)、胸部肿瘤、肺部感染、慢阻肺、哮喘、呼吸睡眠、肺血管病、纵隔与胸膜疾病、肺间质病与罕见病、烟草病、小儿呼吸、肺移植等。
呼吸专科医师进修是我院1982年经广东省卫生厅批准的项目,到目前已培养了39届的进修医师,其中一年班培训呼吸专科医师人数达2198人,单项进修人数超过1万。这些医师已成为各地的呼吸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被誉为呼吸专科医师的“黄埔军校”。每年收治各种呼吸疾病病人2万余例次,门诊就诊20万人次;呼吸内镜诊疗超过11000例次。拥有国内呼吸领域一流的临床、科研、教学平台。每周与院士及国内外知名专家一起进行疑难病例讨论;专业导师从临床、科研、文献写作全方位辅导;个性化的培养、个性化的轮转计划;各种临床上最新呼吸诊疗技术,先进、齐全的临床模拟训练设备(智能虚拟支气管镜系统、呼吸康复等),全方位学习呼吸病学领域最新进展和研究前沿热点。是您职业发展和提升最优平台选择。
肺功能
肺功能室学科带头人为钟南山院士、郑劲平教授。研究方向包括呼吸生理与肺功能、慢性气道疾病、呼吸临床药理与临床试验、慢阻肺及呼吸大数据等。目前开展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体积描计、气道阻力、鼻阻力、脉冲振荡呼吸阻抗、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运动激发试验、鼻激发试验、运动心肺功能及运动肺康复等项目。是“卫生部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适宜技术十年百项计划项目”的推广单位,肺功能检测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介入呼吸病学
介入呼吸病学学科带头人为钟南山院士、李时悦教授。我院呼吸内镜中心,是国内首批开展呼吸内镜技术的医疗机构之一。2007年,经卫生部评审,成为首家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内镜培训基地;2017年,成为全国首批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内镜医师培训学院。
呼吸介入中心开展了几乎目前介入呼吸病学所有的诊疗项目,国内首先开展如EBUS-TBNA、共聚焦显微支气管镜、硅酮支架、OCT等一系列新技术,研发出世界第一台智能咽拭子机器人等多种新设备、新技术,牵头包括国内首台软性支气管镜机器人等多项全国多中心研究。拥有CBCT、共聚焦显微内镜、OCT等一系列先进设备,诊疗场地超过3000平方,每年诊疗操作超过11000例次,位于全国领先地位。
呼吸康复
睡眠呼吸障碍
MICU/RICU
重症医学科是华南地区最早、最具实力的重症监护中心之一,在学科带头人黎毅敏教授、科主任刘晓青主任领导下,成为呼吸系统疑难疾病和突发重大传染病的重要诊疗救治中心,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委单位。
本中心分3个区,包括沿江院区(一区、二区)及大坦沙院区,尤其在重症肺炎、AECOPD、肺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监护、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中心开展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各种生命支持技术的临床应用,常规开展机械通气、俯卧位通气、肺保护通气策略、血流动力学监测及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CRRT技术,拥有床旁超声、EIT及ECMO等特色亮点技术。
本专业每年均举办呼吸与重症医学、ECMO、机械通气、CRRT、重症超声基础培训学习班。培训全国各地进修学习学员,包括ICU进修班(6个月一期)、呼吸一年班(2个月在ICU)、ECMO专修班(3个月一期),PCCMRICU单修班(3个月一期),20余年来培训的进修人员涵盖全国各地。具有完善的培训硬件、师资、制度及培训经验。
呼吸治疗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重症医学科是国内呼吸重症的龙头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钟南山院士、黎毅敏、刘晓青教授是国内呼吸危重症方面的顶尖专家。
学科在重症肺炎、AECOPD、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脏移植、肺移植等疾病机械通气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常规开展气管插管、各种困难插管、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气管切开术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能熟练地应用各种有创或无创的机械通气技术和各种新型通气模式对危重病人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并应用规范化、程序化的撤机流程评估患者机械通气的撤离,对于困难撤机的患者,可进行留置食道测压及电极管检测评估膈肌功能的特色技术指导撤机。
我科配有教学模拟人以及模拟肺装置,通过连接计算机设置参数可模拟各种呼吸道疾病如COPD、支气管哮喘、ARDS的机械通气模型,可开展各种呼吸力学参数测定及监测、机械通气治疗实施的模拟培训及训练,举办PCCMRICU单修班(3个月一期),以及举办多次“机械通气基础与临床实践”学习班,通过理论授课和Workshop实践的方式,培训省内外学员,授课效果广受好评。
肺血管介入
联系人与联系方式
教学管理科:刘老师020-81566270
目有繁星,追光而行,璀灿星辰中有颗“钟南山星”
广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南山学院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本站信息仅供您作为健康参考,请勿作为诊断或治疗的唯一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