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结合新能源汽车技术进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日前发布《关于调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按照此次技术调整后的政策要求,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不低于200km。现行免征购置税政策要求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为不低于100km。
我国自2014年9月开始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并分别于2017年、2021年、2022年三次延期,现行政策将于2023年底到期。该政策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协同,为快速培育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带动产业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按照《公告》,2024年1月1日起,申请进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以下简称《减免税目录》)的车型,需符合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换电模式车型还需提供满足GB/T40032《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等标准要求的第三方检测报告,以及生产企业保障换电服务的证明材料。企业自建换电站的,需提供换电站设计图纸和所有权证明;委托换电服务的,需提供车型、换电站匹配证明、双方合作协议等材料。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为过渡期。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负责人介绍,《公告》适当提高了现有技术指标要求,同时为引导行业企业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产品耐低温性能,还提出了对按照GB/T18386.1《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型汽车》中“附录A”进行检测的纯电动乘用车和N1类纯电动货车,低温里程衰减率不超过35%的,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可放宽至95Wh/kg,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要求可放宽至120km。
“行业企业对新政策要求有充分预期。”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负责人表示,《公告》保持主体框架基本稳定,调整的指标充分参考已经实施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双积分、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等政策,同时预留了过渡期。
该负责人同时指出,《公告》的行业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稳定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成本较传统汽车还有一定差距,通过消费端减免税政策支持,保持技术条件要求基本稳定,有助于引导企业预期,稳定和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从2023年上半年情况看,约90%以上的车型能够符合新的要求。
二是有利于引导技术进步。《公告》综合考虑技术进步、标准更新等情况,对已经广泛应用的成熟技术适度提高要求,对低温衰减、换电等新技术新模式给予倾斜支持,有利于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和促进模式创新。
三是有利于引导节能消费。近年来车辆平均整备质量快速增长,给实现行业能耗目标带来较大压力。《公告》适度加严了电耗和油耗(插电式混合动力)要求,进一步引导节能消费。
《公告》要求,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强化产品质量保障能力,确保新能源汽车使用安全。要提升监测平台效能,做好风险预警提醒,及时上报车辆事故报告。对于发生安全事故、隐瞒不报的,视情节轻重取消车型减免税资格或暂停新车型申报《减免税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