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取补贴买真换假虚假刷单……这份白皮书聚焦涉平台“薅羊毛”犯罪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线上购物、移动支付、共享出行……平台经济无处不在,已然渗透到我们经济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各环节,而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创新技术的发展和深度应用,也为这一新经济业态插上了“云翅膀”。

平台经济高速运转的同时,也潜藏着风险。近年来,利用平台营销优惠活动及退换货、索赔机制,违反平台企业交易规则,利用平台技术、规则漏洞,多次、反复牟取非法利益的“薅羊毛”犯罪案件多发,成为平台经济发展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

12月4日下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及9家辖区法院联合召开“治罪治理并重”刑事审判白皮书发布会。会上,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杨浦区人民法院)发布了《涉平台“薅羊毛”犯罪案件审判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及典型案例,杨浦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龚立琼对白皮书内容作了解读。

杨浦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钱海啸回答了记者提问。

白皮书以2019年至2024年6月杨浦区人民法院审结的涉平台“薅羊毛”犯罪案件为基础,通过总结案件情况,分析犯罪原因,提出治理对策,以促进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

白皮书显示,2019年至2024年6月,杨浦区人民法院共审结涉平台“薅羊毛”犯罪案件90余件。

★从所涉罪名看,绝大部分集中在诈骗罪,占比约93%。其他的为盗窃、合同诈骗、职务侵占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犯罪案件。

★从罪犯年龄及学历看,涉平台“薅羊毛”犯罪主体总体呈现年轻化,学历层次总体高于传统经济犯罪。

★从罪犯职业领域看,多为平台企业及关联领域从业人员,包括平台企业内部人员、快递配送员、骑手等,占比约71%。

★从犯罪所涉领域及对象看,共涉及11个平台,涵盖日常购物、食品零售、网约车经营等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也延伸到了网络游戏等娱乐领域;多以头部电商平台为主要犯罪对象。

白皮书指出,涉平台“薅羊毛”犯罪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单位犯罪、共同犯罪比例低。

2.涉网络“黑灰”产业占比高。1件涉及网络“黑灰”产业的开发运营,呈现出链条化、专业化特征,70余起案件系依赖网络“黑灰”产业实施犯罪,通过接码软件、刷机软件等购买批量虚拟手机号码、注册虚假商铺、用户等,获取平台优惠补贴款。

主要有以下几类:

2.利用平台退换货机制。买真退假、虚假退单、索赔骗取平台退款或理赔款,如在购买正品后利用一定期限内无理由退货规则,将假冒产品退回骗取平台退款。

3.利用平台系统漏洞。如利用网络延迟重复领取平台发放的虚拟货币奖励,窃取平台资金;购买手机号码代叫车后逃单,骗取打车服务费。

随着互联网平台经济、电子移动支付方式的迅猛发展,“薅羊毛”犯罪手段也不断更新升级,呈现虚拟性与现实性交织、隐蔽性和伪装性逐渐加强等特征,造成的损害结果往往可量化部分与难以估量部分同时存在。被害单位在遭受现实经济损失之外,还面临营销目的无法实现、平台运营成本增加等隐性、间接损失。

平台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主体的共同努力,对涉平台“薅羊毛”犯罪的治罪与治理,白皮书提出以下对策

1.提高履职能力。开展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让办案人员熟练掌握此类案件事实认定、调查取证、法律适用等方面的要点;加强与外部专业力量协作,探索建立“薅羊毛”案件专家咨询、专家辅助人参与办案制度,助推案件办理、问题解决和纠纷化解。

2.强化全链条惩治、系统施治。在全要素、全链条惩治涉平台“薅羊毛”及关联犯罪的同时,通过制发司法建议、提示函等方式,为行政监管、平台自治建言献策。

3.加强法治宣传。创新宣传渠道和形式,通过编发典型案例方式,提示社会公众、平台企业注意区分刑事犯罪和民事违法之间的界限,切实增强公众对“薅羊毛”犯罪的辨别能力和风险意识。

1.提高风险意识。健全网络交易机制,加强网络交易数据监控,堵住交易机制漏洞。

2.强化技术应对手段。设置有效的识别流程和检测机制,并进行反欺诈规则检查,增加风险识别点;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有效识别潜在的“薅羊毛”用户,提高系统的风险防控能力。

3.加强内部管理。加强对内部重点岗位、外卖骑手、入驻商户、合作企业等重点人员的管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强法治宣讲和职业培训。

1.强化数字赋能,织密监管网络。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能动构建平台经济大数据应用和监管的场景模型,着力形成“数据分析、预警提醒、研判分流、分类干预、联动处置”的全链条、多层次风险防控机制。

2.加强政企对话,激发平台活力。在支持、鼓励企业构建个性化数据管理体系的同时,提高平台依法经营意识和能力。

3.构建协作机制,形成防治合力。推行政府、司法、企业、社会等多方协同合作的监管模式,将行业协会监管、企业自律、司法监督等纳入治理体系中,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平台经济发展生态。

