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关于2020年可再生能源补贴分配方案的传言称,拟将40%的补贴预算用于进入前七批补贴目录的项目,剩下的60%优先安排给七批补贴之外的光伏扶贫、户用等项目之后在进行分配。但实际上进入前七批目录的项目规模仅有50GW左右,还有超过140GW的光伏电站在目录之外。这给行业带来了更多的不安与焦虑。
投资企业被欠着补贴,随之而来的是,从EPC总承包到工人工资,从组件、逆变、支架等到胶膜、背板、玻璃等辅材,几乎每个环节的企业都无法独善其身。李桦(化名)是一家组件企业的销售,进入12月份之后,催要货款就成了李桦的日常工作。“业主的钱不好要,不去个三四次是要不回来的,补贴一直拖着,这个钱更难要了,业主也没钱!”,李桦无奈道。
在光伏們采访的业主企业中,需支付的供应商货款几乎都在上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的也不在少数。朋友圈催债、供应商堵门要钱……正成为2019年底光伏人的日常。
然而,即便如此,在即将到来的2020年,光伏行业仍要卯足劲的往前走——毕竟停下来可能就被淘汰出局了。很多考验,将在2020年卷土重来。
最后一年有“保护”的平价。留给行业实现真正的平价只剩下2020年了,国家能源局辛苦为行业争取的20年不变的PPA也就到明年。2020年以后的平价项目上网电价将“随行就市”,煤电标杆电价一动,光伏的标杆电价也没法保证,所以手里有平价项目储备的抓紧动吧,2020年可是光伏项目能明明白白算收益率的最后一年了。
还能怎么平价?青海有两个光伏项目吸引了行业的目光,第一个是三峡新能源投建的500MW第三批光伏领跑项目,投标电价一出,外行都惊呼平价了。然而,0.2277元/千瓦时才是青海光伏电力真正的结算价格,说到底还是要补贴。青海特高压基地那3GW光伏项目也是一样。不过,最近国家电投黑龙江、辽宁朝阳以及广州发展韶关武江80MW平价项目的并网,还是给了行业平价的“勇气”。剩下那十几吉瓦的平价项目在2020年还能不能做?究竟该怎么做?恐怕还得费一番心思。
“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2020年是“十三五”的最后一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定局的一年。到2020年底,光伏装机规模突破200GW已成定局,要知道这几乎是“十三五”规划中110GW的翻倍。这也成了国家NYJ每次为行业补贴问题据理力争时,被管钱的财政部怼的“槽点”——谁让你不按照规划发展,没钱就是没钱,能怎么办!
破局与破产。2019年对于多晶硅企业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价格降到40-50元/公斤,很多老产能已经扛不住,企业要赚钱只能靠新产能来拉一把。上下一均衡,年底算账发现,这一年基本没赚钱,不亏就不错了。没有持续投入,这种典型的化工企业还将面临安全、环保等一系列问题。国内市场萎缩,实际上也逼得一批没有海外订单的三线电池、组件企业出局了。再这么下去,2020年大概率将带来一波的退出与破产,头部企业的优势将愈发明显,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关于价格。今年以来,单晶、多晶组件价格降幅超过了20%与10%,这丝毫不弱于531后的幅度,目前二者的价格已经分别突破了1.7元与1.5元/瓦。在隆基、中环两大单晶龙头几十吉瓦的扩产计划背后,今年几乎没怎么降价的单晶硅片在2020年将走出怎样的行情?单晶组件价格能不能突破1.5/瓦?我们拭目以待。
海外市场的遍地开花。2019年有一个令人惊喜的局面——国内应用端低迷,但一二线制造企业的业绩其实还不错,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海外市场。不管是欧洲市场的复苏,澳洲的坚挺还是北非、南美市场的崛起,都给了中国光伏制造企业更多的希望。希望2020年的海外市场能够带来更多的惊喜。
关于技术。提到技术,就不得不与价格一起说道说道,但事实上,无论是组件还是逆变器,中国的光伏制造企业在降本上真的很努力了。可是没有办法,光伏电价必须要再低一些,才能在电力市场的竞争中争夺一席之地。就算你顶着清洁能源的帽子,也没办法让整个社会接受用电价格上涨的决定。廉价、稳定、友好……光伏电力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