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反映的家用电子电器类售后服务问题,主要集中在服务不到位,安装不及时,维修技术不过关,不按规定填写维修记录,多次维修仍无法解决故障,收费项目未明示,虚报零部件价格,故意夸大产品故障多收费,维修更换的配件以旧充新,厂家自行检测不公正,消费者遭遇山寨维修点等。
假冒“老板”电器售后平台,诈骗消费者近千元
2020年1月中旬,上海市民叶女士向中国市场监管报反映,自己遇到了山寨维修平台,损坏的燃气灶不仅没修好,还被诈骗了近千元,想要维权却四处碰壁。
维修工人检查燃气灶后告知叶女士需要更换3个零件,费用是900元。叶女士认为价格太高,便问他是否能优惠,维修工人则表示这是公司规定,不是他自己收的。为了尽快修好,叶女士只得付了钱。但维修工人临走前的举动让叶女士产生了疑虑。“他要把拆下来的东西带走,我就感觉此事有点猫腻。拆下来的东西不管是坏的还是好的,怎么处理是我自己的事,他要带走肯定是不对的,所以坚持留下了拆下的零部件。”
客服与维修工人推诿,想要维权并不容易
腾讯:欺诈账号一经发现,将被永久封禁
针对个人或者非企业本身申请名称类似为“某品牌官方售后”账号提交的资料有何审核标准以及发现虚假账号如何处理等问题,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对腾讯公司进行了采访。
律师点评:假冒品牌售后涉嫌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
针对叶女士遇到虚假售后如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假冒品牌售后违反了哪些法律等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国舜律师事务所王鑫律师。王鑫律师表示,冒充老板电器的售后服务人员已经构成欺诈,叶女士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五十五条的规定要求三倍赔偿。
王鑫分析本案中维修工人上门检查后对叶女士说更换3个部件,收取了900元,但是实际并没有维修行为,而是虚假维修,这种行为属于诈骗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可以追究其行政责任,包括拘留、罚款等。同时,本案中的维修人员冒充老板电器售后服务人员,这种假冒行为实际上假冒了真正的商标权利人,如果假冒行为违法所得数额在3万元以上的,构成“情节严重”,涉嫌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
企业对品牌保护有专业需求的,也可以加入中国市场监管报社重点商标保护联络信息库,加大对包括商标真伪、原产地证明、品牌细节鉴定、打击假冒侵权等在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