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雷科技Lite」收藏为我的小程序,不再错过精彩内容
不过这AppleWatch,跟iPhone、iPad不太一样,没法这样自己来,所以就只预约AppleStore,看看有没有办法让手表返厂维修了。要放在平时,AppleWatch的维修其实根本不需要提前预约,因为AppleStore已经不接受任何手表的维修了,所有送修的手表都需要发往工厂进行处理。所以要是放在以前,需要维修AppleWatch,直接进店排队拿号就可以了,一般30分钟左右就有店员会过来办理返厂。
//////////
如果你的iPhone或iPad还可以正常使用,通过苹果的支持App进行预约可能是最方便的办法了。下载、登入“Apple支持”后,进入“获取支持”分页,App会列出当前AppleID下所有关联设备,同时也可以看到对应设备的详细型号与保修状态。
为了打击前几年“黄牛抢号”、AppleStore“一号难求”的现象,Apple在多年前就要求实名制预约,到店维修后的第一步就是核实预约身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这些“囤积预约号”的黄牛。
但是现在黄牛也开始转变,从插件抢完所有号转变为通过插件为客户快速预约。所以在预约时需要提交身份证,与其他实名预约不同,苹果不接受港澳通行证与中国护照的预约申请,大家只能通过身份证预约。
当然,如果你对上述预约方式不感兴趣,只相信最直接的“人与人面对面交流”,你也可以亲自前往任意AppleStore,找到排队维修那条队伍,排队后让店内员工帮你预约。但即使你亲自到店预约,店员能做的也只是查询可用时段并帮你预约——到店预约与在线预约用的是同一套预约系统。换句话说,如果你网上或手机上要排到一周后,那你到店预约也是同样的结果。
不过,我也详细问了问店内负责预约的员工,他表示“上午11点店内会视实际情况现场派号”,那时有可能可以预约到当天的维修,但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最好还是提前预约。
就像预约确认函上写的那样,在到店之前,我们还有一些事情要做:首先,我们需要带上预约时所用的证件原件。然后,我们最好把购买时的包装凭证带上,这里的包装凭证可以是包装、收据或发票。收据或发表不一定要实体版,出示电子版大多数时候也行得通。如果你的设备是在AppleStore或Apple线上商店购买,找到购买时的电子邮件也可以作为凭证。
不过如果真的找不到,其实也不要太担心,对于AppleStore或苹果线上商店购买的产品,在知道产品序列号的情况下,店员是可以查询到该设备的销售记录的。但为了方便,最好还是在邮件里搜索一下。
再有就是针对Mac用户了,如果大家有去AppleStore维修过Mac,可能有听过“买了AppleCare+的Mac可以直接到店维修”这个说法。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准确的,Mac可以到店直接修的原因是Mac的售后需求远小于iPhone等产品,因此会有更多的可用时段。但受疫情影响,AppleStore将严格执行“预约-售后”的政策,所以即使你要维修的是Mac产品,也需要提前预约。
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AppleStore也开始执行较为严格的进店分流政策,以我这次预约的Apple天环广场店为例:经典的玻璃大门现在仅作为出口,进店需要在商场内部的两个入口排队进入。其中一个入口排的是进店选购的队伍,在排队时会有店员过来你询问你想购买哪款产品——他们手中的iPad可以实时查看店内的库存状况,并为你“锁定”货品。不过只要排队排到了你,单纯地排队进店逛逛也是可以的。
至于另一支队伍则是直通售后区域的售后维修队伍,如果有提前预约的话,提前几分钟向维持秩序的店员出示维修预约,便可无需排队直接进入门店维修区域——当然,测量体温还是需要的。考虑到选购的客户可能还会触碰到店内展示品,店内还提供了免水搓手液,毕竟现在情况特殊,安全第一。
找到维修的那支队伍,提前5分钟向门口负责测量体温的店员出示预约确认邮件,就可以不用排队直接进店了。Apple天环广场这家店将维修区域区域放在二楼,顾客人数也比楼下选购区域要少一些。
