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核心数据:航空维修行业发展历程,CAAC批准维修单位数量,民用航空运输机队规模,军用飞机数量,细分市场维修单位市场份额占比,航空维修市场前景等
产业概况
1、定义
航空维修指的是对民用、军用等航空器及其技术装备进行的维护、维修和大修。国际市场将航空维修定义为对飞机及其上的技术装备进行的维护和修理,保持提高飞机的可行性,确保飞机的安全,是飞机使用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也是航空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维修目的是为了使航空器具有更好的使用性及安全性,因此飞机等航空器的使用特点决定了航空维修的特点,具体分析如下:
2、产业链剖析:各环节分工专业化
航空维修产业链上游位航材及核心设备制造供应,其中航材包括密封橡胶类、钛合金、铝合金及航空涂料等;核心设备包括航空发动机、机载设备、机体结构等航空设备及其零部件,以及维修用检测、测试设备及管理规划软件系统等。产业链中游主要为航空器的维护、维修及大修服务,具体包括航线维护、机体大修、发动机维修及部附件维修;产业链下游主要为航空业,包括民用航空及军用航空。
行业发展历程: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我国航空维修产业起步较晚,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政企合一阶段,改革开放前,我国民航运输飞机以苏制飞机为主,航空维修单位大多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第二阶段为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民航开始引进欧美飞机,民航维修市场逐步开放,但开放初期航空器制造及维修均依赖国外厂商,随着民航局鼓励并支持外资及民营企业进入航空维修市场,国内航空维修业务逐渐显现回流趋势;第三阶段为中国全球化加速后的快速增长阶段,外资企业与国内航空维修企业的合作不断加深,市场涌现Ameco等合资企业,同时国内航空维修监管体系逐渐规范,航空维修产业生态不断完善。
行业政策背景:聚焦规范航空维修服务
行业发展现状
1、CAAC批准维修单位数量有所下降
2019-2023年,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批准维修单位数量规模呈现先增长后下降趋势,截至2023年底CAAC批准维修单位共计896家,较2022年底减少8家,其中国外批准单位数量减少3家,批准国内单位数量减少5家。
2、民用航空运输机队规模逐年增长
近年来,我国民用航空业发展迅速,客、货、邮航空运输市场需求持续增加,民航运力的投入不断加大,民航机队存量、增量均呈持续提升态势;据民航局统计数据,2015-2023年,我国民航机队规模持续增长,其中,2019-2021年受全球新冠疫情、国际关系紧张等因素影响,我国民航市场短期承压,机队规模增速放缓;截至2023年,我国民航运输机队规模超过4200架。
3、军用飞机数量不断增加
我国军用航空国产化道路历经引进、测仿、改进、创新四个过程,经过60余年发展,已具备战斗机、运输机、武装直升机/运输直升机、教练机等多机种系列飞机的研制能力。但与美俄等军事大国相比,我国的军用航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从我国空军的机队规模来看,近年来我国军用飞机数量在不断增加。截至2023年末,我国空军机队规模超过3300架。
4、航空维修市场规模近190亿美元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上升,中国民航业步入发展质量提升期和格局拓展期,机队规模逐年增长,为飞机维修市场带来持续增长动力;同时军用航空维修需求随着我国军机装备数量增加而增长,2023年,中国航空维修市场规模近190亿美元。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北京和广东企业竞争力最强
2、企业竞争:各细分市场参与主体市场份额不同
航空维修市场主要竞争者包括OEM厂商、航空公司下属维修单位和独立第三方维修单位,在航空维修不同细分市场中,不同维修单位市场份额占比不同。在航线维修和机身维修方面,主要为航空公司下属维修单位以及其他第三方维修单位,OEM厂商几乎不参与该细分市场;OEM厂商主要布局技术含量较高的发动机部附件维修市场,尤其是在发动机市场。
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随着军机快速提质补量,同时耗损也在快速增加,对军机性能、质量和完好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催生极大的军机维修需求;民用航空方面,随着民航机队规模不断增加、平均机龄不断增长从而释放航空维修需求,民航维修市场规模将不断增长。前瞻初步预测2024-2029年,我国航空维修行业市场年复合增长率整体约为8%,到2029年,整体市场规模超过3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