下一步,杨浦区人民法院将持续发挥刑事司法职能,深化案件审判辐射效果,加强涉平台“薅羊毛”犯罪综合治理与预防,以法治力量激发平台经济活力,促进平台经济健康规范发展。

治罪治理并重|上海二中院首次联合9家辖区法院发布刑事审判白皮书

治罪治理并重|涉电商经济类犯罪案件审判白皮书

供稿|刑事审判庭

文字|赵静

原标题:《骗取补贴、买真换假、虚假刷单……这份白皮书聚焦涉平台“薅羊毛”犯罪》

THE END
1.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湖南省商务厅发现以旧换新价格欺诈可今年4月以来,湖南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促销活动,有效激发了我省消费市场潜力。然而,全国各地也发现一些违规违法交易和套补骗补等行为。为规范我省市场秩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与省商务厅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参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提醒告诫书》(简称《告诫书》)。 http://www.chenxi.gov.cn/chenxi/c137793/202412/51a3bd71ea99482c99077a13c5440922.shtml
2.电器诈骗判刑怎么判的电器欺诈通常是指不法分子利用虚假广告、低质伪劣产品等手段误导消费者,诱使他们购买电器产品的违法犯罪行为。此类欺诈案件依据涉案金额之多寡和情节之轻重,有可能被认定为诈骗罪,依法予以审判定罪量刑。若诈骗金额达到一定标准(即“数额较大”),被告方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事制裁;如金额更高或情节更https://www.66law.cn/case/28480992.aspx
3.家电以旧换新补贴频遭“薅羊毛”,多地严查骗补套补行为【蜂耘网 智能家居】近日,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在多地实施过程中频现问题,部分不法商家借机涨价、骗补、套补,引发消费者强烈不满。 据了解,北京市自8月26日发布《北京市加大支持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以来,不少消费者反映,在领取以旧换新资格券后,发现心仪的商品突然涨价,补贴后的价格与补贴前相差无几,https://iphoneyun.com/newsinfo/7741718.html
4.家电下乡的政策和12篇(全文)对新疆、内蒙古、宁夏、西藏、广西等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及“5.12”汶川地震51个重灾县,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全部由中央财政全额承担,上述地区可根据财力状况加大对家电下乡补贴力度。 第六条 家电下乡在各地区实施的时间统一暂定为4年。山东、青岛、河南、四川等4个省(计划单列市)执行到2011年11月底。内蒙古、辽宁、大连https://www.99xueshu.com/w/ikeyduotnczd.html
5.海南公布家电家装家居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监督举报方式记者从省商务厅获悉,为持续规范经营者行为,共同维护公正有序的市场秩序,确保海南2024年家电、家装家居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资金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该厅近日向社会公布2024年家电、家装家居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监督举报方式,欢迎社会各界监督举报。 商家参与实施2024年海南省家电、家装家居以旧换新惠民补贴政策时,出现以下行为http://www.hkwb.net/news/content/2024-12/03/content_4308072.htm
6.河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假的!这些涉疫信息是谣言!2021-12-01 香蕉里有“蠕虫”,食用12小时脑死亡?辟谣!2021-12-01 380元就能买“2680元”的家电?平台抽奖藏猫腻2021-12-01 清理互撕谩骂、造谣攻击 “饭圈”乱象治理取得这些成效2021-12-01 秸秆可以烧了?假的!2021-12-01 黑河:疫情期间查处68起网上涉疫谣言案事件!2021-12-01 https://piyao.henanjubao.com/pyfb/mtqz/
7.上海人买家电能补10%?暗访黑心商家虚假交易骗家电补贴——上海根据《案件聚焦》,这项由市商务委推出的优惠政策,原本是为了鼓励大家购买绿色家电,不料却被部分不法商家钻了空子,商家用拉人头的方式,设置虚假交易骗取补贴资金! 于是,记者来了一场彻彻底底的暗访调查…… 起因是,近日,记者在网络上看到的一条兼职广告,声称只要参加一项利用“云闪付”app购买绿色家电的政府优惠活动https://life.online.sh.cn/content/2023-08/14/content_10106400.htm
8.五华近期招聘大量人员!速看!3、5年以上小家电海外客户外贸经验,3年以上外贸主管工作经验;有相应行业的客户资源和人脉! 4、熟悉小家电的国际市场行情,对海外市场有独到的分析判断能力, 熟悉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实务及报关、税务和相关法律等知识 ; 5、具备出众的外贸市场规划制定、监控执行能力; https://6nis.ycwb.com/app/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21009/51757716.html
9.#商家虚假交易骗家电补贴#羊毛被谁薅走来自上海电视台案件【#商家虚假交易骗家电补贴# 羊毛被谁薅走了?】2022年10月1日开始,上海出台了一项总额为2亿元的 “上海市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政策”。只要通过“云闪付”APP,绑定银行卡,来购买绿色智能家电,就可以享受支付额10%,最高1000元的一次性绿色智能家电补贴。这一政策原本是为了鼓励大家购买绿色家电,支持环保事业,https://weibo.com/1926079932/NdWXJld8m