在等候区等个三五分钟,就有负责维修售后的店员会过来喊名字,并开始走售后的流程。
首先最好是清楚地说出自己的设备遇到了什么问题,比如我的AppleWatch坏了,就只要讲清楚“开不了机”,以及这个问题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就可以了。Apple负责售后的员工会根据手中iPad的指引确认更多的细节,比如充电时显示什么画面,有没有升级系统之类的。
此时最好也顺便出示设备的购买凭证,最好是找到记载有设备序列号的电子邮件,这可以帮助核实设备的保修状态与销售信息。
以我的状况为例,在初步诊断后,店员认为我AppleWatch的问题无法在店内通过软件解决,需要发往工厂进行进一步确认,同时店员也会提醒“送往工厂的设备将抹除所有数据”,并询问我有无事先做好备份。如果手机里还有需要备份的资料,这也是返厂前的最后机会了。
至于邮件下方的“维修估价”,不要被后面“价格”一栏的数字所吓到,这只是初期维修的“估价”,如果是保内维修,或者工厂认为这个产品的问题,不应由消费者付费,最后的应付价格应该是0元。
而且如果遇到需要付费维修的状况,苹果也会专门进行通知。如果你认为这个价格不划算,没有维修的必要,你也可以选择不在苹果进行维修。收到确认邮件后,送修的流程就正式结束了,送修设备的维修状况可以通过苹果的网站查询到,维修完成可以取货后苹果也会有专门提醒。
难得来一次AppleStore,讲道理还是要四处逛一下的,Apple天环广场的二楼是用作新设备开箱、售后以及教学的,楼下才是选购区。从玻璃楼梯来到楼下,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楼下的人员密集程度是远高于楼上维修区的。
iPhone区域不出意外当然摆放着最新的iPhone11系列,询问店员后得知,iPhone11系列各型号与颜色的库存都还非常齐全,照这么看iPhone11的“脱销”似乎不包含AppleStore等一系列原价出售的店铺。不过iPad区域就是另一番光景了,无论是2499元的iPad201932GBWi-Fi版,还是一万三一台的iPadPro12.9英寸1TB蜂窝数据版,几乎全部售罄,只有iPadmini还剩下一两台。
看来在工厂产能下降与网课的双重影响下,iPad变得异常抢手。不过售罄的似乎只是iPad,像iPad保护壳、键盘、ApplePencil等产品有着充足的货源,年前“一机难求”的AirPodsPro店内也有不少库存。
虽然我的AppleWatch还要再等个3周才能取回,但根据我以往的经验,维修取货比起预约还是简单不少的,等送修的产品回到AppleStore后,找个自己方便的前往AppleStore即可。
维修后的设备不会有常见的彩盒包装,用的是一个纯白色的包装盒——这个盒子是要回收的。拿到设备后还要检查一下设备是否工作正常就可以了。如果维修产生了费用,这个费用会在苹果给出的电子邮件中有明确标识,不过如果你走的是保内维修,你也会收到一封“应付0元”的价格单。只要签字确认就可以取回设备了。
总的来说,AppleStore的售后维修服务还是保持和苹果一贯的服务理念:一切状况都有明确的流程可供参考,即使遇到了意外状况,店员也会为顾客想方设法去解决它。店员不会未经允许就动你的设备,更不会夸大问题来“吓唬”客户。送修就像两个朋友平时聊天一样,不知不觉就能把流程走完。即使在疫情下的影响下,这种“顺心”的售后服务依然没有走样。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一切按流程的做法会让售后的效率变低,比如我的iPhone镜头出现镀膜脱落的现象,店内维修只要一小时,但预约却只能约到一周之后。这种为了保证“客户体验”而限制每天售后人数的做法,我觉得还有待优化。
但在疫情的影响下,这种“开放”被迫中止,AppleStore也暂时变成了如非必要,不会前往的人员密集点。iPad缺货倒还好说,工厂加大订单就可以了。但这种经营理念的变化,可能将苹果过去多年的转型付之一炬。
不过今日苹果也宣布恢复大中华区AppleStore营业,希望在疫情防控结束之后,AppleStore还能成为那个“有事没事,进来坐坐”的,诠释着苹果“精益求精”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